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思南、思州与贵州

 guiyanggao 2012-10-28
作者:姚敦睦
  在研究思南历史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把思南与思州及田氏土司家族甚至还与贵州联系起来,但又总是说不清楚,甚至越说越离谱。现就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在众说纷纭中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关于思州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务川县,属庸州;旋废庸州属巴东郡(王燕玉语)。治地在今沿河县城东岸。唐《元和郡县志》载:“内江水,一名涪陵水(乌江),在县西四十步,因川为名,曰务川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黔州招慰使冉安昌以务川县当牂牁要道,请置郡抚之。武德四年(621年),于县地置务川郡,旋改为务州,州治务川(今沿河县);领隋置务川、扶阳(今镇远)、涪川(今思南)三县,以冉安昌为刺史。
  唐贞观四年(630年)改隋之务州为思州。(参看《贵州省志·地理志》)。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田宗显四世孙田克昌筑思州治于今沿河。
  五代时,蛮长据其地,仍为思州。先附楚,后附蜀。宋初为黔州领内羁縻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改费州(今思南县)为涪川郡。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废宁夷郡复为思州。郡治、州治均在今沿河县内。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田时丰兼领思州节度使。
  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田佐禹领思州节度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都虞侯赵延浦任思州刺史,土著田氏族人不宾附,朝廷将思州等列为化外州。
  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蕃部长(史称思州土酋)田佑恭(田氏十四世祖)请求内附。分黔州复建思州,较唐思州为大。田佑恭建思州(将思州、务川县治徙于沿河北部荷叶坪——《沿河县志》云),领务川(今沿河)、邛水(今印江县地,一说“三穗,宋,邛水县地”)、安夷(今镇远县地。亦云即唐置夷州之宁夷县)三县。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移思州治于故都濡(今务川地)之地;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以其地重建思州,仍领务川(今沿河)、邛水(宋,今三穗县地)、安夷(今镇远)三县。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废思州,沿旧治名为务川县(今务川县地);州及县并入彭水县,务川县降为务川城,邛水、安夷二县降为堡,原治“务川即今沿河”即为辖地而无名;皆隶于黔州。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田佑恭兵讨王辟,以封田氏世代为思州守。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置思州,仍领务川、安夷、邛水(宋置。今三穗县地)三县,其地在今思南、德江、沿河、务川等地。(参看《省志.地理志》)。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重立思州军(思州宣抚司),领安夷、邛水、思邛(元置,印江县)、务川四县,以田佑恭为守令,仍治龙泉坪(今凤岗县地)。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思州夷长田景(谨)贤(田宗显二十一世孙,田佑恭七世孙)以地归附元朝。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思南县地),隶于湖广行省。次年(公元1276年)春,田景贤奉诏朝参,置新军万户府,旋改为思州军民安抚司,田景贤为安抚使。辖地又大于宋之思州,领镇远州、务川县、长官司九、市镇十二。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为思州宣抚司,司治从水德江迁龙泉坪(今凤冈小谷庄),又置龙泉长官司附郭,又置水特姜长官司(今思南)属之。思州属地比原来扩大了一倍。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七月,司治毁于火,又迁都坪清江城(今岑巩。《镇远府志》云镇远县都坪镇)。于是,称新治清江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十八年(1281年),升为思州宣慰司,兼管内安抚司。思州宣抚司隶思州宣慰司,治岑巩,宣抚司领一县二十二长官司。其中:水特姜长官司,今思南;安化上中下蛮,今德江;朗溪洞,今思南东八十里;龙泉坪,今凤岗;思邛江等处,今印江;沿河佑溪等处,今沿河;务川县,今务川。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闰五月,撤思州宣慰司,以思州隶顺元路宣慰司(今贵阳)。至元廿九年(公元1292年),复置思州军民宣慰司,隶湖广行省。至元末年(1294年)朝廷敕思州宣抚司迁治水德江,未果。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起兵取太平,知思州军民事田仁厚(田佑恭十世孙)遣都司林宪、万户张思泉(一作温)首先纳款,授思州军民宣慰使(治岑巩)。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而田景贤仲子之孙镇远州军民同知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统辖,便割镇远、思南地方献夏明玉珍,授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治镇远);其子田仁政授龙泉坪宣慰使,田仁智授镇远军民同知,田仁美授统兵元帅。田仁厚忿恨,率兵攻破龙泉坪,仁政、仁美被杀死。田茂安亦抱病亡,田仁智袭职。自是田氏两家仇杀不休。
