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 大柴胡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2-07
大柴胡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9g  黄芩6g  芍药6g  半夏
9g 生姜9g  枳实6g  大枣工2枚  大黄6g(后下)
 上7味,以水24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温服
200ml,日3服。
  [功效]外解少阳,内泻热结。
  [三治]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急或
痞硬,或胸满胀痛拒按,大便干结或下利,小便色深,苔黄少
津,脉弦数。
 副证:发热,头部汗多,或潮热,或口苦、咽干、目眩、或
发黄疸。
  (临证加减)
  l;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焦口渴,渴欲饮水,面赤,
脉洪实,加芒硝,以泻热通便。
   2.心下实痛,连于左胁,难于转侧,大便实者,加郁金、
瓜蒌、青皮,以清热行气。
 3.发黄者,加茵陈蒿、山栀子、黄柏、以清热除湿退黄。
 4.呕不止,加左金丸、姜竹茹,以清热止呕。
 5.胸胁痛,加川栋子、旋覆花。

    6.胆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     
    7.胃脘痛甚者,加木香、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止痛。 
    8.本方加铁粉,治狂证,胸胁苦满,心下硬塞、膻中动甚
者,奇效.[类聚方广义]  
    9.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认为大柴胡汤立方之意
在于双解少阳阳明两经之邪,其主治证候与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病
情甚为吻合。因此用本方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治之获效。
    10.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本方用柴胡、黄芩
半夏、延胡索、木香各15g,枳实20g,大黄l5—20g,白芍
金钱草各30~50g,甘草lOg.气滞加郁金;热重加银花、山栀 
子;湿重加茵陈、白蔻仁;结石加海金沙、鸡内金,重用金钱
草;胆道蛔虫加川椒、乌梅、槟榔。每日1剂水煎服。
    n.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本方用柴胡
黄芩、制半夏各10—15g,枳壳15—20g,大黄10—20g(后
下),白芍12g,茵陈20g,栀子工5g。气滞型加香附、郁金、川
楝子、芒硝(冲服);湿热型加金钱草(30~60g)、虎杖。每日
工剂水煎服,12日为1个疗程。
    12.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石症:基本方为柴胡、黄芩、白
芍、海金沙(包)、郁金各15g,大黄20g(后下),枳实、芒硝
(冲服)各10g,金钱草30g,丹参25g。胁腹痛甚加川楝子、元
胡、五灵脂;恶心、呕吐加竹茹、旋覆花、半夏;肝胆湿热力斓
连、龙胆草、栀子、茵陈;大便燥结重用大黄、芒硝;热象重加
金银花、连翘。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
15日。
    13.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对急性胰腺炎,均
采用非手术疗法,即用清胰汤治疗,结果取得满意疗效。中医处
方名为清胰汤(柴胡、芍药、黄芩、胡黄连、元胡、大黄、芒
  

硝)即大柴胡汤加减所组成。其治则亦未离开少阳阳明二经。晰
医药杂志,1972,(2):403
  1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柴
胡、赤芍、枳实、蒲公英各15g,黄芩12g,半夏、厚朴各15g,
生大黄、甘草各6g)部分病例曾输液、应用抗生素及阿托品等
西药。全部病例未禁食并未用胃肠减压。认为本方以通法为主,
较西医单纯强调胰腺休息积极主动。[北京医学院学报,1980,t3,:187]
、  15.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用柴胡、白芍各15g,
黄芩、大黄、木香各9g,延胡索、半夏、枳壳各lOg。舌红苔黄
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食滞加焦三仙;呕吐加竹茹或生
姜、吴茱萸;合并胆道蛔虫症酌加乌梅、川椒、槟榔、细辛。每
日1—2剂,水煎分2—4次服。
  16。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本方用柴
胡、黄芩、姜半夏、枳实、郁金、赤芍、威灵仙各lOg,生大黄
8-12g(后下),失笑散lO~20g(包),虎杖30g,热盛加生栀
子、蒲公英;胀痛甚加川楝子、元胡、木香;呕吐甚加生姜、竹
茹;有蛔虫加乌梅、槟榔;黄疸加茵陈。每日l一2剂,水煎分
2~4次服。并予短暂禁食、输液、支持疗法,酌情抗炎、解痉,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7。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急性穿孔:提出凡具备以下条件
时,即可转入第二期治疗。①腹痛显著减轻;②腹壁肌肉紧张消
失或局限于右上腹;③压痛局限在上腹或右上腹;④肠鸣音恢复
或有排气排便。他们采取的治法是:①停用胃肠减压,开始进流
质食;②内服中药为本期主要疗法。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腹腔
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连翘;大便秘结不下者加芒硝;瘀血重者加
桃仁、红花、赤芍;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等。用法:第1剂从胃
管灌入,以后每日l剂口服。
    18.大柴胡汤治疗高铅饮用水致麻痹性肠梗阻:药用柴胡、
生大黄(后下)、杭芍、枳实各15g,黄芩9g,半夏lOg,大枣6

枚,生姜3片,龙骨30g。年老体弱加黄芪;呕吐剧烈加左金.
丸;热盛加芒硝(冲);肝气郁滞加瓜蒌、青皮。每日1—2剂水
煎服,常规补生理量液体及维生素。
    19.大柴胡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本方用生大
黄、柴胡、槟榔、青蒿各5一lOg,赤芍5g,枳实、半夏、厚朴:
各3-6g,生石膏lOg,黄芩lO~20g。肺炎重症加鱼腥草、川
贝母;中毒性菌痢加白头翁、秦皮;脓毒败血症加蚤休、红花
中毒性消化不良加观音草、广木香。每日1剂,水煎,取浓缩滤
液约lOOml。插入肛管排气10分钟后,用药液20--30ml,药温
35"-.45℃,缓慢注入,每13 2—3次。用2—3 日。  
    20。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上腹痛:本组中急性胆囊炎20
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6例,胆道蛔虫疸15例,胆石症13
例,肝脓疡6例,急性胃炎10例,肠梗阻14例,急性胰腺炎
胃穿孔各3例。方用柴胡、白芍、郁金、延胡索、大黄(后下
各15g,黄芩、法半夏、枳实、川木香各lOg。腹痛胀甚加斓
子、隔山消、厚朴、川栋子;湿热盛有黄疽或胆石症加茵陈、金
钱草、龙胆草;有胆道蛔虫合乌梅丸或加使君子、苦楝根皮;大
便秘结加元明粉(冲服).
    21.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内科急症的体会:大柴胡汤集汗
下、和、清、消诸法于一方,方中含小柴胡汤、调胃承气汤、四
逆散诸方,兼有和解少阳、通下腑实、疏肝理脾诸功。临床可用
于外感或内伤发热、急腹症、急性肝胆疾患、消化系统疾患阅署
胸部神经、泌尿系统疾病。随症加减:上腹部痛加元胡、川楝
子、郁金、香附、木香等;呕恶加竹茹、黄连、旋覆花、代赭
石;头晕加菊花、钩藤、白蒺藜、珍珠母;头痛加川芎、白芷
葛根、全蝎;发热重加重柴胡量,或加生石膏;热毒重加银花、
连翘、蒲公英、山栀、龙胆草;黄疸加茵陈、滑石、金钱草;因
虫则加苦楝根皮、川椒、乌梅等。
     
