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3茵陈蒿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2-07

茵陈蒿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茵陈18g  栀子9g  大黄6g
    上3味,以水2400mi,先煮茵陈,减1200mi,再下余2味,
煮取600ml,去滓,3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主证:身目尽黄,色如橘子而鲜明,小便不利,色黄而短
少,舌苔黄腻,脉滑数。
    副证:发热,脘腹痞满,不欲饮食,恶心欲吐,大便秘结或
不爽,汗出不彻,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舌苔黄腻,或脉
滑数。    .
    (临证加减工
    1.茵陈蒿汤及其加味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公认本病多属
中医阳黄,应从阳明论治,属阴黄者居极少数。大多单用茵陈蒿
汤,少数以茵陈蒿汤为基础,随证加减,选加龙胆草、木通、泽
泻、茯苓、板蓝根、猪苓、大青叶、赤芍、苦参;或合用五苓
散、栀子柏皮汤、小陷胸汤等。[伤寒论汤证新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3:149]
  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药用茵陈、栀子、大
黄、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鸡骨草、板蓝根、田基黄。肝细胞性
黄疸加蒲公英、银花、连翘、虎杖;阻塞性黄疸加大黄、郁金、
丹皮、莪术、鸡内金;肝区痛加柴胡、郁金;恶心加佩兰、白蔻

仁、竹茹;小便不利加半边莲、车前子。
    3.小儿黄疸性肝炎的茵陈蒿汤加味治疗:以茵陈10--20g,
栀子、大黄各4~6g,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白芍各6—
9g,茯苓、五味子、厚朴各9--12g为基本方。有恶心呕吐加半
夏、竹茹;纳呆食少加焦三仙;两胁胀痛加元胡、青皮.每日工
剂,水煎服,10 日为1个疗程。
    4.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肝炎:以茵陈、板蓝根各
30g,大黄、平地木、车前子、丹参各15g,山栀子、炒谷芽各
lOg为基本方,转氨酶200U以上加垂盆草、山豆根;黄疸重加
金钱草、赤芍;发热加连翘、.黄芩;呕吐重加苏梗、黄连。每日
1剂水煎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5.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胆囊结石术后黄疸不退:药用茵陈
45g,生山栀15g,生大黄5一lOg(后下),黄芩、郁金各工0—
15g,金钱草30g,元胡、炙鸡内金各lOg。日1剂,水煎服,治
疗12~30日。[江苏中医,1996,c5,:17]
    6.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新生儿溶血症: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
妇幼保健院儿科将茵陈蒿汤去栀子加黄芩、甘草名为黄疸茵陈蒿
汤。同时指出对原因不明及感染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也同样疗效
显著。[新医药学杂志,1973,t8,:z1]
    7。茵陈蒿汤治疗崩漏:用本方治疗崩漏,凡证属实热、湿
热者,用之屡获效验;并指出若三焦火盛,热冲血海,迫血妄行
者,加重栀子、大黄用量;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血不归经者,
加重茵陈的用量。[河南中医,1981,cl,:45]
    8。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婴AB0血型不合性先兆流产:基
本方为茵陈、银花、蒲公英各30g,栀子、黄芩、白术各12g,
大黄6g。便秘加草决明;阴道出血加旱莲草、白芍炭;腰酸加
杜仲、寄生;少腹下坠加升麻、黄芪。每日1剂,水煎服,自妊
娠早期服至产前2周。CN南中医,1996,c3,:150]
  9.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药用茵陈9—12g,

栀子3--~5g,大黄2g,金钱草6~--8g,茯苓8"-10g,郁金、丹
参、平地木各9g.每El 1剂,水煎,取液60ml,分3次口服,
10~15日为1个疗程。
    10.茵陈蒿汤加味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观察茵陈、栀
子、黄芩、制大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
果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期间,对服药的30例新生儿做了仔细的临床观察,未发现
有明显不良反应,仅个别新生儿出现反胃和呕吐现象,约半数
(14/30例)患儿有大便溏稀,次数增加。认为这对阻断胆红素
的肠肝循环,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促进胆红素排泄起
着重要作用,正是中药退黄特点之所在,一般无须处理。少数呕
吐患儿多半是由于分娩时吞人羊水或胎便排出延迟所致,因此,
最好在排胎便以后抱起喂药,必要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再
喂药。本研究揭示,对初生婴儿,尤其是出生工2小时内的高危
婴儿,应做胆红素监测,如果出生后12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浓度
超过60~mol/L(此时肉眼观察并无黄疸)或每El上升超过
34~mol/L,揭示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除应寻找原因外,应给
予中药口服,疗程随病情掌握。
    关于中药退黄的机制:近年来已有报道,可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茵陈、栀子和大黄均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可促
进胆汁的排泄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二是中药具有血型物质的
特点,大黄、黄芩和茵陈对血型抗A、抗B和抗0抗体均具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能特异性地同相应抗体结合,从而全部或部分
地抑制抗体的效价,阻断溶血的发生,使婴儿得到保护。[中医杂
志,1993,(2):101]
   11。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用茵陈
30g,制大黄6g,甘草5g。痒甚加蝉蜕、丹参;或用丹参(先兆
早产忌用)、黄芩、蝉蜕各lOg,生甘草3g,黑山栀12g,蒲公
英30g,生地、茵陈、薏苡仁各15g,柴胡6g,僵蚕9g。每日1

剂,水煎服。并用维生素C 2g,维生素Bo 0.2g,三磷酸腺苷
0.04g,辅酶A 100U,加10%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
次。苯巴比妥0.03/d,每日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疗程
间隔7日。
    1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发热。本组均
为肝动脉栓塞化疗后2-5日,体温37.5--39.5℃,用抗生素工
周无效者。药用茵陈、鸡骨草各30g,栀子、大黄、党参、白
术、菖蒲各15g,法半夏12g。热甚加溪黄草、蒲公英、:黄芩;
湿重加车前子、滑石、白蔻仁;气虚甚加黄芪、淮山药;阴虚甚
加元参、生地、沙参;夹瘀血加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每曰
工剂,水煎服。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周为1个疗程。
停用抗生素、镇痛退热药,用2个疗程.
    13。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猪苓、茯苓、白术、桂心。治湿
热黄疸,小便不利,偏湿重者,名茵陈五苓散。
    14。本方去大黄,加玉竹、石斛、天花粉、茯苓、萆薢、葛
根、陈皮、半夏、薏苡仁。治平日嗜饮,湿火熏蒸而致酒疸,面
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小便赤涩,名茵陈玉露饮。
    15.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炙甘草、白术、附子、干姜、肉
桂。治寒湿阻滞之阴黄,名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16.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炮姜、炮附子、炙甘草。治发
黄,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脉沉细迟者,名茵陈四逆汤。[景岳
全书]
    17.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白藓皮。治痫黄,身色黄如金,
不多言语,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黏涎,名茵陈汤。
  18.本方去大黄、栀子,加麻黄。治湿热黄疸,表实无汗
者,名茵陈麻黄汤。[医宗金鉴]
    19。本方加升麻、枳壳、龙胆草、秦艽。治内黄,身面眼悉
黄,如黄金色,小便浓如柏汁,名茵陈散。[太平圣惠方]

    猪肤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皮(去毛之猪皮)60g
    上1味,煨汤三四小碗,取汤,吹去浮油,加入白蜜30g,
炒焦米粉15g,和匀,一日内分6次温服。
    (功效)清热润燥,滋养肺肾。
    (主治)
    主证: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副证;或声音嘶哑,胸满,心烦。
    (临证加减)
    1.猪肤汤治疗咽痛;猪肤汤组方严谨,药味简而不杂,为
甘平凉润,滋阴清热的平剂。具有复阴液,退虚热,疗咽痛的作
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
之。”凡久病劳伤,肾精亏耗,虚火上炎,伤于咽喉则见咽痛、
音哑等证。应用猪肤汤应着重:咽痛而不红,音哑而无肿,并伴
有烦热咽干,体倦腰酸,寐少耳鸣,舌红脉细等阴虚火旺为特
征。方取猪肤甘寒人肾,以水济火,解少阴客热;白蜜甘平凉
润,清热润燥,以止咽痛;白粉(或粳米)甘缓和中,扶助胃
气,滋津液化生之源。此甘润平补之剂清热而不苦寒,润燥而不
呆滞,相济相须,使阴液得复,虚热则退,咽痛自消矣。总之,
先抓主证,再辨兼证,标本缓急,主次分明,随证加减,方可井
然不乱。是方药味平淡,主意很深,用之得当,确有出奇制胜之
妙。
    2。猪皮膏在临床上运用:单用猪皮胶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更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贫
血,均收到良好效果。本组病例经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等检查明确诊
断后,停服其他中西药,单用猪皮胶30g烊化或胶冻,白开水送服,
每日2次,8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桔梗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桔梗3g  甘草6g
    上2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咽,养阴解毒;或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本方既治少阴咽痛,又治肺痈脓已成者。
    主证:咽干肿痛,肺痛,咯吐脓血,腥臭胸痛,气喘身热,
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
    副证:咽喉两侧肿痛,饮食不利,口噤难言,痰涎壅塞,小
便黄而量少;甚则喘不得卧,面赤身热。
    (临证加减)
    1.桔梗汤治疗肺痈疗效满意,并论述本方治疗肺痈的临床
作用:①本方桔梗苦辛能宣开肺气、化痰散结排脓。经药物的化
分析:含桔梗皂苷,为强力的祛痰药,大剂量应用能促使脓疡破
溃。加速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毒,二药合用共奏散结排脓解毒之
功。②中医对肺痈的认识,必具腥臭脓痰的临床特点,目前依靠
X线临床诊断,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故凡临床确诊为肺脓疡者,
不论有无腥臭脓痰见症,皆可早投此方。本方重点在于使已成之
脓肿早溃,加速排脓,故用量较大,经临床观察,服药后见咳嗽
增剧,偶有轻度恶心,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江苏中医,1981,s]
  2.桔梗汤加味治愈肺痈:用清热、排脓、消瘀,宣肺法,
以桔梗汤为主:桔梗、防己、川贝、甘草、杏仁、当归、百合各
6g,桑皮、瓜蒌、薏苡仁、黄芪各9g,大黄、栀子各3g.[哈尔滨
中医,1965,(5):27]
  3.桔梗汤加味治疗慢性喉炎:基本方为桔梗、元参各20g,
生地15g,麦冬、半夏、厚朴、马勃、薄荷(后下)各lOg,胖
大海12g,甘草8g。情志受刺激,胸胁胀满,善叹息去生地、麦
冬,加陈皮、瓜蒌;病久气阴两虚,神疲乏力加党参、黄芪;伴

鼻炎、鼻窦炎加苍耳子、辛夷花;伴扁桃体炎加山豆根、射干、
银花、连翘;咽喉发痒,声嘶加木蝴蝶、蝉蜕、牛蒡子。每日1
剂,水煎服。12剂为1个疗程,治疗l个疗程。  [中国乡村医生,
1994,(12):253
    4.桔梗汤加味治疗放射性食管炎;基本方为桔梗lOg,生甘
草20g。疼痛剧烈加元参、蚤休、山豆根、银花、射干;吞咽困难
重加瓜蒌皮、浙贝母、天门冬、竹茹、板蓝根。每日工剂,水煎
服。10日为1个疗程,用1一2个疗程。[天津中医,1996,c6,,181
    5.鼻咽癌放疗咽喉红肿者本方加北豆根,锦灯笼、牛蒡子。
    6.本方去桔梗,名甘草汤,治同.
    7.本方加防风,名甘桔防风汤,治同。
    8.上焦风热,本方加防风、荆芥、连翘,名如圣散。
    9。失音不能语者,加诃子肉,名清音汤。
    10.伤寒少阴证,咽痛、头眩,本方加花粉、连翘、山栀
子、黄芩、生地、鼠黏子,名甘桔汤。
   11.慢性喉风证,本方加元参、川芎、柴胡、黄芩、桔梗、
升麻、广陈皮,名少阴甘桔汤。
    12.胸中痞塞,噫气吐酸或咳者,本方去甘草,加枳壳,名
枳桔汤。
    13.风热咽痛,伴有发热恶寒表证者,本方加薄荷、桑叶;
邪热内盛者,加银花、连翘、黄芩、赤芍、花粉;便秘者,加芒
硝、大黄;咽喉肿痛甚者,加元参、山豆根、射干。
  14。同名桔梗汤
  (1)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于口渴,两
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本方加桑白皮、贝母、当归、瓜
蒌皮、生黄芪、枳壳、防已、百合、薏苡仁、五味子、地骨皮、
知母、杏仁、葶苈子,亦名桔梗汤或称济生桔梗汤。
    (2)上焦气热上冲,食即暴吐,脉浮而洪者。本方去甘草加白
术、半夏曲、陈皮、茯苓、枳实、姜厚朴,亦名桔梗汤。[治法机要]

