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真是幸福,完整的经历了从吃不饱饭到能吃饱饭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苦难,回忆才会变得更有思考价值。 我的童年时期是八十年代初,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家庭生活基本还是靠自给自足,门口有块自留地,不适合种庄稼,就改造成了菜园子。 种的菜有很多,萝卜白菜的收成是季节性的,韭菜就成为平时餐桌上最主要的食物,天天割天天长,永远不会吃尽。 连续吃几天就够了,于是变着法的吃,记忆中韭菜包子是最省事的,外面包皮熟了,里面的菜也就熟了,做起来也不费功夫。 韭菜吃得容易却也是需要费功夫培育的。 家里的驴粪羊粪就是韭菜的肥料,用粪箕子背到地里均匀的撒开,这是又脏又累的活。 接下来就是每天都要浇水,我家菜地里专门打口手压井,每次看到水流在菜地里缓慢的前进,这是童年最痛苦的回忆了。 自己家里吃的菜自然不用化学肥料的,本来也是用不起,韭菜地里的杂草就需要动手小心的摘出来,颜色形状大体差不多的,时常会带出来几棵韭菜,免不得受到大人的责怪。 种韭菜需要精心护理,时间长吃够了,我就有了厌烦情绪,大人就跟我说,庄稼地里有野菜,你想吃就自己去铲吧。 现在回想起来野菜的味道都是幸福。你们想必也是吃过荠菜的,现在的荠菜多是人工培育的,我当年吃的荠菜才是纯野生的,现在如果再能吃上一顿荠菜煎饼,让我给寡妇挑三天水也是心甘情愿的。 那个年代吃过的野菜实在太多了,爬在地皮上的麻麻菜是凉拌的佳品,热水过一遍,拌点蒜泥,那就是人间美味了:春天里带有黄瓜味道的细伢菜,直接就可以生吃的,然后哈气给小伙伴闻,猜测说吃的是黄瓜,就开心的笑起来;叶子上带有刺的蓟蓟伢,热锅快炒味道也是鲜美的,或者做汤也是辅食的,据说还可以入药,小时候我们不生病也是有原因的。 进入九十年代生活开始变好了,吃野菜成为历史的回忆,再也没有亲自挖野菜的兴致了,偶尔吃一顿就成了美味。 住处的隔壁有个私家菜馆,做生意特别精明,看到我喜欢吃野味,专门去农村让老太太挖菜,收购拿回来冷藏,也就成了我聚会的定点厨房了。 网上经常听到关于韭菜的讨论话题,往往和镰刀相提并论,自比韭菜的人简直也太过于抬高自己了,韭菜是需要精心施肥浇水打理,主人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自比韭菜的人充其量也只勉强算得上是野菜罢了,自生自灭,想吃就挖,等到吃够了,看着讨厌,撒把除草剂就清理干净了。 |
|
来自: hercules028 >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