  22.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毛细胆管型肝炎:本病属中医“黄
疸”范畴.作者用本方加减对年老体弱,湿重脾虚者,应酌减苦
寒药;阴黄症状明显者,去黄芩加附片;瘀血症状明显,右胁刺
痛者,加吞水蛭粉。[浙江中医杂志,1981,t5,:207]
 23.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食管贲门术后返流性食道炎:本方含
党参、香各15g,黄芪、白芍各20g,柴胡、黄芩、姜半夏、
枳实各10g,蒲公英、赭石(先煎)、威灵仙各30g,生大黄8一
15g(后下)。呕吐苦水甚加姜竹茹、丁香、柿蒂;腹胀甚加砂
仁、乌药、香附;痛甚加元胡;郁热甚加山栀、丹参、夏枯草;
久病脾胃虚加炒白术、炒薏苡仁、淮山药。每日工剂,水煎服。
服后高枕(20cm)平卧至少30分钟。l个月为1个疗程。
  24.大柴胡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药用柴胡15g,枳实、
白芍、黄芩、制半夏、制大黄各工0—15g,生姜、大枣各20g,
蒲公英、白芨各15~30g,炙甘草5g。反酸量多加浙贝(打碎)、
乌贼骨;呕甚加代赭石(先煎)、姜竹茹;心下痞满加厚朴、莪
术;喜暖畏寒加吴茱萸、干姜;厌食油腻加焦山栀、焦山楂、炙
鸡内金;胁痛或肋下按痛去大枣,加元胡、郁金;金钱草。每日
1剂,水煎服。
  258.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本方用柴胡、黄芩
各15g,生大黄(后下)、枳实、芒硝、、法半夏、白芍、生姜、
大枣、红参、葶苈子(包)各10g。每日l剂水煎服,1个月1
个疗程。
  26.本方加苏木、木通,主治目生赤脉,目涩痛而羞明者,
名大柴胡加苏木木通汤。
  27.本方加甘草,主治周身肿胀,行动不便者,名大柴胡加
甘草汤。
  28.本方加生石膏,主治脱发、牙痛,名大柴胡加石膏汤。

  29.本方去半夏、枳实、姜枣、加干地黄、黄连,主治妇人
伤寒,瘥后犹有余热不去,谓之遗热,名干地黄汤。[总病论]    ’
    30.本方去半夏、枳实、大枣,加人参、当归、甘草、大
黄,主治一切骨蒸潮热,积热发作,或寒热往来,’高热寒战,及
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
人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
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名柴胡饮子.
    31.柴胡15g,黄芩9g,胡黄连9g,白芍15g,木香9g
元胡9g,大黄15g(后下),芒硝9g(冲)。治重症偏于胃实之
胰腺炎,症见发热,腹满痛,拒按,口干口渴,便秘(多有不同
程度的肠麻痹),尿短赤,舌红,苔黄干,或黄厚腻,脉弦有力,
或实,名大清胰汤。[天津南开医院清胰1号]    
    32.柴胡15g,黄芩9g,胡黄连9g,木香9g,白芍15g
槟榔15g,使君子15~18g,苦楝子皮15~18g,芒硝9g。治斓
热气郁之胰腺合并胆道蛔虫,症见右上腹痛,拒按,出现黄
疸,口苦,咽干,目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名小清胰

二、大柴胡汤证(103)
  [原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  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
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词解]
    (1)过经:邪离本经,传入他经,名日过经。
    (2)心下急:心下,指胃脘部;急,拘急窘迫之感。心下急意指胃脘部拘紧急迫的
感觉。
    [提要]  邪郁少阳兼阳明里实的证治。
    [释义]  本条论述少阳证误下后出现的少阳阳明并病的大柴胡汤证。若求全面认识
该证,宜结合后文136条和165条加以理解。由此可知,大柴胡汤证的病理机制,是邪
郁少阳而兼阳明里实;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或发热、呕吐明显、心下急或胸中痞硬、烦
躁不安、下利(热结旁流)等;治疗大法为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用大柴胡汤。
    从病理演化过程来分析,本条讨论太阳邪传少阳,病程虽较长久,因其病证未变,
惟宜以柴胡剂和而解之,不得妄用汗下诸法。而医者不审其证,反复误下,热必耗损其
阴津,而成内传阳明、化燥结实之势。细玩文义,与101条“柴胡证不罢”不尽相同,
此条“柴胡证仍在”语意暗寓“热结在里”(136条)之机于前,可理解为“热结在里