    (3)火郁于肺,咳嗽有声无痰者。本方去甘草,加香附、栀
子、黄芩、前胡、贝母、知母;亦名桔梗汤.
    (4)肺痈成脓后,经久不愈,气血衰弱者。本方加当归、白
术、败酱草、桑白皮、薏苡仁,亦名桔梗汤。
    (5)咽肿微觉疼,声哑者,本方加麻黄、黄芩、白僵蚕、马
勃、当归、桂枝,亦名桔梗汤.
    (6)上焦壅热,喉痹热肿,本方加连翘、薄荷、竹叶、栀
子、黄芩亦名桔梗汤。
    (7)咽喉不利,本方加防风、麦冬、荆芥、牛蒡子,亦名拮
梗汤。   .
    15.甘桔汤:本方加山豆根、玄参、牛蒡子、荆芥、麦门
冬。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张氏医通]
    16.本方加防风。治痘疹后余毒未尽,咽喉疼痛,名甘桔防 
风汤。[证治准绳]
    17.本方加射干、牛蒡子、竹叶。治咽喉肿痛,名甘桔射干
汤。[杂病源流犀烛]
    18.本方加陈皮、川芎、黄芩、柴胡、元参、羌活、升麻、
葱白。治少阴咽痛、头眩、脉沉细而身犹热者,名少阴桔梗汤。
[外科正宗]
    19。桔梗、杏仁、阿胶、麦冬、百合、双花、夏枯草、连
翘、贝母、红藤、枳壳、甘草。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膈隐
痛等,名桔梗杏仁煎。[成方切用]
    苦酒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半夏lOg  鸡子1枚  苦酒60ral
  以制半夏lOg,水一碗煎20分钟左右,去滓入米醋60ral,
待半冷时加入鸡子清二个,搅拌均匀,少少咽之,每日一剂.徐
徐含咽,是意在药汁浸渍患处,内服中寓外治之法.改为上述之

做法和服法,毫不影响疗效。陉方发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3
    《伤寒论》记载之本方制法,可能相传讹错,故上法可取。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通声。
    (主治)咽喉伤,局部溃烂,声音嘶哑,不能言语,舌红,
脉细数。
    按:苦酒汤源于《伤寒论》第312条,原文曰:“少阴病,
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本方半夏
涤痰散结,因其辛燥,佐以甘寒之蛋清以润燥敛疮止痛;更以苦
酒(即米醋)消肿敛疮。合用共具滋阴消肿、敛疮,散结祛痰之
功效。少少含咽可使药力持续作用于患部而提高疗效。[陕西中医
函授,1996,(6):23
    (临证加减)
    1.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脬,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
杀人方:半夏十二枚,洗熟,以酢一升,煮取八合,稍稍含嗽
之,吐出。加生姜一两佳.[千金方]
    2。半夏戟人咽,须熟洗,去滑尽,用之,勿咽汁也。[千金
翼方]
  3。古今录验鸡子汤,疗喉痹方,半夏末方寸匕,右一味开
鸡子头,示中黄白,盛淳苦酒令小满,内半夏末着中,搅令和,
鸡子着刀子环令稳,炭上令沸,药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肿
即减。[外台秘要]
  4.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唾不得,宜服此方.半夏十七枚,破
如棋子大,汤洗七遍去滑。上以鸡子一枚,打破其头,出黄白,
内半夏,并人醋于壳中令满,微人煎,去半夏,候冷,饮之即
愈。[太平圣惠方]
  5.治卒心痛方,苦酒一杯,鸡子一枚着中,合搅饮之,好
酒亦可用。[肘后方]
  6.喉内戳伤,饮食不下,鸡蛋一个,钻一小孔,去黄留白,
人生半夏一个,微火煨熟,将蛋白服之,伤处随愈,亦可证咽中

伤为刀伤之误,生半夏蛋白之能补疮痛矣。[曹氏伤寒发微]
    7.苦酒汤治疗痰热郁闭之咽痛用苦酒汤:半夏lOg,'鸡蛋
清2个,人米醋50ml中浸泡10分钟,用文火煎煮5分钟,去
渣,频频含咽之。[河南中医,1990,c6,:19]
    半夏散及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  炙甘草  法半夏  各等份
    上3味,分别捣筛再和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每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煎7沸,再下制好之散剂lOg,更3煮
沸,待小冷,少少咽之。
  (功效)温散寒邪,利咽止痛。
  (主治)
  主证:咽痛,恶寒微热,苔薄白滑润,脉浮。    ‘
  副证:喉间有痰涎,声音嘶哑。
  (临证加减}
  l.伏气之病,谓非时而有暴寒中人,伏毒气于少阴经,始
虽不病,旬有乃发,便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次则下利咽痛,
半夏桂枝甘草汤主之;有下利诸症,用通脉四逆汤主之。此病二
三日便瘥,古方谓肾伤寒是也.即本方加生姜等份作汤。[总病论]
    2.霍乱腹胀,半夏桂枝等份为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3.治喉痹卒不得语方:浓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着舌
下,渐咽之良;又方:末桂心如枣核大,绵裹着舌下,须臾破。
[千金方]
  4.半夏桂枝甘草汤,治暴寒中人咽痛,即本方三味,各二
钱半,加生姜五片。
    5.暴寒中人,伏于少阴经,旬日始发,为咽痛者,俗名肾
伤寒。用半夏、桂枝姜汁调涂颈上及脐内,再用附子片贴足心。


    乌梅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乌梅480g  细辛180g  干姜300g
当归120g  附子(制)190g  川I椒120g  桂枝180g  黄柏
180g  黄连500g  人参180g
    乌梅用50%醋浸一夜,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
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日1一3次,每次1
丸,空腹温开水送服。
    现代用法:常用汤剂:乌梅30g,细辛3g,干姜9g,黄连
6g,当归9g,制附子9g,川椒6g,桂枝9g,人参12g,黄柏
9g,水煎2次,分2次温服(空腹)。
    (功效)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
    (主治)
    主证:呕吐鱿蛔,心中疼痛,或痛引肩胛,饥而不欲食,食
得更甚,时痛时止,痛剧则四肢厥冷,脉微,心烦不安。痛止则
安静如常,或久利,舌苔黄或白滑。
    副证:口渴,流涎,气撞冲心,或绕脐痛。
    (临证加减)
    l,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偏寒型用乌梅15~30g,槟榔、
川楝子各15g,花椒、桂枝、熟附子各6g,细辛、干姜各3g
(d~JL酌减);寒热错杂型,照上方加黄柏9g,桂枝9g,黄连
6g;偏热型,照寒热错杂方去桂枝、干姜、附子、细辛。结果均
获满意疗效。[湖南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资料选编,1971;儿]
  2。加减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乌梅、川楝子、槟榔、川
椒4味药自始至终均用,偏寒伍姜、桂、辛、附以温脏散寒,偏
热伍连、柏、栀子以苦寒泄火,寒热错杂则温清并用,寒热平
调。[浙江中医杂志,1984,(1,:143
    3.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原方去桂枝、当归,加木
香、元胡、淡竹茹、葱头。一般服1剂,4小时后症状减轻,2
剂疼痛消失,排出蛔虫;轻者服2剂,重者服4剂而病愈。[武汉
医学院学报,1976,(4):143
    4。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当时用乌梅丸治疗,因缺
乌梅而改用食醋60g,或阿司匹林6片,或用山楂15g代替,均
取得同样疗效。[陕西新医药,1972,tl,,313
    5.中西医结合治愈蛔虫性肠梗阻:用乌梅丸加川楝子、使
君子及通下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一般服药工
一2剂后即见效,包块在3天内消失,或排出大量蛔虫.[江苏中
医,1984,(7):64]
    6。乌梅丸治蛔厥:认为治疗蛔厥,乌梅、白芍用量宜大,
各须用至30g,疗效方确切迅速。再者只要见四肢厥冷者,尽管
舌红苔黄,口渴等症具,仍可用桂附。呕吐者木瓜易干姜,但须
用至30g。伴有出血倾向者,以生大黄60g(研末),用药液分
奋。[中医杂志,1984,(7):19]
一户    ,
    7.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该方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剂,
主治蛔厥,兼治久利,蛔厥者,临床可见阵发性心腹剧痛,烦闷
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有吐蛔或涎沫,手足厥冷诸症。
此缘肠寒胃热,蛔上人胃使然。蛔本居肠中,喜温恶寒,若肠寒
不宜寄居,则上移于胃,胃热杂以蛔扰,则诸症蜂起。方中用细
辛伍附子,合姜、桂温脏祛寒治本;乌梅之酸,蜀椒之辛,连柏
之苦,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治标;“吐下之
余,定无完气”,是以加参、归补气养血,匡扶正气。此方寒热
并用,苦降辛开;邪正兼顾,标本同治。确不失为一首“蛔厥”
良剂,故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胆道蛔虫症所首选。至于“又主久
利”者,无非借细辛辛温,祛脏中伏寒,合振奋阳气之品,再借
乌梅酸敛固涩而已。[天津中医,1977,t4,:184-]
  8.乌梅丸加味治疗急性菌痢:恶寒重者加重桂枝、细辛用
量;发热重者加薄荷、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重

赤芍、木香、细辛用量;里急后重甚者加大黄,或合枳实导滞
丸;腹胀加厚朴、枳壳;苔厚腻甚者加厚朴;食欲不振者加焦山
楂、谷芽;身倦痛者加薏苡仁或苍术;脱肛者加枳壳;病初起可
不用党参,久则酌情重用。[广西中医药,1981,c3,:211
    9.乌梅丸汤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舌淡苔白
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川朴、山楂.舌质不红去连、柏。腹痛较
重加白芍。大便滑脱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陈皮、砂
仁、木香。认为慢性结肠炎与厥阴肝木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标热
(大肠、局部)本寒(脾胃、整体)之证。其病机先是肝气郁结,
继之邪热内蕴。[新中医,1981,t6,:26]
    10.乌梅丸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基本方为乌梅15g,姜
黄连、盐黄柏各4g,花椒、干姜各3g,党参lOg,当归9g,制
附子、桂枝各6g,细辛1g,陈醋30ral,白蜜糖少量(兑服)。
腹痛甚加米壳、元胡;腹泻加炒薏苡仁、补骨脂;便秘加白芍、
火麻仁;饱胀、纳差加山楂、神曲;恶心加姜半夏、代赭石;心
悸失眠加炒枣仁、五味子;胸闷不舒加全瓜蒌、郁金;自汗、尿
频加黄芪、益智仁。每日1剂,水煎服。工周为1个疗程。适寒
温、调情志,慎用辛辣刺激及脂类食物.[甘肃中医,1995,c4,:2d]
   11.加减乌梅汤治疗顽固性腹泻:口服基本方为乌梅18g,
桂枝、黄连各9g,红参(另煎)、黄柏、白茯苓、五味子各15g,
干姜、制附片各6g,焦白术12g,炙甘草工0g;若寒重于热者,
加重姜、附用量,减少连、柏用量,为附片lOg,干姜12g,黄
连3g,黄柏6g;若热重于寒者,加重连、柏用量,减少姜、附
用量,为黄连工g,黄柏15g,附片6g,干姜6g;若兼食滞,加
焦三仙各20g,鸡内金12g;若脾肾阳虚,黄连减至3g,减去黄
柏,加肉豆蔻12g,吴茱萸5g,肉桂12g,附片加重至工5g;若
呕吐,加生姜汁lOg,半夏9g;腹痛、里急后重,加白芍15g。
木香9g;肠鸣、大便水泻如注,加车前子(包煎)20g,泽泻
15g。具体用量根据年龄及病情酌情而定。每日1剂,水煎2次,

取汁500ml,分2次服。灌肠方为白头翁30g,黄芩、黄柏各
15g,黄连、桂枝各lOg,白矾3g。水煎2次,浓缩至200ml,
每日保留灌肠lOOml。[河南中医,1997,cl,;29]
    12,加减乌梅丸治疗直肠息肉:用加减乌梅丸治疗多发性,
散在性的直肠息肉,均获得满意疗效。基本方:乌梅、黄连、僵
蚕,当归、党参、地榆、赤芍、牡蛎、薏苡仁。大便干燥者加火
麻仁:腹痛甚者改赤芍为白芍;腹胀痞满者加炒莱菔子;便血甚
者用地榆炭;湿热不甚者黄芩易黄连,并配以2%枯矾液作保留
灌肠.[四川中医,1985,《5,:48]
    13.乌梅丸化裁治疗肺心病:本方化裁治疗肺心病,对改善
症状,多获近期效果。方药化裁法:①以椒目易川椒。②加茯
苓、半夏、麦冬、五味子、炙甘草.③胸闷喘逆无汗,或有恶寒
表证者加麻黄。④黄连、黄柏用量宜轻。[四川中医,1985,t+,:39]
    14.乌梅丸加减治疗滴虫性肠炎:本组肠热偏重型用乌梅、
党参、黄连各lOg,干姜、附片、桂枝、蜀椒各3g,细辛2g,当
归6g,黄柏20g;中焦虚寒型用乌梅、干姜、当归、桂枝各lOg,
党参15g,细辛、蜀椒各6g,黄柏5g,黄连2g;寒热并重型用乌
梅、党参各15g,干姜5g,细辛3g,当归lOg,附片、桂枝各6g。
均每El l剂,水煎服。(P<0。01)信L中医杂志,1994,35 cl。,:615]
    15.乌梅丸加减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为乌梅、当归
各30g,黄柏、党参各15g,熟附子、干姜、桂枝各lOg,黄连、
蜀椒各6g,细辛3g。气虚党参加量;血瘀当归加量;寒湿熟附
子加量;湿热黄柏加量。每日工剂,水煎取液lOOml,放至36—
40℃,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次,工0次为工个疗程,经期停
用2—3日。[河南中医,1996,(1,:22]
    16.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夹杂型带下证:基本方为乌梅
20g,细辛6g,干姜、当归、蜀椒、党参各12g,黄连、黄柏各
18g,附子lOg,桂枝15g湿热重选加败酱草、椿根皮、苦参、
赤茯苓、蒲公英、龙胆草;少腹有包块伴腹痛甚合桂枝茯苓丸;

