分享

都江堰背后隐藏着一个被删除的上古故事——无坝治水

 思明居士 2024-09-12 发布于河北

今后由我来陪你哦~

      传说,都江堰至少已经存在4000年了。

      虽然教科书上说,都江堰建造者是2200多年前的秦国人——李冰父子。

Image

      但也许,他们不过是用一种很神仙的方式,重修了都江堰。

      比如,为什么李冰的儿子是二郎神?

Image

      如果你到成都深度游,请仔细听。

      川剧里的《二郎神》《鳖灵治水》,甚至是《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这些经典神话,似乎都是密码。

      而破解这些密码,我们似乎能听到,都江堰,正在给我们讲述一段被删除的上古故事。

      1940年,成都大轰炸。

      时间回到1940年,成都市区一片火海,天空中的日军轰炸机还在盘旋。

      他们要寻找下一个目标——都江堰。

      因为,在他们的情报当中,都江堰是一个水利工程,是它灌溉了成都平原,这才让四川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Image

      他们要炸掉都江堰。

      但结果,他们在目标上空转了又转,并没有找到预想中的水坝,只能返航。

      这就是神奇的都江堰,灌溉了1000万亩的土地,却没有水坝。

      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却又帮人类,用自然,征服了自然。

      这就是都江堰的自然之力。

      本来,成都就在雪山脚下,出门就是青藏高原,自己又是一个盆地。

Image

      按理说,每年夏天,雪山融水都能准时灌满这个大盆子。

      但为什么这种事情极少发生呢?

      原来,整个盆地当中,有好几条大河直通长江,长江就像一条超级下水道,排水能力超强。

      而这几条大河当中,流量最大的一条叫做岷江,每年平均水量900亿立方米,比黄河的流量(560亿立方米)还要大。

Image

      岷江最靠近青藏高原,洪水一冲下来,就到了成都。

      理论上成都应该是一片大海。

      但幸好,成都外面有一座玉垒山,山体非常坚硬,硬生生地挡住了岷江,让它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向南流入了长江的方向。

      但玉垒山,并不是大山,岷江暴涨的时候,洪水还是能从各个方向绕过过去,把成都变成大海。

      这样,其实就导致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岷江水小的时候,成都干旱得要死。

      岷江水大的时候,成都又变成大海。

      半年干旱,半年洪水,好好的成都大平原,愣是被岷江祸害得不能种粮食。

      比如,古蜀国的三星堆文明,他们就没有看上成都,而是跑到北边地势稍高一点的地方居住。

Image

      那如果是你,你要如何治理岷江,拯救成都呢?

      治水的四个思路:

      可以参考的思路大概有四条。

      第一,搞大坝,在岷江还在大山里的时候就用超级大坝把它拦住,然后人工蓄水、放水调节水量。

Image

      第二,搞官厅水库,把大坝化整为零,在岷山里修无数个小水库,这样也可以调节水量。

Image

      第三,搞黄河工程,每年都和它硬刚,排沙、筑堤,让它慢慢变成一条绝对不能决堤的地上悬河。

Image

      第四,搞南水北调,修运河,把岷江和其他的大河连起来,让几条大河之间自然调节水量。

Image

      其实,无论是古埃及、苏美尔还是现代水利专家,大概都会在这四种方案当中选一种。

      而都江堰,偏偏搞出了第五种方案——无坝治水。

      关键的是,人类几千年前,搞过无数的大坝、水库、防洪堤和运河。

Image

      到现在,还在正常运行的,几乎只剩下都江堰了……

      那它究竟是个什么原理呢?

      都江堰的原理:

      首先,古人看中了玉垒山的大拐弯,这是治沙的关键。

      大禹曾经说过,治水先治沙。

      因为,无论是修水坝、修防洪堤还是修运河,如果处理不了上游裹挟下来的泥沙,那么就只是一代人的工程。

      泥沙慢慢垫高,无论你多高的大坝,多强的防洪堤,多宽的运河。

      终有一天,会被淤泥塞满,洪水还是能摧毁你的。

      而这个大拐弯,其实是个天然的滤沙器。

      我们做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发现,水流在经过急弯的时候,是分上下两层通过的。

Image

      上层水走外圈,下层水走内圈。

      泥沙很重,一定是沉在靠近下层水的地方。

      所以,在这个大拐弯的地方,泥沙会天然地往内圈靠,外圈则是泥沙少的上层水。

      同时,要用运河引水,引到成都去灌溉,一定是需要没有泥沙的上层水。

Image

      而正好巧了,外圈,就是成都的方向。

      下一步,就是要在玉垒山上面开凿一条运河,把这些上层水取过来。

      这个难度很高。

      因为,前面我们刚说了,玉垒山非常坚硬,连岷江都冲不过去,所以才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拐弯。

      所以,我们其实很难想象古人究竟是怎么在玉垒山上开凿运河的。

      现在的猜测是,古人使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在山石上放火,把石头烧热,然后再突然给它降温;

      甚至还传说,降温原料用的是醋,这样,热胀冷缩,再加酸性腐蚀,坚硬的花岗岩就很容易裂开,古人再开凿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Image

      二八分沙:

