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总是“知道却做不到”?答案就藏在这个闭环里

 阿国宝 2025-04-28
图片
知道到做到,先让自己动起来。
📖

你好,我是大卷

最近看到一个扎心的话题:

为什么你收藏了100篇自律攻略,还是活成了积极废人?

有没有经历过这些崩溃瞬间:  

发誓“明天开始减肥”,每天又忍不住喝奶茶,吃甜食?  

花2999元报写作课,最后只学会在朋友圈打卡? 

明明知道吼孩子不好,可辅导作业时照样破功?

看了很多励志鸡汤,知道很多道理,但手脚却有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跟着心走。

到底该怎么走出“知道却做不到”死循环?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有用经历。

 01 

认知闭环:你的大脑在骗你

为什么我们总在“打鸡血→摆烂→自责”里打转?

《习惯的力量》揭秘:大脑是个贪吃鬼,只认“即时满足”。 

什么是“即时满足”?举个例子:  

你知道早起读书好(这是未来会得到的收益)  

但被窝太暖和(这就是即时快乐)

人的天性会贪图享乐,所以大脑会毫不犹豫选后者

就像孩子都喜欢吃棉花糖这不是意志力差,是人性本能!  

当你收藏健身视频时,大脑已经“虚假完成”目标

买完课程那一刻,大脑又会传递给你一种知识已自动下载的即时满足感。  

这种“颅内高潮”让我们误以为行动已完成,其实只是自我欺骗。  

怎么破解呢?可以试试这样做

① 自己加点“痛苦砝码”

常说:如果不做,就会怎样怎样。

比如:如果我现在不开始运动,夏天我就穿不上喜欢裙子。

这种心理暗示多了,会给自己一定的紧迫感,还是挺有用的。

② 把长期目标视觉化

与其说“我要瘦”,不如把自己最胖时候,最丑的那张照片贴在显眼的地方。

 02 

行动闭环:给手脚装导航

知道为什么很多姐妹减肥成功吗?因为她们懂这个公式: 

微启动+即时反馈=行动永动机。

以前总说“我要每天读1小时书”,结果年没读完一本。

后来改成: 

第一步:翻开书(哪怕只看1行) 

第二步:记录一句触动自己的金句

从知道到做到的秘诀就:先骗自己动起来,再让成就感推着走

我的实操建议

✅ 5秒法则 

火箭发射主题活动等场景,54321的时间倒数,就是在强行拉回注意力,让人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强迫身体先动起来。 

✅ 环境提示

营造带有强迫性的行动环境,比如:

在客厅的固定位置铺上瑜伽垫,视觉刺激可以提醒自己记得动起来。

总是早睡失败,那就把手机放远一点。

用单一功能的小闹钟代替手机的闹钟,一旦上床就不要再给自己任何玩手机的理由。

✅ 不定时奖励  

有目标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过程。

不一定非要等到目标完成,才认可自己。

可以把目标划分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完成小目标,就及时奖励自己。

这种正向反馈,能帮助你更轻松地达成总目标。

 03 

现在开始,切断死循环 

《原子习惯》里有句话:你不需要变成全新的人,只需要变成保持好习惯的那个人。” 

恶性循环,就是因为没有将目标具体化,没有将一个好的微习惯坚持下来。

起床后,可以试试这样做:

① 把“我要早睡”换成“今晚11点关灯躺下”(具体到动作) 

② 在冰箱贴便利贴:“刷完碗就能追剧啦!”(绑定即时快乐) 

③ 找个“反向监督员”(比如我每天晚上让孩子监督我上床不能看手机,怕给小朋友树立坏榜样,不敢违约

 写在最后 

能成事的人,不是意志力超群,而是参透了“用人性打败人性”的玄机。

知道不行动的人生,永远不会有改变

就像我想靠写作谋生,每天写文章,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不管好坏先写出来再说。

要想写出好文章,必得经历写得不怎么样的阶段。

请记住,改变不是顿悟,而是把正确动作重复无数次,直至成肌肉记忆。

从今天起,“道理收藏家”,要做“行动拆解专家

共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