腹痛甚加香附、延胡索;胸闷纳差加厚朴、陈皮、神曲、山楂、
砂仁、鸡内金;肾虚腰酸痛加续断、桑寄生、狗脊、杜仲;寒湿
重加白芷、海螵蛸、巴戟天、赤石脂、白术、茯苓;带下量多,
质清稀,加芡实、莲须、金樱子、龙骨;赤多白少加小蓟。每日
工剂水煎服。[河北中医,1994+16 c3):45]
    l7.乌梅丸加减治疗男性不育:基本方为乌梅、党参各
12g,细辛3g,干姜、当归、附片、桂枝、黄柏各9g,黄连6g,
蜀椒2g。本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精子数量少者减细辛、蜀
椒,加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路路通增精通络;精
子活动率低、活动力弱者加黄芪、仙灵脾益气补肾;有畸形精子
者加蒲公英、红花、仙灵脾活血益肾;射精不能者加柴胡、蜈蚣
疏肝通络;阳痿不举者加仙灵脾、蛇床子、鹿角胶补肾壮阳。开
水煎服,每日工剂,早晚各服1次。[中医杂志,1990,f2,:44]
    18.乌梅丸治疗痉病:用本方加减治疗破伤风、中毒性脑后
遗症、乙脑后遗症,随证加减,一般可去花椒,加全蝎、蜈蚣、
僵蚕、钩藤、天麻等;舌质不甚红,苔不黄,酌减黄连、黄柏;
盛夏之日,或舌不胖淡者,以黄芪易附片。上肢废用者加桂枝;
下肢废用者加牛膝。Lj:海中医药杂志,1982,《5,:28]
    19.本方去细辛、干姜、当归、附子、桂枝、人参,加白雷
丸、尖槟榔。主治虫积腹痛,不欲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躁,
厥逆,并有面赤心烦,口渴舌赤,脉数身热等证者,名连梅安蛔
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0.本方去细辛、黄连、当归、附子、桂枝、人参、黄柏,
加党参、白术、茯苓。主治脾胃虚寒之吐蛔,便蛔,腹痛便溏,
四肢不温,舌淡白,脉迟等证名理中安蛔汤。
    21.本方去细辛、黄连、黄柏、当归、附子、桂枝、人参,
加黄芩、木香、苦楝根皮、槟榔、甘草、大黄。主治胆道蛔虫
症,甚或合并感染,名安蛔汤。[常见急腹症]
    22。本方去桂枝、细辛、附子、当归,以黄芩易黄柏,加枳

实、半夏。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
蛔,寒热,下利血水,水下格拒者,名椒梅汤。
    白头翁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白头翁6g  黄柏9g  黄连9g  秦
皮9g
  上4味,以水1400ml,煮取400ml,去滓,温服200ml。不
效,再服余200ml。
  (功效)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主治)
  主证: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少腹急迫,肛门灼热,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副证:发热,口渴,或苔灰黄,脉沉弦数。
  .(临证加减)
    1.加减白头翁汤治疗菌痢:方用白头翁15g,苦参12g,黄
柏12g,马齿苋30g,地榆12g。其主证为发热,腹痛,里急后
重,大便次数增多等。文中指出苦参代替黄连,佐以马齿苋、地
榆等。[科技资料汇编,兰州:1973:1]
    2.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用白头翁汤煎剂内服或灌肠,或
加苦参子(去壳包服),或单以白头翁汤口服并灌肠,疗效均较
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60,(6):269]
    3.白头翁汤加味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银花、
紫花地丁各30g,秦皮、黄柏各12g,黄连lOg,大黄6g。便常
规以脓细胞为主重用三黄,加地锦草、丹皮;以红细胞为主生大
黄易熟大黄,加地榆炭。每日工剂,水煎200ml,保留灌肠。急
性期每日2次,3日后改每日工次,5日为1个疗程。[上海中医药
杂志,1995,(12):18]
    4.白头翁汤合理中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

翁60g,秦皮、黄柏各12g,黄连、潞党参、干姜、白术、炙甘
草各lOg。怕冷不明显,干姜减半;腹胀加木香;腹痛加白芍;
下坠加枳壳。每日工剂,水煎,取液lOOml,分3次温服。10日
为工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治疗1---3个疗程。咽医论
坛,1994,(5):18]
    5.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黄芩、黄连、
鸦胆子、厚朴、藿香。恶寒高热者,加葛根、银花;下痢赤多
者,加生地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白芍。认为
方中白头翁、鸦胆子为治疗本病的主药,配藿香能减轻鸦胆子的
副作用。[湖北中医杂志,1993,f2,;24]
    6.张伯臾老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经验:慢性肠炎的主要表
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甚则粪便会有黏液、脓血及不消
化的食物等。他按中医辨证施治,其中湿热蕴结型,均以白头翁
汤为基本方治之。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
蚂蚁草等;湿重于热加苍术、厚朴、薏苡仁、车前子等;夹食滞
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等。[中医杂志,1980,c6,:11]
    7.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苦
参各30g,黄连、黄柏、秦皮、地肤子、当归各20g。血便或便
潜血阳性加地榆.每日1剂,水煎100"--,150ml,40℃左右,保
留灌肠12小时,每晚1次。7日为工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用l一2个疗程。[内蒙古中医药,1996,c15,,《l,:21]
    8.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
黄芪各30g,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6g,丹皮、大
黄炭、当归、生薏苡仁各10g,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5g,
每日工剂,水煎服。缓解期治疗组用芪参香延丸(黄芪、党参、
香附、延胡索、白术、木香、桃仁、当归、鸡内金、焦山楂等,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6g。[新中医,1996,fl,,20]
    9.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基本方为白头翁30g,黄
柏、黄连各15g,秦皮20g。出血者加云南白药1/2支;溃疡者加

锡类散1/2支。每日工剂,水煎取150ml,药温38~42~C,患者排
空大便,左侧卧位,臀部抬高,工4号导尿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
15~-20cm,将药液缓缓注入或用吊瓶滴入.16日为工个疗程,疗
程间隔1周,治疗工一3个疗程。[河南中医,1995,c3,:147]
    10.中医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症见发热、腹痛、腹泻或里
急后重,大便夹血、黏液,苔黄腻,脉濡数。方用白头翁汤加车前
子、枳壳、木香,均取得较好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tz,:31]
   11.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用白头翁30g,黄
连lOg,黄柏lgg,秦皮15g。产后恶露不净加贯众炭、益母草;
气虚多汗加炙黄芪、党参;体温在39℃以上加金银花、蒲公英;
少腹疼痛加香附、橘核;盆腔包块加穿山甲、赤芍;盆腔积液加
生薏苡仁、瞿麦;食欲不振加陈皮、茯苓、砂仁;大便干加大黄。
每日l剂,水煎服。治疗10~20日。IN南中医,1994,cs,;1563
    12.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药用白头翁、车前
子、瞿麦各10g,黄柏、黄连、秦皮、木通、篇蓄各15g。水煎
服,每日1剂。发热甚加菊花、蒲公英;尿道热涩加竹叶、琥珀;
便秘加大黄;尿检红细胞较多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脓细
胞、白细胞较多加鱼腥草、败酱草。[黑龙江中医药,1986,《6,:10]
    13.中西医两法治疗蚕豆病:用白头翁合剂(白头翁、车前
草、凤尾草)制成煎剂或注射剂,经内服或注射,部分患者配合
输血。治疗蚕豆病全部治愈出院。[新医学,1972,c”。33]
    14.本方加甘草、阿胶。治产后血虚,患热痢下重,下痢脓
血,腹痛里急者,名白头翁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
    15.本方加白芍、黄芩、鲜贯众、鲜茉莉花。治赤痢,名加
味白头翁汤。[通俗伤寒论]
    16.本方去黄连、黄柏,加生山药、生地榆、杭芍、旱三
七、鸦胆子、甘草。治热痢下重腹痛,对脾虚不耐苦寒者尤为适
合,名变通白头翁汤。

    吴茱萸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9g  人参9g  生姜18g
大枣工2枚
    上4味,以水1400ml,煮取400ml,去滓,温服140ml,每
日3次。
    (功效)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主治)
    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尤以巅顶冷痛多见,舌苔白
滑,脉沉弦。
    副证:手足厥冷,烦躁,或下利。
    (临证加减]
    1.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凡症见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
厥逆,烦躁;厥阴干呕,吐涎,头痛;舌不红,无热象者,无论
何证均可用本方治疗。根据上述证治要点,对急性肠胃炎、慢性
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肝炎、妊娠恶阻和胃癌等疾病过程
中,出现上述证候者,投以吴茱萸汤,往往呕吐即止,胃纳渐
增,脾土渐健,而使运化调和。据云,虽不能根除其病,但在缓
解症状上疗效颇为显著。[哈尔滨中医,1962,c1,:65,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10):243
    2.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目赤:症见目赤肿痛,泪多,不畏阳
光,脉弦细.基本方为吴茱萸18g,生姜30g,党参30g,大枣4
枚。恶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懈怠加桂枝;心悸不寐或
血虚加当归、茯苓;呕多加半夏;腹胀满加砂仁、厚朴;腹痛口
苦加白芍。[广东中医,1985,6]
  3。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
多例均获良效。并体会到加半夏助吴茱萸降逆,加茯苓健脾,往
往能提高本方疗效。同时指出本方治疗神经性呕吐具有以下特点

者效果较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病引起呕吐,且无热
象,呕吐前无恶心,没有不适和痛苦,吐出一口一口少量胃内容
物,淡而无味,不酸不臭;患者喜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新中医,1978,(1):31]
    4.吴茱萸白术散治疗婴儿腹泻:取吴茱萸、白术各等份,
研成粉末贮瓶备用。用时取1"---2g,以填平脐部为度,外加敷料
胶布固定,2日1换,一般治疗1—2次,菌痢禁用本法。[陕西中
医,1990,(8):364"]
    5.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均为肿瘤患
者。以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顺铂500mg/d静滴,第工周期,常。
规止吐药物用胃复安30mg,维生素B6 300mg静滴,氯丙嗪
12.5mg肌注,用3日。第2周期用药同上,并用吴茱萸、干姜
各6g,党参15g,茯苓、白术各12g,半夏10g,大枣5枚.每
日工剂水煎服。[山西中医,1994,c1,:20]
    6.吴茱萸临床新用:从内用和外用两个方面介绍了吴茱萸
的临床应用。
    (1)内用
    ①神经性嗳气;吴茱萸可温中降逆,疗“干呕,吐涎沫”,
故治疗神经性嗳气。用吴茱萸和三七相伍焙干研末每次6g,每
日3次,用淡盐水煎汤,慢慢服之,5天一个疗程。以取吴茱萸
温中焦而散寒,达到降逆而止呕。
    ②治疗头痛、胁痛、腹痛;吴茱萸可温肝胃而止痛,其头痛
的部位多在巅顶或痛连两胁,而没有表证者.用吴茱萸,主要利
用其温肝开郁,暖胃化滞,善解肝经之寒郁,故有行气止痛之
功。用于治疗胁痛、疝气痛而偏寒者,或以干呕、吐涎沫为主的
神经性头痛有效。
    ③治疗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系发作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
末时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厥证。
“厥者,逆也.”《本草衍义》称吴茱萸下气最速。故用吴茱萸6g

单味煎服,调理气机,使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④治疗重症失眠症:吴茱萸用于以夜不能眠,伴有头痛、干
呕、头顶有凉风感,手足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或细涩为
最佳。
    ⑤治疗脑动脉硬化伴高血压病:现代研究,吴茱萸能扩张脑
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故对于脑动脉硬化及
高血压病人以表现肝胃虚寒或肝脾阴寒者疗效最佳。
    ⑥治疗泄泻:用吴茱萸20g单味煎剂治疗泄泻,效果俱佳。
因吴茱萸有温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肾止痛之功,“吴茱萸能暖
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清浊。”故非虚寒
性泄泻不可用之。
    ⑦治疗崩中、不孕;妇女因冲任虚寒,致崩漏而表现月经过
多,胞宫清冷,难以受孕。用吴茱萸为主的温经汤能温经摄血,
治疗虚寒性血崩,又有暖胞宫使之受孕,在每次经期初见时开始
服用,每日1剂,服至经期结束.每月的经期服药为一疗程,连
用3—4个疗程,易收效。
    (2)外用
    ①治疗癫痫:本品生用,研细加冰片少许,取生面粉适量,
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穴位上覆盖纱布块,隔日工次,穴位选
用神阙穴、涌泉穴。
    ②治疗高血压病:用吴茱萸60g研末,用米醋、鸡蛋调糊,
每晚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晚复行.或用吴茱萸粉
贴敷神阙穴,均能达到降压作用。取其引气下行,盖气降火亦
降,火降气降,与肾相交,阴阳得以平和,血压自降。
  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
功,采用吴茱萸60g研末,用酒、醋各半调或糊状,外敷于中
极、会阴二穴,用胶布固定,每日工次,另配吴茱萸单味煎剂咽
服,效果满意。临床体会,吴茱萸具有改善循环、抗缺氧、解
聚、纤溶作用,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