而柴胡证仍在”之略语,观“先与”二字即知。病在少阳,反复误下,以致邪气有内传
之势,然初涉阳明,而重心仍在少阳。小柴胡之“喜呕”变为“呕不止”,乃兼阳明腑
气不通而浊气上逆;  “心烦”而成“郁郁微烦”,是里热郁结更甚;  “胸胁苦满”而转
“心下急”,为阳明经气亦滞。凡此诸象,虽亦表明邪气渐转阳明,而往来寒热、口苦咽
干、脉弦等症仍在,病证仍以少阳为主,下法仍当慎用,故可先以小柴胡汤运转枢机,
通达表里,冀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230条),而少阳阳明之邪悉数尽
解,此为奇兵突袭、破其要塞之法。若不瘥,则表明少阳、阳明之邪二者互为倚角,彼
此呼应,独任和解之法,难奏其效;惟有全面出击,方可溃其防线,故主以和解攻下之
大柴胡汤,毕其功于一役。
    本证之“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诸症,原可视为小柴胡证“心烦喜呕”、“胸
胁苦满”之变局,是以就本条文字而言,阳明里实征象并不突出。但以方测证,更参照
136条之“热结在里”语,则大柴胡汤所主,必是少阳阳明同病而以少阳为主之证。惟
有深刻理解这一病理机制,方可正确运用大柴胡汤。临床上本证常可兼见腹满便秘、舌
红苔黄、口渴等症,可作为其辨证依据。
    少阳阳明同病,有兼经热者,有兼腑实者。兼经热者,如后世之小柴胡加石膏、知
母所主;兼腑实者,如本论之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汤证。尤须申言者,少阳阳明同病,
其治仍当遵循表里缓急治疗原则。阳明里实热并不深重时,当先表后里,以和解为先,
而清下为后,如229、230条以小柴胡汤治之,以及本条和104条先与小柴胡汤,  皆是
其例;特别是本条和104条所论,耐人寻味。尽管大柴胡与柴胡加芒硝汤均为两解之
剂,其于少阳阳明同病本属的当,而仍先与小柴胡汤,说明下法之于少阳,应当慎之又
慎。以少阳为表里出入之门户,阴阳转化之枢纽,而下法最易耗损正气,以致变证蜂
起,祸端百出,可不慎乎!
    [选注]
    汪苓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
人少阳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
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
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胃府之中;急则满
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伤寒论辨
证广注。卷七))
    钱天来:以太阳之邪,久而未解,当仍以汗解为是。而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而柴
胡证仍在者,则知虽屡经误下,而外邪犹未全入于里,尚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故先与
小柴胡汤。服汤后而呕不止,则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犹未解也;心下急,则邪已入阳明
之里,胃邪实而胀满矣;热邪在里,故郁烦也。表里俱未解,邪不独在少阳一经,小柴
胡不中与也,当以表里两解之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矣。((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陆渊雷:太阳病十余日,虽已过经,无表证而有少阳柴胡证者,不可下,今乃二三
下之,于治为逆,故曰反。又其后四五日,论日期,已入阳明,若柴胡证仍在者,仍当
先与小柴胡汤,盖用药凭证,不凭日期也。呕本是小柴胡证之一,服小柴胡呕当止。今
乃不止,且加心下急,郁郁微烦,则知别有症结矣。心下者,胃及横结肠之部位,是必
病挟食积为内实,水毒愈不得下降,故令呕不止。呕不止而心下急,郁郁微烦,视小柴

    胡之默默不欲饮食,已更进一步。盖少阳未解,  胃家已实,特未至大承气证之大实痛
    耳。少阳未解,则不可用承气;胃家已实,又不得不下,所以有取乎大柴胡也。大柴胡
    证,最所常见,不必误下后始有之。(<伤寒论今释。卷三))
    黄竹斋:上节言心中悸而烦者,虚也;此节言心下急而烦者,实也。上言不可以病
    日浅而为实,此言不可以病日久而为虚也。((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评述]  诸家对大柴胡汤证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即陆氏所言之“少阳未解,胃家
    已实”。有分歧者,在于对病程演化的认识,不尽相同。钱氏认为是太阳十余日未解,
    误下而传少阳,四五日后服小柴胡汤,证未解而又兼胃实。陆氏与汪氏的观点则较为一
    致,其说当与原文辞意更为接近。另钱氏认为“邪不独在少阳一经,小柴胡不中与也”,
    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要知小柴胡汤,仲景既用治三阳合病之如99条,亦用治少阳
    阳明同病之如229条,何以可断言“不中与”?陆氏认为服小柴胡不愈是“别有症结”,
    一语道明前此少阳误下已致邪涉阳明。而汪氏认为“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
    明确了少阳阳明同病当先和解后攻下的先后缓急治疗原则。黄氏之论则从虚实对比讨论
    本条与102条,于临证颇具启迪意义。
    [治法]  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  大柴胡汤方。
    [方义]  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仍以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为其主要功效。去参草
    者,乃因其里虚不显而结热较甚,甘温壅补之品不宜也;呕吐较剧,故加重生姜剂量,
    增强降逆止呕之效;加枳实、大黄者,以泄热荡实,破结降气;芍药性味酸寒,敛阴和
    营,缓急止痛。诸药相伍,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实为少阳阳明同病之剂。
    按原方组成无大黄,而方后注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考唐以前诸家医典,如<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所载本方均
    有大黄,是故当以有大黄为是。在临床实践中,则可根据热结程度、便秘与否等具体情
    况,斟酌其去留及剂量多寡。
    [方论选]
    。  成无己: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应火而归心,苦先入
    心,折热之剂,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
    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
    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
    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半夏生
    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
    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伤寒明理论。诸药方论))
    柯韵伯:此方是治三焦无形之热邪,非治胃腑有形之实邪也。其心下急烦痞硬,是
    病在胃El,而不在胃中;结热在里,不是结实在胃。因不属有形,故十余El复能往来寒
    热。若结实在胃,则蒸蒸而发热,不复知有寒矣。因往来寒热,故倍生姜,佐柴胡以解
    表;结热在里,故去参甘,加枳芍以破结。条中并不言及大便硬,而且有下利症,仲景
    不用大黄之意晓然。后人因有“下之”二字,妄加大黄以伤胃气,非大谬乎!……大小
    柴胡。俱是两解表里之剂,大柴胡主降气,小柴胡主调气。调气无定法,故小柴胡除柴
    胡甘草外,皆可进退。降气有定局,故大柴胡无加减法。(<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医宗金鉴>:按许叔微曰大柴胡汤一方无大黄,一方有大黄。此方用大黄者,以大
黄有荡涤蕴热之功,为伤寒中要药。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且经文
明言下之则愈,若无大黄,将何以下心下之急乎?应以叔和为是。
    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之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解其外以和
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也;少加大黄,所以泻结热也;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尤在泾:按大柴胡有柴胡、生姜、半夏之辛而走表,黄芩、芍药、枳实、大黄之苦
而入里,乃表里并治之剂。而此云大柴胡下之者,谓病兼表里,故先与小柴胡解之,而
后以大柴胡下之耳。盖分言之,则大小柴胡,各有表里;合言之,则小柴胡主表,而大
柴胡主里。(<伤寒贯珠集.卷五))
    [点评]  成氏以君臣佐使及药物性味理论,详析本方的配伍规律,有助于学者正确
理解;而柯氏力主该方所疗为无形结热而非有形里实,其说本无可厚非,可备一格,但
喋喋于胃口胃中、调气降气等不着搔痒之论,则反有蛇足之嫌。相较而言,(金鉴>之于
本方的认识,最为言简意赅,精当平允,是诸家所不及也。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主治伤寒少阳胆火内郁而兼阳明热结之证,见103、136、165条。
    2)用治杂病心下满痛属实者,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总病论):干地黄汤,治妇人伤寒差后,犹有余热不去,谓之遗热,于本
方去半夏枳实姜枣,加干地黄、黄连(方中用大黄)。
    2)(卫生宝鉴):柴胡饮子解一切骨蒸热,积热作发;或寒热往来,蓄热寒战;及
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入里,下证未全;下后
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于本方去半
夏枳实大枣,加人参、当归、甘草(方中用大黄)。
    3)(直指方附遗>:本方,治下痢舌黄口燥,胸满作渴,身热腹胀谵语,此必有燥
屎,宜下,后服木香黄连苦坚之。又治疟热多寒少,  目痛多汗,脉大,以此汤微利为
度。
    4)(医经会解):本大柴胡汤证当下,医以丸药下之,病不解,胸胁满而呕,  日晡
潮热微利,仍宜再下,加芒硝。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焦口渴,饮水短气,面赤脉
洪实,加芒硝。心下实满,连于左胁,难以侧卧,大便闭而痛,加栝蒌、青皮。昏乱谵
语,加黄连、山栀。发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参。发黄,加茵陈、黄柏。鼻衄,加犀
角。夏月热病烦躁,脉洪大,加知母、麦门冬、石膏。
    5)(伤寒绪论):伤寒斑发已尽,外势已退,内实不大便,谵语者,小剂凉膈散或
大柴胡汤微下之。
    6)(方极>:大柴胡汤,治小柴胡汤证,而心下不痞硬,腹满拘挛,或呕者。
    7)(方机):治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心下痞硬而痛,呕吐下利者;心
下满痛,大便不通者;胸胁苦满.腹拘挛,大便不通者。
    8)(漫游杂记):痉病有太阳证,其手足拘挛类瘫痪者,以葛根汤发汗,表证既去,

