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脂康胶囊: 中医学没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说,但此类患者多以眩晕、头痛等症状为主,故将其归于“眩晕”“头痛”范畴。此类患者多饮食不节,加之年高劳倦,导致正气亏虚、肝脾不足、津液失调、痰瘀阻滞,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治当健脾益气、化湿祛痰、活血通窍。血脂康胶囊是由籼米和特制红曲发酵后经生物技术提炼而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之效。该药在我国长期用于降脂的辅助治疗,患者的接受度很高。近年来其有效成分及药理机制研究表明,其由多种天然他汀类药物、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氨基酸、黄酮类、生物碱、微量元素等物质组成,其降脂作用的发挥主要与洛伐他汀直接相关,通过增加血清中HDL-C还原酶,并且通过调节肝细胞上的LDL受体,使其活性增强,达到降低血浆中LDL-C水平的效果。研究发现,血脂水平的升高会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异黄酮、植物甾醇等成分可增强胆汁酸的清除、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各种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能。因此血脂康胶囊可能是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来发挥降脂稳斑、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2、脂必泰胶囊: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斑块内胆固醇的流入、流出相关。降低血液内胆固醇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还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 发布《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提出了一切以降低病人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为宗旨。同时格外强调他汀通过降低LDL-C至最佳水平才能达到最大获益,并非因为剂量大小,而且大剂量他汀会增加安全隐患。《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明确指出:脂必泰是一种红曲与中药(山楂、泽泻、白术) 的复合制剂。常用剂量为每次0.24 g ~ 0.48 g,每日2次,具有轻中度降低胆固醇作用,该药的不良反应少见。脂必泰胶囊组方起源,可以追溯到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古方“泽泻汤”。在古方“泽泻汤”的基础上加入红曲、山楂,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传统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脂必泰胶囊组方集“健脾渗湿,活血化瘀”作用于一身,针对高脂血症之病机治疗。主治痰瘀互结所致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红曲、山楂、泽泻均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泽泻还可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红曲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抑制三酰甘油合成;山楂、泽泻有降脂、抗血栓、抗炎、抗氧化、护肝、降酶等作用。脂必泰胶囊中单味红曲含有15种天然莫纳可林( Monacolin),属于他汀同系物,也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 3、脂必妥片: 脂必妥片是用于调整血脂的新型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红曲,它富含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催化的HMG-COA向甲羟戊酸 (为合成TC的前体物质) 转化, 从而阻止内源性TC的合成,降低血中LDL-ch,升高HDL-ch以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传统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为脾的运化功能受损,脾虚致津液运行不利,湿聚为痰,精化为浊,久而不去致湿聚脂积,气血淤阻而痰浊淤脂,滞留体内导致本病发生,而脂必妥具有活血化淤,健体消食,使机体改善瘀脂传输之功,使水湿运行有通,痰浊瘀血不再滋生,活血疏通血脉,从而起到降脂作用。据此推理,它可能抑制了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并通过反馈调节,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活性进而加速了低密度脂蛋白的消除。 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脂必妥片是纯天然药品,具有较好的双向调整血脂的作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疗效确切,调脂疗效明显,是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理想调脂药。脂必妥片作用可靠,能安全有效的调脂,抵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