  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初二(公元1365年6月21日),朱元璋既平陈友谅,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投顺,仍授思南道宣慰使,予三品银印,并授杨琛思州等处宣抚使兼新军万户,治由镇远迁龙泉坪(今凤岗县地),隶湖广布政司。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思州宣慰司。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思南道宣慰司改隶四川行省,改铜仁大小江等处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由思州宣慰司拨归思南宣慰司。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仍授思南道宣慰使司,治龙泉坪(今凤岗县),改隶湖广布政司,思州宣慰使司迁治都坪(今岑巩县),亦隶湖广布政司,至此,昔之思州宣慰司分为思州、思南二宣慰司。
  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迁思南宣慰司治于镇远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思南宣慰司治又迁水德江(今思南)。
  永乐八年(1410年),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思州宣慰使田琛获罪下狱。
  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思州宣慰使田琛(田仁厚之孙)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田仁智的曾孙),因世仇而长期相攻仇杀,又因两家争砂坑地(朱砂水银矿)有隙,朝廷召二人入京议和,两家不从朝廷调解,俱革职籍没逮办,废两宣慰司,以其地分置思南、思州、新化、黎平、镇远、石阡、铜仁、乌罗八府,共三十九长官司,府设流官(即知府由朝廷任命)。至此,田氏土司势力统治黔东地区二百多年之历史遭到瓦解而结束。
  
  简言之:唐贞观四年(630年)改隋之务州为思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思州。郡治、州治均在沿河。
  五代时,蛮长据其地,仍为思州。
  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蕃部长(史称思州土酋)田佑恭(田氏十四世祖)请求内附。分黔州复建思州,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移思州治于故都濡(今务川地)之地;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以其地重建思州。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废思州,沿旧治名为务川县(今务川县地);州及县并入彭水县。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置思州。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重立思州军(思州宣抚司),以田佑恭为守令,仍治龙泉坪(今凤岗县地)。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思州夷长田景(谨)贤(田宗显二十一世孙,田佑恭七世孙)以地归附元朝。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思南之地),隶于湖广行省。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为思州宣抚司,司治从水德江迁龙泉坪(今凤冈小谷庄)。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七月,司治毁于火,又迁都坪清江城(今岑巩。《镇远府志》云:镇远县都坪镇)。
  至元末年(1294年)朝廷敕思州宣抚司迁治水德江,未果。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起兵取太平,知思州军民事田仁厚(田佑恭十世孙)遣都司林宪、万户张思泉(一作温)首先纳款,授思州军民宣慰使(治岑巩)。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治镇远)。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思南道宣慰使司,治龙泉坪(今凤岗县),思州宣慰使司迁治都坪(今岑巩县)。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迁思南宣慰司治于镇远州。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思南宣慰司治又迁水德江(今思南)。
  永乐八年(1410),思南宣慰使田宗鼎、思州宣慰使田琛获罪下狱。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田琛、田宗鼎两宣慰正法。其辖地分置思州、思南、黎平、石阡、铜仁、镇远、新化、乌罗八府,实行改土归流。(思州之名尚存,但田氏统治831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清代仍置思州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思州府改思县。思州府存续500年。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裁思州四土司。(思州之名延续1285年)。

  思州名称沿革隋之务州——思州——思州宁夷郡——思州军民安抚司——思州宣抚司——思州宣慰司。