    拘挛瘫痪不休者,与大柴胡汤四五十日则愈。
    9)<蕉窗杂话):应用大柴胡汤、大柴胡加芒硝汤之证,若概用承气汤,则泻下虽
    同,未足宽缓两胁及心下之痞硬,是二证之所以别也。盖承气汤之腹候,心下自宽,而
    脐上至脐下胀满特甚者也。又云俗间所称卒中风之证,虽心下急缩甚、有可治者,宜大
    柴胡汤;若急缩自心下及于脐下,脉见洪大弦紧,面戴阳者,不治。又云眼疾肝实者,
    可用大柴胡。
    lo)(类聚方广义):大柴胡汤,治麻疹胸胁苦满,心下硬塞,呕吐,腹满痛,脉沉
    者。又云治狂症,胸胁苦满,心下硬塞,膻中动甚者,加铁粉,奇效。又云:乎日心思
    郁塞,胸满少食,大便二三日或四五日一行,心下时时作痛,吐宿水者,其人多胸胁烦
    胀,肩项强急,脐旁大筋坚韧,上入胸胁,下连少腹,或痛或不痛,按之必挛痛,或兼
    吞酸嘈杂等证者,俗称疝积留饮痛,宜长服此方,当隔五日十日,用大陷胸汤、十枣汤
    等攻之。又云:治梅毒沉滞,头痛耳鸣,眼目云翳,或赤眼疼痛,胸胁苦满,腹拘挛
    者,时时以梅肉散等攻之;大便燥结者,(大柴胡汤)加芒硝为佳。
    (3)现代应用
    本方用治多种消化系病症,如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胃肠炎、胆道蛔虫、结石
    症、痢疾等,疗效非常显著,尤其在多种急腹症治疗方面,引入瞩目。临床以脘腹痛、
    或呕、或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用本方加味治疗急性胰腺炎132例,发热加银花30g,连翘30g;黄疸加茵陈15g,
    金钱草30g;便秘腹胀加元明粉9g,川楝子15g;呕吐加竹茹9g,陈皮6g;腹痛持续者
    针刺阳陵泉、足三里;每日1—2剂。结果除3例急性坏死型死亡外,余皆痊愈,痊愈
    率高达97.7%。另一报道为:柴胡、枳壳、厚朴、桃仁各6g,黄芩、半夏、大黄、
    生白芍各lOg,茯苓、腹皮、焦三仙各15g,银花、蒲公英、红藤各30g;随证略事加
    减,治疗13例,痊愈11例,好转2例;疗程最长7天,最短3天。
    李氏等报道:柴胡、黄芩、白芍、海金砂、郁金各15g,枳实、芒硝各10g,大黄
    20g,丹参25g,金钱草30g;胁腹痛甚加川楝、玄胡、五灵脂,恶心呕吐加竹茹、半
    夏、旋覆花,肝胆湿热并重加黄连、胆草、栀子、茵陈,大便燥结加重大黄、芒硝量,
    热象重加金银花、连翘;治疗30例胆石症(合并慢性炎症者22例,合并急性胆囊炎者
    5例),总有效率达80%。而以大柴胡汤去姜枣加茵陈、栀子为基本方,气滞加香附、
    郁金、川楝、芒硝,湿热加金钱草、虎杖,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患者126例,有效
    率高达98.4%。以本方为主治疗75例急性胆系感染患者,基本方:柴胡、半夏、黄
    芩、延胡、木香各15g,枳实20g,大黄15—20g,白芍、金钱草各30~50g,甘草lOg,
    气滞加郁金,热重加银花、山栀,湿重加茵陈、白蔻仁,结石重用金钱草,加海金砂、
    鸡内金,胆道蛔虫加川椒、乌梅、槟榔;临床治愈56例(74.6%),好转17例
    (22.7%).无效2例C5j。以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丙型3例)和丙型肝硬化3
    例,结果证明本方对肝功持续异常、实证体型的慢活肝和初期肝硬化有效;其中5例用
    小柴胡汤肝功无改善而改用本方,3例得以改善。潘氏以本方加味治疗胆心综合征86
    例(柴胡10—30g,枳实、半夏、黄芩、降香各10g,赤白芍、制大黄、瓜蒌皮、丹参
    各15g,甘草5g,随证化裁),14天后显效57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8.8%。
    王氏等介绍,以本方加减治愈胃扭转5例,基本方:柴胡15g,生大黄5g,枳实、