    ④治疗阳痿、早泄:用吴茱萸研末外敷神阙穴,治疗阳痿、
早泄,取得疗效。治阳痿,用吴茱萸、白胡椒等份为末,取适
量,用唾液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取之。7—10天
为一疗程。治早泄,用吴茱萸、五倍子等份为末,取适量用醋调
成糊状,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去掉,每日1次,7一l。天为一
疗程。
    ⑤治疗口疮、阴囊湿疹:治疗小儿口疮,用吴茱萸lOg配以
清半夏,研末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足心,男左女右,用纱布包
好,睡前外敷,晨起取下。治疗阴囊湿疹,用吴茱萸30g,配以
乌贼骨20g,雄黄6g共为细末备用,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
出液者用蓖麻油调之每日3次,上药后用纱布包好。治疗期间禁
食鱼腥、辛辣食物。
  ⑥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用吴茱萸lOg研末,淡盐水调成糊
状,敷于脐部,12小时更换工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⑦治疗儿科各种疾病:用吴茱萸能上病下治引火下行,能使
邪热去,气血降。故用吴茱萸粉2g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
穴,晚贴晨取。可治小儿咽炎、多发性麦粒肿;贴敷于脐部可治
疗小儿泄泻。[河北中医,1996,《2,:32]
    7.本方去大枣,加前胡、枳实、鳖甲、桔梗、焦槟榔,治
寒饮咳,慢性支气管炎等;若将方中前胡换为柴胡,则又治“肝
寒犯胃”之胃脘痛,呕吐酸冷水,溃疡病及慢性胃炎等,名延年
半夏汤。[千金方]
    8。本方加附子,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名吴
茱萸加附子汤。[医方集解]
    9.治心痛。即本方,名人参汤。陆济总录]
    烧裈散
  (方组]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
愈矣。妇人病,取男子挥烧服。
    (功效}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主治)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
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临证加减)
    1.独参汤调烧挥散治伤寒病未平静复犯房室,命在须臾。
    2。阴阳易
    例1: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而腰痛少腹急,烦躁
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水,而舌却不甚干,
心下按之硬痛,暖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以虑者,六脉虚大,
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1剂,下黑秽甚
多。下后诸症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工剂,煎五苓
散送下而安。[古今医案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例2:己巳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续一婢,患伤寒,热
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
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曰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
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
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
数寸而死。予作豭鼠粪,烧挥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
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s7~
    例3:侯国华病伤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饮,诊之,沉弦
欲绝,厥阴脉也,服温药数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药,觉阴微回,
脉生。因渴私饮水一杯,脉复退,又见头不举,目不开,问之则
犯阳易,若只与烧挥散,则察而不济矣,遂更用烧挥散工大剂,
调烧裈散连进2剂,出大汗,两昼夜而愈。[续名医类氟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57-]
    3。阴阳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阴阳易在临床上是否可以
见到,用烧挥散有无疗效,曾为此请教过一些名老中医。山西省

中医研究所已故李翰卿先生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后汉至
今,尽管历代医家对此证此方都有所争议,但均没有全盘否定,
而是一直在研究探讨。根据自己有限的临床所见,也确有其病,
用烧裈散也确有疗效。李老先生以六七个典型病例说明阴阳易为
病,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
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二是“少腹拘急”抽搐且牵引阴中拘
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用烧杆散而每每取效。李老的
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后世有人把阴阳易分为寒热两类。有上
述证候者为热型,用竹茹、花粉、白薇送服烧挥散;有阳衰、肢
凉,精神不振者为寒型,用四逆送服烧挥散。这些具体用法,亦
资临床参:考。[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烧裈散治疗新感劳复病人3例:本组病例,年龄在28----34
岁之间,2男1女。病起于新感初愈,强行房事后。其症见面色苍
白,汗出多,肢体酸楚,少腹拘急,头昏项软,眼内生花等。专
用烧裈散一方治疗,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cl,:36]
    牡蛎泽泻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  泽泻  蜀漆  葶苈子  商陆
根  海藻瓜蒌根各等份
  共为细末,日1一3次,每次5~--10g,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
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
    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
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
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

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
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
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
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亦
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
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
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g,炒白
术19g,厚朴6g,大腹皮lOg,茯苓15g,生山药15g,木香6g,
生薏苡仁15g,送服牡蛎泽泻散10g。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
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g,连
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第三节  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207—209)
    [原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
之,以调胃气。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
鲜,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
者,外未鲜也,一法,舆桂枝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
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
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
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舆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舆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

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
者,与水则哕。其後发热者,必大便复鞭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
可攻也。小承气汤。(209)
    [词解]
    (1)燥屎:即干结之粪便。
    (2)失气:<玉函>卷三作“矢气”,是。“矢”通“屎”。矢气,俗称放屁。
    [提要]  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释义]  本节讨论三承气汤证治比较及辨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三承气汤证的内容
当结合所有相关条文方为全面。调胃承气汤证的主症为蒸蒸发热,心烦,谵语,腹胀
满,或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病机为燥热实邪初结胃肠,痞满不甚。
治疗大法为泻热润燥,软坚通便。大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
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病机
为阳明燥热实邪结聚,痞满亦甚;治疗大法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小承气汤证主症有
潮热,汗出,心烦,谵语,腹胀满,不大便或下利,舌红,苔黄。病机为痞满气滞为
主,实邪结聚较轻;治疗大法为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207条论阳明燥热内盛而心烦者用调胃承气汤治疗。阳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烦者,为
阳明燥热内盛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则心烦,还可有发热,腹胀满,不大便等里热证。
本条突出“心烦”而不强调便秘,说明用调胃承气汤,  旨在泻热和胃。“不吐不下”注
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无呕吐下利之症,有认为是指治法,即未经吐下之法治疗,二说
可并存不悖。本条若为误用吐下后心烦,当与栀子豉汤证相联系。
  208条辨大小承气汤证及其用法。可分三段读:从“阳明病”至“大承气汤主之”
为第一段,以辨大承气汤证。  “脉迟”一般主寒,而阳明病出现脉迟为实热之邪结聚,
腑气壅滞,气血流行不畅,脉道郁滞所致,故当迟而有力。“汗出不恶寒”为阳明病外
证,提示表证已去,里热炽盛。热盛伤气,气机不利则身重。腑气壅滞,上逆犯肺,则
短气腹满而喘。“潮热”,为腑实结聚所致,是阳明腑实证的辨证要点,故日“外欲解,
可攻里”。若又见“手足溅然汗出”者,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如此反复映证,则可断
言大便已硬也。以上为阳明里热炽盛、腑实已成之候,故用大承气汤攻下“若汗多”至
“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段。指出仅见汗多与微发热恶寒,而潮热未出现者,不得用大
承气汤攻下,强调表证未解、腑实尚未形成的不可与大承气汤。从“腹大满不通者”至
“勿令至大泄下”为第三段,说明外证已解而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结
聚较轻,而气滞较重,宜用小承气汤轻下,以胃气和降,大便通畅为度,不得大泄下,
以免出现变证。本条提示阳明病是否可攻,既须辨表证之解否,又辨腑实之成与未成。
而大小承气汤之选择又当辨其证情之轻重。
    209条论大小承气汤的配合应用及误治之变证。阳明病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标志,
故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大承气汤为峻下之剂,适用于潮热,心烦,谵语,
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
力之典型腑实证,若大便结实不甚,腑实未成者,不可用之。而对于不大便六七日,可
能有燥屎的腑实疑似证,可用小承气汤试探。若服小承气汤后,腹中转矢气者,为腑实
结聚已成,且气机尚有通畅之机,为可攻之证,可进一步用大承气汤攻下。若不转矢

气,为腑实未成,仅大便初硬,后必溏,为热而不实,或有虚寒,故不可攻,攻之则损
伤脾胃之气,而出现腹部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变证。证之临床,  “不转失气”颇
复杂,或为燥屎未成,或为气虚津亏,或为腑实已成而气机严重闭塞,故“不转矢气
者,可攻与否,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若攻下后又发热者,为邪热未尽而复炽,腑实
尚存,大便当硬。但证情较前为轻,且已经大承气汤攻下,故用小承气汤轻下以和之。
    三承气汤证是<伤寒论)阳明病的重要内容,约有条文34条。其中大承气汤有19
条,主要在阳明病篇,仅3条在少阴病篇。从条文内容看,其见证有曰晡潮热,汗出不
恶寒,手足减然汗出,谵语,心烦,独语如见鬼状,腹满胀痛,不大便,大便硬,燥
屎,宿食,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证,以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
热;发热汗多,腹满痛;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腹胀不大便等急下
证。可见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急下证。小承气
汤条文有7条,主要也在阳明病篇,仅1条在厥阴病篇。其见证有潮热,谵语,多汗,
腹大满,大便硬,燥屎等阳明腑实证,但往往同时伴有一些与阳明腑实证不相符合的症
状,如脉滑疾、脉弱、微烦等。可见小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不典型的阳
明腑实证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以及热结旁流证,此外还用作试探法。调胃承气汤条文有
8条,5条在太阳病篇,3条在阳明病篇。其见证有蒸蒸发热,但热不寒,心烦,谵语,
腹胀满,腹微满等阳明腑实证。但不强调燥屎内结,大便不通等。可知调胃承气汤在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
    三承气汤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证当注意辨别。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谓已传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谓未经吐下而心烦也,其为
热盛实烦可知。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而烦自除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
注.阳明全篇))
    尤在泾:病在阳明,既不上涌,又不下泄,而心烦者,邪气在中土,郁而成热也。
(经)曰:土郁则夺之。调胃承气盖以通土气,非以下燥屎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
上))
    柯韵伯: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
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
法。(<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周扬俊:此太阳经入阳明腑候也。未经吐下,忽然心烦,则其烦为热邪内陷之征,
与调胃下之,庶热去而烦自止耳。然而不言宜而日可与者,明以若吐后则肺气受伤,若
下后则胃气已损,其不可与之意已在言外。虽然调胃亦有在吐下后可与者正多,且又戒
未极吐下者反不可与,岂仲景自相反耶!但吐下后可与,必有腹满便硬等证也。不吐下
者反不可与,必有干呕欲吐等证也。((伤寒论三注。阳明篇))
    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
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
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溅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
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
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伤寒以身热恶寒为在表,身热不恶寒为在里。而阳明病无表证者,可下。
有表证者,则不可下。此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皆里证也。脉虽
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
也。若手足溅然汗出者,阳明热甚,大便已硬,欲攻其病,非大承气不为功矣。若汗
多,微发热恶寒,则表犹未解,其热不潮,则里亦未实,岂可漫与大承气,遗其表而攻
其里哉。即腹大满不通而急欲攻之者,亦宜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不可以大承气大泄大
下,恐里虚邪陷,变证百出,则难挽救矣。(<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舒驰远:阳明病脉迟者,其人里寒胜,多阴也。虽见汗出不恶寒之实证,尚不可
下。然以脉迟终非阳明胃实者比,其身必重也。假如呼吸被阻而短气,里气搏聚而腹
满,浊气上千而喘逆,如是而更验其有潮热者,方为外邪欲解,则虽脉迟身重,亦可攻
其里也。然但言可攻而不出方者,乃是商量下法而有斟酌也。何也?恐便未硬也。然必
手足溅然汗出,此为胃实阳亢,津液受蒸而外越,大便已硬也。乃真阳欲亡,故承气汤
未可与。若腹大满不通者,法当急下,何以不用大承气,而云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且戒其勿令大泄下者,是何故耶?总为脉迟身重,未可遽行大下也。((舒氏伤寒集注。
阳明篇))
    钱天来:脉迟,阳明中寒之脉也。表邪未解,当恶寒而无汗。今虽汗出而不恶寒
者,是脉气已入阳明之里。然终是脉迟,为阴寒邪气。脾胃以膜相连,故有其身必重,
短气,腹满之太阴兼证也。邪实中焦所以腹满身重。满则胃中膑胀,故短气而喘也。既
汗出不恶寒而又潮热,乃外证欲解,邪已入胃,可以攻里之候也。然四肢皆禀气于胃,
胃气实则手足溅溅然汗出,此为大便已硬,然后可与大承气汤主之。若其人微发热而恶
寒者则又不然。汗多则知邪气已在阳明,发微热恶寒则又知太阳之表证未罢,故曰“外
未解也”。凡邪实于胃,至申酉阳明气旺之时,必发潮热。若其热不潮,则阳明里邪未
实,大便犹未硬也,故未可与大承气汤。然虽未可下,若腹大满不通者,不得已而欲下
之,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下。何也?终以脉迟之故,  胃中无大实热,
所以不可与大下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成无己: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
热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
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矢。若不转矢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
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
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  胃燥得热,必大便复
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矢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注解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汪苓友:此条阳明病,以潮热矢气示人以可下之法也。阳明病潮热,虽属可攻,然
亦必以大便之微硬不硬,以定大承气汤之与不与。微硬者,犹言略硬也。若潮热不大便
已六七日,恐其腹中有燥屎。欲知之法,须少与小承气汤探之。汤入腹中转矢气者可
攻,不转矢气者不可攻。转矢气者,成注云:转气下矢也。转矢气则知其人大便已硬,
肠胃中燥热亢甚,故其气时转而下,俗谓之屁气是也。不转矢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未至
于燥,犹挟水湿,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也。故虽六七日不大便,不可以大承气汤攻之。攻
之则其人肠胃受伤,必至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津液去,思欲得水以自救也。与水
则哕者,胃虚不能消水,以故气逆而作哕也。设其人于误攻之后,复发潮热,则虽有胀
满不能食等证,不可为虚,其大便必当复硬。但溏者既去,则所留者虽硬而甚少耳。止
须复以小承气汤和之足矣。和之者,以肠胃中小热小实,用小承气汤下之,则实热去而
胃气自和。然亦必转矢气者乃可攻之,若仍不失气,并小承气不可攻之,盖慎之至也。
((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胃无燥屎而攻之,  胃家
虚胀,故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转矢气者,即渴欲
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
慎用大承气耳。(<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评述]  注家对“不吐,不下”大多认为是治法,尤氏认为指症状,也有道理,二
说可并存。本证的“心烦”都认为是热盛实烦,吴氏指出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尤氏认为
是通土气,非下燥屎,有灼见。柯氏与虚烦进行了比较,周氏则对吐下后之变证进行了
论述,也有参考价值。舒氏钱氏释“脉迟”为“里寒胜”“阳明中寒”,钱氏更认为“身
重,短气,腹满”是太阴兼证,实属附会,不可从。尤氏则指出“腹满便闭,里气不
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说理透彻明了。成氏虽对“脉迟”
的属表属里辨析,但未得要领。成氏汪氏对209条的注释,能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较
为合理。柯氏则指出小承气汤可用作试探法,在注家中高出一筹。
    [治法]
    1。泻热润燥,软坚通便。
    2.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3.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方药]
    1.调胃承气汤方。
    2.大承气汤方。
    3。小承气汤方。
    [方义]  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组成。方中大黄苦寒,酒洗,除了
清热泻火外,还有推陈致新之功。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甘草甘平和中,以
缓药性,使攻下而不伤正。三药同用具有泻热润燥,软坚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明腑
实证,燥热偏胜的证型,即通过泻大便,以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本方先煎甘草、大
黄,后入芒硝。其服法有二:一为“温,顿服”,用于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意
在泻热润燥,即方后所言“调胃气”。一为“少少温服之”,用于温药复阳后胃热扰心之
谵语,意在泄热。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方中酒大黄清热泻火、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两药配伍具有清热通便之功。厚朴苦辛温,行气散满
消胀。枳实苦微寒,破气宽中消痞。二者同用,具有破气消滞之功。全方相辅相成,具
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用于实热结聚、痞满燥热俱重之阳明腑实证。本方先煎
厚朴枳实,去滓后再入大黄,避免了厚朴枳实吸收大黄的有效成分的不足,芒硝最后入
药。分温再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

