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 用法用量:(简化版)负荷剂量,5%GS 20ml+胺碘酮0.15g静推<10min;维持剂量,5%GS 44ml+胺碘酮0.3g,前6h以10ml/h(1mg/min)泵入,之后改为5ml/h(0.5mg/min);或者5%GS 500ml+胺碘酮0.9g,前6h输注200ml,后18h输注300ml。 口服胺碘酮0.2g tid,1周后改为0.2g bid,再1周后改为0.2g qd维持,稳定后可逐步减量(如200mg/d, 每周5d),最终以最小剂量长期维持。 决奈达隆 适应症: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瓣膜型心脏病或不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严重降低(LVEF<35%)的非永久性房颤患者维持窦律,为Ⅰ类推荐。胺碘酮引起甲状腺毒性时可考虑换用决奈达隆。 用法用量:口服400mg/次,2次/d。 注意事项:经肝代谢,需定期检测肝功能。禁用于QTc间期延长或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也禁用于HFrEF或永久性房颤,可能增加病死率;与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华法林合用时,需要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增高口服抗凝药血药浓度,需慎重合用或调整抗凝药的种类和剂量。 索他洛尔 适应症:用于房颤复律前后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转复房颤的疗效差,但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与普罗帕酮相当,但可能增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对房颤节律控制为IIb类推荐。 用法用量:口服40~80mg bid起始。如QTc<500ms,可每3d增加剂量,每次增加40~80mg,最终加至160mg bid。QTc>500ms或较基线增加>60ms停药。 注意事项:最常见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是心动过缓,剂量≥320mg时明显增加TdP风险。禁用于心功能不全、明显左心室肥厚、低钾、支气管哮喘及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钾和肌酐清除率。 伊布利特 适应症:用于近期(有主张90d内)发作的房颤、房扑的急性转复,起效快,转复率高,常用于导管消融术中房颤的转复。也可用于终止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房扑。 用法用量:体重≥60kg者1mg/次,体重<60kg者每次0.01mg/kg,加入5%GS 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0min,必要时10min后可重复,最大累积剂量2mg。 注意事项: 可引起QTc间期延长和TdP,给药时及给药后,连续心电监护至少6h,监测QTc间期,一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立即静脉注射硫酸镁1~2g,必要时电复律。 多非利特(国内未上市) 适应症:用于房颤、房扑复律和维持窦律;可用于合并心衰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CrCI>60ml/min:500ug bid; CrCI 40~60ml/min:250ug bid; CrCI 20~39ml/min: 125μg bid。 注意事项:同伊布利特。 尼非卡兰 适应症:用于危及生命的室速和室颤。可减慢房室旁路传导,有终止房颤的作用。该药起效快,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衰患者。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成人0.3mg/kg,5min内静推,重复静推间隔2h以上;静滴维持量为成人0.4mg·kg-1·h-1,最大用量不超过0.8mg·kg-1·h-1;最高浓度<2mg/ml。 注意事项:可引起QTc间期延长和TdP。慎用或禁用于窦缓、AVB和室内传导阻滞。 维纳卡兰(国内未上市) 适应症:用于转复近期发生的房颤,适用于持续时间<7d的非术后房颤或发作≤3d的心脏术后房颤,可用于轻度心衰。是无器质心脏病房颤复律的Ⅰ类推荐。 用法用量:3mg/kg静推10min;如15min后未转复,可以稍低的剂量再次给药。 注意事项:以体重计算剂量;禁忌用于收缩压<100mmHg、失代偿期心衰、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二度以上AVB以及1月内有ACS的患者。 IV类药物 维拉帕米 适应症:用于房颤/房扑的心室率控制,不适当窦速,终止(静脉)和预防(口服)阵发性室上速,也可用于终止左后分支起源的特发性室速和短联律间期(340~360ms)室早诱发的室速。 用法用量:终止室上速和特发性室速,每次5~10mg或0.075~0.150mg/kg,静脉注射2~5min,间隔15~30min可重复1次,最大剂量20mg;静滴维持量0.005mg·kg-1·min-1。口服:初始剂量80~120mg/次,6~8h/次;可逐渐增加剂量;长期服用可使用缓释剂,240mg QD。 注意事项:禁用于心功能不全和房颤合并预激;不建议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 地尔硫䓬 适应症:用于房颤和房扑时快速心室率的控制,终止阵发性室上速。 用法用量:负荷量15~25mg(0.25mg/kg)静推2min,15min后可重复给药0.35mg/kg,静滴维持剂量10mg/h,最大维持剂量15mg/h,一般维持<24 h。