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乡区域系统与城市化研究

 义主由自 2007-08-16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城乡区域系统与城市化研究

  
  一、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其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流动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个城市实质上是“地域(地理空间)、影响(能力空间)、组织(有序空间)、文化(人文空间)、发展(梯度空间)”的多维集合体。它本身似乎是非生命的,但是只要它存在一天其外部和内部都是生机勃勃的。这不仅仅由于组成城市的中心成分是人,也不仅仅由于城市所作用的第一主体和服务的第一对象是人,而且在城市运作及其演进轨迹中,城市本身也有太多的行为类似于一个有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换言之,往往可以把一个有机个体在其生存与发展环境中所进行的努力,放大到一个城市在生存与发展中的进程,并可实施有效的精确模拟。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假设去看待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其本意在于借鉴现存的、明确的、有效的和公认的理论要点和确定规则,去面对可供参照的城市体系,再加以深度的、逻辑的、符合理性的开拓,从而将那些“概念边缘模糊、理论内涵混沌、无法观控定量、不能宏观预测”的重大命题,例如城市化战略问题,推进到一个更新的层次。

  弗瑞斯特教授(Forrester,1971)、梅多斯(Meadows,1972)等著名学者很早就对世界发展模型包括城市的发展问题作过专门的研究,他们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城市经济活动的总体增长趋势将面临三个方面的刚性约束:其一,地球上有限的空间;其二,资源稀缺的日益加剧;其三,生态服务能力与环境自净能力的限制。事实上,他们后来自己也认识到疏忽了另一个重要的约束,即人类科技水平与调控城市能力的限制(Meadows,1992)。这些约束条件的克服,是城市能力(物质能力、文化能力、意志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集合)的优先表现。只有城市能够确保全体社会成员有足够的食物、足够清洁的水和空气,足够抵御外部伤害的掩蔽物、足够适宜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使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才能无可争议地将其健康地延伸到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三大结构形态和四大功能效应的系统集合体”。从结构上去认识,城市首先表现为人类发展史中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其次表现为人类发展史中的一种生产结构形态;以及表现为人类发展史中的一种文化结构形态。从功能上去认识,城市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巨系统中,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组织效应和辐射效应的能力,寻求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地提升到现代文明的中心,表达为结构与功能不断优化的、具有等级系列特征的、作为区域发展动力的和一组整体演进的高效动态体系。简而言之,城市是在地理空间中的一组充填式布局,是被赋予等级概念的、功能互补的、具有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组集合,形成了一个结构和谐的、流通顺畅的、交互有序的、整体高效的网络系统。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体,镶嵌在一个可以提供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生态服务、可以提供人力支撑、可以提供文化范式的基础平面之上。这样,城市必然既被视作是在垂直方向上从大到小的有序结构,同时也被视作是在水平方向上同级城市的功能互补,这两大方向上的编织效应和交互影响形成了所谓具有自组织功能、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功能的特种复杂系统。

  人类历史上,大约在10000年以前农业革命的出现,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人只有在稳定地改变了渔猎、采集的生产方式之后,才具备了集聚的可能;人只有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才具备了交换的可能;人只有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才具备了分工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不断地推动着城市的增多、扩大和发展。虽然学者们都承认第一座城市产生在6000年至7000年以前,但是世界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却是在最近50年的20世纪下半叶。1950年当时居住于城市的世界人口,约为7.5亿,到了2000年已经上升到近30亿,50年当中增加了3倍,使得世界的平均城市化率将近50%。

  此处引用一份世界观察研究所(华盛顿,2001)的“世界观察专论”第147号和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数据,列出公元1000年、公元1900年和公元2000年,世界上10个最大城市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城市的分布、演变、人口增长、文明兴衰以及历史变化的轨迹:

  可以看出,在1000年的时间里,世界10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了75倍,从总量214万人达到1亿6千万人。现在仅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东京,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就相当于1000年以前全世界城市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人口总和的7.6倍。在100年的时间里,世界10大城市人口规模从2580万人增长到它的6.3倍。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当时世界上10大城市人口的数量更高达5亿人,出现了与现在完全不相同的“超巨大城市”(美国《商业周刊》称之为“超级城市”),可能占当时城市人口总量的1/10。

