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智者同行

 ahswty 2010-11-08
 在高考备战期间,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一、五个因素

                  1、综合知识水平: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动态智力:进入考试期间你的整个智力发挥的程度。

                  两类学生:一类回答问题四平八稳,但是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

                  另一类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考试考的很好。

                  3、体力:高考是斗智斗体的活动。

                  4、考试技巧:既要平时学得好,更要考试有技巧。

                  最应该的时间:不要太早进考场,避免被别人干扰。

                  不要太晚进考场,因为要查相关的证件。

                  提前2030分钟左右进考场。

                  有经验的学生:考试前在家里放松,与父母聊天

       没有考试经验的学生:考试前一天还在做题目,考试路上还在考虑题目的难易。过多的把时间耗在一道题目上面,2分值的题目花了20分钟。

                  5、心理因素:两手抓,一手抓知识基础,一手抓心理素质。

                  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成为黑马?

                  高考依靠实力,就是心理战。

                  

                  二、高考必胜的八大心理法宝

                  1、有自信心

                  居里夫人说:自信乃成功的第一秘诀

                  赵凯先生说:自信乃高考的首要法宝

                  “我考不上,还有谁能考上?”

                  没有自信心,对自己目前的成绩会有所怀疑。

                  

      大凡获胜的人都是把自己手中50%的把握去赢取上帝手上50%的把握。

      大凡失败的人都是把自己手上50%的把握拱手让给上帝手上50%的把握。

      如何走出不良情绪,重拾信心:

       l  对于不可挽回的过失,不要后悔和惋惜,干脆放弃,一切重新开始。

        l  对于不可改变的弱点,不去强求改变,后退一步,承认现实,顺其自然。

         不要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强势比,天生我才必有用。

                  l  对于自己追求的目标,不要想一蹴而就,要分解成几个阶段,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分阶段分步骤朝既定目标迈进。

                  l  凡事多看光明的、积极的一面,少钻阴暗、消极的牛角尖。

                  如何强化自信心

                  l  高考目标期待恰当。“跳一跳就能够到”

                  l  正确的比较。和自己的过去必,和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比。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例子

                  l  要有乐观的情绪。伽利略和司马迁的例子

                  l  要有坚强的毅力。霍金的例子

                  l  加强实力。

                  l  不要迷信。

                  l  积极的自我暗示

                  l  挺胸抬头,步伐加快。

                  l  积极热情地和人打招呼。

                  l  祛除大脑中不愉快的经历。

                  l  每天为自己鼓一次劲。

                  自信心培养的七大步骤:

                  l  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目标

                  l  要做最好的准备

                  l  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长处

                  l  要想到成功

                  l  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

                  l  放弃逃避的念头才能产生信心

                  l  要确定遵守自己定下的约束

                  寻找自信心的方法:“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何况我本来就行)

                  

                  2、要有坦然的心境

                  高三学生常见的不良心态

                  l  悲观的心态

                  l  盲目乐观的心态

                  l  内疚的心态

                  l  急功近利的心态

                  高三学生应该具有的心态

                  l  平衡的心态

                  马斯洛对心态平衡的描述

                  l  乐观的心态

                  l  平常心

                  赵凯“一切皆有可能”的例子。

                  学生说背完一本《高考心战》大概需要30天的时间。赵凯说现在自己的身份是:复旦大学江苏驻无锡招生办人员,如果能在15天背出这本书来就上复旦。可能吗?(学生回答:当然能完成。)

                  

                  如何克服消极心态,建立积极心态:

                  1)正确看待自信心,不能太过自信,也不能太过自卑;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欣赏自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定位,调整目标。

                  2)合理的情绪宣泄:倾诉法、转移视线法

                  三不做:

                  1)不要一味的找漏洞

                  2)不要做外省的试卷

                  3)不做新题目

                  

                  3、调整紧张心理

                  铁人王进喜: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有些同学现在有这样的情况——该紧张,却不紧张:

                  1)没有时间紧迫感。

                  2)别人全神贯注,你还在关注其他的。

                  3)别人会体验到急中生智的神奇,你不会有。

                  例子:上海话“123抬桌子

                  

                  还有些同学太紧张了,怎么办:

                  缓解紧张的方法:(宣泄)

                  l  向父母、老师或知心朋友倾诉

                  l  对着空旷处大声喊出心中的压抑和不满

                  l  跑步(运动)

                  l  写日记自我倾诉

                  l  转移减压。多时段的休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过度紧张:拉小提琴,弦要绷紧,不能太紧,不然会断。人处于高度紧张下,行为会变形。

                  适度紧张:“精神上重视它,心理上轻视它”

                  

                  如何调整考前复习阶段的紧张状态:

                  1       要重视模拟考试,把模拟考试当高考

                  2)客观看待考试,总结经验,查找原因。

                  3)心理动机不宜过强。

                  4)拿出信心和勇气。

                  

                  防止考试怯场的策略

                  1)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3)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4)赵氏高考第一套放松操:适用于考试怯场和卡壳

