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读书打卡札记

 L满天星 2025-05-12

曾国藩经典语录

◆ 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 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 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 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

◆ 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 雅量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 人苟能自立志,则对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高即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 是故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也。无私著者,至虚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

◆ 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 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

◆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 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 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 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甜酸苦辣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 若一味骏快奔放,必有颠踬之时;一向贪图美名,必有大污辱之时。

◆ 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一生何不变化气质,超凡适度圣?

◆ 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 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文正公嘉言钞》是梁启超从曾国藩文集中精选的修身与处世箴言集,以“立身”与“处事”为核心,呈现了曾国藩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智慧精髓。以下从内容架构与思想内核两方面解析:

一、内容架构:修身与处世的二元融合

立身之道

治心治身:强调“慎独”“恒敬”,主张通过日课自省、节欲修身提升心性。如日记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体现了极致的自我要求。

持俭克己:家训中“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与“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等句,倡导节俭与规律生活。

坚韧不拔:以“盖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得来”等论述,鼓励直面困境、持久奋斗。

处事之方

治学与用人:提出“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用人之道,贵在扬长避短”,强调专注力与知人善任。

军事与治世:收录“爱民乃行军第一义”“天下事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等,体现务实与战略眼光。

社交与家风:家书中“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等句,规范人际交往与家族教育。

二、思想内核:传统智慧的现代启示

修身哲学

“慎独”与“诚”:曾国藩将“慎独”视为修身根本,认为“诚身之道,万化基于此”,强调无人监督时的自我约束。

“恒”与“敬”:主张以“恒”践行目标(如“用功譬若掘井”),以“敬”对待万事(“无论大小,皆兢兢业业”)。

处世智慧

务实与变通:提出“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提醒辨明是非需深入思考;“不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则体现实践导向。

家国情怀:如“君逸臣劳”的为官之道、“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等,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相联结。

三、编撰特色与价值

梁启超的筛选逻辑:梁启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 200 余条,侧重“切身日日用得着的”金句,避免庞杂理论,注重实践指导性。

文白对照与注释:书中采用文言原文与白话译文对照,并辅以疑难解析,降低古籍阅读门槛。

跨时代意义: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形象,至今仍是青年自我成长的典范。书中“少一些心里话,保持距离”等现代化表达(虽原文无此,但衍生解读中常见),亦契合当代社交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