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8 篇文章 |
|
关于思南、思州与贵州作者:姚敦睦 在研究思南历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思南与思州及田氏土司家族甚至还与贵州联系起来,但又总是说不清楚,甚至越说越离谱。思州名称沿革:隋之务州——思州——思州宁夷郡——思州军民安抚司——思州宣抚司——思州宣慰司。元置思州宁夷郡、复为思州、思州军民安抚司、思州宣抚司、思州宣慰... 阅5487 转60 评0 公众公开 12-10-28 16:30 |
贵州历史上的罗殿国与罗氏鬼国作者:祝菲 一、前言。二、罗殿国与罗氏鬼国的起源 (一)罗殿国称谓的起源。这些范围是唐以前罗殿国所辖疆域。五、结束语 罗殿国和罗氏鬼国以后各有发展,到了明朝初期,行政区名更改很大,明政府不在沿用元朝的蒙古地名和行政机构,也不在使用罗殿国、罗氏鬼国等谓称,原鬼主赐姓安氏,其辖地改为贵州... 阅6156 转54 评0 公众公开 12-10-28 15:44 |
遵义文化的历史演进作者:胡长斌。直到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王朝倾全国之兵围剿播州杨氏政权,次年实施改土归流之后,“播州”,作为一级行政单元,一个制度符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播州作为一个时代终结了,但播州文化并未因此泯灭。文学的“桐梓人”,文学的丹砂世界,文学的大娄山,文学的“杨粲盛世”,时至今日,依然未见文... 阅742 转11 评0 公众公开 12-05-30 12:48 |
贵州的军阀统治资料来源于《西南军阀史》、《贵州军阀史》,李翰洋编辑整理。以周西成为首的贵州桐梓系军阀集团,在兴义系军阀瓦解的同时猛然崛起,一揽贵州军政大权;在桐梓系元老眼中,投靠了蒋介石的王家烈,已经背叛了周西成组织的桐梓系,只有将王赶下台,桐梓系才能在贵州继续生存,遂爆发了贵州军阀史上最后一场大战“王犹之战”,战争... 阅6406 转31 评0 公众公开 12-04-06 15:06 |
范同寿:把“夜郎自大”还给司马迁 都说司马迁的《史记》是信史,似乎不容质疑。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派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出使西夷,《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王然于等人的行程时有这样一段话:“(汉使)至滇,滇王尝羌乃留。……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 阅148 转5 评1 公众公开 12-03-26 16:38 |
每当提到贵州古代的历史,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夜郎国,至于夜郎之前的贵州境况,除了那些专攻贵州史的学者们外,一般人都只剩下一片茫然。当时的贵州高原,鳖国和鰼国都很小,只有牂牁国的势力最强大,因此,完全可以用牂牁来代表春秋时期的贵州。然而,一些学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管子》一书虽然假托管仲之名,实际不是管仲的作... 阅249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2-03-26 16:13 |
范同寿:漫话贵山 近来,“贵阳因之得名的贵山”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如曹学佺的《名胜志》云:“城北二里有贵山,蜀道所经,一名贵人峰。”道光《贵阳府志》称:(贵山)“去城十二里,锐峰岌嶪,秀插层霄。相传贵州得名以此。山腹有洞,麓有九十九泉。”提法虽不一样,但皆认为贵山是贵阳这个称谓的来源。贵山是今贵阳的哪一座山?唐宋之际... 阅125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2-03-26 15:51 |
《明史·贵州土司传》中除叙述了马煜激变,奢香上告等事之外,对奢香修路一事也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香遂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堂诸境。立龙场九驿。” 经过奢香的苦心经营,西南交通改善,贵州的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从彝文古籍和彝族学者著述、汉文史志,以及明清大量汉文诗文作品中关于奢香的记载和评论可以看... 阅1031 转12 评0 公众公开 11-11-24 16:01 |
贵州以多民族文化为纽带打造“一核四区”特色文化产业网少数民族等文化资源丰富的贵州省,将以多民族文化为纽带,在全省构建“一核四区”特色文化产业网。据了解,贵州将依托中心城市和景区景点,加快建设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和“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成一批特色文化城镇和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带动发展一批民族文化特色乡镇村寨,创建20个以... 阅73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1-11-07 09:34 |
南明永历王朝在贵州。南明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永历皇帝朱由榔系明神宗(万历皇帝)之孙,桂恭王朱常瀛之子。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孙可望、李定国的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朱由榔狼狈西逃,于次年经云南进入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 阅3359 转17 评0 公众公开 11-09-23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