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子雨禾 中医方剂应用 中医秘方验方大全,并附验证医案(8) 十八、破伤风 祖传中医秘方专治破伤风---西医救不了的(留着救命吧)。 破伤风,又称“金疮痉”,多因皮肤破伤处受邪(破伤风杆菌)所致。临床表现以面唇青紫,颇面肌肉阵发性痉挛,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强流涎,甚而呼吸困难,痰鸣,窒.息等为特征。 1、养血追风汤: 当归5钱,红花2钱,杭白芍3钱,黑山枝3钱,黄连1钱,勾丁(钩藤)4钱,灵仙3钱,大艽(秦艽)3钱,虫退(蝉蜕)1两,胆星2钱,牛膝3钱,木瓜3钱,全虫2钱,二花(金银花)3钱,防风2钱,甘草1钱。 (编者注:1钱=3克) 以下加减: 小便不利加木通3钱,泽泻3钱 有痰加川贝3钱,寸冬2钱,桔梗3钱,知母3钱 失眠加枣仁3钱,山萸肉3钱 出汗过多者加枣仁3钱,黄芪2钱 【服法】水煎服,每天吃汁,轻者三四剂愈,重者六剂全好。 【治验】近二年来在病床上用此方治疗八十一例,治疗七十八例效果良好。 【注意】在治疗中安慰患者思想安定,一般来说七八天出院,不要出院太早。 2、破伤风,风毒在襄 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 [治法] 祛风疏表,解毒定痉。 [方药] 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防风12克,胆南量12克,白附子7克,羌活7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全蝎3克,僵蚕12克,蝉蜕7克,川芎12克。 新生儿破伤风可用蜈蚣0.7克,全蝎尾0.3克共研细末,每次0.7克,水调成极稀糊喂服,每日2次. 3、破伤风,风毒入里 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质虹绛,苔黄糙,脉弦数。 [治法] 平肝熄风,解毒镇痉。 [方药] 木萸散加减: 木瓜12克,吴萸7克,全蝎5克,蜈蚣2条(焙黄,研末吞服),天麻12克,僵蚕12克,胆南星12克,朱砂o.45克(分2次冲服),郁金12克,白芍25克,生甘草6克。 痰涎壅盛者,加鲜竹沥12克,天竺黄12克; 高热口渴者,加生石膏35克(打碎先煎),知母12克; 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玄明粉12克,枳实12克; 小便不通者,加车前草12克,地龙12克; 产后或创伤失血过多者,加太子参25克,当归12克。 4.蝉蜕、僵蚕等治破伤风 [方剂]蝉蜕、僵蚕各9克,全蝎、地龙各3克,蜈蚣1只。 [制用法〕将上药用火微焙,共研极细粉末,贮瓶备用。新生儿破伤风于开始时好哭、烦躁,鼻头和人中呈现黄色,渐下颌强直,不能张口,吮乳因难。此时用上药末3克,开水调匀,慢慢喂服。 如出现唇口收缩、舌体强硬、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啼声不出、吞咽因难、口及面不断抽搐,呈苦笑面容,此时将上药末3克,用开水60ml化匀,分3次鼻饲,每1-2小时1次日鼻饲9克。 如面唇青紫、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频繁、呼吸气促,这是严重危险征象,即用上方水煎2次,过滤,约180ml,每l小时鼻饲30ml,每次鼻饲加犀角0.3克,1次鼻饲完。继用2剂,方法同上,如痉挛已缓,每2小时鼻饲完。 如痉挛末缓,如能积极抢救,可获治愈。 [验证]笔者采用上方治愈100多例新生儿破伤风患者,效果极佳。 5.蝉蜕、防风等治破伤风 [方剂]蝉蜕20克,防风、全蝎、蜈蚣、僵蚕、钩藤各15克,竹黄、胆南星、大辰砂各7克,苯巴比妥0.1克x10片。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人瓶内备用。成人6克,小儿0.7-3克。每日分早、中、晚3次口服。 [验证]用本方治疗破伤风患者15例,一般服药6-8天即可获痊愈。 6.地龙、蝉衣等治破伤风 [方剂]地龙、蝉衣、天麻、羌活、防风、荆芥、胆南星各9克,钩藤、赤芍、明矾各10克,蜈蚣、全虫各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入干净瓶内备用。用时,以凉开水冲服。