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2025年三月十二日,乙巳年农历二月十三。时间太快了,很快就要进入“阳春三月”了。 “ 阳春三月”指的是农历的三月。之所以称农历三月为“阳春三月”,准确来说:阳春并不特指某个月份,古人用它来指代踏青的时期,即清明节前后。具体来说,这个时期涵盖了农历二月底和三月初。此时气温适中,正是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时节。莺类在春分之后开始活跃并鸣叫。 “阳春”有两层含义:首先,从二十四节气的角度看,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共计二十四节气。具体如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清明是第五个节气,属于春季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一个节气。节气与月份虽无严格对应关系,但清明可能在二月底或三月初。节气是根据古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来确定的。 阳春意味着清明节气的到来,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此时的太阳开始具有明显的热度,因此被称为阳春。 另一层含义涉及阴阳理论,即物极必反,阳极转阴。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产生。阳春表示春天达到了极致,即将结束,进入暮春阶段。这正是阴阳转换的体现。“阳春三月”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路边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丝中穿行,在盈盈的笑意中,柳梢绿了,草地渐茵。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窃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春,伴着时间的低吟,缓缓而来;残冬,随着沙漏的流失,默默而归。东北的三月,似乎还残留着严冬的料峭,微冷、清寒。 三月、亦称“阳春三月”尽管感觉还有一丝的寒意,但春已不觉间挤进了季节的门槛,带着些许的微温,漾开了人们的脸上的一丝笑意。 阳春三月,是春天的季节;阳春三月,是花儿的家园,它们笑着,张开了小嘴,吸着春天的气息,互相喜笑开了;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阳春三月,繁花开遍,姹紫嫣红;阳春三月,梁上新燕,婉转啼鸣;阳春三月,春雨绵绵,细雨如丝;阳春三月,春风细细,拂面动人阳春三月好风光;阳春三月,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阳春三月,感悟人生,心怀美丽。我心中默默的祈祷: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光华丽;阳春三月,微风渐暖,春暖花开。春日的阳光、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心底,美好的日子,早已开启。 三月,你好,愿所有美好,都不负归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