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6.再接” 的更多相关文章
【新视界】‖ 文 豹:谈谈散文的作者与读者
麦家:写作,不要怕慢,坚持就是快
文学在读者中寻求认同
(256)艾布拉姆斯与《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文学概论 历史上主要的六种文学观念
杨向荣:狄更斯的小说为何魅力长存
我相信现实生活的魔幻/马尔克斯
阎连科:并非我的作品荒诞 而是生活本身荒诞
非虚构写作的自然选择
陈希我:写作就是写痛苦
「推荐」阐释作家、作品与现实关系的10+1部电影
漫谈《文心雕龙》
《麻雀记》: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虚妄较量
苏童:“不要把现实拥抱得太紧”
文学研究的价值危机与当代责任
宁宗一读《金瓶梅》:“伟大也要有人懂”
2013年长篇小说观察:对现实发言的努力及其问题
当下文学缺什么?
直面现实生活 叩问内心世界——评安黎《时间的面孔》
何建明:格局与修炼,决定一个作家的文学高度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女作家残雪:说我荒诞是因你未曾彻悟人生
责任与担当
文学与一个法治时代 胡平
安黎新作《时间的面孔》
谈小说
我要对你说的所有话,概括起来只有这一句:“我们也爱你。”
文学创作不只是一场“书写游戏”
让文学真正地贴近现实、贴近时代,以人为本,做人民的代言人
“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长篇小说应是接地气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