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帖内容仅供医师参考和学习,切勿自行诊断和治疗。如您需要中医诊疗请到正规医疗机构。随着夏季到来,人体阳气逐渐外散,脾胃阳气相对不足,这时候适当补充阳气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朋友都会用姜枣茶来温补阳气,但有朋友反映,喝姜枣茶后,不仅没有阳气上升,反而出现了口干舌燥、长痘、便秘等“上火”症状。 为什么同样是喝姜枣茶,效果却大不相同呢?——多半和体内脾胃虚弱、湿气滞阻有关。 姜枣茶是温补阳气、驱寒暖胃的好饮品,尤宜 体质虚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湿气较重的人来说,姜枣茶的温热属性可能会引发“假上火”症状。现代人久坐少动、饮食不节,脾胃功能普遍较弱。再加上平时贪凉饮冷,久坐空调房,也会导致体内寒湿较重,增加脾胃的负担。且今年金运不及,金虚则无力制约肝木,肝木过旺会克脾土,更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黄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脾胃的功能不强时,水湿难以代谢,便会在体内堆积形成湿阻。此时喝姜枣茶,姜枣的温热被湿浊阻滞,郁而化火,出现口干、长痘、便秘等“上火”症状——可以理解为,湿重的脾胃像个瘀阻不通的水管,姜枣茶的“火”没能正常散发,反而让湿气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喝姜枣茶的同时,调理脾胃、排除湿气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喝姜枣茶补阳且不上火,需要具备以下3种功效: 我们在姜枣基础上,加入七色炒米和玫瑰,升级为'七色炒米姜枣茶',可以实现一石三鸟的调理效果。 【材料】粳米、糯米、黑米、红米、糙米、小米、大米各10克,红枣5颗,玫瑰3克,干姜5克 1.将七色米洗净晾干,小火慢炒至焦香,晾凉后放入玻璃罐密封 2.大枣去核切丁,姜片洗净备用 3.养生壶加水700毫升,放入枣丁和干姜片,水沸后转小火 4.加入一勺七色炒米同煮,再煮10分钟,关火前3分钟加入玫瑰,然后沥出茶汤,温服即可 此茶以'理气祛湿、温阳健脾'为要旨,其中—— 姜枣为君药:干姜直入脾胃经,善祛中焦寒邪,且温守之力更强;大枣甘温入脾,补气养血,二者相须为用,共奏温补脾阳之效。 七色炒米为臣药:经小火炒制后,米粒表面形成微孔结构,能吸附肠道湿浊并排出,类似“中医版活性炭”,民间常用“焦米茶”治腹泻,就是这个原理。玫瑰为佐药:《食物本草》称玫瑰“和血行气,醒脾悦胃”,玫瑰芳香能行气理气,化解湿气黏滞,帮助姜枣的热力均匀布散,补而不滞。且玫瑰甜香怡人,让喝茶也变得容易坚持。 诸材合用,温阳而不燥热,祛湿而不伤正,使阳气生发有源,湿邪祛除有道,尤其适合体内阳虚、寒湿、脾虚湿盛的朋友,调理手脚冰凉、怕风怕冷、舌苔白腻、大便黏腻、易疲劳、气色差等症状。要想配方发挥最佳的调养效果,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凑齐七色炒米,二是最好用柴火炒。 大米、糯米、粳米:白色入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修复胃肠屏障 红米:又叫“减脂米”,如同'血液净化器',还能提升代谢 柴火属'阳火',火力稳,其阳热之气能使炒米受热均匀,焦香更足,健脾效果更佳。若用天然气灶,需小火慢炒,避免焦糊。有条件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自购药材在家煎煮,每日服用。若无暇自制,可以看看小编为大家甄选的“七色炒米姜枣茶”。这道茶所用皆是道地食材,产自云南罗平的高山小黄姜,皮厚肉坚姜香十足;新疆灰枣糖分足,枣香浓郁;平阴玫瑰花冠饱满,精油含量高,效用上佳。古法柴火手工炒制,每一锅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翻炒,老炒出来的米,香味浓郁且不上火。这样做出来的七色炒米姜枣茶,开水闷泡3-5分钟,入口舒缓柔和,有花香、姜香、炒米香,带着自然的柴火味道,热热的一口,顿觉温暖舒畅~上午9-11点为脾经当令,此时脾胃气血最旺,吸收能力最强,喝姜枣茶能借天时之力,事半功倍。注意:阴虚火旺(舌红少苔、夜间盗汗)、急性胃肠炎发作期、3岁及以下儿童禁用;经期慎用。 春夏养阳,宜顺应天时饮用,配合健康作息和合理饮食,忌冰镇冷饮/生冷瓜果,适当食用山药、南瓜等养胃食材。晚上避免熬夜,最好23点前入睡。 如此调理一段时间,自然阳气足、寒湿消,气血充调,安然度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