  这种城市发展的轨迹,一方面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也会发生现今人类尚未想象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巨大变革,这种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的城市发展过程,是值得中国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也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再用半个世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战略目标的基本课题。

  有了上述对于城市的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就有了相对清晰的表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 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如果说城市化过程主要是一种内向式的引力过程,不应忘记城市化过程还必须包括诸如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扩散过程。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以内向式集聚为主和外向式推延为辅的综合作用的过程。二者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推挽力度与功能形态是不同的。总之,城市化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必须付出社会成本的支付行为,城市化也是一个可产生净的正向效应的综合表达。

  二、世界城市发展的形态演进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也超过了100年的历史,而组团式城市群的提出和推行,不超过20年的时间。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的“城市郊区化”浪潮推动了中心城市与邻近地域的逐步一体化,1915年英国学者格迪斯(P. Geddes)提出“城镇密集区”和“组合城市”(Conurbation)的概念就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雏形。城市中心区与近郊形成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城市功能性地域,即“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作为区域中心和增长极,以其集聚效应为特点迅速扩大了区域财富的增长。基本上,这一形式是传统城市发展的延续。

  二战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核心区沿交通走廊分布的都市,由于相互作用强烈而频繁,进而聚合成“城市带”(Megalopolis),这一概念是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年发现并命名的。城市带除了保持强劲的集聚效应外,以其通达效应为特点迅速扩大了区域之间的交流。

  进而升级到了城市群的阶段。城市群概念的一般定义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现有的研究认为,城市群的构成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存在一个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人口密度和各类城镇密度较高且为连续分布的区域;②城镇群地域范围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体现于城镇化水平的量和质两个方面;③城镇群地域范围内、城镇群与外部环境之间具备持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的特征,城镇间及城乡间各种设施网络是联系发生的物质载体,其负载的人、财、物及信息等各种流是联系的具体体现。城市群一般具有下列共同点:(1)处于门户位置;(2)具有枢纽功能;(3)密集的网络结构;(4)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城市群除了保持强劲的集聚效应和通达效应外,还以其网络效应为特点扩大了区域之间的交流规模和联动深度。在已有的概念中,作为一个“城市地域组织”的城市群,其中心城市对群体内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城市群更多强调的是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群内城乡之间的互动似乎考虑的较弱,实现经济一体化与社会相对公平的目标有一定的困难。

  姚士谋先生等认为城市群实质上是:“城市群既然是一个区域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无论在区域层次上,还是在相互联系的空间上,均具有网络性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体。从地域空间上考虑,城市群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开放性的有机系统,其生产联系的巨大流动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与结合性又表明它是一个充满着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城市群与城镇体系本质特征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是一个同质的地域概念,仍属于区域城镇体系的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考虑,城市群的紧密性、系统性、动态性特征近乎于区域性的城市体系,但在初始阶段,尚未发展的城市群往往布局比较松散,动态变化比较缓慢,联系并不紧密。城镇体系是最高一层次的、全面性城镇分布的地域概念,等级规模与横向联系较强;而城市群是局部地区城镇集聚的地域概念,呈有序与无序的分布状态,但其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团式城市群这一概念,更进一步强调“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所担负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将区域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表达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考虑之中,尤其强调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完整的区域经济属性。组团式城市群除了保持此前各阶段城市形态的全部特点外,还以其综合效应为特点体现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完善结构与功能,体现了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先进理念。

  一个组团式城市群应具备四个条件,即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至少拥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城市群所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城市间必须发生内在联系;城市与邻接的乡村区域有密切的互动。这只是一种空间意义上或社会经济现象性的描述和要求,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建设和加强相互联系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任何社会经济单元中都存在,这五种“流”也是某种社会经济基础存在或发挥作用的结果。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城市群的出现,是地区经济集聚发展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高度体现。地区经济集聚主要反映在工业项目的布局集中、人口集中、技术力量的集中和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的集中,使城市群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我们认为,正是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性联系,才在整体形象上表现为组团性、等级性、有序性、共生性、互补性。注意研究城市群的组团性,要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进一步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