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武汤加味治寒泻——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477)

 中医闫大夫 2025-05-13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477)

经方派前贤,缘于传承仲景先师学说,辨证组方均以《伤寒论》为准绳,所遣药物往往不越书内范围。对暴发热泻,投黄芩汤(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加黄连、猪苓。慢性肠炎日久不已,认为与阳虚有关,在解除腹痛、完谷不化基础上,开扶正壮阳之品,重视温化;因体液随泻而伤,常添白芍护阴。习用真武汤,其量突出附子,委之当君,加少量泽泻利尿,可收桴鼓效应。计炮附子20克(先煎一小时)、白术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生姜10片。老朽于南京开会时,曾和好友曹鸣高谈及,他是苏州曹沧洲后人,属时方家,也表示赞同。

1977年吾在山东济宁遇一久泻患者,《通俗伤寒论》谓之“漏底伤寒”,每日入厕数次,腹痛即便,苦不堪言。嘱咐专吃本药,暂不更易,连服一个月,彻底治愈,且未复发。说明真武汤临床功力确实可观。

小郎中按:黄芩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黄芩汤针对的是太少合病的下利,是一首常用的清里热方具有止下利腹泻,除烦热、止腹痛、止血、治热痹的功效。黄煌教授对黄芩汤的运用经验非常丰富,讲解也非常细致实用,诸位可参考。

真武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的方证要点是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以心悸、眩晕、四肢沉重浮肿,以下肢为主,水肿,肌肉蠕动,振振欲僻地,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舌淡润体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滑为主要症状,胡希恕先生曾高度概括此方的应用要点是“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张老对真武汤的应用也有过阐述,诸位可参考下面文章。

真武汤治寒湿体痛

成都中医药大学已故方剂学教授陈潮祖先生使用真武汤的经验颇丰,诸位可参考学习。

方论撷英——陈老精析真武汤

陈老妙用真武汤治疗心系、内科杂症赏析

陈老妙用真武汤治疗肾系、皮肤病症赏析

真武汤方证理论精析

忆恩师陈潮祖教授——真武汤治疗冠心病传真!

本文中张老指出针对暴发热泻可以用黄芩汤加黄连和猪苓,加黄连是为了增强清热作用,加猪苓是为了增强利湿作用,且猪苓利湿还不伤阴,和白芍配伍使用养血滋阴,防止腹泻过度伤及津血。暴发的热泻一般都属于实证,用药后大多能迅速好转治愈。但是针对一些慢性肠炎性腹泻,就要考虑阴阳气血方面有没有受到损伤影响,本文中张老强调的慢性肠炎腹泻过久会伤损阳气,造成阳虚性的腹泻,应该使用真武汤,本文已经把真武汤的应用谈的非常详细,诸位参考学习使用。那么慢性肠炎是否还有气虚、阴虚、血虚或者还有夹杂湿邪的情况呢?诸位可根据临证思考研究。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图片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图片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