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猝死、时间差、急救、自救

 云祥 2007-06-28

近一时期,在网上就看到国内一些文艺界名人,都发生猝死而离开人世(古月、高秀敏)。最近马季、候耀文也都猝死在家里,尽管训练有素的急救医师到达了现场,但病人已呼吸心跳停止,已错过了挽救生命的最佳时间。这是由于一个时间差(从打急救电话到急救医生的到来,这段时间是一个时间差,是一段很宝贵的时间)将延迟了极为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了急救的效果,急救的成功率将明显下降。“时间就是生命”尽量减少时间差。是每位急救医师的工作准则。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用直升飞机做为急救的交通工具的原因所在了。一部分人的医学知识的缺乏,是猝死的原因之一,我感到普及急救、自救常识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发病后一小时内死亡作为“猝死”标准。

造成猝死的原因:

1、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猝死大概占到了80%左右。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堵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冠心病发生猝死最常见的还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室性纤维性颤动)。

2、过度疲劳所致的猝死是逐渐累计的杀手。

过度疲劳人群将来仅十分之一的人能安享天年。目前,为什么年青人的猝死也屡屡发生?因为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不注意自己的自身保健、不定期去医院复查等等,都是过度疲劳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

3、运动所致的猝死是披着健康外衣的杀手.

北京的马拉松赛,有两位年青人死在比赛场上。数名运动员也是死在比赛场上。运动过度,是造成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4、性猝死是乐极生悲的杀手。

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原因,不在详细论述。

5药物性猝死是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

日常服用的一些药物,也有可能成为引起猝死的罪魁祸首。以治疗心律失常药为例,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甙,虽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药,可若使用不当会诱发心律紊乱、房室传导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如未能及时发现,可因室颤而致死。所以患者切不可擅自用药,应遵医嘱谨慎用药。近几年,由于药物因素导致的猝死病例日趋增多,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重视时间差,缩短时间差:

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可很快(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缺氧至脑细胞凋亡)。因此时间差仅仅就是6分钟(原则上讲大脑缺氧时间不能超过6分钟)。在这短短的6分钟,急救医师能迅速到达,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在大多数国家,从目击者发现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患者除颤的时间平均为9分钟。要想抢救及时而正确,除了及时通知急救专业人员迅速来到病人发病地点外,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当场的目击者(非急救的专业人员)的急救和发病者的自救。

急救:重点提的是一般人群(病人发病时的目击者)对突然发病的病人的正确处理。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即使其平卧在硬床上或地上,进行现场救护,严禁搬动,一面速请就近医院医师前来救治。

1、保持安静,对刚发生心脏停搏病人(摸不到脉搏),立即在胸前区,心脏部位扣打3到4次,部分可复跳,如不复跳,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因较复杂,需进行系统培训)。

2、有假牙赶紧把假牙拿掉,头侧卧,如有呕吐物将呕吐物抠出,以免误吸造成窒息;

3、等待急救医师到来进行专业的急救和除颤;

自救:

当一个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的人,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不缓解;持续胸闷、憋气并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极度疲乏感,大汗淋漓,颜面苍白,此时应立即求救,并自救(自己要了解自己出现的异常情况)。自救的措施是随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在舌下含服一片,以加大药量。但需注意,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含服三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 若疼痛剧烈或随身带有亚硝酸异戊酯,可将其用手绢包捏碎,凑近鼻孔将其吸入,通常在吸入后10-20秒即可见效。 自己一定不要惊慌,保存镇静也十分重要。如果你在途中,感到心前区疼痛,并向左臂和下巴放散,心跳也不规则,有快要昏过去的感觉而自己又没有带急救药品,周围没有人,距离医院也很远时,除了你立即通知附近医院或急救医院外,还要采取下列自己救自己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停的咳,用力的咳。每一次咳嗽前要深吸一大口气(多得些氧气)吸气后要深深地、长长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来一样(这个动作是想达到挤压心脏,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每间隔大约两秒钟,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做到急救医师赶到或自己已感到心跳恢复正常。(网络流传的一个自救方法的幻灯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