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谱》笔法百图解,让你彻底爱上书法

 奕得阁 2025-05-20

         视频:妙不可言的中国书法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孙过庭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

《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宋米芾评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史》)

清朱履贞:“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书学捷要》)

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书概》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批评(《述书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过庭的用笔非常丰富,有中锋、侧锋、逆锋、露锋、搭锋,还有破锋。孙过庭的用笔当中,以中锋取劲为主,以侧锋取妍为辅,以露锋纵其神为主,以藏锋包其气为辅;方圆并用,圆笔中见柔美,方笔中见刚健;流畅中求精微,精微中求变化,处处体现出质朴、自然之美。兹从以下八个方面详细论述。

01/

干净利落,用笔精熟

其下笔不犹豫,如 有停滞,便成“墨猪”, 笔画也难见其精神,如焦 竑云:“余谓《书谱》, 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 “爽利”的前提是对笔法、结体了然于胸,非常娴熟才能大胆落笔,准确表达,说明孙过庭对王字的了解 程度,只有对“二王”法度精准把握才能如此自信书写。古人云:“落笔喜急速,议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

02/

主次分明,对比强烈

《书谱》是小草的代表作, 牵丝映带较多,主干笔画写得较重,笔画连带牵丝写得较 细较轻。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有些笔画完全铺毫书写, 有 些笔画用笔尖书写。

03/

中侧兼施

中侧锋线条具有差异,侧锋线条妍 美飘逸;中锋线条厚实劲挺。很多起笔要用侧锋,有 些较粗笔画运用侧锋写出,行笔以中锋为主。

04/

方圆并用

转折、起收笔均有方圆变化。

05/

偶带章草的笔意,笔画末端带有波挑

平捺写法带有章草的特征;部分钩画也带有章草的特征。

06/

使转笔形

草书中使转代替了很多笔画,一气 呵成进行书写,注意使转过程中的如“竹节式”分段变化。使转是草书的重要特征, 以 “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07/

单元用笔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 来实现的。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 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 到下一个笔画的,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 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

08/

运用节笔

这种特殊用笔表现在书写时因手位 的原因,书写某一笔画时无法连续书写出现短暂的停顿, 而再生一笔。原来很粗的笔画突然变得很细,并且只与笔 画上面部分连接,这种笔法称为节笔。有些出现跳跃性用 笔,也称弹跳笔法。

图片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孙过庭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对后人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

图片

特别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