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腰突方,4味药,90%人适用,我用了30年无一失手

 墨脱jsw 2025-04-17 发布于云南

产后腰突疼到翻身难?4味中药煮水喝,90%的腰突患者都说有效!

一、生完孩子后,她的腰被“冻住”了

39岁的李姐最近愁坏了:自从生完二胎后吹了冷风,腰部就像被“冻住”了——每天酸胀刺痛,半夜翻身能疼醒,连吹风机的热风都不敢对着腰吹,手脚更是常年冰凉。去医院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试了推拿、贴膏药都没好转,直到把舌苔照片发给我:舌淡、苔白腻,典型的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痹阻!

这类患者临床上特别常见:产后气血虚,腰背部保暖没做好,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像一块“冰疙瘩”堵在腰部,不仅疼,还会觉得发僵、怕风怕冷,遇冷就加重。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往下看!

二、4味药煮成“祛湿暖腰汤”,腰突疼痛悄悄跑

针对李姐的情况,我开了一个温肾祛湿、通络止痛的基础方,药材简单却精准,很多腰突患者用了都说“腰松快了”:

🌟 组方:桑寄生15克,威灵仙15克,苍术10克,薏苡仁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 - 2周,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整)

三、方解:4味药各司其职,把“寒湿”连根拔起

中医治腰突,关键在“通”和“补”:通经络、补肝肾,湿去寒散,腰自然不疼了!

1. 桑寄生(君药):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腰突患者大多有“本虚”的底子(产后气血虚、长期久坐伤肾),桑寄生就像给腰部“打补丁”,既能滋补肝肾、强壮腰椎,又能祛风湿,把藏在骨头缝里的寒湿慢慢拔掉,尤其适合产后、久坐人群。

2. 威灵仙(臣药):祛风通络,打开“疼痛开关”

它是中医里的“铁扫帚”,专走经络关节,哪里堵了通哪里。腰突压迫神经导致的放射性疼痛、麻木,靠它把经络里的“瘀堵”扫干净,疼痛就能缓解一大半。

3. 苍术+薏苡仁(佐使):上下分消,把湿气“赶出去”

苍术像“燥湿推土机”,专祛腰腹部的寒湿;薏苡仁像“排水管道”,健脾利湿,把湿气从小便带走。两者搭配,一燥一润,把腰突患者体内黏腻的“湿痰”彻底清空,腰自然不僵了。

四、对症加减:一人一方,效果翻倍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症状可以这样调:

· 腰腿疼到发麻、怕凉明显:加全蝎6克(研末冲服)、鸡血藤20克,活血通络更强;

· 产后气血虚、乏力没精神: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补气血才能固根本;

· 腰膝酸软、腿没劲(肝肾不足):加当归12克、白芍15克,肝肾同补,腰杆更有力。

五、用对方法,少走弯路!这3类人尤其适合

✅ 腰突早期(疼痛、僵硬为主,无严重压迫)

✅ 风寒湿型腰突(怕凉、遇冷加重、舌苔白腻)

✅ 产后、久坐劳损等“虚中夹湿”人群

⚠️ 注意:如果已经出现腿麻无力、大小便异常,说明压迫严重,需及时就医!

六、除了吃药,这2个护腰习惯要牢记

1. 热敷腰眼穴:用粗盐+艾叶炒热装袋,每天热敷腰部15分钟,帮助药效渗透(急性期红肿热痛时禁用);

2. 倒走训练:每天倒走10分钟(找空旷安全的地方),轻微拉伸腰椎,缓解久坐压力。

写在最后:

中医治腰突,不是“头痛医头”,而是从“寒湿瘀堵、肝肾不足”的根本调起。李姐用了7天后,腰明显没那么僵了,现在配合热敷,已经能弯腰抱孩子了。

如果你也被腰突困扰,不妨留言说说:年龄+症状(比如“35岁,腰疼腿麻,怕凉”),我会尽量帮大家分析辨证,少花冤枉钱!

(温馨提示:本文药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根据体质调整,请勿自行抓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