  思州治所沿革务川(沿河)——思州(在今沿河)——务川(今务川县)——彭水——龙泉坪(今凤岗)——水德江(思南)——龙泉坪(凤岗)­——岑巩。
 
  二、关于思南与思州
  我在前面说了,在研究思南历史的时候,总把思南与思州扯得乱七八糟的,甚至于把思南历史说成是思州历史,或者把思州历史说成是思南的历史。其实,把思南、思州的历史沿革各自认真整理一遍,就不难看出,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思南,汉末永宁县。蜀汉万宁县。南北朝置费州、涪川郡。隋置涪川县。唐为费州。宋始属思州,元为水特姜长官司。明水德江长官司,思南府,安化县。民国思南县。
  
思州:隋务川县。唐置务州、旋改思州、宁夷郡、思州。元置思州宁夷郡、复为思州、思州军民安抚司、思州宣抚司、思州宣慰司。
  
具体地说,自汉至隋,思州还未问世,思南与思州也就毫无关系。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为思州,以思邛水(即思邛江,今印江河)为名。析务州地置费州,领涪川、扶阳、城乐三县。涪川县为州治(今思南地)。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黔州都督府领思、费等十五州。自此,思南(费州,治涪川)与思州才形成并列的同级关系。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复以黔州为都督府。
  唐开元初(公元713年后),以江南西道分置黔中道,治黔州(今彭水县地),领施、夷、思、费等九州并领五十羁縻州。思南(费州)与思州属同级关系。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改费州为涪川郡。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废宁夷郡,复置思州。思南与思州仍然是同级关系。
  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蕃部长(史称思州土酋)田佑恭(田氏十四世祖)请求内附。分黔州复建思州,较唐思州为大。田佑恭建思州(今沿河县地),领务川、邛水、安夷(今务川县南,亦云即唐置夷州之宁夷县)三县。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移思州治于故都濡(今务川地)之地。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以其地重建思州。自1107年田佑恭始,思南与思州才为隶属关系。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思南县地),隶于湖广行省。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为思州宣抚司,司治从水德江迁龙泉坪(今凤冈小谷庄),又置龙泉长官司附郭,又置水特姜长官司(今思南)属之。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知思州军民事田仁厚授思州军民宣慰使。而田景贤仲子之孙镇远州军民同知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统辖,便割镇远、思南地方献夏明玉珍,授思南道宣慰使,设都元帅府。思南与思州的隶属关系结束。这种隶属关系自1107年田佑恭始,至1355年田茂安止,前后共248年,其中州治设水德江(今思南)仅仅4年。
  从此,原思州分为思州和思南两个宣慰司。至此,昔之思州宣慰司分为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准确的说,因为田茂安所割献夏之地系原思州南部之地,为思南道,故曰“思南”。笔者认为,此说可以成立)。

  三、关于田佑恭的二三事
  之一:田氏何时入黔,而入思始祖又是谁,文献所载甚多。《镇远府志》、嘉靖《思南府志》均载: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田宗显为黔中太守,知黔中事,久任未迁。(田宗显,本是陕西河州军民千户,世职族居兰田县滥泥村,遇隋文帝,奉召迁黔州,为田氏入黔之始。)
  嘉靖《贵州通志》、《思南府志》等载:唐有天下,田氏始祖克昌方陟巴峡,绝志宦游,从事商贾,侨居日久,遂卜筑于思州,安土占籍,民于南鄙。田克昌何许人也?据《田氏家谱》载,后田宗显之长子田惟康继任黔州史,知黔州事。惟康有二子阳明、昭明。克昌为阳明之子。按此说,田克昌乃田宗显之重孙也。他来之后,“遂卜筑于思州”。安土占籍,民于南鄙。“因其能以恩威结服夷民而为大首领,被授为义军兵马使,思州遂为田氏世土。”(田克昌生于高宗显庆五年庚申公元660年,680年“陟巴峡”、“卜筑思州”时,方20岁)。田克昌有二子,道元、道享。田道元因平黄土坡蛮僚有功,授义军兵马使,加思州节度使。其子田公荣袭授父职。田公荣之子田载龙袭授义军兵马使、思州刺史。后一直沿袭至田宗显十四世孙田佑恭。(参看《田氏家谱》)。
  嘉靖《思南府志》等又云: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田佑恭始建思州。田氏在北宋末年受封为思州刺史,此后承袭数代。事实上,思州田氏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也应该就是从田佑恭开始的,故《明史·贵州土司传》载元明思南、思州土司田氏乃宋田佑恭之后,“世有其土”。
  据此而言:田宗显为田氏入黔之始,而田佑恭为入思之始。
  之二:嘉靖《思南府志》载田佑恭“墓志铭”中云:“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授泸州兵马钤(笔者注:很多地方误钤为铃)辖,再承诏朝参,加忠州团练使,赐金带、器币等物,宠赉有加,朝辞,加贵州防御使,差克成都府路兵马都监,同管两路巡检,刺州驻扎,以母老乞允,再充思州边面巡检。”其间有“加贵州防御使”句。
