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耳:概述

 yxw逝水流年 2025-05-17

A

图片

内耳示意图

图片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参见 B),包含负责听觉和平衡觉的听器和前庭器。内耳由骨迷路和其内形状一致的膜迷路组成。

听器(auditory apparatus)包括耳蜗迷路及其内的膜性蜗管。蜗管及其骨性外壳构成耳蜗,其中包含听器的次级感觉上皮细胞(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

前庭器(vestibular apparatus):包括前庭迷路,包含三个半规管(sumicircular canal)、球囊(saccule)和椭圆囊(utricle),每个结构内均含有感觉上皮细胞。

每个膜性半规管(membranous semicircular duct)都封闭在其对应的骨性外壳(骨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中,而椭圆囊和球囊共同被容纳在一个骨性腔室中,即前庭(vestibule)

骨迷路腔充满外淋巴液(perilymph)(外淋巴腔,perilymphatic space, 浅棕色),其成分为血液的超滤液。外淋巴腔通过蜗导水管(cochlear aqueduct)(即外淋巴管,perilymphatic duct)与蛛网膜下腔相连,蜗导水管终于颅底颈静脉球内侧的位置。膜迷路“漂浮”在骨迷路中,通过结缔组织纤维松散地附着于骨壁上,内部充满内淋巴液(endolymph)(内淋巴腔,蓝绿色),其离子组成类似于细胞内液。听器和前庭器的内淋巴腔通过连接管(ductus reuniens)相互连通,并通过内淋巴管(endolymphatic duct)内淋巴囊(endolymphatic sac)相连。内淋巴囊位于岩骨外表面、内听道开口与乙状窦沟之间的硬膜外区域,负责内淋巴的吸收。

图片

B

图片

内耳在颅骨上的投影

图片

a. 颞骨岩部的顶部视图;b. 颞骨鳞部的右侧视图。

耳蜗的尖端指向前外侧,而不是直觉上认为的向上的。骨性半规管与主要的身体平面(冠状面、横断面和矢状面)成约45°角。这种解剖排列在颞骨薄层 CT 读图时至关重要。

注意:半规管的位置在前庭功能的冷热水试验中具有临床意义。外侧(水平)半规管(lateral/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以30°向前上方倾斜(见图b)。如果仰卧的患者头部抬高30°,水平半规管将呈垂直状态。由于温热液体倾向于上升,通过向外耳道灌注温水(44°C)或冷水(30°C,相对正常体温)可以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引起热流动,导致患者出现前庭性眼震(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由于头部运动总是同时刺激两个前庭装置,冷热水试验是单独测试每一侧前庭功能的唯一方法,这在诊断原因不明的眩晕时尤为重要。

图片

C

图片

膜迷路的神经支配

图片

右耳,前视图。

来自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即前庭器)的感受器的传入冲动(afferent impulses)首先通过树突(外周突)传递至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庭神经节(vestibular ganglion,分为上部和下部),该神经节包含传入神经元(双极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它们的中枢突形成前庭蜗神经的前庭部分,经内听道和小脑脑桥角传递至脑干。

来自耳蜗(即听器)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首先通过树突(外周突)传递至螺旋神经节(spiral ganglia),后者包含双极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螺旋神经节位于耳蜗的中心骨性核心(蜗轴,modiolus)。它们的中枢突形成前庭蜗神经的蜗神经部分

注意:面神经在内听道段包含其副交感纤维(中间神经,nervus intermedius)(见D)。

译者注:

本节配图右侧“Auricular nerve”所指结构应为椭圆囊神经,Utricular nerve。图中中文注释已更改。如有错误请指出。

图片

D

图片

颅神经通过右侧内听道的情况

图片

内听道底的后斜视图。

大约1厘米长的内听道起始于岩骨后壁的内听孔。其内容物包括:

 ·  前庭蜗神经(含蜗神经部分和前庭部分),

 ·  明显较细的面神经及其副交感纤维(中间神经,nervus intermedius),

 ·  迷路动脉和静脉(未示出)。

由于前庭蜗神经与面神经在骨性管道内的毗邻关系,起源于前庭蜗神经的肿瘤(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可能对面神经施加压力,从而导致周围性面瘫。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前庭纤维的施旺细胞的良性肿瘤,因此更准确的称呼应为前庭施旺细胞瘤(vestibular schwannoma)

肿瘤的生长往往从内听道开始;随着肿瘤增大,它可能扩展至桥小脑角。急性单侧内耳功能障碍伴听力丧失(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通常伴随耳鸣,通常反映潜在的血管问题(如迷路动脉的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减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神经外科|郑璇

本文翻译自德国殿堂级解剖书籍《THIEME Atlas of Anatomy》之《Head, Neck and Neuroanatomy》分册的5.5章节《Inner Ear: Overview》。仅供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