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的整理复习说课 一、全面的教材地位。 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让他们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目的是让学习活动变成一个问题、归纳、分析、合作、交流、体验的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的创新处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依据新课标中“数学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自主性。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样教师 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将散落的数学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记忆方式进行整理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更加完整和深刻。还能使其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生应用数学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体现应用性。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圆柱体,针对圆柱上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计算解答,达到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面积或体积的计算。为的是为学生营造了具有现实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形成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局面。其次是应用数学知识阶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知识生活化,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发挥其积极能动性。并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与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 3、体现无穷性。 现实生活动中有许多问题的结果是不惟一的,这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多彩性、神秘性。本节课利用看一个圆柱体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还让学生设计烟囱的形状,与如果你是厂长,你会选择哪种款式的烟囱?等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可让学生在探索不同的答案中,体验数学、磨练意志、训练思维、学会提问、学会创新、提高素质。使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解快问题的多样性。 4、体现生活性 新的课程标准曾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水桶,给这个水桶配个底;怎样计算鱼的体积吗?以及如果是放入布做的玩具鱼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等问题。让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考虑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使所学知识更多的服务于生活。同时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中,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都有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想法,得出不同但又合理的方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全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体积或面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2、课前要求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 【教学过程】 一、探究 、归纳。 1、师:这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板书课题。) 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①你认为本单元应重点掌握哪些内容?②本单元应注意什么?③哪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 2、学生交流。 3、反馈。并把学生整理的知识用展示仪进行展示。 【目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自行设计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应用、提高。 1、
并列式计算。 ⑴、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⑵、集体反馈 2、应用题。(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积半径是2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把一个底面周长为80平方分米的圆柱体切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比圆柱体增加112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把它截成4段相等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 【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综合应用本单元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实践、拓展。 1、某工厂买来一块长3米,宽2米的铁皮准备做一个烟囱,(接头处忽略不计),①请你设计一下烟囱的形状,你能设计几种款式?②需要的铁皮相等吗?③它们一次排烟的体积各是多少?④如果你是厂长,你会选择哪种款式的烟囱?为什么? 2、用这块铁皮做成水桶,你会选择哪种款式?为什么?给这个水桶配个底,下面两块铁皮你会选择哪一块?为什么? ①0.8米 1米 ②11米 1米 3、一个养鱼专业户用这个圆柱形水桶存了一些鱼,你能算出这些鱼的体积吗?如果是放入布做的玩具鱼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为什么? 【目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需要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 四、小结、反思。 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②这节课你认为该给自己学习打多少分? ③这节课你对哪位同学的表现感到满意?为什么? 【目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评价别人的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