    小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去芒硝,除大黄用量不变外,减轻了厚朴枳实的用量。方中大
黄亦当酒洗(疑本条有脱字),具有清热泻火,推陈致新之功,厚朴枳实破气消滞,本
方功效与大承气汤略同,惟以去芒硝,则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弱。用于治疗较轻的阳明
腑实证或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试探法。本方三药同煎,分温二服。大便通畅后即
停服。若大便不通,则可继续服用,意在泻热除满。
    上述三方均是苦寒攻下之剂,其治疗均为阳明腑实证,但由于药物组成之不同,剂
量轻重之差异,故适应证也有轻重缓急之别,临床当灵活掌握,辨证应用。
    [方论选]
    成无己: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
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
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日: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
以汤荡涤,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冰日:宜下必以苦,
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味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
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
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
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消除热实,故以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
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
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
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
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日: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亦特谨之。(<伤寒明理论。大
承气汤方))
    许宏:议曰:中满者,泄之于内。此方乃通泄之剂也。伤寒之邪,自表传里,若至
阳明则为内实之盛也。如谵语有燥屎,大热便闭,腹满不得通,烦热,脉沉实,阳明汗
多,少阴口燥,厥阴囊缩。此非大下泄之剂,不能已也。.轻者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
汤也。小承气汤少厚朴而无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润坚。厚朴能破大实,病未至盛,以
此减之。大承气汤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满大实,非此不能除也。  <经)
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是也。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是也。燥淫于
内,治以苦温,厚朴是也。
    议曰:……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
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
结燥也。((金镜内台方议。小承气汤))
    柯韵伯: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
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夫方分
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
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
也,故名目小。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
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
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
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

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不用气药而亦名承气者,调胃即所以承气也。(经)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
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今气之不承,  由胃家之热实,必用硝黄以濡胃家之
糟粕,而气得以下。同甘草以生胃家之津液,而气得以上,推陈之中便寓致新之义。一
攻一补,调胃之法备矣。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亦得以承气名之。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
便云未坚硬者可用,不知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
故不用气药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阳明方总论))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
急滇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
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
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
伤,不可不慎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吴又可: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
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
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
皆治标之品也。不耐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
结粪))
    吴鞠通: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
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
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方
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  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
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
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
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温病条辨。中焦篇))
    [点评]  成氏引经据典,阐述方义较为合理,然则大承气汤是否以枳实为君药,尚
有争议。许氏释大黄为君,并指出大小承气汤有轻重之别,为一语破的。柯氏以剂量之
轻重,释药之君臣,似有所据,究非稳妥之言。又云调胃承气汤专为燥屎而设,亦欠斟
酌。吴谦等释大承气汤证之满痞燥实,有参考价值。吴又可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
颇具慧眼,并指出上焦痞满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加芒硝,无痞满,惟有宿结,而有瘀
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为经验之谈。吴鞠通则指出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颇有见地。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大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痞满燥实证,如208、209、212、220条等;
    2)治疗急下证,如252、253、254、320、321、322条等。
    小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痞满为主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如213、214、250条等;
    2)治疗下利伴谵语之热结旁流证,如374条。
    调胃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燥实为主的证候,如207、208、248条等;
    2)治疗胃热扰心证,如29、105条等。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用于治疗痉病、宿食以及妇人产后兼阳明腑实证等。小承气
汤用于治疗热结旁流证。
    (2)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1)刘完素将三方合为一方,名三一承气汤,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所主诸证。
    2)李中梓(医宗必读):大承气汤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
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者。用小承气汤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
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3)吴瑭(温病条辨):三方分别治疗阳明温病的不同证型,并在三方基础上增订了
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
临床应用范围。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承气汤类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支
气管炎等病证,只要合并阳明腑实证或表现为里实热证的就可应用。如阳氏用调胃承气
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周氏用大承气汤加连翘、桑白
皮、杏仁、桔梗、贝母等治疗小儿肺炎30例疗效明显。
    2)消化系统
    ①肠梗阻  程氏将大承气汤加莱菔子、赤芍,配合西医胃肠减压与对症治疗,通过
胃管给药,治疗老年性肠梗阻196例,取得症状缓解,胀痛消失的满意疗效。
    ②急性胰腺炎  韩氏将大承气汤加黄芩、黄柏、柴胡为基础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
急性胰腺炎48例,获痊愈。
    ③急性胆囊炎  曾氏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三七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
急性胆囊炎75例,每日 2剂,一般经1—2天治疗,症状及体征即缓解,总有效率为
97%。
    ④胆道蛔虫证  朱氏对胆道蛔虫症患者,令其先饮米醋0。5—0.7ml/kg体重,再服
大承气汤煎液lOOml,名苦酒承气汤,治疗本病患者20例,除1例并发胆结石梗阻,
转手术外,其余均获痊愈。
    ⑤阑尾炎  梁氏将小承气汤加败酱草、红藤、丹参、桃仁、虎杖、白花蛇舌草等,
同时服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150例,痊愈147例,占98%,好转2例,转手术治疗1
例。与青霉素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⑥胃石症  王氏将小承气汤加鸡内金、郁金、莱菔子、代赭石、陈皮、甘草为基本
方,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5g,用米醋20ml及开水冲服,治疗胃石症35例,痊
愈23例,有效u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⑦上消化道出血  彭氏将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辨证属胃热炽盛、迫血
妄行或肝火犯胃,络伤血溢者,取得满意疗效。
    ⑧d~Jt,肠套迭  孙氏用30—40%浓度的大承气汤200—400ml加入5%一10%浓度
的钡剂,加温开水适量灌肠,治疗小儿肠套迭,疗效明显而安全。
    此外承气汤类方剂还可应用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疾病。

    3)内分泌系统  三承气汤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病证。薛氏报道用大
    承气汤加生何首乌、龙胆草、黄精等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代谢紊乱者6例,获痊
    愈。证明大承气汤对防止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合并糖尿病昏迷等有积极意
    义。
    4)精神神经系统  郭氏将大承气汤合逍遥散化裁治疗癫狂66例,疗效明显,大多
    数患者服8剂就获效。王氏等用调胃承气汤加枳壳、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当
    归,名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结果基本痊愈21例,占42%,有效
    26例,占52%,无效3例,占6%。L13)邓氏用大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例经
    一般抢救治疗4天未见好转,经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次日排便7次,后神清热退,言语
    自如。徐氏用大承气汤加蝉衣、灭滴灵灌肠,配合西医抗感染、中和外毒素、止痉、
    支持疗法等,治疗破伤风351例,其中轻型、中型共249例,重型102例,结果轻、中
    型全部治愈。重型患者死亡33例,占102例重型患者的32。35%,其经验为务必做到
    尽早腑通,保持每天解大便1—2次。
    5)泌尿系统  三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李氏报道将大承气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车前草、木通、
    泽泻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38例,结石直径在lcm以内者129例,lcm以上者9例,
    结果治愈1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7.2%。
    6)外科
    ①术后粘连  黄氏将大承气汤加金银花、赤芍、桃仁、莱菔子治疗各种腹部手术后
    因粘连造成的肠梗阻14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例。1~17)赵氏用大承气汤配合综合疗
    法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4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于促进胃肠
    功能的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复发,具有明显作用。
    ②术后感染  叶氏用大承气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玄参等煎汁,于患
    者术前3天起,每天下午服头煎,至术前晚上再用二煎作一次性灌肠,观察25例肠道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者仅2例,证明大承气汤具有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③术后肠功能紊乱  何氏用小承气汤为基本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8例,
    其中血瘀型加大血藤、乌药、木香、川楝;气滞寒痛型加木香、青皮、肉桂、乌药、小
    茴香、干姜;气结型加木香、陈皮、青皮、砂仁、香附。每天服2剂,每3—4小时1
    次。结果10小时内排气者24例占50%,10--24小时排气者20例占41.67%,24--48
    小时排气者4例占8.33%。明显早于对照组。
    ④肠麻痹  杨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病人除原有临床表现
    外,均存在持续性腹痛,X线透视见全腹高度胀气,部分患者有溢出状呕吐。经大承气
    汤加减灌肠后,获满意疗效。
    ⑤铅中毒腹绞痛  慢性铅中毒腹绞痛是临床急性痛证之一,徐氏用大承气汤加减治
    疗本病30例,腹痛剧烈者加玄胡、乌药,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食欲不振者加北
    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结果服药1—2剂,15例在6—12小时内排便,14例在12—
    24小时内排便。大便一通,腹绞痛即消除或基本缓解。再配合西药短程间歇祛铅疗法,
    全部治愈。
    ⑥结肠脾(肝)曲综合征  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结肠充气,嗳气等症。周氏

将大承气汤加木香、青皮、郁金、白芍、陈皮等为基本方,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胀
剧者加莱菔子,腹痛剧者加元胡、川楝子,右上腹胀痛者加柴胡,无便秘者去芒硝,减
轻大黄用量。治疗本病13例,结果获痊愈。
    ⑦梗阻性黄疸术后内毒素血症  本病病死率较高,而内毒素血症是本病术后并发症
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陈氏等用大承气汤加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
芩,组成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本病43例。于手术前5天服用本方,结果梗阻性黄疸临床
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复方大承
气汤对梗阻性黄疸的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骨伤科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征是由创伤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的
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以呼吸窘迫,发绀,便秘,鼓肠为主要表
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刘氏等用大承气汤治疗本病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
8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大承气汤的泻
下通腑作用,促进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机能状态的恢复。改善肠道功能,可能促使肺
脏损害的修复。
    ②脊椎损伤性气膨症  郭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番泻叶、枳壳、红花、桃仁治疗脊椎
骨折后腹部胀满,上下气机不通者,获得满意疗效。
    8)传染病  马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丹皮、赤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伴有腑实证,
取得满意疗效。王氏报道,有人曾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86例,其中77例用
中药泻下逐瘀,方用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桃仁、生地、麦冬等,总有效率99.51%{281。
    9)其他  三承气汤还可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子痫、产后发热;五官科疾病,
如乳蛾;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斑疹;以及痄腮,痔疮等病证。只要符合三承气汤的
适应证就可应用。
    医案选录
    1.疔毒走黄。郑某,男,17岁。上口唇生一小疹,误认为粉刺而挤压。翌晨,红
肿痛痒增剧,至午后而来诊。证见疮顶紫黯,无脓,上唇外翻,浮肿蔓及西侧颧颊,焮
热拒按,高热41℃,气急,鼻翼煽动,  口渴,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尿短赤,
便秘5日未下,脉滑数有力,辨为疗毒走黄,属阳明胃腑之燥实证,急宜通里攻下。药
用: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g,芒硝(冲)lOg,麻黄9g,生石膏60g,银花40g,
菊花12g,赤芍15g,  (外用金黄软膏局敷)。1剂。热降,便通,尿多,烦躁已安定,
遂依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3g,加连翘15g(外治同前)。2剂,热降至37.213,肿痛
大减,疮顶仅有少量脓液,气急鼻煽均平。宗原方去麻黄,大黄。石膏减量为30g,加
生地,元参各30g,继进2剂,外治仍以金黄软膏收功。按:本案疗毒走黄,热毒鸱
张,且腑气不通,邪热更炽盛。故用通下法,釜底抽薪,通下级上是也。方中重用大
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以下而解腑实,上病下取是也。又少用麻黄合大量生石
膏,宣肺泄热。菊花、银翘解毒。生地、元参、赤芍凉血分之热,化险为夷。(<中医研
究)1994;7(3):31)
    2.脑梗塞。吴某,男,65岁。1990年7月9日初诊。平素嗜酒醴肥甘,形体丰
腴,常有头昏。5日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面赤,气粗痰鸣,  口臭,

