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言闲语——焦虑 文\翁武侠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对事物的担忧是其主要的表现。 一般的焦虑是人人都会有的本能情绪,对出现的事情,总要去深思一下,多想一下,不解,就来一个“烦”字,但还要去想还要去思。 这是对事情的过度反映,适度的焦虑是自然的是可以的,长期的焦虑则可另说了,它是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再严重一点,就会将一般焦虑转为焦虑症了。 作为老年人来讲,其接受事物和承受能力会随年纪的增长而下降。对事情的焦虑可能更敏感和激烈。 ![]()
老年人一般情况下会焦虑什么呢? 对自己健康的焦虑。 自己的健康往往是身不由己的,年纪一大,明的暗的疾病就或多或少地找上门来。不与你商量,就动手动脚地折磨你来了。健康对余生的生活质量直接挂钩影响极大。所以,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它提防它。难免对此心事重重,忐忑不安。 对自己老了的焦虑。 夕阳下,黄昏里,岁渐长而感余生不长。求生欲望笼上心头,尽日心情沉重,惶惶不安。 对自己养老金的焦虑。 生活是需要钱的,治病是需要钱的,遇到意外是需要钱的。总之,要钱的地方很多,但自身的财力是有限的,加之,老年之际的钱财收入更是单薄而稀少的。所以,有事无事就会把钱财问题提上心头,拨一拨,算一算,总感到有许多的不对头。 当然,老年人的焦虑还有许多,如怕某些场景,怕某些意外……。 这样一些焦虑,本是当前事物本像,本是事物运行的正常,认识它,解决它就行,如不能解决,就理解它任由它算了。如把它想得太多,就成“精神内耗”了。 作家余华曾对精神内耗有着这样的描述: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戏太多了,言未出, 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
“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犹豫。” 所以,遇事不解时要善思,好好地思考,不要焦不要虑。因大部分的事情,好不到那去,坏也坏不到那去。天不会倒塌,生活也会继续,那就静心而立,松怀而待。 说白了,无端的自作的焦虑是无用功的。它无助于你也无助于事情的解决或缓解。 只有善思,就会善待,善待自己和自己生活。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不要自己给自己画个圈,划不着,犯不上。 【渔歌子】焦虑 日落山前暮晚来,凡情尘事惹人哀。减焦虑,放心怀。轻风细雨总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