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戏应学习老前辈们钻研字韵的精神

 cxag 2025-05-06


梅兰芳先生有一次在欢迎国际友人的晚会上,演出《游园惊梦》(昆曲)唱“迤逗的彩云偏”一句时,其中的“迤”字唱如“移”字音。有人听了之后,在《新民报》上提出这个字来与梅先生商榷。

他说“迤”字应读如“拖”,它与“逗”字乃系“双声联绵”字。据梅先生说,从前他本是唱如“拖”,后经俞粟庐和吴瞿庵两位指点,才改唱如“移”音的。

梅先生为了这一个字特地写信给俞振飞先生(粟庐之子),请问当初俞老先生(早已去世)嘱他改读“移”音的根据。据答:遍查韵书,注音不一。有的音“以”,有的音“驼”。这与音“拖”及梅先生所唱的音“移”都不相同。

究竟这一问题,以后梅先生是否获得了解决,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由这里可以看出梅先生虽然艺事精湛,已入化境,然而对于一个字的钻研尚且如此认真,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图片

电影《游园惊梦》拍摄

欧阳予倩先生对于字韵向来也是非常重视的。他在《我怎样学会了演京剧》中说到:“念白先要读准字音,第一弄清'出字归音’。分清尖、团。辨别阴、阳。此外还要练'喷口’,练喷口就要练嘴劲。每个字从嘴里出去,就好比枪子从枪膛里挤出去一样……”

他又说:“我演戏的时候也和别人一样。每天必吊嗓子,从无间断。唱完几段之后就练念白。一遍一遍的念,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觉得有点儿不顺,便从头再来……”

程砚秋先生对于咬字、练声也特别注意。他在《谈戏曲演唱》中说过:“说白对练声很有好处,但一定要知道四声、尖团,还要分清上口与不上口。把这些字在白中都练准确了,唱起来就比较容易,很自然也很有力。戏曲界中有句话:'千斤话白四两唱’,可见话白很重要。…”

图片

程砚秋之《思凡》

盖叫天先生在《盘坐听讲》中也着重地指出:“唱戏讲究字正腔圆,字正了,观众听起来也清楚……所以无论唱或念,咬字是不能有丝毫差错的。过去唱戏要是把字音念错了要出笑话,编剧的人也不依。本来嘛,文学家辛辛苦苦写下剧本,让你把字给念歪了,观众听不懂,岂不把剧本也糟蹋了!”

图片

盖叫天说戏

从前的名老艺人中,如谭鑫培、余叔岩、言菊朋、陈彦衡以及俞振飞诸先生都系精研剧韵而且著有声誉者。此外在业余剧人(旧称票友)中擅长韵学之人更是不知凡几,仅举以上几位老前辈,就足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了!

(《京剧字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