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事无输赢,字字写遗憾

 旧时斜阳 2025-02-14 发布于浙江

文/景志祥

01

大唐经过李世民的努力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时,大唐帝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军事实力,此时的大唐已经先后消灭了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并让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西域诸国臣服一跃成为了当时东亚的霸主,随后大唐开始进入中亚,一度在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一时之间,大唐震慑域外。

而此时另一个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也开始崛起,他们通过血与火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鼎盛时期领土达到1339万平方公里。是人类历史上领土东西跨度最长的帝国,仅次于蒙古帝国,就连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都匍匐脚下,其影响力和战斗力不可为不强了。

强大的战斗力和疆域给了阿拉伯帝国无比的自信,阿巴斯王朝建立后,帝国苏丹决定挺进中亚与大唐角逐,称霸一方。至此,两个强大的帝国展开了一场角鹿战。

这场战事在历史上很有名,叫怛罗斯之战(怛,音dá)。在这场战事里,我们的主角是高仙芝,这位大唐名将,从小就随父亲高舍鸡至到安西(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开元末年,他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其打仗的特点是擅长长途奔袭,唐、吐蕃(今青藏高原)为首的各方都经常采用这一作战指导,而高仙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十二月,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伪装与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一带)约和,随后孤军深入,一举俘虏石国王及其所统部众,并杀其老弱者,掠夺财物无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长、石国王、朅师王。那俱车鼻施行至长安的西北的开远门时,被唐玄宗所杀。移拨可汗也被处斩。唐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作为阿拉伯帝国的盟友国,侥幸存活下来的石国王子逃到了阿拉伯,请求阿拉伯帝国出兵帮自己讨伐大唐,恢复石国的辉煌。

这个请求,阿拉伯帝国自然是求之不得,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

面对这个强大的对手,高仙芝丝毫不畏惧,看到这里,笔者说一句,在研读大唐军事史时,我们都能发现,在那个辉煌的时代,大唐的军事将帅都十分擅长打仗,而且个个都无比的自信,高仙芝也不例外。

02

这次高仙芝只带了两万汉军及一万葛逻禄部番兵就上翻越了帕尔米高原(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奔袭700余里,到怛罗斯城(又作咀逻私,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与阿拉伯主力对峙。

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战争就此打响。

这一战里,高仙芝手里只有3万人马,人数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且大军长途奔袭,算是以疲惫之师攻击敌人,反过来,阿拉伯帝国优势很明显,人数有20万,并且在自己的地盘上,熟悉地形,怎么看都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事。

然而,大唐名将高仙芝却不这么看,自己的人数是少了点,还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可自己手里有一直独特的军队——“陌刀队”

《旧唐书》;“舞巨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如遇敌骑,人马俱碎”。

《唐六典》:陌刀,盖古之斩马剑。

这种大唐独有的特种武器自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又吸收了汉露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有具体部门铸造,贮藏,管理。陌刀极为锋利,砍杀效果极佳,在战争中主要用来砍杀敌骑兵,其战术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小型坦克,由于其威慑力大,又被用于文武高官及藩镇的仪卫。这种独特的武器自唐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被唐军用于军中,起先是针对大唐最强劲的敌人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盛唐时完善的节度使制度使得军队的装备,训练走向向正规化,陌刀也因此成为唐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高仙芝的自信就是来自这里。

应该说,高仙芝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陌刀队”。展现的战斗力很快就给高仙芝带来了他想要的效果,两大帝国人马碰上了以后,双方没有多余的废话,一方面语言不通,另一方面彼此都想灭了对方,称霸中亚。本着先下手不吃亏的道理,高仙芝主动发动了攻击,他让善用陌刀的陌刀将李嗣业率领“陌刀手”出击,一时间大唐将士“如墙推进,人马俱碎”,这种专门针对骑兵的队伍立即阻挡了阿拉伯帝国的骑兵的猛烈攻势,一看场上局势有利于大唐,高仙芝瞅准机会,亲自率领大军从两翼冲杀而来,万余人的骑兵手手持弓箭,齐射阿拉伯大军,顿时将阿拉伯大军的队伍给打乱了,深知场奥妙的高仙芝立即让步兵出击,于是大唐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陷入混乱的阿拉伯大军进行疯狂地砍杀。

靠着骑兵和步兵默契地配合,加上高仙芝沉着冷静的指挥,唐军一度占据了有利的局面,20万阿拉伯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记载有7万余人)。胜利的天枰逐渐向唐军倾斜,高仙芝似乎很快就可创造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战争是充满变数的,很多时候,其走向并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战场上暂时的优势随时都可能因一系列不确定的意外的出现而转化为劣势,眼下的这场影响历史走向的战事就是如此。