黄芩、半夏、白芍各10g,生姜4片,水煎服。中西药对照观察治疗胆汁返流性胃
炎,中药组30例以本文化裁治疗(柴胡15g,枳实、白芍、黄芩、制半夏、制大黄各
10—15g,生姜、大枣各20g,蒲公英、白及各15—30g,炙草5g,随症加味),15天后
有效率达96.67%,半年后复发率14。29%;西药组30例(胃复安10mg,黄连素0.3g,
Tid),治疗工5天后有效率76、67%,半年后复发率66.67%,二组差异显著(P<
0.01)。另据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10例高铅饮用水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柴胡、
生大黄、杭芍、枳实各15g,半夏10g,黄芩9g,大枣6枚,姜3片,龙骨30g,儿童
半量;年老体弱加黄芪30g,呕剧加左金丸20g,热盛烦躁、舌焦渴甚加芒硝6g,肝气
郁滞、左胁痛甚加瓜蒌12g、青皮6g;结果痊愈9例,好转1例,疗程5—7天。
    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本方亦广泛用治其他系统病症。在呼吸系统方面,彭
氏报道,本方以赤芍易白芍,甘草梢易姜枣,加大青叶、蒲公英,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
体炎60例,结果痊愈5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而以本方
化裁(柴胡、黄芩各15g,生大黄、枳实、芒硝、法夏、白芍、生姜、大枣、红参、葶
苈子各10g),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痊愈2例,显效18例,好
转10例。
    本方除用于治疗抑郁症外,对急性精神病和非典型精神病也适用,但不是用于急性
期,而是应用于恢复期机会较多。在精神医学方面,作为抑郁症状的大柴胡汤证,其依
据应为体质好、胸胁苦满较严重;全身症状有失眠、全身倦怠感、食欲不振、性欲减
退;局部症状有头重、耳鸣、口渴、肩酸、胸内苦闷、恶心呕吐、腰痛、便秘等。
以大柴胡汤治疗22例耳鸣患者,结果表明,本方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酸明显
减少,10例患者耳鸣及伴随症状有改善倾向。
    杨氏等认为肝胆气滞为出血热少尿期之重要病机,采用大柴胡汤为主治疗12例,
结果全部治愈;并体会到采用本方治疗该病,宜尽早施用。张氏等则以本方加减
(柴胡、大黄、枳实、黄芩、赤芍、当归、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各10g,生地
15g,甘草6g),治疗66例经期咽喉肿痛患者,结果服药3—18剂全部治愈。
    此外本方亦常用治前列腺炎、尿道狭窄、肾周围脓肿、闭经、急慢性盆腔炎、脑血
管意外、颅内血肿、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头痛、荨麻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总以枢机不利、热结于里为其审证要点。
    (4)医案选录
    1)遗尿症。江某,女,30岁,农民,1979年5月以“遗尿8年”主诉就诊。诉婚
后3月突发遗尿,每晚必作,甚则数次,迭经医治无效,伴经期错乱,未曾孕育;大便
于,2—3日一行,口苦咽干,不喜饮水,舌红苔黄厚,脉沉弦有力;有治愈的肝炎病
史。处方:柴胡30g,大黄24g(后下),半夏、枳实各15g,黄芩、胆草各12g,山药
10g,赤芍9g,姜3片,枣6枚。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大便日行2—3次,苔渐
退,夜间觉有溺意。思腑气已通,大黄改为9g,加菖蒲9g,续进4剂。三诊夜间有尿
意即醒,遗尿症失;查苔尽化,脉转平,守上方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发,并告
已孕。((国医论坛)1994;(1):16)
    2)急性胆囊炎。韩某,男,36岁,农民。1981年7月16日晨乍寒乍热,右胁胀
痛,掣及胃脘,痛不可忍,以头撞墙,头汗淋漓,入县医院急诊,注射“杜冷丁”,止

痛一时,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结石不排除”。查:体胖,面部潮红,喜食辛辣,舌红,
苔黄燥,脉弦滑有力,大便3 El未解,小便黄赤,口苦呕逆,不欲食,腹满痛。证属少
阳未解。阳明里实;治宜疏泄肝胆,清除腑热。予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白芍、
枳实、大黄、元胡各15g,半夏、生姜各lOg;1剂水煎2次分服。第1煎药服后即排
气欲便,即时胁痛及头痛减轻,呕恶缓解;2小时后2煎药服后泻下稀臭便半痰盂,矢
气,胁痛轻微,头汗止。药已中的,次日守原方大黄减半,加大枣5枚,2次分服。药
后小便清,脉和缓,苔黄,思食,余症尽除。((黑龙江中医药)1991,4:34)
    3)精神分裂症。李某,女,34岁,1978年6月就诊。其夫代诉,3日前夜u时
许夫妻争吵,约12时突然神志错乱,.以头撞墙,哭闹无常,继之夜寐不宁,经某医院
诊为“精神分裂症”。用中西药治疗3天,病情未好转。查:语无伦次,衣衫不敛,狂
乱奔走,两眼红赤,举止不规,言语粗暴,拒不合作,大便1周末下,小便黄,唇干,
舌红苔黄,脉弦。证属肝郁化火,上扰神明;治宜平肝泄火,宁心安神;方选大柴胡加
味:柴胡15g,黄芩、枣仁、大黄(后下)各12g,芍药、莲子、龙骨各30g,制半夏、
枳实、生姜各9g,大枣10枚。服2剂后,泻下量多,腥臭异常,神志转清,问答切
题,自述头痛头晕、口苦;继服3剂,精神、饮食恢复正常,夜寐安,追访至今未发。
((四川I中医>1992;(5):17)
    4)脑血管意外。原某,男,60岁。自觉头晕,半身无力,渐见口眼歪斜,左半身
瘫痪,语言不利,面赤,心烦而呕,大便3日未行,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诊见舌苔
黄厚而燥,脉弦滑有力。证属少阳相火兼阳明腑热上冲,方用大柴胡汤以清泄少阳、阳
明之热,处方:柴胡5g,枳实、白芍各12g,黄芩、半夏、大黄各9g,生姜6g,大枣5
枚,水煎服。3剂后大便得下,头晕面赤、语言不利等症悉除;继用补气养血调理而
愈。(<河南中医>1986;(2):37)
    5)热病神昏。治余云衢,向来形体壮实,饮啖兼人,忽于六月患热病,肢体不甚
热,而间扬手掷足,如躁扰状,昏愦不知人事,时发一二语不了了,而非谵也,脉微细
欲绝,有谓系阴症宜温者,有谓当下者,皆取决于王(肯堂)。王曰:若阳病见阴脉,
在法为不治;然素禀如此,又值酷暑外烁,酒炙内炎,宜狂热如焚,脉洪数有力,而此
何为者,岂热气怫郁不得伸而然耶?且不大便七日矣,姑以大柴胡汤下之。时大黄止用
二钱,又熟煎,而太医王雷安力争以为太少。王曰:如此脉症,岂宜峻下,待其不应,
加重可也。及服药,大便即行,脉已出,手足温矣。继以黄连解毒汤,数服而平。此即
刘河间(伤寒直格)所谓蓄热内甚,而脉道不利,反致脉沉细欲绝者,通宜解毒合承气
汤下之。俗医不知,认为阴寒,多致危殆者是也。寥笙注:本案属大柴胡汤证。患者素
禀壮实,酷暑病热,而脉微细欲绝,脉证不合,最难辨识。王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
观其脉证,大不相侔,再三思之,始悟病为热气怫郁不得伸舒所致。且不大便七日,病
之症结在里,极为显然。疑团冰释,明若观火,于是以大柴胡汤和其表而通其里,表里
两解,得大便下,而脉出足温,蓄热清而病愈。本案阳症阴脉,最为惑人,关键在于辨
清疑似,明确病源,施治庶不致误,否则盲人瞎马,鲜有不偾事者!((伤寒名案选新
注。大柴胡汤证))
    [按语]  大柴胡汤本为少阳阳明同病而设,具和解攻下、两解表里之功。后世医家
将之广泛用于内伤、外感实热病证而与少阳枢机不利相关者,而现代应用则更为广泛,

