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医生为何都推荐维生素D?怎么补才正确?

 钱首相小泉 2025-05-08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骨骼健康、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风湿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等疾病患者。那么,为什么风湿医生普遍建议补充维生素D?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一、风湿医生为何建议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与风湿病的关系


风湿病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方面。虽然维生素D缺乏并非风湿病的直接原因,但维生素D的缺乏在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干燥综合征中也普遍存在。维生素D能够通过与免疫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行为,减少炎症反应。这就像是给免疫系统的保镖们一个明确的指令,告诉他们不要攻击自己人。因此,保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二、判断维生素D缺乏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中,绝大部分(约90%)维生素D在阳光照射下再经皮肤合成,其余(约10%)是从食物中摄取。表皮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然后在肝脏转变成25羟基维生素D[25(OH)D]。

25(OH)D不仅比较稳定(半衰期约为2~3周),而且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循环形式,是目前诊断维生素D是否缺乏的常用指标。

2023年更新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后简称共识)综合中国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国情,对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规范化建议。其中提出建议对所有维生素D消耗或缺乏风险的人群,进行维生素D水平测定,参考判定值如下:

1、维生素D水平正常:人体血清25(OH)D含量≥20μg/L(或≥50nmol/L)。
2. 维生素D不足:12μg/L≤人体血清25(OH)D含量<20μg/L[或30nmol/L≤人体血清25(OH)D含量<50nmol/L]。
3. 维生素D缺乏:人体血清(血浆)25(OH)D含量<12μg/L(或<30nmol/L),长期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有关。

三、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营养不足的状态。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日光照射不足,二是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如果您担心自己可能缺乏维生素D,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确定。

治疗维生素D缺乏通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阳光照射或者服用补充剂来实现。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方法包括多晒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四、既然维生素D这么有用,那我大量吃补剂就好了?

这样就错了,过而不及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补”也是同样的道理。

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D,肠道吸收的钙与磷会增加,容易引起血钙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烦渴、多饮、多尿、肾结石或钙盐沉着等高钙血症的表现、伴有高钙尿和低甲状旁腺素血症,称为维生素D中毒,此时血清25(OH)D>224μg/L(560nmol/L)。

其常见原因有:短期内多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或预防量过大,每日摄入维生素D过多;或大剂量维生素D数月内反复肌肉注射;或误将其他骨骼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诊为佝偻病而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等。

所以,患者有维生素D补充治疗的需求,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很重要,擅自补充大量维生素D有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主要参考数据:

  • 0-6个月:25μg
  • 7-12个月:38μg
  • 1-3岁:63μg
  • 4-8岁:75μg
  • 9-18岁:100μg
  • 19岁以上成人:100μg

注:维生素D单位换算系数1ug=40U

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D,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也就是说,正常吃饭是吃不出维生素D中毒的!只有患者在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药品或者保健品时,才可能引发维生素D摄入过量或中毒。

参考资料:福鼎市医院、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