双方交战了五天无夜,尽管唐军一度占据了优势,但毕竟是在人家地盘上,人数上也相差太大,唐军的将士在厮杀过后,开始疲惫,只能硬抗,另一方面的阿拉伯大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唐军的先进武器配上步兵让阿拉伯大军吃尽了苦头,眼看再打下去,伤亡将会更大,损失更多,为此,阿拉伯帝国有了退兵的意思。

03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葛逻禄番兵突然反叛,他们和阿拉伯人对唐军前后夹击。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高仙芝一个措手不及,沉著和冷静被慌张与焦虑所取代,指挥立刻乱了章法,两万唐军在此形势下迅速崩溃,大多数士兵都倒在阿拉伯铁骑之下。

史载:“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

出现这种不利的局面,一方面有葛逻禄番兵特性使然,我们知道,葛逻禄最早游牧于阿尔泰山南部,即新疆北部的草原,突厥汗国兴起以后葛逻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崛起以后属薛延陀汗国。7世纪50年代初,唐朝将领高侃伐车鼻部,葛逻禄归属于大唐,可以说,葛逻禄长期周旋于突厥,薛延陀,回纥以及大唐,并没有固定效忠的对象,因此实力的强弱就成了葛逻禄人选择的标准之一。

此时的大唐正处于巅峰时期,但说战力并输阿拉伯人,且在战斗中,唐军一度占据了优势地位,应该说就自身价值考虑而言,葛逻禄部也不应该反水,然而,结果是葛逻禄部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从背后给了唐军一刀。

这里面除了葛逻禄番兵特性使然,还有一点被我们给忽略了。

这一点就是来自主帅高仙芝本人。

《旧唐书》中对高仙芝的评价是“大盗作梗,禄山乱常,词虽欲诛国忠,志则谋危社稷。于时承平日久,金革道消,封常清、高仙芝相次率不教之兵,募市人之众,以抗凶寇,失律丧师。哥舒翰废疾于家,起专兵柄,二十万众拒贼关门,军中之务不亲,委任又非其所。及遇羯贼,旋致败亡,天子以之播迁,自身以之拘执,此皆命帅而不得其人也。《礼》曰:'大夫死众。’又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翰受署贼庭,苟延视息,忠义之道,即可知也,岂不愧于颜杲卿乎!抑又闻之,古之命将者,推毂而谓之曰:'阃外之事,将军裁之。’观杨国忠之奏事,边令诚之护戎,又掣肘于军政者也,未可偏责三帅,不尤伊人。后之君子,得不深鉴!”

这个评价颇高,但我们依旧从中可以看出一点,高仙芝这个人军事能力一流,然而在格局上却差了点意思,在处理西域石国时,高仙芝以“无番臣礼”为由率兵讨伐。石囯囯王被迫请和,高仙芝同意约和。但旋即毁约,乘其不备,突然袭击,虏其囯王及部眾,杀其人民,并掠夺财物无数。此举让中亚其他小国都胆寒,生怕自己也成了高仙芝下一个被剿灭的对象,葛逻禄部自然也怕这种事情发生。

葛逻禄部归属大唐本来只是慑于大唐的军威和经济实力,而非真心臣服。对高仙芝的为人更是感到担忧,当发现唐军无法战胜阿拉伯帝国大军,且唐军劳师远征,后勤不济,因此,葛逻禄人自然会认为大唐军队败多胜少。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了下一个被灭国的对象,葛逻禄果断地背叛了高仙芝和大唐。

战局就此扭转。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高仙芝吃了败仗,将士死伤无数,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高仙芝还想收拾残部再战,李嗣业见大势已去,劝其退兵。

此时,唐军的盟友拔汗那部众阻塞了退路,唐军情势危急,退无可退。右威卫将军李嗣业手持大棒,连人带马打死了上百名拔汗那士兵,才为唐军开通了道路。

高仙芝血战一番后率兵撤走。阿拉伯联军在作战中被唐军所表现的英勇所震撼,因而也放弃了追击,一场永载史册的大战就此画上了句号。

此后,阿拉伯帝国开始控制中亚。

04

但大唐并没有打算放弃对中亚的控制权。

时间仅仅向前推进了两年,即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新任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带兵攻进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大唐重新获得了有利的战略位置和区域影响力,正当大唐准备再和阿拉伯帝国争夺中亚之时,一场席卷中原大地的安史之乱爆发,安西兵马调回中原作战,大唐征战中亚的希望,就此破灭,但阿拉伯帝国的步伐也没有继续前进,因为吐蕃崛起,挡住阿拉伯在西域的扩张步伐。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四》刘昫著/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5

《大唐西域记》玄奘 / 辩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唐代吐蕃与西域诸族关系研究》杨铭著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2014-02

《唐代安西都护府对龟兹的治理》刘安志著/商务印书馆 /201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