尤以其救治急腹症的显著疗效,最为引入注目。尽管宋本原方无大黄,但现代临床每多
依据王叔和等医家的观点,加用大黄,然其目的并非必为通便,而是通泄里热,这在急
性传染病的治疗中体现尤为突出;至于用量,则往往据其里实热程度而定。
    陈宝田所著<经方的.临床应用)认为大柴胡汤证与小柴胡汤证相似,但比小柴胡汤
证为实。辨证要点为:①体质壮实,多呈肥胖、肌肉丰满、骨骼发达的壮实体质,营养
状态好,多见于女性;②有少阳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③有阳明腑证,如便
秘、郁郁微烦,或有潮热;④上腹部拘急疼痛。这一总结基本体现了本方的应用原则,
可资临床参考。
    [现代研究]
    有关大柴胡汤的药理实验研究,在日本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并已取得相当的成
就,值得国内研究者借鉴。
    (1)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临床实验表明,大柴胡汤对高脂血症有效,
并与降脂药Pravastatin有协同效应。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证实,本方虽对原发性高血
压患者无降压作用,但有利于HDL(高密度脂蛋白)代谢”s);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
中TXB2(血浆血栓烷B2),使6.酮PGF1(6.酮前列腺素Fl。)上升,降低纤维蛋白原,
并改善脂质和脂蛋白。动物实验结果亦表明,本方可能对实验性高血脂豚鼠的中性
脂肪代谢有影响;能改善实验大鼠的耐糖功能,但未见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应;
能抑制倍他米松所致的血液粘度上升,改善血中脂质的上升,抑制凝固机能的亢进,改
善低下的肾上腺机能。对类固醇激素所致的大鼠高粘血症模型,在改善血清过氧化
脂质和抗凝血酶Ⅲ的同时改善血液粘度、并改善血清皮质酮及肝脏肿大等方面,大柴胡
汤较之祛脂酸CFA更具综合性效应。本方同时对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呈抑制效
应,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PGH2的合成;对照观察的结果表明其对血小板聚集呈甾体祥
和非甾体样的双重抑制效应。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的紊乱密切相关,大柴胡汤具
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因而自然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与此同时,本方尚
可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这种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大柴胡汤对胆固醇所致之胸腔动脉硬
化模型,能改善其硬化指数、动脉脂类及动脉羟脯氨酸含量,但较小柴胡汤略差;同时
表明本方对血清胆固醇含量并无影响,提示其可改善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内皮和平滑肌
损伤(2“。对观察喂饲1年的家兔进行血清微量金属检测发现,大柴胡汤组的Mg与Zn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比喂饲3月和6月者亦呈升高趋向;动脉壁Ca、Cu、k、Na、
P,大柴胡汤组明显降低。一般认为Zn和Mg可以抑制动脉硬化进展,本次结果说明投
与大柴胡汤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而另一研究结果表明,大柴胡汤虽有抑制喂饲高脂
食物家兔动脉硬化发展的作用,但并不能进一步加速转用普食后家兔已有病变的消退,
对进展中的动脉硬化作用较小。由上述可知,本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
多方面的,但又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呈现这一效应。
    (3)护肝作用:实验表明,本方对D。半乳糖胺所致的大鼠急性肝炎模型,能抑制
其sGP7含量的升高,呈现出护肝效应。对于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硬变,本方也有显
著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其肝胶原量,并可抑制脾指数增加和sGP7含量升高,以及肝纤
维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对于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24小

时),大柴胡汤对其sGPT、sGOT活性升高及凝血原时间延长并无抑制作用m3。对由
猪血清和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不同肝纤维化病理模型,大柴胡汤可抑制其羟脯氨酸含量
的升高,并恢复其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表明本方可直接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但对照结
果显示,小柴胡汤优于本方。
    (4)调节免疫功能:实验表明,大、小柴胡汤对强的松龙引起的羊红细胞抗体反应
的抑制,均有恢复作用,说明其可刺激T细胞功能;而环磷酰胺引起的对T细胞非依
赖性抗原脂多糖的抗体产生抑制,可被大柴胡汤恢复,小柴胡汤则无此效应;由此说
明,大柴胡汤提高免疫应答的方式不同于小柴胡汤,与吞噬细胞无关,但对抗体产生抑
制则有改善[302。另外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一样,对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及脱颗粒作用
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效应可与色甘酸二钠相媲美。
    (5)其他作用:大柴胡汤同甲氰咪胍一样,可抑制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粘膜电位差低
下,对由乙醇引起的则无作用。另外,本方尚具有显著的抗炎、利胆、解痉等作用。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104、105)
  [原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满而呕,  曰晡所发潮热,  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
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臀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
汤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扬主之。(104)
  柴胡加芒消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蛛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雨.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
洗  大枣四枚,擘  芒消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  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
作。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
下利,脉调和者,知臀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词解]
    (I)日哺所:晡,即申时,下午3—5时;所,左右也,约略之辞。日晡所,即大
约下午3—5时之意。(汉书.天文志):“映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
为麻。”
    (2)潮热:发热定时增高,如潮水之至,涌作有时。
    (3)脉当微厥:一作“脉微肢厥”,如张隐庵曰:“其脉当微,手足当厥”;一作单
纯脉象解,即<伤寒论>辨不可下病第二十所言:“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
大,是其候也。”主里虚有寒。二说可并从。
    [提要]  少阳兼里实误下后的证治及与调胃承气汤证的比较。
    [释义]  本节条文主要讨论少阳阳明同病误用攻下后所致的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其
与单纯阳明内实证的比较鉴别。柴胡加芒硝汤证的病机仍为少阳火郁兼阳明里实,其临
床表现基本与大柴胡汤证相同,治法为和解少阳,兼以软坚泄热,方用柴胡加芒硝汤。
    104条按其文意,可分作三段理解。自“伤寒十三日不解”至“已而微利”,阐述