  我查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职官设置,均未有“防御使”一职。按田佑恭所处的宋代,亦没有设置这个官职。而在各朝《职官释义》里面“团练使”的注释中才发现有“防御使”这个称呼。从同时记录的文字中,提到“兵马钤辖”、“团练使”、“ 兵马都监”、“巡检”四个职务。“钤”:低级官吏所用的官印;“兵马钤辖”:地方军事管理者;“团练使”:唐代肃宗(公元756—761年)时开始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置都团练使、团练使和团练副使,主管本区各州军事,常与观察使、防御使互兼,又常与防御使互易称号。辖区多者统领十州,小的辖三、五州。不久废除。州一级,相似与现在的军分区首长的职务。“都监”:宋代兵马都监,负责部署约束营伍,即管理地方军队。“巡检”即巡视、检查之意。这里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几个职务时,使用的“授”、“加”、“差”、“同管”几个词,其实际含义是有分寸的。授,是授予;加,是加上;差,是派遣、差遣;同管,是兼职管理。以上全部意思说明,田佑恭是州一级地方军事训练的管理者,兼有面上巡视检查各州、县地方军事训练的职责。(参看陈振《宋史》)。
  在陈振著、2004年版的《宋史》中,就载有“北宋中后期新设的路级机构”。其中写道:陕西五路(除永兴军路),河东路,广南东、西两路安抚使都带经略使衔,经略使“系边任,则绥御夷狄,抚宁疆圉”,而且“凡战守之事”,“听以便宜裁断”;而安抚使“则使事止于安抚而已”,(参看《宋会要辑稿》职官及职官志)前者重在军事,后者重在治安。但都兼任本路官军长官,河北四路、陕西六路、河东路兼马步军都部署(总管),其余则兼兵马钤辖或兵马巡检,……都独立设置,各有属官,常单独接受与执行相关的命令。安抚使司是北宋在、西北和广南常设的路级机构,类似后代的省军区。北宋前期的地方军事机构部署司、钤辖司,不仅辖区不定,而且是纯军事的统兵机构,类似于后代的驻军司令部;安抚使都是临时性的,事过即废,并不是常设的路级机构。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后,安抚使才逐渐成为路级常设机构。以“巡检”、“都监”等职务看,应属于正四品、从三品的位置。
  史载:春秋时期,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期,属南夷地区夜郎国范围。两汉时归牂牁郡所辖。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朝时称贵阳为 “贵州”。(宋时,矩州、贵阳、贵州同以地也)。当时的“贵州”同“思州”完全是同级关系。不是统属的上下级关系。(参看《贵阳府志》)。
  泸州、忠州、贵州、成都府路、思州等地名,均处于南宋版图上相邻的西南部。根据宋王朝“绥御夷狄,抚宁疆圉”的需要,根据田佑恭的一贯表现,给他委以这些职务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康熙)《贵州通志》记载:“宣和元年,万恭(笔者注:万户田佑恭)加贵州防御使。嘉定庚午(公元1210年),以宋普贵升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之名始见于此。”
  之三:田佑恭的官品位
  提到田佑恭的官品位,倒是“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覃恩迁中亮大夫,再赐金带金币。不久,迁正侍大夫,以功转五官。”这一点值得研究。
  在田佑恭的简历中,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以功转武翼大夫,加荣州刺史。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以功迁武节大夫;后迁武德大夫。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迁武功大夫。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升右武大夫。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覃恩迁中亮大夫,再赐金带金币。不久,迁正侍大夫,以功转五官。从“荣州刺史”一职看,隋制:上州正三品,中州从三品,下州正四品。元制:宣慰使从二品。如以“五台”论,最高从二品,最低从七品。
  据此可知,田佑恭应属从二品和正三品之位。至于田佑恭死后,皇上据其功加封什么,此处就不细说了。

  四、关于思州与贵州
  在我国历史上,贵州与贵州省的概念曾一度是很不相同的。就“贵州”一词而言。历史上就有两个。
  在《大辞典》里载:“贵州,唐置南尹州。改曰贵州,又改曰怀泽郡。寻复为贵州。治郁林。在今广西贵县西南。宋曰贵州怀泽郡。徙今贵县治。元亦曰贵州。明降州为县。”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唐代前期形势图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矩州(贵阳)、播州(遵义)、夷州(凤岗)、费州(思南)、贵州(贵港)等等。这里说的是广西贵港的“贵州”。
  又:宋开宝七年(974年),若藏授意其子普贵以矩州向朝廷请求归顺,得《宋太祖敕普贵书》,敕书中的“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之句,是有关“贵州”一名最早的文献记载。宋宣和元年(1119年),“贵州”一名正式被用于今贵阳境行政区域的法定名称。(康熙)《贵州通志》记载:“宣和元年,万(考:应为佑)恭加贵州防御使。嘉定庚午(公元1210年),以宋普贵升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之名始见于此。”这里说的是宋时矩州的贵州。
  再:春秋时期,贵阳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期,属南夷地区夜郎国范围。两汉时归牂牁郡所辖。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朝时称贵阳为 “贵州”。
  上面两个“贵州”共存了158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广西贵州为贵县,才将两个“贵州”共处的局面结束。
  据史载,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就设置了矩州。同年亦设置了务州,唐高祖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为思州,且均为羁縻州。级别相等,何分大小?怎么会“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呢?