每日2-3次。3天为1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证]用本方治疗破伤风患者24例,服药2-3个疗程后,均获治愈。 7.蜈蚣、全虫等治破伤风[方剂]蜈蚣3克,全虫、防风、胆南星、白芷、天麻、钩藤各5克,羌活8克,丹皮10克,鸡矢白末6克(成人可加址)。黄酒适量。[制用法]将前9味药水煎2次后,去渣,加人鸡矢白、黄酒,搅拌均匀后,分早、中、晚3次口服。本方药为1日剂量。如患者牙关紧闭,不能咽下,可保留灌肠。小儿可随年增减用量。[验证]用本方治疗破伤风患者13例,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5剂均获痊愈。 8.蒲公英、金银花等治破伤风[方剂]蒲公英、金银花、当归、败酱草各30克,连翘20克,僵蚕、钩藤、防风、川芎、羌活各15克,红花、桃仁、全蝎各10克,栀子12克,蜈蚣3条。[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火麻仁各10克;若兼有痰盛者,加天竺黄15克,'[制用法]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验证]用本方治疗破伤风患者6例,经服药5-7剂,均获治愈。 9.丹皮、赤芍等治破伤风[方剂]丹皮、赤芍、麦门冬、茯神、胆南星、钩藤、羌活、防风各10克,薄荷叶、陈皮、当归、全蝎各6克。[制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3剂1个疗程。[验证]用本方治疗破伤风患者1例,经用药1-2个疗程治愈者10例,3-4个疗程治愈者8例。治程中末见不良反应。 10、羌活汤方治破伤风身如铁石。或如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宜斡齿灌药。羌活(去芦头) 防己 羚羊角(镑) 升麻 黄芩(去黑心) 蔓荆实(去皮各一两半) 犀三分) 麻黄(去根)。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地黄汁半合。薤白白二寸。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临卧温服。如病急不拘时服。盖复汗出即愈。 11、雄黄丸方治破伤风身体强直。口 战掉。雄黄(研)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各一分) 腻粉(研一钱) 人参 芦荟(研) 乌子(炮) 天南星(炮) 干。上一十五味。将十味捣罗为末。入五味研者和匀。以酒煮和根葱二茎。熟后去葱。别入槐胶末一两。煎如稠膏。和药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空心午时临卧温酒下。渐加至四五丸。 12、走马散方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面 斜。身体或硬或软。小儿惊风。并治之。天麻 天南星(炮) 半夏(汤洗七遍与生姜半两同捣焙干) 白附子(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半两) 丹砂(研) 雄黄(研) 牛黄(研) 麝香(研) 犀角(镑各一分)腻粉(研三分)。上一十一味。将六味捣罗为末。入五味研者和匀。每服半钱匕。豆淋酒调下。汗出取瘥。未汗再服一字。良久用热生姜稀粥投。若小儿患每服一字。荆芥汤或熟水调下。要丸即用新炊。 13、牛黄散方治破伤中风。牛黄(研) 干蝎(酒炒) 麝香(研) 雄黄(研各三分) 白附子(炮三两半) 天南星(炮一两) 白僵蚕(炒) 天麻 半夏(汤洗七遍与生姜一两同捣焙干各一两半) 丁香丹砂(研) 犀角(镑) 羌活(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 附子(炮裂去皮荆实(去皮)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各一两)上二十一味。将十七味。捣罗为散。与研者四味和匀。每服半钱匕。温酒调下。角弓反张。牙关紧急。以豆淋热酒调下一钱匕。衣盖良久。汗出即瘥。 14、治破伤中风。莽草散方莽草(浸洗过二两半) 石斛(去根二两) 萆 柏子仁(生用) 石龙芮 泽泻 牛膝(酒浸叶) 芎 (各三粗皮炙) 羌活(去芦头) 乌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各二两)上二十三味。