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三七二:经方在CCU中的应用——半夏泻心汤合附子汤合升陷汤治愈心下痞满、呕逆、后背发凉、气短案

 D兴云布雨 2025-05-08

医案三七二
图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级);Ⅱ型呼吸衰竭;“心下痞满,呃逆,肠鸣”半个月,服中药1剂后“心下痞满”愈,3剂后“呃逆,肠鸣”愈;后背发凉半个月,服用中药6剂而愈


邵某,女,83岁初诊日期2014年1月8日。

主诉:胸闷、气短1个月
现病史:患者“冠心病 PCI术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级) 型呼吸衰竭右中叶肺不张肺大泡”于2014年1月8日上午11点26分收入我科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近2年来患者间断出现胸闷、憋气、气短。近1个月患者出现持续胸闷、气短。既往冠脉CTA示:冠状动脉中度钙化,右冠状动脉近段非钙化、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左前降支近段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左回旋支近中段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2013年7月14于右冠脉近段植入支架1枚。入院查即刻动脉血气:PCO2(二氧化碳分压):60.8 mmHg ,PO2(氧分压)46.9 mmHg,PH值 7.325。给予下病重通知,并按重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理。2014年1月9日笔者查房。
刻下症:持续气短、喜长出气,伴胸闷、憋气,后背发凉(持续半月),后背怕风怕冷,心下痞满,饭后上腹部不适,呃逆,肠鸣(约半个月)。偶有咳嗽,有痰不易咯出,夜尿4~5次/夜。
查体:精神萎靡,舌淡苔薄黄,脉弦滑。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是:心下痞满(胃脘堵塞、痞闷),按之不痛,肠鸣腹泻,呕吐,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本案患者症见心下痞满,饭后上腹部不适,呃逆,肠鸣,舌淡苔薄黄。完全符合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半夏泻心汤证。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笔者通过临床总结附子汤的方证是:畏寒,手足寒甚,后背发凉,身体痛,骨节痛,脉沉。本案患者症见后背发凉(持续半月),后背怕风怕冷,精神萎靡。符合附子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附子汤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之“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本案患者症见持续气短、喜长出气。符合升陷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升陷汤证。

西医诊断:冠心病 PCI术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级)型呼吸衰竭 右中叶肺不张 肺大泡
治疗:方用半夏泻心汤合附子汤合升陷汤。
清半夏12g,黄芩15g,黄连15g,干姜15g,
炙甘草15g,大枣20g,党参30g,附子25g(先煎1小时),
茯苓45g,炒白术18g,赤芍20g,柴胡12g,
桔梗12g,知母12g,生黄芪50g,升麻9g。
水煎服,日1剂,浓煎至100ml,分2次早晚服用。

效果:1剂后患者诉心下痞满愈,无饭后上腹部不适。

3剂后患者诉心下痞满、呃逆,肠鸣均愈,后背发凉好转约50%。服用6剂后,患者诉气短、胸闷均痊愈,后背发凉基本痊愈(无后背发凉感觉)。

(一)关于疗效:跟随笔者实习的规培医生周某目睹本案整个治疗过程,对该患者的疗效甚为惊讶!特别是笔者在初次开中药汤药时,确认了患者没有使用保护胃粘膜的相关西药,并嘱咐今后也不要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心下痞满”症状在服用中药汤药1剂后即痊愈,3剂后患者的呃逆,肠鸣也均痊愈!还有,按照患者的输液治疗,用的均是注射用丹参酚酸等凉性药物,按此治疗,患者的后背发凉应该越发严重了,但患者服用中药汤药3剂后,后背发凉好转约50%,6剂后即痊愈。

(二)半夏泻心汤方证:关于半夏泻心汤的方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说:“呕而肠鸣,肠虚有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以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中气,半夏以降客逆,而干姜以胜中寒,芩、连以泻结热也。”笔者临床体会到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是:心下痞满(胃脘堵塞、痞闷),按之不痛,肠鸣腹泻,呕吐,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本案患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旨在泄热和中,降逆消痞。

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是:心下痞满(胃脘堵塞、痞闷),按之不痛,肠鸣腹泻,呕吐,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

附子汤的方证是:畏寒,手足寒甚,后背发凉,身体痛,骨节痛,脉沉。

医案来源:《何庆勇经方治疗疑难危重症实录
编辑:学生崔亚芬
校对:学生张昕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