  又且看:从贵阳历史上的行政建署设置看,今日的贵阳在历史上名称多变,治所不定,长期处于“边州”,贵阳的名称演变先后经历了矩州、贵州、顺元城、宣慰司城、贵州省城、贵阳府、贵阳县、贵阳市等不同的时期。从唐代以“矩州”作为今日贵阳所在地之名起,距今已有1376年的历史,宋代以“贵州”为贵阳之名至今也已有1033年之久。元代的顺元城,是贵阳建城之始,距今已有720年,比贵州建省还要早126年。明永乐十一年 (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设立,治贵州城,为明朝第十三大行政区之一,贵州省第一次建立省级行政机构,贵阳原名贵州,由一地之名变为一省之名,从此贵阳成为“省城”,并与省共用“贵州”之名。隆庆二年 (1568年),移程番府入贵阳城,专管省城地区行政。隆庆三年(1569年),程番府更名为贵阳府,移治省城,同时增辖贵竹、平伐二长官司,贵阳正式成为地名。至此,在贵州建省156年后,“贵州”作为省名和城名共用的历史宣告结束,“贵阳”之名沿用至今已438年之久。(这和思南与思南府、思南县,城名与建置名同时存在有什么区别呢?)
  如以现在的“贵州省”相比而言,就更荒唐了。
  《大辞典》中载:“贵州省,禹贡荆梁二州徼外。商周为鬼方地。战国时楚黔中地,兼为夜郎、且兰诸国。秦属黔中郡。汉初为南夷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置牂牁郡。兼为武陵郡地。属荆益二州。后汉因之,三国分属吴、蜀汉。晋分属荆益宁三州。后属荆宁二州。宋属宁  二州。齐梁因之。陈属武州,兼属蛮僚。周置费州。隋初属庸州、牂牁、费州。后改州为郡,属梁州。大业宋入于蛮。唐开置诸州,属黔州,改置庄州,又改置播州,寻复属黔州。又改属黔中道。五代时复为蛮地。宋初为羁縻地,熙宁后置州。属夔州路。元置思州、播州、八番、贵州、乌撒诸宣慰司。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
  还有一个谁都该懂的基本常识,就是:不论是研究区域内的什么东西,都是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基准点的。自然,研究历史也不能例外。研究思南是如此,研究思州是如此,研究贵州也是如此。
  其实这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思州和贵州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范围不同、历史表现形式不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衔接关系、传承关系甚至等同关系,不应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排什么辈分,什么“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分。
  还有人说:倘若思州、思南二田氏和睦相处,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贵州”一省这是很难说的。这种说法还真有点莫名其妙。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既定的事实。既定的事实难道还可以假设的吗?
  春秋之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战国之世,又出现雄踞西南的夜郎国。隋统一中国,全国分为一百九十郡,与今贵州有关的有沅陵、黔安、巴东、明阳、牂牁、泸川等六郡。这是“务州——思州”设置以前。
  唐代,今贵州大部分地方属黔中道黔州都督府。据《贞元十道志》、《元和郡县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及《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黔州都督府,督务、施、业、辰、智、牂、充、庄、应九州。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黔州都督府领思、辰、牢、费、巫、应、播、充、牂、琰、池、矩等十五州。思州属十五州之一。
  如果说,一个鸡蛋可以孵出一只小鸡,这谁都会相信。但是,如果说一个鸡蛋可以孵出一窝小鸡,你相信吗?