      这样,大拐弯+运河,就成型了一个二八分沙的模型。

      江水中,大约只有两成砂石会进入运河的方向,八成会从内圈跟着江水流走。

      但是,这两层砂石还是很多啊。

      如果,放任它累积,2000多年前,运河早就被堵死了。

      所以,一定要有其他的配套设置。

      于是,古人又在江心修建了一个人工小岛,叫鱼嘴。

Image

      鱼嘴巧妙,前半段是流线型的尖嘴,后半段被称作金刚堤非常牢固。

      金刚堤的尾巴又和运河的入水口形成一个非常巧妙的结构,叫做宝瓶口。

      这样一来,鱼嘴、金刚堤、宝瓶口,又在河道中模拟出一个拐弯。

      二八分沙的原理,再次被放大,流到宝瓶口方向的泥沙,理论上就只剩下二八的二八,4%了。

Image

      这个泥沙量古人计算过,是可以在枯水期被人工清理的。

      但是,理论和实际是两个平行世界。

      现实中,如何做出理论值呢?

      古人又创造性地设置了一个叫做飞沙堰的装置。

Image

      这是一大片又矮又宽的小堤坝,水可以很轻松淹过去。

      但同时,如果水经过飞沙堰,那么流速会大大降低,这样一来,被鱼嘴分到外圈的泥沙,又有了三个命运。

      第一个是水小的时候,自然沉降到飞沙堰上面。

Image

      第二个是水大的时候,从飞沙堰上面冲走,进入下面的河道。

      第三个是,留在宝瓶口外面不断地打转,不往运河里走。

      而这些打转的泥沙,最终也会被其他泥沙裹挟,落到飞沙堰上。

      实在是高明,最后一测,沉到宝瓶口的泥沙,只有4.5%左右,古人竟然用一个飞沙堰的结构,就完美地逼近了理论值。

      治沙结束,下一步是治水。

      四六分水:

      治水的原理,其实还是鱼嘴在工作,它俯视的时候,是一个二八分沙的装置。

      而如果将它剖开,看剖面,你会发现,它又成了一个四六分水的装置。

Image

      任何连通大气的情况下,水平面一定是一样高的。

      那鱼嘴把河道分成一个内外不均的形状,外江底浅口大,内江底深口浅,不就可以起到分水的作用吗?

      水大的时候,内江分到四成水,洪水就不会通过宝瓶口袭击成都。

Image

      而水小的时候,内江分到六成水,又能保证足够的灌溉用水。

Image

      同时,从剖面上看,飞沙堰也再次起到了分水的作用。

      那就是,当水非常小的时候,飞沙堰会露出水面,变成一个坝。

      这样,所有进入内江的水都只能流入宝瓶口,而如果水量上涨,又能淹过飞沙堰,一边排沙,一边泄洪。

      原来,这两个装置,古人不仅利用了它们的正面原理,还利用了剖面原理,简直有一种智商被从维度上碾压的感觉。

      这种设计还有更精妙的地方,那就是,除了排沙、泄洪、灌溉以外,它竟然还不影响通航。

Image

      也不用搞什么船闸和水梯,船只直接在都江堰的江面上自由航行。

      实在是高明。

      另一方面,维护都江堰的运行,也非常简单。

      深淘滩&低作堰:

      就这六个字,就是整本都江堰维护手册的全部内容。

      冬天枯水的时候,先把内江截断,然后开始深淘滩,也就是把淤积在这里的砂石全部挖出来。

Image

      要挖多深呢?

      古人在最下面埋了三根卧铁,挖到这里,就达标了。

Image

      那挖出来的砂石怎么办?

      很简单,不用运走,还记得飞沙堰吗?

Image

      这是一个被水流不断冲刷的堤岸,每次维修,正好要重新加筑飞沙堰,用那些淘出来的砂石往上堆就可以了。

      但记住,不要堆得太高。

      这就是深淘滩,低作堰的全部工作。

      不打仗的时候,一般是岁修,一年一次,清明前完成,清明节那天,举行盛大的开水仪式,内江重新被开启,江水通过宝瓶口,进入灌溉区。

Image

      如果打仗了,十几年不修,也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每个新王朝建立以后,要安抚四川人民,第一件事儿,一定是大修都江堰。

      这就是都江堰的所有原理,一切都显得很自然,简直就像一个远古道家的杰作。

      那它真的是秦国人李冰父子,一拍脑袋,几年之间就建成的吗?

      虽然标准答案上就是这么写的。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深挖,就会发现这当中的密码。

      下一篇,我们深挖远古五大王朝。

      本文转自《搜狐》网,作者王梓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Image

Image
END


Image
(点击蓝字即可浏览)

● 大西北文化苦旅《勇闯大西北

● 香港印象之梦回香港

● 海边故事之遇见大海丨海之国度系列篇

      遇见大海第一季(厦门)海之国度海之初体验

      遇见大海第二季(连云港)海之国度明月照我心 

      遇见大海第三季(日照)海之国度拥抱大海

      遇见大海第四季(青岛)海之国度与世界干杯

      遇见大海第五季(威海蓬莱烟台)海之国度惊涛骇浪

Image

诗意历险

灵魂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