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 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课文

 昵称503199 2025-05-19

图片


平安演唱《沁园春·长沙》
康震朗诵《沁园春·长沙》
郭志坚朗诵《沁园春·长沙》
唐国强朗诵《沁园春·长沙》
刘冬颖吟唱《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 60 年),皇女刘致被册封为沁水公主,下嫁东汉开国功臣太傅邓禹之孙高密侯邓乾。汉明帝为其在封地沁河(今河南济源境内)修建了一座园林,名为沁园。后来,外戚窦宪依仗其妹章德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汉章帝知道此事后,怒责窦宪,勒令其归还园林。此事轰动朝野,载于《后汉书》与《资治通鉴》。

唐代文人以此为题,诗文中常代指公主宅第,“沁园” 逐渐成为一个典故。后来,乐工据相关诗词创制了 “沁园春” 调,成为了词牌名。“沁园春” 词牌最早出现于晚唐,传世最早的《沁园春》词是北宋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两宋时期,该词牌盛行,苏轼、辛弃疾、刘克庄、陈人杰等词人都有不少佳作,其中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成为典范标准作品。

2.独立:典出《九章·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苏,寤也。言屈原自知为谗佞所害,心中觉寤然不可变节,犹行忠直,横立自持,不随俗人也)。
3.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寒秋”。
4.湘江北去,: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说“湘江北去”。
5.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的“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6.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7.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尽染,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8.漫江:满江。漫,满,遍。
9.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10.争流:竞相流泻。亦指争相逐流而去。
11.击:振翅飞翔。
12.翔:行步;游翱。
13.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万类,指一切生物。霜天,深秋天气。
14.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5.苍茫:旷远迷茫。
16.主:主宰。
17.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18.携来:挽,牵。来,语气词,无实义。
19.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20.峥嵘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峥嵘,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平凡、不寻常。稠,多。
21.恰:适逢,正赶上。
22.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4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泽东和萧子升、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3.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形容年轻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
24.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
25.意气:意态气概。
26.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方,正。遒,强劲有力。
27.指点:评论。
28.江山: 指国家。
29.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30.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31.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32.击水:此指游泳。作者自注:“击水:游泳。当时有一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七古·残句》)”这里引用祖逖的“中流击楫”典故。
33.遏:阻止。
34.飞舟:行驶极快的船。
【参考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一个人伫立在在长沙的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思绪涌上心头,我想问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到底由谁决定和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结伴来到这里游玩,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强劲有力。我们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在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呢?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工诗词。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图文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