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写了篇《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轻资产与重资产》,关于:市净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意犹未尽,再补充。 斌哥,多次在长江滩、东湖边、森林中,地下室思想这些问题,并把它整理出来,建议看者,反复地:多看多思多想。也设计了表格方便对照参考,实属不易,建议收藏! PB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 PE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ROE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 ![]() 一,基础财务指标对比 我们都知道,在投资标的选择时,要选择高收益率的那一个。 假如有两个标的,或两个行业、企业。 A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20% 市净率PB=3倍 市盈率PE=15倍 C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10% 市净率PB=1倍 市盈率PE=10倍 A的收益率=1÷PE=1÷15≈6.67% C的收益率=1÷PE=1÷10=10% 请问你怎么选?是不是会选择C,因为收益率是10%,这就是人们口中常常念叨的估值:市盈率PE。 再一个,PB更高,一个PB更低,选哪个?是不是也是选择C,因为C净资产占比更多。 直觉下,似乎都是选低市净率和市盈率较低的那个。 我们先不着急下结论,举个例子来看一下。 假设有两个行业A和C。 A行业:净资产收益率20%,净资产100亿,年利润20亿,市价3PB(300亿)。 C行业:净资产收益率10%,净资产300亿,年利润30亿,市价1PB(300亿)。 这俩行业在当下的市价下,收益率: A是6.67%(20亿÷300亿), C是10%(30亿÷300亿)。 ![]() 假设A和C行业永存,假设未来几年它们的预期增速是一样的,其他条件也相似,应该买哪个呢? 看起来,当下收益率,未来预期增速一致,似乎是买入C行业。 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两个行业都维持原本各自净资产收益率不变,A行业和C行业都将利润翻倍,那么它们也需将各自净资产也翻倍。 二,利润再投资过程对比(完全再投入,PB不变) 看出问题了么?! A行业将净资产翻倍,仅需要投入100亿,而C行业却需要又投入300亿。 也就是说,在如上各自估值水平不变情况下,如果未来几年两个行业利润都翻倍了, A行业的投资者只需要再投资100亿,市值从300亿变成了600亿,每投入一元钱获得了三元钱的市值。 C行业,则需要再投入300亿,市值也变成了600亿,每投入的一元钱仅仅能得到一元钱市值。 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轻资产、高ROE类行业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所以,当下收益率和未来预期一致的时候,应该选择高ROE的那个,而非看起来更便宜的低PB、低PE的那个。 对A类行业,我们希望的是,只要成长前景还在,企业就把钱尽量的投资出去,尽量别分红。企业的每一次再投资,都是在帮助投资人以净资产购买企业股权,从而更高的提升投资人的回报率。 而对C类行业,我们希望的是,即使有成长前景,最好还是不要扩大生产,每年把利润应分尽分,扩大分红率,投资者尽快多拿回现金流。 简单算一下,假如在第一年初耗资300亿买入A行业,A行业把第一年的利润全部再投入,则第二年初净资产变成120亿,第三年初净资产变成144亿,第四年初净资产172.8亿,市值为518.4亿(172.8×3PB),市值增加518.4亿-300亿=218.4亿,三年收益率72.8%(218.4÷300),年化收益率20%,远超买入时的6.67%(20亿÷300亿)初始收益率。 实际上在完全再投入下,如果估值水平不变,长期收益率就是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C行业也是一样的,第一年买入耗资300亿买入C,C也同样把第一年利润全部投入,则第二年初净资产变成330亿,以此类推,第三年初净资产变成363亿,第四年初净资产变成399.3亿,1PB,市值399.3亿,三年收益率33.1%,年化10%。 ![]() ![]() 所以我们看到,如果两个行业未来增长前景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各自原样的初始收益率下,我们要买高ROE的那个,而非买入低PB(或低PE)的那个,因为高ROE的A,由于利润再投入的回报更高,会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率。 “长期来看,股票的回报率约等于它的ROE(净资产收益率)”这一观点是由查理·芒格提出的,以上推算得到验证! 投资者要牢记,企业的盈利再投入,实际上是相当于投资者有机会以净资产再次买入企业股权。 所以,即使低PB、低PE、低ROE的行业有机会能以更低的价格,或更高的收益率(低PE)买入,除非企业采取高分红策略,分红再投(市净率<1,分红再投更放大收益率),否则长期下来收益率会被迫拉平到其净资产收益率的位置。 三,C行业特殊场景回报计算 那什么情况下买入C行业比较划算呢? 第一种情况:低PB买入(0.5倍)+估值回归至1倍 A行业的情况如上不变,比如我们仍然按照3PB买入A行业,A行业在未来五年将利润全部投入,那我们可以知道,五年的年化收益率是20%。 C行业的情况变化,我们有幸0.5PB(0.5×300亿=150亿)买入C,也就是初始我就获得了20%(30亿÷150亿)收益率,C也将全部利润再投入,五年后的净资产变成了483.15(300+30+33+36.3+39.93+42.923)亿,并且市场很幸运的进行了估值修复回归,C行业的市净率回变成了1PB,那么市值相较于买入价格就翻了483.15÷150=3.22倍,这五年,年化收益率26.3%。 五年,买入市净率从0.5倍恢复到1.0倍,年化复合26.3%,仅仅是这五年,五年之后继续延续以往10%年化收益率。 第二种情况:正常估值买入(1倍)+估值提升至1.5倍 A行业的情况如上不变,比如我们仍然按照3PB买入A行业,A行业在未来五年将利润全部投入,那我们可以知道,五年的年化收益率是20%。 C行业的情况变化,我们先是正常1PB(300亿)买入C,五年后C行业向好,估值提升,市净率PB由1倍变成1.5倍,同时市盈率PE也由10倍变成15倍。也就是五年估值提升50%,C也将全部利润再投入,五年后的净资产变成了483.15亿,并且市场很幸运的进行了估值提升,C行业的市净率变成了1.5PB,那么市值相较于买入价格为1.5×483.15≈725亿,725÷300=2.415倍,这五年,年化收益率19.29%。 五年,买入市净率从1.0倍提升到1.5倍,年化复合19.29%,仅仅是这五年,五年之后继续延续以往10%年化收益率。 ![]() ![]() 一是,更高估值的PB和PE买入A,五年后回归平均估值。 二是,平均估值买入A,五年后估值却更低。) 以上C行业的估值,第一种低买后恢复平均。第二种,估值平均位置买入,然后更高估,都是很幸运的发生了。 还有,一个人买C后估值走高,另外一个人买A后估值走低,C的幸运不会经常发生!A的不幸也不会经常发生! 所以大概率不能幸运又幸运再幸运...。特别是第二次市净率从1.0倍提升至1.5倍,很有可能之后几年,又由1.5倍市净率恢复到1.0倍市净率。 以上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要记住,这是在两个行业未来成长前景、确定性差不多、企业的经营年限都很长的情况下进行的简化分析。 如果C行业账面上有很多现金,未来前景更广阔、确定性更高,增长率更好,则需要另行分析,这里只提供一个简单的模型来阐述一个观点。 我们也看到第一种情况,买的如此便宜,C行业还要依赖市场的价值发现估值回归,获取投资回报所需的假设又多了一环,确定性又下降了一些。 思考到这里,我对那些重资产低PB、低PE的公司,就没有多大兴趣了。 总之,我的观点是,未来前景预期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高ROE的公司。 ![]() ![]() 爱思考者,看了,可能又会提出问题,问:能不能提高C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A行业相同呢?我们看看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ROE = 销售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10%ROE=10%净利率×1周转率×1倍权益乘数。要想让ROE=20%,要么周转率翻倍为2,要么加杠杆使资产权益翻倍为2。 如上20%ROE=12.6%×1.26×1.26。净利率、周转率、权益倍数都增加26%,这从两个行业对比来说太难太难了,特别是传统行业。 所以我们在实际中,往往发现的是,那些高ROE行业企业实力更强,前景更广阔,这时候投资选择就更简单了,即使C类行业企业的初始收益率(低PE)相较于A类高一些,我们也要尽量的拥抱A类行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无论A类行业还是C类行业,都能提供让我们满意的长期回报。 (以上仅为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的现阶段思考,未来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用ROE作参考,仅仅是综合参考条件中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