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遗尿的胡希恕经验方

 医林探客 2025-05-06 发布于浙江

小儿遗尿的治疗注重温补下元、固摄膀胱,尤其针对脾肾阳虚或肺胃虚寒的证型。以下是其经验方的总结: 一、核心经验方:肾着汤合二仙汤加减 组成:甘草、干姜、茯苓、白术(肾着汤/甘姜苓术汤)为基础,配伍桑螵蛸、益智仁、麻黄、二仙汤(仙茅、仙灵脾)等药物。 应用特点: 1. 温阳固摄:针对脾肾阳虚、水饮潴留的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肾着汤温中化湿,二仙汤补肾壮阳,桑螵蛸、益智仁缩尿止遗[[7][8]。 2. 关键药物用量:益智仁需重用至30克以增强固摄作用;麻黄10克可兴奋神经,调节膀胱气化功能[[7]。 3. 案例疗效:如7岁男童遗尿数年,服药当晚见效,数周痊愈,且伴随食欲、气色改善[[7]。 二、其他经验方及用药思路 1. 甘草干姜汤 - 适用证:肺胃虚寒型遗尿,症见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清长、手足冷等。胡老认为此方通过扶胃气、养津液改善膀胱失约[[1]。 - 加减:常与补肾药(如桑螵蛸、菟丝子)联用,增强固摄效果。 2. 麻黄的应用 - 胡老强调麻黄可调节膀胱括约肌功能,尤其适用于兼有寒湿或神经兴奋性不足的患儿,需注意与其他温阳药配伍[[7][8]。 三、注意事项 1. 辨证要点:需明确寒热虚实。若患儿有热象(如口臭、尿黄、舌红),则需调整用药,避免误用温燥之品[[1]。 2. 外治法配合:可结合脐疗(如遗尿膏)或针灸(取膀胱俞、中极等穴),加强疗效[[4]。 3. 行为干预: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夜间唤醒排尿等综合措施,可减少复发。 总结 胡希恕治疗小儿遗尿的核心思路是“温阳固摄”,肾着汤与二仙汤的配伍体现了这一原则。临床需根据患儿体质灵活调整药物组合,并重视长期调理以巩固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