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语文的专业性 文/金汇昆 先说结论,语文的专业性很重要、很艰难的一部分就是它的文学性。但是很多人并不能正视语文的文学性。这些人有教师,也有学生。我觉得根本在于教师,教师认为语文不具有文学性。最本质上说教师排斥文学性,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说削减了语文的文学性。 但是,事实上语文的有些问题确实需要文学来解决,比如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鉴赏,再如作文,有的时候语言文字运用也在考查文学素养。关于素养,有人认为其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认为有道理。至少从评价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一个人能根据理论去进行相应的实践,这说明他的素养深,反之则素养浅,或者没有素养。 从这个意义说,语文考试确实在考素养,作文尤其能够考出学生的素养。不要以不喜欢、不感兴趣为理由说自己不会写文章,其本质就是素养不行。更扩展之,任何考试都是在考学生的素养。 张抗抗老师《牡丹的拒绝》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 在这个文字下的题干是“从语言特色的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写一则150字左右的批注。” 下面是这道题的参考答案:①在用词方面,“姚黄”“魏紫”“墨撒金”“白雪塔”等意象叠加,突显牡丹品种之多;色彩词语的使用,突出了牡丹色彩之艳,极具画面感。②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通过四组“想象⋯⋯”构成排比,突显了牡丹花的繁盛、赏花的盛况;“颤动”“濡染”等词语,以视觉、触觉写嗅觉,新颖贴切;引用诗句,富有诗意美,且增加了文化内涵;③使用第二人称,这里的”你”泛指游客,既从游客视角来描述牡丹,又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④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本段先运用想象的手法,层层铺写牡丹花盛开的情景,为结尾议论“想象”带来的意义张本。 谁能说这答案本身就不是一段典型的文学评论吗?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文学评论的知识或者说角度,比如可以从字词、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这些角度就是知识,对这段文字进行鉴赏就是实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只有这样才是算是素养过关。 写作艺术这一块是很重要的考点,范围广,知识点多,要做好这一块儿的题目,必须心甘情愿地进入到文学领域,并能够真正地以文学的方式进行表达才行。凑合是不行的,确实有人想凑合,比如自己不接受文学,自己不学习文学,只是刻板地模仿,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模板。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语文文学的专业性,提升文学素养,掌握文学能力。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学会文学能力,文学能力也值得你拥有。 榷山 乙巳桃月(04.24)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