  五、关于“思州直接衍生的”古今地名问题
  早在几年前我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又看到了这样的说法:“而思南、思渠(今沿河、酉阳境各有一个)、思水、红思、思邛、思王、思塘、思林等数十个古今地名则更是由盛唐黔中首郡——思州直接衍生出来的。”这段话的意思也可以翻过来说,要不是有思州和“思州的直接衍生”,那么“数十个古今地名”将不复存在了。
  既然因“思州直接衍生”而涉及到以“思”字为词头的“数十个古今地名”,我还是得认真考查一遍。
  既然是涉及到“古今地名”,我就从查找“古今地名”入手,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里面,的确看到了以“思”字作为词头的地名,数了一下,共有82条之多。
  但是,我以为,这里又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一是“思州”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她的内涵是什么?二是这“数十个古今地名”是哪些,这些古今地名与“思州”有哪些必然的内在联系?
  1、思州名称的由来及其内涵
  思州,1999年版《辞海》注:“州、土司、府名。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置。治务川(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东、宋移至今务川)。辖今贵州务川、沿河、印江和重庆酉阳、秀山等县地,唐末废,北宋末复置,不久废,南宋初再置。”由此肯定了沿河在隋、唐、五代、北宋期,是务川县及务州、思州的治地。
  《元和郡县志》载:“务川县中下,约150户,因地广人稀,分为二乡,一曰归义乡,二曰楠木乡”。治地在今沿河县城乌江东岸。《元和志》载:“内江水,一名涪陵水(乌江),在县西四十步(约200尺),因川为名,曰务川。”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招慰使冉安昌以务川县当牂舸要道,请置郡抚之,于县地置务川郡,旋改为务州,领务川、扶阳、涪川三县。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改务州为思州,以州境内有思邛水得名。
  以上史实说明:思州是改隋之务州而置的。务州的治所在务川(今沿河县地),务川之名是因乌江而得的。而思州则因“思邛水”而得名。
  那么思邛水呢,印江河在汉代版图上称之为思邛水,发源于思邛山(即梵净山),元代设思邛江长官司。即是说,印江河就是“思邛水”。思邛水发源于梵净山,而梵净山就是思邛山。《寰宇记》载:“思邛山在今贵州印江县东南,即梵净山”。
  如果倒过来推算,就是:梵净山即思邛山,思邛山因名思邛水,思州因名思邛水,思邛水在汉代就已成名,而思州则是唐代才设置,无疑的,思邛水或者思邛山的资格要比思州老得多了。
  思邛水为什么以“思”字开头而名“思邛水”,我搞不清楚。而思州为什么以“思”字开头而名“思州”,史载如前,而有人却这样解释过:因为这块土地为“田氏世守”,皇上便以“田+心”而为“田心”的“思”字开头作为州名。这大概就是“思州”之名的内涵了。
  但是,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是这样说的:“思,容也。从心,囟声”。段玉裁本作“思,容也。从心,从囟。”并注:“人之精髓在脑,脑主记忆,故思从囟。”这里就清楚不过的解释了,思字,原本上面不是“田”字,而是“囟”字。后来由于书法者们的简单从事,把“囟”写成“田”了,就成了后来的“田+心”了。
  2、“数十个古今地名”是不是由“思州直接衍生出来”的,他们与“思州”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所谓“思州直接衍生”,大概是指以“思”字作为词头吧。如前文所说的“而思南、思渠(今沿河、酉阳境各有一个)、思水、红思、思邛、思王、思塘、思林等数十个古今地名则更是由盛唐黔中首郡——思州直接衍生出来的。”
  在《大辞典》里,以“思”字开头的地名有82个之多。其中,广西34、四川15、贵州11。其余的广东、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福建、甘肃、云南、安南均有1至4个不等。与思州同时而置州(羁縻州)、县的有38个。唐以前的9个,宋置的3个。这50个州、县,除宋设置的3个而外,其余47个该与思州是“同辈份”的吧?既然辈分相同,又何谈“直接衍生”呢?82个地名中还有不少是山水名,例如思邛水、思邛山、思邛江、思恭山、思陵山、思乾井、思岭、思濛江之类就更早,资格更老了。想必与思州该没多大关系的吧!
  我上面指的是登上《大辞典》的。至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名”到底还有多少,我自然无法统计了。至于思南邻近的“思唐”、“思王”、“思林”,我就不想解释了。
  我开头就说了,这只是我的“一孔之见”,难免有许多错误之处。说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探讨,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原则是:研究历史,也是学习做人。
 
 
                                    2011年7月于思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