伤寒表证去表入里的情况。胸胁满而呕症象的出现,意味着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而胆火
内郁;而日晡所发潮热,此则为典型之阳明内实征象。如此少阳阳明同病,治宜和解攻
下,如前所言之大柴胡汤,即为的当之剂,服之即可诸症悉除。而今反见下利,与病机
相悖,则说明别有原故。
    自“此本柴胡证”至“此非其治也”,紧承前文讨论下利成因。通过追索病史,方
知误下于前,而利发于后。少阳而兼里实,不得独任攻下,而宜和解通泄并举。医者不
明其理,因其潮热便闭(不得利)而误用丸药冀去其结,反因药力性缓留中,徒伤正
气,而实邪仍然结聚不去,是以虽利而微,此治法方药之误也。
    后文明确诊断并拟定先表后里之治疗方案。下后虽利而潮热未除,说明里实仍在;
胸胁满而呕等少阳症象未变,更因其误下致利,正气已然受损,和解攻下之法虽属正
治,仍当虑其峻烈之性,故宜乎谨慎从事,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设若服后枢机运
转,气机宣畅,则可能表里之邪尽解,而不必再行和解攻下之法。若服后少阳之邪稍
退,而阳明燥实不除,则宜仿大柴胡法,稍变其制以求顾护正气,如此而主之以柴胡加
芒硝汤。
    105条则承上文阐述太阳表邪有内转阳明而未涉少阳者,二者之病程、病情相似,
故宜仔细辨别。太阳表证不解,  日久必致邪气内传,而内传之途,或入少阳,或犯阳
明,甚则径至三阴,则每因人体阴阳盛衰、邪气轻重及性质、以及医护措施当否而定。
今病已十余日,而见潮热谵语、小便自利等症,并未出现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象,表
明邪气内转阳明,而与少阳枢机无关。阳明内实,当有大便硬结闭塞不通之症,却反见
下利,是与病机不合,必有所因。追索病源.此与前条下利之因相同,仍属下法用之不
当所致。若下利属里虚寒,脉象应随之而变,微弱无力,并伴肢厥恶寒等症。今虽下
利,而脉象仍沉实有力,且兼谵语潮热,是误下而病机未变,治宜缓下热结,主以调胃
承气汤。
    二条所论皆是太阳表证日久内传,而见潮热之症,皆因误下而见下利之象;惟104
条是病在少阳而兼涉阳明,105条是病转阳明而与少阳无关,病象相似而病机有异,是
以治法方药各自不同,必须细心鉴别,方不致误。
    [选注]
    程郊倩:胸胁满而呕,  日晡所发潮热,此伤寒十三日不解之本证也。本证经而兼
腑,  自是大柴胡,能以大柴胡下之,本证且罢,何有于已而之下利?乃医不以柴胡之辛
寒下,而以丸药之热毒下,虽有所去,而热以益热,复还留中而为实。所以下利自下
利,而潮热仍潮热。盖邪热不杀谷,而逼液下行,谓之热利是也。潮热者,实也,恐后
人疑攻后之利为虚,故复指潮热以证之。此实得之攻后,.究竟非胃实,不过热邪搏结而
成,只须于小柴胡汤外,后但加芒硝一洗涤之,以从前已有所去,大黄等并不可用,盖
节制之兵也。((伤寒论后条辨.太阳病脉证篇))
    钱天来: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则邪传少阳矣;日晡所发潮热,邪气又入阳明
矣;已而微利者,因误下而胃虚邪陷所致也。此等胸胁满而呕者,本柴胡证,因少阳半
表之邪未解,邪持表里之间,故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庸医不察表里,以丸药下
之耳,盖丸药但能攻里而不能解表故也。以两经兼证,舍少阳之半表不治,而仅攻阳明
之里邪,致胃气一虚,少阳之邪并陷入里而反下利,非其治也。前所谓潮热者,胃实

也。胃邪虽实,奈少阳半表之邪未去,当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邪,然后再以柴胡汤加入
芒硝下之,则胃中之热邪亦解,所谓胃和则愈也。然有潮热胃实之证,仍留人参而不去
者,以少阳本属虚邪,又以十三日之久,元气自耗,更因误下之虚,故虽加泻实之芒
硝,而人参不去也(<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医宗金鉴):凡伤寒过经不解,热邪转属胃腑者多,皆当下之。今伤寒十三日不解
过经,胸胁满而呕,  曰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大柴胡证也。下之而不通利,今反
利者,询之为医以丸药迅下之,非其治也。迅下则水虽去,而燥者仍存,恐医以下后之
利为虚,故复指曰潮热者实也,是可再下者也。但胸胁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汤以解
少阳之外,复以小柴胡汤加芒硝,以下少阳之里。不用大黄而加芒硝者,因里不急且经
迅下,惟欲其软坚润燥耳!是又下中兼和之意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
注。少阳全篇))
    丹波元坚:此证既是兼里,乃似宜早从大柴胡双解之法,而先用小柴胡者,盖以丸
药误下,不欲续以快药,仍姑清和,以待胃安也。且其下利,故壅实轻于大柴胡证,而
燥结则有甚,是以不藉大黄之破实,而殊取芒硝之软坚矣。((伤寒论述义。述少阳病))
    陆渊雷:伤寒十三日不解,其证为胸胁满而呕,  日晡所发潮热,且微下利,此本大
柴胡证,以其潮热,故当下之。伤寒用下剂而适宜,则畅利二三次后,热解而利亦自
止。今下之,始则不得利,继乃微利不止者,知前医所用下剂,是丸药而非汤药,下法
不适宜故也。下法不适,则热毒自在,故利虽不止,而潮热之实证,依然未除,是当消
息复下之。但以其呕多,故先宜小柴胡解外。此外字,指少阳,对潮热为里实而言。又
以曾经丸药峻下,不宜再与大柴胡,故用柴胡加芒硝汤主之。经文但云柴胡证,知是大
柴胡者,以其本有潮热证,且承前条而言也。((伤寒论今释。卷三))
    [评述]  诸家对104条的认识基本一致,阐论皆较平允可从。误下之先为大柴胡
证,而下后虽病机证情基本未变,却不宜用大柴胡汤,而惟宜小柴胡加芒硝,丹波氏在
病机细微处释义精当,值得重视;而钱氏则具体阐述了本方人参留用之理,凡此皆对临
床鉴别分析本证与大柴胡证颇具参考价值。
    [治法]  和解少阳,兼以软坚泄热。
    [方药]  柴胡加芒硝汤方。
    [方义]  本方药味组成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但加芒硝而已;然就其剂量而言,则
非小柴胡原方,乃仅用其原量之1/3,加芒硝2两。其组方意义体现为小柴胡和解少阳
而运转枢机,芒硝软坚泄热以去其阳明实邪,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泄热之功,而有大柴
胡之意。
    从方药组成分析,大柴胡方用大黄、枳实、芍药,而去人参、甘草,其泻热通腑之
力较强。而本方不用大黄、枳、芍,仅加轻量之芒硝,重在软坚润燥,而其破结去壅之
力则较大柴胡相去甚远;且更用参草,而具扶养正气之功。若大柴胡汤有小承气之意,
则本方更似调胃承气之制。而其剂量较轻,则和解泄热之力,不足与大柴胡比肩,可用
于大柴胡证之体虚者。
    [方论选]
    吕样村:小柴胡汤原方加芒硝,而分两较轻,盖潮热固为内热之候,但其人业已微
利,是里气已通,特因下不如法,故腑邪未解,则无取大柴胡之峻攻;其柴胡证之未罢

