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到谷雨,这6宝可多吃,温和祛湿,不伤阳气

 北极熊788 2025-04-17 发布于浙江


清明时节,冷暖空气的博弈仍在持续,湿气也会随着降雨在空气中弥漫。

有些人已经感觉到困倦乏力、身体沉重,肠胃也变得慵懒,没了往日的好胃口,皮肤瘙痒、湿疹皮疹等问题也开始找上门来 。

殊不知,这些恼人的症状,很多都和体内湿气过重脱不了干系。

值得注意的是,春季的湿气与其他时节不同,它略带阴冷。

此时若食用赤小豆、薏苡仁等这类性质寒凉的祛湿食疗,非但无法达到理想的祛湿效果,反而会损伤人体阳气,耗损脾胃功能。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受损,身体的运化能力下降,体质也会随之变弱,可谓得不偿失。

所以,在这个季节,选择平性或偏温的祛湿食材及食疗方显得尤为重要。

诸如茯苓、山药、白扁豆、砂仁等,都是非常适宜的选择,它们能温和地帮助身体驱散湿气,呵护脾胃健康。

山药

山药又名薯蓣,药食两用。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肤养发。”

山药药性平和,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脾运则湿气能化,适合大部分人群食用,特别适合于脾虚湿盛之人。

在历史上与牛膝、地黄、菊花并称为“四大怀药”远销海外,并有“四大怀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铁棍为王”之说。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

茯苓利水而不伤气,既能祛湿邪,又能扶正气,还可以适当用茯苓来煲粥,用作日常健脾之用。

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类及麦角甾醇、卵磷酸、胆碱、组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实为延年、益智、抗衰老之佳品。

白扁豆

白扁豆,性平味甘,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白扁豆既能健脾胃,又能去湿浊,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

更重要的是,白扁豆化湿,专门针对中焦脾胃的湿,不会损伤中阳之气,很适合日常保健用,煲汤、煮粥都是可以的。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能止泄痢,消暑,暖脾胃。”

砂仁

砂仁,是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之一,其中以广东阳春出产的砂仁品质最佳,俗称“春砂仁”。

砂仁性温,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

脾喜燥而恶湿,喜香而恶秽。寒湿困阻于脾,脾胃升降失常,就会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砂仁气味辛香,能醒脾化湿,湿邪既去,枢纽之机得复,呕吐得止。如《本草蒙筌》:砂仁“止恶心”。《本草纲目》:砂仁“补肺醒脾,治噎嗝呕吐”。

湿邪为病,最易困阻脾胃,砂仁性温,可温暖脾胃,散寒逐湿,寒湿袪则泄泻止。对于虚寒体质明显的人来说,将砂仁与偏温的陈皮共煮,还能起到很好的温脾胃、祛寒湿的功效。

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药食同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

由于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更为方便。

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

芡实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还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

艾草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艾草也被称为“女性的养生草”,善温中、逐冷、除湿,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此外,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艾叶还可以帮助人体升阳,抵抗外邪,对脾胃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艾草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能增进食欲。

图片

四神汤

◎ 材料

鲜淮山80克(干淮山30克),茯苓30克,芡实30克,莲子30粒(可带芯),陈皮6克,猪骨300克(可供3至4人食用)。

◎ 做法

1.把所有的备料洗净,猪骨剁小块,入锅焯水备用;

2.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煲1.5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 功效

具有健脾、养颜、祛湿等功效。

图片

陈皮生姜砂仁茶

◎ 材料

砂仁3克,陈皮3克,生姜5克。

◎ 做法

生姜、陈皮温水煮开后加入砂仁煮2~3分钟,水煎代茶饮。注意砂仁不宜久煮。

◎ 功效

温化寒湿。

◎ 注意事项

便秘人群、口臭、阴虚体质、内热较重等人群不宜服用。

【茶道养生喝健康茶健康喝茶】

相关声明:

1.本文参考广东中医药、养生正道等综合编辑整理,仅作交流分享,旨在传播健康知识。

2.文中涉及药方仅提供相关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