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绛,苔黄焦生芒刺,脉弦数。检查:双
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颈软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23/15kPa,CT
示:左侧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塞。证屑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热结阳明。而肝阳上
亢、风痰上扰,清窍被蒙,经脉阻滞为其本,阳明热结为其标,急则治其标,治以通腑
泻热,涤痰开窍,活血通络。药用:大黄(后入)15g,芒硝(冲)12g,菖蒲15g,枳
壳、制南星各10g,瓜蒌、赤芍、桃仁各12g,丹参20g,地龙12g,生甘草10g。另用
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鼻饲灌入,药后泻下燥屎10余枚,神志转清,能说话,但謇
涩不利,右侧肢体稍能活动。改用乎肝化痰活血通络:天麻、菖蒲、远志各10g,地
龙、当归、怀牛膝各15g,丹参20g,川芎、钩藤各12g,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已能
独立行走,病告痊愈。(<江西中医药)1995;(5):12)
    3.癫痫。患儿,男,6岁半。于1986年5月23日初诊。宿有癫痫病史3年余,每
于食香燥之品,大便秘结而诱发。曾辗转数医用中西药治疗,不能根治。3天前,突然
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粘沫,口中发出如羊叫声,气粗息高,面红目赤,口苦,大便秘
结,5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证属燥屎内结,痰火相搏,
上蒙清窍。治宜峻下痰火,佐以熄风止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枳实10g,厚朴
10g,竹茄10g,,僵蚕6g,全蝎68,生大黄8g(后下),芒硝6g(冲服)。
    药服1帖,解下如羊屎状硬便6枚,原方不变,又进1帖,大便4次,质稀秽臭量
多,挟有粘液,诸症消失,仿河车八味丸化裁,调理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天
津中医)1989;(5):45)
    4.哮喘。王某,男,50岁。1991年8月26 Et入院。哮喘病史3年,初发病情较
轻,每因寒温不调而突发胸闷气促,入冬更甚,缓解后如常人。这次因疲劳后淋雨受凉
诱发。症见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胸脘痞闷,吸气困难,喉中有哮鸣音,
动则喘促更甚,咳嗽有痰,痰多白稠,吐咯不尽,有时痰带血丝,  口干欲饮,不思饮
食,溲赤,大便5日一行。舌红,苔黄中心干黑,扪之无津,脉细数。此乃大肠实热,
治宜通腑泻热。方拟小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g,厚朴5g,杏仁、枳实各
10g,麦冬15g,水煎服。1剂后,大便解出甚多,状如羊粪,咳嗽减轻。上方大黄减为
15g,再进3剂。药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能平卧及下床活动,思食,黑苔已退。后
以清润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哮喘多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降所
致,而发于肺与大肠者,病变常互为因果。本例为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消灼,肺体不
润,大肠失滋,上下不通之故。运用“上壅者疏其下”之治法,以小承气汤轻下之,泻
而平之,可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而去。((新中医)1993;(2):44)
    5.中毒性痢疾。唐某,男,5岁。1991年3月15 El入院。患儿因发热、腹泻2天
而入院。其母亲代诉患儿素体健康,于3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烦躁,在当地医院作
“感冒”治疗,次日发热仍不退,腹泻2次,精神萎靡而于3月15日来我院求医。查:
T 39.8℃,心率150次/min,腹膨胀,拒按。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和
红细胞;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 21×10。/L,N 0.88,L 0。12,入院诊断
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中药给予白头翁汤加减,西药给予静滴氯霉素、补液、
降温,口服痢特灵等处理,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烧不退,面色青灰,四肢厥
冷,呼吸急促,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间见呕吐,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有力。除

继续用氯霉素静滴外,并输氧、肌注洛贝林、物理降温、肛管排气及肌注新斯的明,虽
经积极处理,但病情尚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减为主,以急下存
阴,釜底抽薪,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作适当对症处理。中药用:大黄(后下)、厚朴、
枳实、莱菔子、车前子(包煎)各5g,  白头翁、赤芍、淮山药各10g,黄连2g,玄明
粉(冲服)1真,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ml,分次鼻饲。用药1剂后,即排出灰褐
色大便1次,患儿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可闻及较活跃的肠鸣音。气促改善,精神转佳。
次日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广木香3g,焦三仙10g,每天1剂,连服2天,配合适当
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患儿体温下降至37℃一37.5℃之间,腹
胀消失,无呕吐、腹泻,呼吸平稳,四肢转温,病已转危为安。遂更用健脾益气养阴
之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善后,共住院1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12(11):
508)
    6.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易某,女,36岁。1990年6月10 El以发热,
尿频、尿急、尿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2天之主诉就诊。患者于6月8日始,突然出现
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小便淋漓刺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头昏痛,腹胀
痛,拒按,小便色如洗肉水样,大便2天未解,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X光平片提
示:左输尿管下段见有一约0.3cm×0.3cm之密度增高影。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红细胞(+++),草酸钙结晶(+);血常规检查:WBC 13.5×10,/L,N 0.81,
L 0.19。入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经西药静滴庆大霉素、氨苄青霉
素、止痛药,中药煎服八正散加减等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胀痛益甚,拒按,发
热不退,大便数Ft未解,脉滑数,此为阳明腑实已成之证,遂改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
(后下)、厚朴、黄柏、甘草梢各10g,枳壳、滑石(包煎)、车前子(包煎)、丹参、冬
葵子各15g,金钱草30g,白茅根20g,田三七(另煎)5g。每日1剂,浓煎至600ml,
分2次服完。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发热始退,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小便通利。继
用原方加党参、麦芽各15g,连服10剂,体温复常,腹痛止,二便调,复查腹部X光
平片与6月13日片比较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影已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血
常规:WBC 10.5 X 10,/L,N 0。72,L 0.28,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药复方新诺明、
碳酸氢钠各每次2片,每日2次,以善后。共住院2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
1991;12(n):509)
    7.破伤风。张某,男,25岁,农民,都昌县人。1988年3月21 Et初诊。患者旬
日前因砍柴左食指被刀所伤,当时自用泥土按压伤口止血。10余日后,忽感头痛,恶
寒发热,次日牙关紧急,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发热而不恶寒,
即入县人民医院治疗。经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冬眠灵以及对症处理多日,患者仍
高热不退(39℃以上),神志昏蒙,时有谵语,汗出湿衣,项背强急,稍加惊扰则抽搐
不已,甚则角弓反张,大便八九日未下,腹胀板硬如鼓,小便1日未通,病情极为危
笃。西医欲行灌肠、导尿,又恐惊扰病者使病情加剧。遂邀余会诊。余细察病人,一派
里实热证,再察舌按脉,见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即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后
下)25g,芒硝(冲)10g,厚朴、枳实各15g,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防风各9g。煎
汤鼻饲。药后数小时,泻下臭粪如败卵数次,上症减轻,再以原方2剂,煎汤频频灌
服,泻下甚多,诸症大减,小便亦通,神志转清,后经中西医结合调治半月而愈。按:

本例患者,素体壮实,由于创伤止血不当,遂致风毒入侵,初犯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
通,故见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肌肉痉挛;风毒化热化燥,内传胃腑,与糟粕相
结,影响腑气的通降,而成里热实证,故见上证。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下证俱在,故
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配以祛风化痰止痉之品而取速效。(<陕西中医)
1996;17(1):37)
    8.不全性肠梗阻。毛某某,女,37岁,工人。患者1993年3月21 Et在市某医院
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脐下反复腹痛,4月2日下午1时许,脐下刺
痛拒按,呈阵发性加剧,即复诊于市某医院,该院主张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来
我院急诊,于当晚11时20分,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症见:脐下刺痛,呈阵
发性加剧,痛甚则抱腹辗转,头冒珠汗,腹中雷鸣,时见包块,此起彼伏。10小时内
呕吐2次胃内容物,嗳气呃逆,偶有矢气,大便未行。舌质红边见瘀点,苔黄燥,脉沉
弦。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无固定压痛点,肝脾未扪及,脐下可见一长约6cm
的手术刀疤,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水过音。腹部B超:可见游离气体,提示为不全
性肠梗阻。分析此病人,乃手术之后,血瘀气滞,瘀久化热,热即与肠中燥屎相结,阻
滞气机,失于通降,形成里实热病证,拟通里泻下法,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g
(后下),芒硝5g(兑入),厚朴15g,枳实10g,生甘草3g,红藤15g,忍冬藤15g,1
剂。中药保留灌肠方: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5g(兑入),厚朴30g,炒枳实15g,
莱菔子30g,广木香15g。外敷方:芒硝120g(上盖热水袋,外敷痛处)。用药40分钟
后,患者矢气增多,开始泻下稀便多次,次日凌晨腹痛已止,诸症悉除。再用中药保留
灌肠方2剂,以巩固疗效。继以健脾、和胃,理气行滞方调理5剂收功,痊愈出院。
按:患者病起于手术之后,血脉瘀阻可知,临证所见脐下刺痛,舌边瘀点,均为瘀象。
腹痛拒按,苔黄燥为可下之明征,痞、满、燥、实悉具,故选用大承气汤,方中生大黄
泻热通便,活血化瘀,实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猛将。辅以通里泻下的芒硝,佐以破
气行滞的厚朴、枳实。使之以红藤,忍冬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味虽简,但服后
患者腑气即通.热瘀得清,痛随利减,诸症悉瘳。值得一提的是,本例采用内服与外用
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合治法,故能相得益彰。(<江西中医药)1995;26(6):9)
    9.铅中毒腹绞痛。戴某某,男,56岁,瑶田供销社干部。1986年8月2曰晨初
诊,因剧烈腹绞痛5小时,而由家人急送入院。患者近3天来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4
天,昨半夜起持续剧烈腹绞痛,入院前曾在乡村医生处肌注阿托品等无效。1年前曾有
类似发病史,作尿铅测定后,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治疗而愈。入院时病人身体
蜷曲,辗转不安,双手捧腹,叫号不迭,面色苍白,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
弦数。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齿龈边缘有铅线,  口内可闻及金属味,T
36.8℃,BP 20.0/12.7kPa,RBC.3.8×10”/L,WBC.6。8×10。/L,Hb 9.5g%。当天
尿送检报告尿铅0。13mg/L。入院诊断:慢性铅中毒(中度),拟方:大黄30g,芒硝
20g,厚朴15g,党参15g,白芍15g,枳壳15g,元胡10g,牵牛子8g,火麻仁10g,立
即煎服,6小时后排便1次,绞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再便1次,腹痛基本消失,生活
自理。以后连续两天,每日服大承气汤加味1剂,  日排便2—3次不等,便通后来再出
现腹痛,同时行西药祛铅治疗,第4天出院,改行门诊间歇祛铅治疗而痊愈。按:本证