口服初始剂量30~90mg/次,普通片3~4次/d,缓释片1次/d,最大剂量360~540mg/d。 注意事项:禁用于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心功能不全、SSS或AVB、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原性休克患者。 补充 0类:If抑制剂 伊伐布雷定 适应症:治疗不适当窦速或HFrEF(NYHA II~V级),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窦性心率仍≥75次/min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2.5~7.5mg bid。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静息心率目标值50~60次/min。 注意事项:禁用于低血压、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肝损害患者;可引起心动过缓,避免与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合用。 Ⅱb类:β受体激动剂 异丙肾上腺素 适应症:用于高度或三度AVB,尤其伴阿斯综合征发作时(除外室速或室颤引起);用于LQTS(特别是2型和3型)可提高心率并缩短QTc、抑制TdP;抑制Brugada综合征和早复极综合征等合并室颤/室速风暴。 用法用量:静推负荷量20~60ug/次,重复剂量10~20ug/次。 静滴维持:0.5~1mg+5%GS 200~300ml缓慢静滴,起始输注速度1~3ug/min。或1mg异丙肾上腺素稀释至50mL泵入,6 ml/h = 2µg/min。 注意事项:禁用于交感兴奋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慎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甲亢患者。 肾上腺素 适应症:用于心脏骤停的CPR。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1mg静推,间隔3~5min重复1次,直到自体循环恢复;持续静滴维持量2~10ug/min或0.1~0.5ug·kg-1·min-1。配制:肾上腺素1mg+NS稀释至50mL泵入,6ml/h = 2µg/min。 注意事项: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前需纠正低血容量;避免外渗。 Ⅱc类:M2受体抑制剂 阿托品 适应症: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窦缓和窦房阻滞、AVB等,也可用于SSS合并的缓慢交界区心律。 用法用量:成人0.5~1.0mg静推、肌肉或皮下注射,每3~5min重复1次,最大剂量3mg。静脉注射即刻起效,肌肉注射15~30min起效。 注意事项:慎用于希氏束以下及浦肯野纤维病变的AVB、心肌缺血、心衰、心动过速(特别是窦速)及前列腺肥大。 Ⅱd类:间接M2受体激动剂 地高辛 适应症:用于减慢房颤或房扑的快速心室率及终止室上速,尤其合并心功能不全时。 用法用量:口服维持量0.125~0.25mg qd;静脉0.25~0.5mg+5%GS稀释后缓慢静推,之后可每4~6h给予0.25mg,每日总量<1mg。约5个半衰期(7d后)达稳态血药浓度,目标血药浓度0.5~0.9ng/ml。 注意事项:主要经肾排泄,慎用于肾功能不全、心肌炎、低氧血症、低钾、低镁和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禁用于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房扑、AVB、SSS、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室速或室颤、心肌梗死急性期、缩窄性心包炎或二尖瓣狭窄伴窦律患者。中毒浓度>2ng/ml, 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立即停药处理。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适应症:同地高辛 用法用量: 0.2~0.4mg稀释后缓慢静推,必要时每2~4h给予0.2~0.4mg,总量<1.2mg/d。 注意事项:需在体内代谢为地高辛后发挥药理作用,中毒、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同地高辛,可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中毒浓度同地高辛。过量或中毒反应一般在停药后1~2d可消失。 Ⅱe类:腺苷A1受体激动剂 腺苷 适应症:用于终止房室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部分房速和右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 用法用量:成人通常从6mg开始,尽可能接近心脏部位于1~2s内快速静推,使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注射管道;1~2min内无效可再静推12mg,最大剂量18mg。即刻起效,半衰期10~30s。 注意事项:禁用于SSS、二度以上AVB和高反应性气道疾病和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房扑。出现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可予心脏按压。不良反应常见,如呼吸困难、胸闷等,持续时间仅数秒,也可引起一过性窦缓、窦性停搏及传导阻滞。 参考资料:1.内科学第10版P218 2.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