将二十一味。捣为细末。与牛黄菟丝末拌匀。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二夜即瘥治破伤中风。 15、治破伤中风。白僵蚕丸方白僵蚕(炒) 麝香(研)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牛黄(研) 干蝎(酒炒) 木香龙骨(各半两)上一十二味。将八味捣罗为末。与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温酒下。 16、甚涎水治破伤风。白丸子方安息香 胡桃仁(与安息香同研各一两) 白胶香(研) 牛黄(研) 麝香 丹砂(研)芎(各一分) 当归(切炒半两) 干蝎(七枚全者酒炒) 巴豆(三粒去皮心膜研如膏压去油)上一十味。将三味捣为细末。与别研七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温酒下。量力饮之。但令醺醺。勿至大醉。兼理中风手脚挛缩。及半身不遂。日二夜一。不可过多。 17、乌蛇丸方【组成】乌蛇肉30克(酒拌,炒令黄)、 天麻30克 白附子30克(炮裂) 乌犀角屑15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以生姜15克去皮同捣,炒令干) ,白僵蚕15克(微炒) 天南星30克(炮裂) 干蝎15克(微炒) 麻黄15克(去根、节) ,独活15克 当归15克(锉碎,微炒) 晚蚕沙15克(微炒) 麝香7.5克(研)【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温酒送下,不计时候。 18、天南星丸方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天南星(一枚及三分者炮) 地龙(五条醋炙) 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上三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葱粥投。汗出即瘥。 19、治破伤风。干蝎丸方干蝎(酒炒) 天麻(各半两) 蟾酥(二钱汤浸化如稀糊)上三味。将二味捣罗为末。用蟾酥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甚者加三丸至五丸。 20、治破伤风打扑内损。银花散方天南星(大者半生半炮) 白附子(半生半炮) 防风(去叉等分)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重者童子小便调下。稍轻热酒调下。如外伤用此药贴疮口。 21.蜈蚣等治破伤风[方剂]蜈蚣1条,全蝎、南星、天麻、白芷、防风各3克,鸡矢白(焙干、研末,冲服)、关羌活各6克。[制用法]先煎诸药去渣,放人鸡矢白末,加黄洒1杯,分3次口服,上誉药为l日剂谈。必要时成人也可加倍服用,对牙关紧闭不能咽下的患者,可做保留灌肠。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验证]用上药治疗破伤风患者5例,其中痊愈4例,1例因病情急,来院迟,不能服药,于数小时内死亡。[备注]鸡矢白即鸡粪中之灰白色部分。 22、破伤风秘方三则 (1),山东铁匠方:处方:南星二钱、防风二钱、麝香少许。用法:前二味研细,后入麝香,再研匀,取鸡子一个,打一小口(要圆),倒出卵白与黄,把药末装入壳内摇荡,使药末沾于卵壳内,沾不住的药面再倒出来。将蛋壳口对准伤口,周围用白面糊严,勿令泄气。取香油四两放碗内,其中放棉条一根(郭按:作成旧时的油灯样),点燃烤蛋壳,同时用碗内的香油涂抹蛋壳,以防蛋壳破裂(破裂则无效,切切,否则须另作)。十几分钟后,病人逐渐发汗,直至大汗淋漓,油尽为止,症状即消失而愈。按:此方是70年代出版的一本秘方验方集中的方,是河北地区还是广西地区的我已忘记了。传方人说,有人患此无救,有外地人(山东人,此人是一个铁匠),传此方,说他家前代数世为医,此方乃其祖传。照法用之而愈,于是邻人咸知之,因不知此人姓名,故而称之为山东铁匠方。书中言之凿凿,我也信其有验。方中南星、防风就是古方玉真散,为中医治破伤风之祖方,此方用法奇特,且又是外用,既使病情危重,或小儿不能服药者,俱可用之,或用为其它疗法的辅助用药,也未尝不可。唯方中麝香现在真者难购,可惜!