为铅毒积蓄日久,其病机不外热毒蕴积中焦,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铅毒乃
病之本,绞痛、腹胀乃病之标,治疗重在通腑泄热,疏畅气机,排除肠胃积滞,以通为
用。大承气汤具有行气导滞,通导大便,峻下热结之功用,铅中毒患者,腹绞痛发作
前,往往均有程度不同的便秘。痞满燥实之症皆具备,非用大承气汤峻下而难收功。
((江西中医药)1993;24(1):17)
    10.癃闭。云某,女,26岁。1992年12月12日初诊,大便不通4天,尿闭1天,
两天前欲大便,数登圊而不通,以致肛门、会阴坠胀渐及下腹。次El小便亦难排出,下
腹胀痛难忍,就诊前一天下午,到当地卫生院服泻药并导尿,但以后仍不能自行排尿,
大便仍未解,故来门诊求治。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腹部微胀气,膀胱区轻度充
盈,证属肠道积滞气结,下焦湿热。治宜破气结,泻热,坚阴化气。方用小承气汤合滋
胃通关丸加味。药用大黄lOg,厚朴lOg,枳实lOg,黄连6g,知母lOg,黄柏lOg,桂
枝6g,桔梗6g。1剂。即煎服,嘱药后4小时若二便不通,请去急诊室复诊。翌晨患
者又至,述药后二便已通,诸症消失,一如常人。随仿麻子仁丸方加减3剂,隔日服用
1剂,乃归。按:本例之癃闭,续发于大便不通之后,若大便通,小便之闭当自然缓
解。而大便不通仅4日,恐尚未形成燥屎的程度,虽有燥结,其势尚轻,为慎重起见,
应先用小承气作一次试探。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下腹胀满疼痛,属肠道气滞结
热,下焦湿热蕴结。所以选用小承气汤以大黄泻实热,以厚朴、枳实通气滞,知母、黄
柏、黄连清利膀胱湿热,膀胱赖气化以运行,故用桂枝化气利水,桔梗宣肺气,使之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上焦开,则下焦之水出焉。(<中医函授通讯)1994;(1):27)。
    [按语]  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阳明腑实证
外,还治疗太阳病的兼变证,热结旁流证,急下证等。大承气汤证以潮热,谵语,腹胀
满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邪结聚。若证情
较轻或不典型者可选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等里热炽盛证为辨
证要点,对于燥热偏胜而肠胃结聚不盛的腑实证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急下证不必便硬而
后下之,吴又可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
结而致邪热”,主张“有是证则投是药”。可知三承气汤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具有攻下实
热,荡涤燥结之功效,只要是腑热炽盛就可用承气汤急下存阴。临证当根据病情轻重缓
急区别应用三方。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三承气汤,不但用于外感热病,还用于内伤杂病,
更用于危重病证,且疗效显著。但承气汤毕竟是攻下之剂,易于伤正,临床切勿犯“虚
虚实实”之戒。
    临床应用三承气汤还当注意煎服法。大承气汤当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煎大
.黄,以避免枳朴残渣吸收其汁。大黄若用于通便可用生大黄,煎煮时间不宜太长;若用
于清热可用制大黄。芒硝最后纳入,也可冲服。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
时间同煎,有研究证明,若久煎芒硝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还当注意服药的
灵活性,调胃承气汤有“顿服”与“少少温服”两种服法;小承气汤有“少少与之”的
服法;大小承气汤均有得下余勿服的要求。临证应用三承气汤还当随证加减使用,吴鞠
通<温病条辨)的承气汤类方可参考应用。
    [现代研究]
    70年代起有关大承气汤的研究屡有报道,认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道的推进机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血循环、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
以及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等作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进展。
    (1)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杨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
活动影响,提出直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电兴奋性是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一种细
胞水乎的机理。L29)康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
响,得出肠梗阻的发生与发展和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大承气汤抑制梗阻
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增加,可能是该方剂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离子机制之一。同时还发现
大承气汤对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林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
阻大鼠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影Ⅱ向、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大
承气汤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2)对脏器血流变化的影响  张氏等应用生物微球技术测量腹膜炎时兔腹腔主要脏
器的血流变化及大承气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不仅有增加胃肠血流的作用,
而且对腹膜炎时大部分腹腔脏器都有增加其血流的效果。其意义在于可增加肠壁或腹腔
脏器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失,这是攻下法治疗腹膜炎的
机理之一。此外还可使肠蠕动增加,改变炎症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
进腐败物分解排出,预防肠源性感染。
    (3)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向  大承气汤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而防止联接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的粘合质中所含的透明质酸解聚,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降
低炎症病灶的扩散的机理已经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活性肠肽(VIP)是所有胃
肠功能的抑制因子。尤氏等通过观察肠梗阻家兔血管活性肠肽改变及大承气汤对其影响
后,认为大承气汤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表现为双向调节作
用,L3x表明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林氏在观察大承气汤对家兔实验性肠梗阻血浆NA
水平的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吸收,改善微
循环,增加腹腔脏器及肠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肠梗阻时的缺血、缺氧的功效。
    (4)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  田氏等对大鼠经口服大剂量次碳酸铋,使大便秘结,
直肠扩张(肠梗阻模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结果表明通过泻下能增强肺的肃降功
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力。薛氏制作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家兔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对肺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表明大承气汤对模型有提
高Pa02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同时认为能增强脏器血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
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通换气功能,升高
Pa02有积极意义。
    (5)菌毒并治作用机理的研究  多年来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胆系感染、急性肠
梗阻、急性肺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已显示出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抑制
细菌生长繁殖、排除和拮抗内毒素以及防治内毒素血症、保护肝肾功能的功效。近年的
研究又有进展,大承气汤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  田氏等报道当
大承气汤稀释至256倍时,对鲎试剂一一内毒素的凝胶反应仍呈阻断效应。陈氏等
通过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认为该方确实具有预防与
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解氏等总结国内近期文章,将大承气汤预防和治疗内毒素
血症的作用机理归纳如下:①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

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同时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
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②调动体内因素、促进内毒素灭活:通过改善微循环、降
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③对血流中的内毒素产生直接拮抗作用;
④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腹腔脏器血流的增加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达到保护脏器
的作用。秦氏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免测定方法观察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及前列腺E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并通过研究认为大承
气汤对其异常指标早期得到改善,肿瘤坏死因子的检出率和含量明显下降,血浆前列腺
素E:明显降低,说明大承气汤确实对于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因子有作用。


第九节  阳明发黄辨(259--262)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裹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
於寒湿中求之。(259)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261)
    肥栀子十五个,擘  甘草一两,炙  黄蘖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麻黄二两,去节  连朝二两,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
温三服,半日服尽。
    [词解]
    (1)瘀热:此处瘀通郁,义为郁滞,不流通。指病邪阻滞于体内,蓄积成热。
    (2)身必黄:必,此处用作连词,表示假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身必黄,
如果身体发黄疸。    ,
    (3)连轺(y60摇):  <千金翼)卷九轺作“翘”。赵刻本<伤寒论)连轺下,有
“连翘根是”四字。现多用连翘。
    (4)生梓(zi子)白皮:即梓树的韧皮部。

    (5)潦(160老)水:雨水。(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龟鳖。”郑玄注:“雨
水谓之潦。”
    [提要]  发黄的主症、病机及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证治的区别。
    [释义]  发黄的主要症状,从原文描述来看是身黄、目黄、小便黄,其中尤以目黄
为要。根据病证性质分为寒湿发黄和湿热发黄两大主要类型。发黄的基本病机是寒湿或
湿热蕴结中焦,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
    发黄与感受湿邪,湿无出路,或热病过程中,失治或误治,导致湿郁于里有密切关
系,因此张仲景在原文中提到小便不利,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则可能
发黄,反之,汗出、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可见湿郁于里与热邪或寒邪相结,壅阻中
焦,进而影响肝胆是导致发黄的关键。因此,发黄的治法,总以利湿为主,根据病邪性
质和正气盛衰可分为温化寒饮和清化湿热两大主要方法。
  259条辨寒湿发黄的证治及禁忌。本证表现为身黄、目黄、尿黄,黄色晦暗,后世
称之为阴黄,尚可伴有脘腹胀闷,腹满时减,不欲食,苔白腻,脉濡弱等症。本证除有
寒湿蕴结于里外,尚有中阳不足的病理变化,从“伤寒发汗已”来看,中阳不足的成因
与发汗太过有关,另外,与病人素体脾阳不振,易受寒湿侵犯亦有关系。本证的治疗,
原文只讲“于寒湿中求之”,后世多以温脾、散寒化湿之方,如理中汤、四逆汤、茵陈
五苓散等。
  260条辨湿热发黄的证治。本证的特征是身目发黄、尿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后
世称为阳黄。本证的主要伴有症,结合236条可为:发热,  口渴引饮,但头汗出身无
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腹微满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本证由于阳明
里热不解,热郁于里,气机阻滞,从而影响三焦气化,水液不能从常道排出体外,留而
成湿,导致湿热相结。亦可由于受湿邪侵犯与热互结,进而影响三焦气化,水液排泄失
司,使热之与湿纠缠不解。湿热蕴结中焦导致腑气壅滞,可见腹满,由于本证与阳明热
燥结肠之腹满相比,其满尚轻,故称腹微满。本证总属湿热蕴结于里,肝胆疏泄失司,
胆汁溢于肌肤所致。治宜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
  261条亦为湿热发黄,原文论述较简,从栀子柏皮汤所用之药来推断证候,则应有
两个特点,一是热多于湿。二是湿热内结较轻,因此本证的表现主要是身黄、目黄、尿
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  口渴,小便欠利。惟其湿热内结不重,故无明显腹满、便
秘等症。治宜栀子柏皮汤,清解里热,除湿退黄。
    262条为湿热发黄兼表证,或湿热弥漫全身,原文曰“瘀热在里”,点明了本证的
性质属实热,故此种发黄亦具有阳黄的特征,即身目发黄、小便黄,色黄鲜明如橘子
色。其他伴有症,原文虽没有详细描述,然据方测证,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伴有表证,
如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二是伴有湿热弥漫全身的证候,如见发热,无汗,头重,脘
闷,小便不利等症。本证多见于发黄初期,往往表未尽解,则部分病邪已入里化热与湿
相合,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而发黄,如喻嘉言所说:“伤寒之邪,得湿而不行,所以热
瘀身中而发黄。”本证发黄,湿热弥漫全身,上、中、下三焦均波及,中焦积滞不明显,
故无腑气壅滞之象。治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热利湿,兼以解表。本条与260条的区
别之处主要有二:一是本条可兼表证,260条纯属里证;二是本条是湿热弥漫三焦,
260条为湿热壅滞中焦为主。

    [选注]
    成无己: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
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满者,热气甚于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与茵陈
汤,利小便,退黄逐热。(<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医宗金鉴):身黄,湿热之为病也,湿盛于热,则黄色晦,热盛于湿则黄色明。如
橘子色者,谓黄色明也。伤寒七八日,身黄色明,小便不利,其腹微满,此里热深也。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伤寒发汗已,热气外越,何由发黄,今者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
以其人在里素有寒湿,在表又中寒邪,发汗已,在表之寒邪虽去,在里之寒湿未除,故
云不解也。且汗为阴液,乃中焦阳气所化,汗后中阳愈虚,寒湿愈滞,脾胃受寒湿所
伤,而色见于外。此与湿热发黄不同,故云不可下。或问日:湿挟热则郁蒸发黄,今挟
寒,何以发黄;余答云:寒湿发黄,譬之秋冬阴雨,草木不应黄者亦黄,此冷黄也。王
海藏云:阴黄,其证身冷汗出,脉沉,身如熏黄,色暗,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治
法,小便利者,术附汤;小便不利者,大便反快者,五苓散。(《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
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发黄有因瘀热者,亦有因寒邪者,有因于燥令者,亦有因于湿化者。则寒
湿在里,与瘀热在里不同,是非汗下清法可治矣。伤寒固宜发汗,发之而身目发黄者,
非热得越,是发汗不如法,热解而寒湿不解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
    [评述]  对发黄的成因及其辨证论治,诸注家阐述颇明。认为寒、湿或湿热之邪的
侵犯,蕴结于里而成寒湿或湿热发黄。汪苓友指出人体素有寒湿,或发汗伤中阳,致寒
湿易停,是寒湿发黄的成因,此说强调了发黄的内因。对于发黄的治疗,主张因证施
治,尤其提出了寒湿发黄的选方用药,补充了(伤寒论)原文的不足。
    [治法]
    1.清热利湿退黄。
    2.清解里热,除湿退黄。
    3.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
    [方药]
    1.茵陈蒿汤方。
    2.栀子柏皮汤方。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方义]
    茵陈蒿汤是清热利湿退黄的主方。方中茵陈苦泄下降,清利湿热,为治黄疸的主
药,配栀子则清泄三焦,湿热从水道而去。配大黄则通导腑气,湿热郁毒从肠道而出。
茵陈、栀子、大黄均属苦寒,苦能胜湿,寒能胜热,三药同用清热燥湿力明显增强,同
时大小便得通,加速病邪的清除,黄疸随之而退。腹满便秘者方中的大黄宜用生大黄,
以取较强的通便泻下作用。方后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是全身之黄
疸从小便而去,又云“一宿腹减”,可知瘀热得去,则病症随之而减。
    栀子柏皮汤,用栀子配黄柏,苦寒清热泄湿,炙甘草和中护胃。方中不配大黄,则
通便泻下力小于茵陈蒿汤;不配茵陈,则清热利湿力不如茵陈蒿汤,因此本方的退黄利

