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慢性肾衰治疗抓住三原则

 半道上 2010-10-05

肾脏由于患病而出现的慢性损伤可导致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一系列临床症状。

慢性肾衰治疗要抓住三原则,即治疗引起肾衰的原发病;控制慢性肾衰恶化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并发症。

原发病的治疗

慢性肾衰比较多见的原发病为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小秋肾炎和肾硬化。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防止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如已发生慢性肾衰再严格控制血糖又容易发生低血糖,对慢性肾衰进展也无好处。但是,为了防止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又必须把血糖控制好(注意避免出现低血糖)。由于口服降糖药多从肾脏排泄,有可能使慢性肾衰恶化,影响对血糖控制。因此,通过饮食疗法难以控制血糖时,应改用胰岛素。

治疗慢性肾衰的一般危险因素

高血压、蛋白尿、高血脂是慢性肾衰的肾功能障碍恶化的危险因素,必须予以治疗。

⒈降压治疗:过去认为,过度降压可使肾血流量减少,有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但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通过大规模研究后撰文指出:充分降压可有效控制肾功能恶化。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也提出,伴有高血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降压目标应维持在17.29~11.31千帕;如尿中蛋白每日超过1克,则应降至16.629.97千帕。

⒉调整血脂:高血脂患者与非高血脂患者相比,前者肾功能障碍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如能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可有效阻止肾功能障碍进展速度,防止肾小秋硬化。

治疗合并症及并发症

⒈治疗贫血:慢性肾衰患者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能力下降,肾毒素抑制骨髓和红细胞寿命渐短等因素而引起贫血,严重贫血可加速肾功能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红细胞比容在30%以下,则应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⒉高钾血症:如通过饮食难以控制,可试用离子交换树酯内服有效。

⒊高尿酸血症:应用尿酸排泄促进药似乎可达到目的,但对肌酸清除率在30毫升/分以下患者多无效,如用尿酸合成抑制剂时有可能诱发斯—约综合征(多形糜烂性红斑的一种),要警惕。

慢性肾衰对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存在严重威胁,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从多方面进行治疗,才能控制病情进展,以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摘自《卫生与生活报》 吕群/文  《益寿文摘》2004.04.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