(麝香也可用好的冰片代替之) (2)、《外科正宗》书中的玉真散: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等分〖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一盅调服,更敷患处。若牙关紧闭,腰背反张者,每次服三钱,用热童便送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要用嗽口水洗净,搽伤处亦效。 (3)、蝉衣酒组方::蝉衣15克,黄酒半斤。煎服法:将蝉衣入黄酒内同煎,若酒少将蝉衣淹没不住,可兑少量水同煎,煎后去蝉衣,饮酒。若其人酒量小,可分2-3次饮完。予后判断:服药酒后出粘汗者可愈,不出汗或汗出不粘者予后不良。 病案一:晁××,63岁,农民,山西省新弓县人。63年6月用火柴棍掏耳屎,不慎将火柴棍折断在耳内,家人用剪子将火柴棒从耳内取出。次日晨,患者感到牙关紧,张口困难,继则出现苦笑面容,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反复发作,进食饮水困痛,患者痛不欲生。舌苔白,两脉弦紧。发病后注射过“破伤风抗毒血清”,针刺合谷、太冲、大椎、风池等穴,并服中药玉真散等,病情依旧。遂予“蝉衣酒”试治。临睡前服药酒,夜间果出粘汗(汗液出如丝线状)甚多,并感胃中有烧灼感,次晨,患者首先感到牙关已不紧,可张口饮水,继之项背已不强硬,脖子可转动,抽搐亦止。 病例二:刘绍初,以拉黄包车为业,于民国廿年(1931年)十一月间,在哈同路被卡车撞伤头骨、鼻梁等处,出血颇多,骨质已略损,经巡捕车送白克路某医院救治。次日,刘父以医院声称伤重危险,乃抬回家中。捕房查知,仍令转送海格路某医院,在该院三星期,伤口收敛出院。当未出院时,精神即觉不适。到家后,即发热不安。次日更甚,渐发痉挛、强直等现象,牙关拘紧,角弓反张,腹部陷若舟状,硬固如板,按之作痛,气急微喘,破伤风症状悉具,伤处复又破开,乃改延余诊。余以蝉衣为末五钱,嘱令黄酒送服,促其出汗。服后,果腥臭之汗淋漓不已,约近二小时方止。病者即觉舒适,痉挛不作。次日,余复以巴豆二黄丸下之,与服十二粒,攻下之粪,腥臭异常,如胶而黑污,于是更觉爽快。不意其父即不再延余续诊。余心疑之,再经旬日,则报载刘绍初死矣,其父与开卡车者涉讼矣。又旬日,刘之戚告余云:刘绍初虽为车夫,但有一小星,久与刘父通。刘父因有次子在江北原籍,故其心中甚盼绍初之死,一则寡媳可为己有,再则有人命银子可用,故前台端治之有效,反为刘父所不满。为之治疗,实掩人耳目也。其后牵延反复,而至于死。惹起诉讼,不料法官斥其诈财,反具结领尸自殓、人财两空云。余闻之,甚愤此疗法之未竟全功,姑再试之异日。 病例三:张姓妇,年六十余,住西门路西门里。于民国廿一年(1932年)四月间,由楼梯上跌下,头顶受伤,皮开肉绽,出血不少,经医生疗治,已将愈矣。一日,忽发破伤风症状,时轻时重,即送某大医院医治,数日无效,症且加剧,医院告以无法疗治,车接回家,复请中西医多人诊疗,皆称不治,已为之备衣冠矣。余诊其伤处有脓,面部潮红浮肿,犹如丹毒之状,口舌不和,牙关紧急,项脊强直,痉挛时作,角弓反张,腹部如鼓,腹皮青黑,按之如板,呼吸喘促。余曰:“证危矣,姑一试之。乃以蝉蜕末五钱,使之用酒和服,牙关不开,慢慢灌下。服后即汗出如洗,腥臭异常,以手扪之。粘如胶水,约近二时而汗止。额面肿消,惟颐下及口围未消,腹肿如鼓,乃继以巴豆二黄丸十二粒与服,攻下粘黑粪甚多,有如球状,有如胶状,有如鱼冻鱼肠,下五六次,以冷稀粥一碗服下止之。腹部肿硬消去大半,喘亦不作。次日又服蝉蜕末三钱,出汗如昨,面部红肿消清。第三日,又与巴豆二黄丸九粒一服,续下胶粘腥黑之粪甚多,腹胀尽消,按之不痛矣。于是起坐均佳,后再服调理之剂而全愈。其后又治疗数人,均获奇效。 23、五虎追风散蝉蜕一两、天南星二钱、明天麻二钱,全虫(连尾)七个、炒僵蚕七个。以上药用水煎服,每日一付,连服三付。在每次服药前,用黄酒为引,冲服朱砂五分。如牙关紧闭,服药时可将口拨开徐徐灌入.或用鼻饲法。服后,“五心出汗”为良好现象。否则预后不良。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eENPkSQA5t50CV_rEHNPg (发表於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富力湾小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