湿力较弱。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具有发汗、辛散表邪的作用,麻黄、生
姜又有散水气的作用,杏仁宣散肺气而通便,有利去邪。连翘、生梓白皮苦寒能清热解
毒(梓白皮现多以桑白皮代之),与赤小豆同用可起清热利水除湿之效。甘草、大枣调
和诸药,并和脾胃。全方具有清热利湿兼以解表发汗的功能。本方驱湿除通过利大小便
外,还取由汗而发,此即<内经)  “开鬼门”之法。本方集发汗、利水、通泄于一方,
通达表里、上下,除湿退黄,但通腑泄满之力逊于茵陈蒿汤。方用“潦水”煎煮,是取
地面流动之雨水,是取其味薄不助湿气之意。
    [方论选]
    成无己:王冰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
也,非大寒之剂,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泄
之,泄其热者,必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人
心而寒胜热,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酸,
宜下必苦,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甚热大毒,必祛
除,分泄前后,复得利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钱天来:茵陈性虽微寒,而能治湿热黄疸,及伤寒滞热,通身发黄,小便不利。栀
子苦寒泻三焦火,除胃热时疾黄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烦懊侬、郁热结气、更入血
分。大黄苦寒泄下,逐邪热、通肠胃,三者皆能蠲湿热、去郁滞,故为阳明发黄之首剂
云。((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医宗金鉴):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
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
营卫也;加连翘、梓皮以泄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
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点评]  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配伍精当,钱天来评说颇为中肯,栀子入血分除
邪,大黄泄在里之久瘀热,非专为燥屎而设,有助于掌握方义及临床选用。(医宗金鉴)
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义阐述甚明,并提出无梓皮用茵陈代之,亦为临床可取。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茵陈蒿汤的应用
    1)<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病发黄证,见236条、260条。
    2)<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之谷疸。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温疫论):本方治疗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
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  (温疫论)中茵陈汤与(伤寒论)之茵陈蒿汤组成药味相同,
但两方的药物剂量有别,<温疫论)于本方重用大黄,减轻茵陈剂量。
    2)  (温病条辨):运用本方治疗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
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发黄者。
    (3)现代应用
    茵陈蒿汤的现代应用
    1)病毒性肝炎:茵陈蒿汤治疗病毒性肝炎有肯定的疗效,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疗效甚佳。易氏等报道以茵陈蒿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疗程
14天,结果在退黄方面:60例中,显效40例,有效16例,有效率93.33%。谷丙转
氨酶大都伴随下降,肝炎有关症状亦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易氏等的
经验是重用山栀、大黄,其方为茵陈、山栀各20g,大黄30g,见泛恶、呕吐者加半夏、
生姜,肝区疼痛者加丹参、赤芍,腹胀、纳少者加枳壳、山楂、神曲。吴氏报道用
茵陈蒿汤加郁金、虎杖、败酱草等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5例,总有效率达
98.08%。林氏用茵陈蒿汤加黄芩等药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总有效率73.3%,林
氏认为茵陈蒿汤治疗本病的效果似比西药来得明显,而且对急性甲型瘀胆型肝炎的疗效
高于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
    对于小儿病毒性肝炎,么氏等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与对照组相比,
中药组肝功能恢复较快,症状改善明显。韩氏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
30例,从中体会到无论甲型或乙型肝炎,只要符合湿热亢盛,急性有余之实象,皆可
用苦寒清泄的方法,对新生儿实热之证,也可放心使用,但应病衰其大半而止为宜,恐
伤脾胃,所以在茵陈蒿汤中加白术、神曲,可使脾胃健运,增强小儿机体抗病邪能力,
使之康复。赵氏等报道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千余例,治愈率
95%,有效率达100%,方药组成:茵陈lOg,栀子6g,大黄4g,滑石6g,木通6g,
柴胡3g,竹叶3g。灯草3g。
    2)高胆红素血症:除病毒性肝炎外,胆道结石亦可致高胆红素血症,茵陈蒿汤仍
是常用之基本方。王氏认为高胆红素血症按中医辨证仍属黄疸范畴,但单纯使用清热利
湿药物,效果多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黄色灰黯之“阴黄”,  “治黄必治瘀”,即使黄疸早
期也应考虑瘀的存在,因此王氏用茵陈蒿汤加赤芍、丹参、虎杖根等药治疗,取得较为
满意的疗效。
    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首选方剂,方中大黄的作用甚为重要,在具体应用上,
众多医家各有己见,如黄疽兼便溏时,大黄能否用?崔氏认为大黄的应用,应以黄疸的
存在与否作为依据,绝不可视大便溏而舍弃不用,但在用量上可根据大便的溏、秘不同
而灵活变通。小儿黄疸大黄是否适用?张氏等认为应该使用,能提高疗效,但大黄
用量需根据不同年龄适量增减,2—5岁用6g,5—10岁用8g,10—14岁用10—12g。
大黄煎法怎样为适宜?张氏提出大黄宜与茵陈等药同煎,使其峻泻之力减而缓下逐湿祛
瘀退黄之功尚存,但凡阳黄证无论便秘,或如常,或溏皆可放胆用之,药后畅腑去邪退
黄,又鲜有伤中败胃之弊。
    3)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茵陈蒿汤虽为湿热黄疸而设,但用治其他疾病亦有确
切疗效。杨氏治一胃脘痛伴黑便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内阻,用茵
陈蒿汤加党参、茯苓、白及粉等,服13剂而愈。又治一阑尾炎患者,证属湿热内蕴,
气滞血瘀,用茵陈蒿汤加败酱草、蒲公英、牡丹皮等药物,3剂后二便通,腹痛消失,
再以调养康复。可见茵陈蒿汤导积滞、通二便、凉血活血的作用对肠胃湿热瘀阻,
二便不畅证候甚为相合,故用之效著。
    4)肥胖症:杨氏认为肥胖由痰湿瘀阻,湿热互结引起,伴有二便不畅者,选用茵
陈蒿汤配以化痰理气之陈皮、半夏、茯苓等,可使痰湿热俱消,肥胖得到控制,如曾治
一例,服药2月余,体重下降3.4kg。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现代应用
    1)肝炎、肾炎:本方广泛用于消化、泌尿、神经、循环、呼吸、传染病等各系统
疾病中,其中以黄疸型肝炎、小儿肾炎最为常用。黄疸型肝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
解,适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谭氏等经病案统计得出本方的临床多见症状是发热、
恶寒、水肿、发黄(色鲜明)、食少、尿短赤。李氏曾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一急
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剂而愈,随访一年正常。
    2)哮喘、荨麻疹:蒋氏报道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地龙治疗哮喘伴轻度发热恶风
者,4剂而愈,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随访一年未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发
越肺气,清利湿热的作用,常用治荨麻疹。魏氏报道曾从本方可治肝炎引起的皮疹得到
启发,广泛应用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等,均有较好疗效,并可随证加减,寒重者,重
用麻黄,加防风;热重者,重用连翘,加银花;湿热者加苦参;血热者加赤芍、丹
皮C15l。蒋氏的经验是对诊为过敏因素致病者,方中麻黄、连翘、甘草用量稍增,或再
加黄芪、荆芥、防风、乌梅之类。
    (4)医案选录
    1)黄疸(阳黄)。陈某,男,34岁。患者5天前自觉四肢酸软,不思饮食,继之
全身发黄,小便如茶,并伴恶心、呕吐、厌油和右胁胀痛而入院治疗。查其皮肤巩膜黄
染,肝区压痛,肝大2。5cm,脾未触及。肝功能报告:碘试验32u,VDB(+),GPT
>200u,尿胆红质(+)。用茵陈50g,栀子、大黄(后下)各10g,郁金、茯苓各
15g,虎杖、败酱草各20g,丹参30g,赤芍15g,黄连5g,川楝子10g,水煎服。用药
10剂,诸症均消失,肝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3):128)
    2)黄疸(阴黄)。张某某,女,38岁:、反复黄疸迁延不退3个月,症见面目晦黄,
皮肤稍刺痒,神疲怕寒,纳呆泛恶,脘腹胀满,四肢不温,口淡不饮,大便稀烂,尿淡
黄。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濡缓。肝功能:SGP7 105u,AKP 21u,血清胆红素
86/~mol/L,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诊为“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证属阴黄(寒
湿困睥)。拟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佐以利胆。方用茵陈、栀子、苍白术、猪茯苓、干
姜、炮附子、地肤子、紫丹参、厚朴,每日1剂,水煎。治疗1个月,全身诸症及黄疸
明显减轻,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续服2个月,病愈
康复,随访1年未见复发。((江苏中医)1993;(8):10)
    3)胃脘痛。车某,男,47岁。胃痛二年,  曾作上消化道钡透,诊为十二指肠溃
疡。患者形容消瘦,面色萎黄,恶心吐酸,二便不畅,伴有黑便,舌苔黄而厚腻,脉沉
数。证属脾虚湿热内阻。治以健脾利湿为主。药用:茵陈30g,党参、茯苓各15g,栀
子、生大黄、白及粉(冲服)、枳壳、白术、瓦楞子、乌贼骨、焦三仙各10g,三七粉
6g(冲服)。3剂水煎服。胃脘痛明显减轻,二便畅通,去大黄加山药15g,服10剂病
愈,随访二年半未复发。按:本例胃脘痛久而湿热瘀阻,导致气虚形衰,二便不畅,故
投以茵陈蒿汤,通二便去湿热,并合扶正固本、制酸和胃、止血生肌诸药共奏良效。
(<陕西中医)1992;(8):372)
    4)风水。邓某,男,15岁。患者于1月前染毒,肢体散发脓疮,不曾治疗,3日
前,出现发热恶寒,四肢酸重,咳嗽气喘,渐见头面浮肿,今已漫及下肢,皮肤润泽光
亮,下肢按之没指,小便量少,色赤。尿检:蛋白(++),并可见颗粒管型,西医诊

为肾小球肾炎。诊脉浮滑而数,舌尖红赤,舌苔薄黄,证属风水湿热蕴毒,以麻黄连轺
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湿解毒,处方:麻黄5g,紫背浮萍5g,连轺15g,桑白皮10g,
生姜皮5g,滑石10g,生地黄10g,赤小豆15g,大蓟、小蓟各10g,鲜茅根30g。每Et
1剂,水煎,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煎至茅根沉降去渣,分3次温服。3剂后寒热
已罢,小便快利,肿消大半,脉仍浮数,原方再服5剂,诸症消失,尿检3次,均为阴
性。(<广西中医药)1989;12(5):27)
    5)荨麻疹。顾某,女,41岁。罹患荨麻疹30余载,无特殊诱因,四季皆发。近
年常伴胸闷喘息,纳可,苔薄,脉小滑,大便不实,经多方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惟肺
部闻及干罗音少许,大便查出蛔虫卵(+)。处方:麻黄8g连翘10g,赤小豆30g,
桑皮10g,杏仁10g,前胡6g,僵蚕10g,葶苈子6g,甘草3g,生姜1片,大枣3枚。3
剂诸恙悉平。以此方改制为丸剂,1日3次,每次6g。经半年而痊愈。随访1年,未再
复发。((四川中医)1985;(7):48)
    [按语]  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身黄如橘子
色,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腹满的阳明发黄证。茵陈蒿汤证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于
里,治疗着重于清热利湿,祛邪外出。临床上见有发黄证属阳黄,尤其是湿热壅阻中焦
者,可用茵陈蒿汤治疗。后世医家及现代临床以本方用治黄疸均收到显著疗效。然茵陈.
蒿汤的清热利湿,导积滞,通二便,凉血活血的作用,对湿热瘀阻证,不论发黄有无均
可酌情用之,故现代临床亦用其治疗证属湿热互结的肠胃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茵陈蒿汤用治黄疸时,茵陈量宜大。大便秘者,大黄量可适当增加,且宜后下。大
便溏者,亦可用大黄,其量宜减,且宜与其他药同煎,以取缓下之意。黄疸日久宜加活
血化瘀药,如赤芍、丹参、虎杖根等。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在<伤寒论)中亦用于治疗阳明发黄证,尤适用于发黄初起兼表证
者。由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具有宣发肺卫,清利湿热的作用,现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肾炎
初起,头面浮肿,哮喘,荨麻疹等疾病。临证以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为审证要点。
    [现代研究]
    (1)茵陈蒿汤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的作用:郑氏等经动物实验研究得出茵陈蒿
汤能非常显著地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发现山栀在茵陈蒿汤中起着重要
作用,山栀的主要成分为去羟栀子甙有良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功效。洪
氏认为这可能是茵陈蒿保护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了因细胞损伤而引起的SGPT和
SG07外漏的结果。
    (2)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贵阳中医学院经动物实验观察分析得出,茵陈蒿汤水煎
剂、醇提液以及加味茵陈蒿汤(加金钱草及枳壳)均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而加味茵
陈蒿汤利胆作用更加明显。从时效曲线看,其利胆作用在给药后1—2小时最显著。已
发现茵陈蒿及滨蒿的利胆有效成分为6,7一二甲基香豆素及对羟基苯乙酮,这两个化合
剂均溶于有机溶剂中,实验证明茵陈蒿汤醇提液的利胆作用比水煎剂明显,醇提液还能
增加胆汁中固体物的排出。洪氏等总结近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认为茵陈蒿的利胆成
分可明显增加胆酸、胆固醇等脂类成分的分泌量,使胆汁流量增加,扩张胆管,收缩胆
囊,加速胆汁排泄。吴氏提出大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汁流量,疏通肝内毛细
胆管作用。

    (3)茵陈蒿汤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洪氏等认为由于茵陈蒿含有丰富的Zn、Mn、
叶酸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等,它们参与酶的组成,调节酶的活性,直接参与机体的
核酸、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因而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明显
的保肝作用。并引国外学者报道茵陈蒿中一些黄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四氯化碳或半乳糖
胺诱发的大白鼠肝细胞细胞毒性的作用。李氏总结近年研究结果认识到微循环障碍
在重症肝发生及发展中是一重要因素,大黄活血凉血祛瘀,通过泻下的机械刺激作用,
加速了胃肠道的蠕动,促进了胃肠功能,也调节了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且大黄可
使红细胞压积减少和血液粘度下降,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血
供,从而改善肝脏的营养,促进损伤修复。
    (4)茵陈蒿汤的降血脂作用:贡氏等经实验研究证实茵陈蒿汤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
小鼠血清中TC、LDL-c/TC值,并显著降低LDL.c/HDL.C值,其降血脂的作用非常
明显。洪氏等归纳近人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用茵陈后,血清胆固醇
显著降低,且血清胆固醇较高者,茵陈蒿的降脂作用愈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