者,亦已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此更无须柴胡之全剂,故复减约其分两,而但加芒硝微
通其滞,此剂之最轻者。张令韶谓当用大柴胡汤加芒硝,与经旨大悖矣。((伤寒寻源.
下集))
    王晋三:芒硝治久热胃闭,少阳热已入胃而犹潮热、胁满者,则热在胃而证未离少
阳,治亦仍用柴胡,但加芒硝以涤胃热,仍从少阳之枢外出,使其中外无遗,乃为合
法。钱塘张锡驹云:应以大柴胡加芒硝,其理亦通,姑志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和
剂))
    陈恭溥:柴胡加芒硝汤,转枢达外、兼清内热之方也。凡病宜枢转、中有留热者宜
之。…夫胸胁满而呕,小柴胡证也。至于潮热而利,岂小柴胡所能治哉!其所以潮热微
利者,内必有留中之热也,故曰丸下非其治。虽然欲其枢转,从胸胁以外达,则小柴胡
所必不免;其潮热微利,以此方去其留中之物可也。独小其制而不再煮者,为先服小柴
胡汤故也。((伤寒论章句。卷六))
    [点评]  本方配伍意义较为明晰,故诸家所释多无分歧,惟王氏引张氏云:“主大
柴胡加芒硝”,其理亦通”未免有悖经旨,故李培生教授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
书<伤寒论)就此评曰:“盖大柴胡加芒硝者,方中有大黄、芒硝、枳实,已初具大承
气汤意,与本证下后微利不符,斯不可取也。”参阅有关本证的病机分析,如钱氏、程
氏、丹波氏等家所述,则张氏之误明矣。至于柴胡汤小其制,  吕氏、陈氏均认为是因先
已服小柴胡汤之故,其说虽可通,但究其根本,其剂量之减裁必是据病势、病情而定,
而不限于服小柴胡之已未。
    [临床应用]
    (I)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方极):柴胡加芒硝汤,治小柴胡汤证,而苦满难解者。
    2)(类聚方):本方治小柴胡汤证,而有坚块者。
    3)<方机):小柴胡汤证,若潮热不去,大便不通者,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2)现代应用
    本方组方意义与大柴胡汤大同小异,因而现代临床多偏重于大柴胡汤的化裁应用,
而于本方运用较少,可将大柴胡汤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方现代应用的参考。
    (3)医案选录
    1)少阳阳明合病。李某,男,65岁。左胸不适,灼热感,胸闷气短,活动后明
显,阜外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经住院治疗1月,度过危险期,但胸闷等症状不见好
转,因请中医会诊。近症:左胸灼热,憋气,时头胀,寒热往来,  口腔上部肿疼,心下
痞满,口苦咽干,纳差,大便于结,失眠,苔黄,脉弦细。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为小柴
胡加芒硝汤的适应证。柴胡18g,半夏、芒硝(分冲)各15g,黄芩、栀子、党参、生
姜各lOg,炙甘草6g,大枣4枚。服6剂,诸症好转。因感冒咳嗽来诊,与半夏厚朴汤
加瓜蒌遂安。(<经方传真。柴胡汤类方))
    按:本案往来寒热、胸闷心下痞、口苦咽干而脉弦细,少阳症象显然;大便干结、
口腔肿痛、苔黄,则属里热胃实之兆。故断为少阳阳明合病,而予柴胡加芒硝汤和解泄
热。别增山栀一味,既达肝胆而解少阳之邪,复入心胃以肃阳明热毒,一箭双雕,为化
用经方之妙手。其不用大柴胡者,实因老年久病之体,不堪枳、黄之峻烈也。

    2)热入血室。郑某,女,29岁。患者因月经来潮忽然中止,初起发热恶寒,继即
寒热往来,傍晚发热更甚,并自言乱语,天亮时出汗,汗后热退,又复恶寒。口苦咽
干,目眩目赤,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神倦,9天不大便。经某医疗室血液
检查,疟原虫阳性,诊为疟疾,按疟疾治疗无效。追询病史,云结婚多年,未曾生育;
月经不正常,一般都是推迟,3—4月来潮1次,经期甚短,量少,继即恶寒发热,虽
经服药治疗,但未能根治。苔白,脉象弦数。处方:黄芩、半夏、柴胡、党参、生姜、
芒硝(另冲)各9g,炙甘草6g,大枣6枚,加清水2杯,煎取半杯,顿服。当日上午
10时服药,下午4时许通下燥屎,所有症状解除。嘱常服当归流浸膏,月经恢复正常,
至今4年未发,并生育2女。((伤寒论方医案选编.和解少阳类方))
    按:本案患者素有气血失调之病史,更因外感疟邪,内犯少阳半表半里之地,适逢
经期而邪热乘虚内扰血室,故而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之外,更见血热扰心之乱语多
言、暮热早凉等症,其属热入血室,确然无疑。热入血室之证,多以小柴胡佐血药治
之,今患者大便闭结不通已9天,此时若不以下药泄之,惟期以和血清解之品,则血室
之邪终难得解,故以柴胡加芒硝汤和泄之,获效自在意料中。
    3)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误下(腹泻)。陈某,女,西安国棉六厂工人,纺织医院住院
号:28627号0得伤寒十数日不解,在六厂卫生所打针不效,又误服丸药泻之,仍不
愈。患者往来寒热,胸胁满闷,下午发热更甚,下利青水,口苦目眩,先服小柴胡汤2
剂,服后热退,惟下午潮热,据(伤寒论)第104条,用此汤(柴胡加芒硝汤),服后
大便通畅,下干黑屎六、七枚,诸症减轻.后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白芍、桂枝,1剂服
后病愈出院。((伤寒论医案集。柴胡加芒硝汤))
    按:本案临床症象典型,几似原文所述之翻版,录此以资参考。惟临床所见,不典
型者恒多而典型者较少,学者只要紧扣病机,辨明病势,则可灵活运用,冀收桴鼓之
效。
    [按语]  本方仲景用治少阳兼阳明里实而正气略亏者,与大柴胡汤相较,重在软坚
润燥,而破结通泻之力较弱。后世医家因其功用与大柴胡相似,对其应用较少,然本方
仍不失为治大柴胡证而体弱者之良方。
    [现代研究]
    有关本方及证候的现代研究,  目前尚未见报道,可参阅大、小柴胡汤证的相关内
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