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剖组织学结构 二.结直肠癌根治标本取材规范 1.根治标本的肉眼评估 1)系膜完整性评估 2)标本的观察与评估 观察肿瘤有无侵犯、突破浆膜,近切缘、远切缘、主干血管和边缘血管情况; 观察标本系膜上是否粘有其他器官,如有,则要记录器官名称、切除部位及范围 观察浆膜、系膜有无浸润,系膜内有无肿大淋巴结,外科切面有无癌组织浸润。 2.根治标本的处理与固定 清水冲洗标本,软干布吸去水分、放平,剖开标本; 沿肿瘤对侧切开标本; 伸展标本至接近生理状态,粘膜面朝上,用针或钉固定于固定板上; 用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30min内固定,固定时间8-48小时,固定液容量为标本体积的5-10倍; 3.标本的取材 清水冲洗福尔马林,在固定板上附标尺, 大体拍摄; 观察肿瘤大体类型(隆起型、浸润型、溃疡型),周围粘膜有无糜烂、溃疡或息肉; 测量肿物到近端切缘和远端切缘及放射状/环周切缘的距离,附肛门的根治标本需要测量肿物到齿状线和切除皮肤边缘的距离; 测量肿物大小和高度,肿瘤环周度为肿瘤最大横径/肠管的横径X100%; 在癌浸润最深处和粘膜面组织最突出的部位切入肿物; 原则上沿肠管纵轴方向,每隔5-6mm切割肿瘤组织,根据情况也可横轴或沿最大径切割; 观察肿物切面,记录颜色、质地、有无坏死,及肠壁浸润深度,浆膜、系膜、外膜有无浸润; 肿瘤浸润最深处至少取1块全层厚度肿瘤及肠壁组织,以判断肿瘤浸润最深层次,特别是浆膜受累情况(浆膜皱缩处重点取材),取材肿瘤及邻近粘膜关系的组织块;(取材组织块大小不大于2X1.5X0.3cm) 若病变不明显或新辅助治疗后根治术标本,可疑区域(包括瘢痕区和纤维化区)需全部取材; 周围粘膜异常病灶,如息肉、憩室等,应取材; 体积小的肿瘤和早期癌,以2-4mm的宽度平行全层切开,全部取材; 根治标本若含回盲部、肛管、肛门,则应取材回盲瓣、阑尾、肛缘、齿状线; 切缘取材:两侧切缘、环周切缘(用于完全无腹膜覆盖肠段的切缘描述,即无浆膜覆盖者)、放射状切缘(用于部分腹膜覆盖的肠段描述,即有浆膜覆盖者)(环周/放射状切缘阳性指: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之间距离<1mm);淋巴结取材须剖开结直肠肠系膜,确定血管走行,根据血管走行进行淋巴结分组、分站,淋巴结取材数量≥12枚; 三.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 1.腺癌,非特指:肿瘤呈不同程度的腺管分化,可伴有少量(<5%)粘液癌或印戒细胞癌;4.髓样癌:由合体样细胞组成的实性细胞巢构成,间质伴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5.锯齿状腺癌:形态与锯齿状腺瘤相似,细胞异型性小,但穿透粘膜肌层到粘膜下层;6.微乳头状腺癌:50%以上区域表现为微乳头结构,无纤维血管轴心;7.腺瘤样腺癌:50%以上呈低级别腺瘤样形态,呈推进性生长;10.未分化癌:上皮源性肿瘤,但形态及免疫组化不能确定其分化方向;结直肠腺癌的分级:2019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将结直肠癌分为2级;评级基于分化最差的区域,但侵袭性前沿肿瘤出芽的地方是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在肿瘤分级时不应考虑,而应单独报告; 低级别(包括以前的高分化及中分化两个级别):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管或筛状结构;高级别(以前的低分化腺癌)肿瘤:由实性、巢状、片状、条索状结构构成,无明显的腺管分化。HE切片中肿瘤浸润前缘出现单个细胞或4个以下(含)细胞组成的细胞簇,称为肿瘤出芽;肿瘤出芽分为三级,在20倍物镜下(0.785mm2)下选定一个热点区域进行瘤芽计数,0-4个为低级别,5-9个为中级别,10个以上为高级别;在肿瘤浸润前缘出现5个或5个以上细胞组成的实性细胞簇,称为低分化细胞簇;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与预后不良有关,推挤性边缘与预后良好相关;免疫反应:肿瘤内淋巴细胞及克罗恩样反应(固有肌层及纤维结缔组织内存在淋巴细胞聚集灶,有些可以有生发中心,无克罗恩病的症状及病理诊断证据),与较好预后相关。若MLH1、MSH2、MSH6、PMS2显示任何一个蛋白确失,则判读为dMMR(表现为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若显示无蛋白缺失,则判读为pMMR(表现为低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或微卫星稳定MS-S)Her2的判读:(1).胃和肠的细胞阳性判读标准一样,为完整基底膜或侧向膜染色代表阳性,与乳腺癌不同,乳腺癌强调完整的细胞膜阳性。(2).肠癌中HER2必须标明细胞的阳性程度,阳性细胞的比例,及判读结果,当2 时,细胞≥50%,需要做FISH检测。其余不需要FISH进一步证实。标本处理及取材记录肿瘤同常规标本,新辅助治疗效果较好者,标本无明确肿块,仅存瘢痕,建议瘢痕处全部取材,肠周围组织也会变韧。淋巴结取材按引流方向分组,一般分肿块旁,肠系膜和尖淋巴结,AJCC和NCCN都规定至少取12枚淋巴结,术前治疗的标本可低于12枚;应包括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有无脉管及神经束侵犯,切缘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结节情况,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淋巴结转移灶有无化疗反应及ypTNM分期,其中TRG分级及ypTNM分期与患者后续治疗密切相关,临床最为关注。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可出现各种组织学改变,如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聚集,无细胞粘液产生并形成粘液池,以及钙化灶形成等,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是最常见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