                  ●伸出双手,手心向上,深呼吸。

                  ●握紧拳头

                  ●数123,突然放开手,大叫一声。

                  ●体验突然放松的感觉。

                  

                  4、克服心理疲劳

                  造成心理疲劳的原因:

                  1)对提高学习成绩,升学的担忧是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的主要原因

                  2)高考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是导致考生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

                  3)高考的战线太长,长期作战,使考生的精力日益耗尽,产生心理疲劳。

                  4)教师、家长的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加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与疲劳。

                  

                  心理疲劳的典型表现

                  1)学习计划紊乱

                  2)注意力涣散,心神不宁

                  3)无法静心

                  4)简单的题目会做错

                  5)出现“高原现象”

                  

                  减轻心理疲劳的方法:

                  1)制定合理而有序的计划,选择科学的复习方法。

                  l  计划学习法。让自己在各个具体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

                  l  强刺激复习法。在每天开始自习前,为了让自己尽快的进入状态,先做几道题目或先背几个单词。多种器官的同时运用。

                  l  转移刺激法。看累了一门科目,就换另一门看看,复杂的,难的看不下去,就换点简单的看看。晚自修休息时出来走走。

                  2)对成绩要有合理的预期。

                  3)设法进行自我激励。看到自己的进步,做简单的题目给自己信心。

                  4)集中精神增强抗干扰能力。

                  l  适当进行中场休息。分散学习的效果比集中学习来的效果好。

                  l  培养良好的个性,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l  做到劳逸结合。

                  

                  克服高原现象

                  l  明确目标,激发斗志。

                  l  重视学习效率,拒绝时间战和疲劳战。

                  l  引发学生的成就感。

                  

                  5、加强行为锻炼

                  TOP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一时就是想不起来。“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

                  l  从行为操练内容的选择来看

                  高三复习的不同阶段,行为操练内容选择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复习开始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复习深入:逐渐加入难度较大,提高性的练习内容

                  复习最后阶段:做模拟考卷

                  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适当寻找一些考题和资料来提高自己。

                  (三种情况)

                  l  应该注重解题方法、技巧的积累。

                  l  对行为操练的结果,应该正确看待。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

                  l  要注意心态的调整。

                  把平时的练习当考试,把六月的高考当练习

                  平时体验到高考的紧张到真正的高考就不紧张了。

                  l  应注意合理与适度。

                  做题目时,在质量的基础上追求数量。做模拟试题

                  l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答题前,花几分钟的时间将试题的类型、数量和各题浏览一下,对各题的难度以及回答所需的时间做大致的评估。

                  答题先易后难。

                  养成先审题的习惯

                  书写答案时将要点列出

                  养成不留空白的习惯

                  养成做完检查的习惯

                  养成卷面整洁的习惯

                  

                  6、避免做不合理假设

                  考前会出现很多不合理假设

                  忧:担心备考,担心不能完成复习任务,担心复习效果不好,担心临考前出什么事情。

                  急:时间不够,急时间没有好好利用,急知识没有掌握好,急自己状态不好,急自己信心不足。

                  乱:时间管理乱,复习没计划,没章法。

                  烦:烦躁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复习,脾气大。

                  

                  解忧的方法:

                  1)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2)以理服己

                  3)积极战斗

                  l  学会和脑中冒出的念头抗争,举反例反对。

                  l  学会用不同的解释,去对抗原有的念头。

                  l  学会如何把你自己从沮丧的思绪中引开

                  怎么防止“走神”:把注意力直接指向目前对考试的准备,关注于考试所能做的并且必须做的事情。

                  挑战“走神”: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规定自己在45分钟内高质量地完成1小时的复习内容

                  现在最重要的事是高考,对于“杂念”,能不想就不想,能少想就少想。

                  改变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要有适当的放松。

                  

                  1)静心术-考场篇

                  l  不要一心想捞满分。

                  l  答题前纵览全卷。

                  浏览卷子的要点

                  l  自己的知识与题目类型的对应情况

                  l  了解试题的分量,包括书写量,阅读量

                  l  了解难易的分布,比例

                  l  了解分数的分配。

                  l  审题

                  l  不要看错题

                  l  分析要清楚

                  l  要善于联系

                  l  解题时先易后难。做难题时要避免两种倾向:a、思想静不下来,脑子钻不进去。b、在某题上花费的时间过多。

                  l  尽量做完试题,分分必争。敢于猜测的考生比小心谨慎的考生更容易拿分。

                  l  认真检查试卷,思路,步骤,结果。

                  

                  2)静心术-考后篇

                  l  正确评估自己

                  l  提前进入下一科的复习

                  l  要学会迅速遗忘

                  l  为下门考试做准备

                  赵氏高考第二套放松操:肩膀自然放松,两手放身体两侧。(配合放松音乐,冥想)

                  

                  7、降低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理方面: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神情慌乱,手心出汗,肌肉绷紧,肠胃不适,大小便增多,头疼,头晕,呕吐,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大脑过度疲劳。

                  2)心理方面:提心吊胆,焦躁不安,心慌多疑,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低下,忧郁绝望,情绪激动。

                  3)行为方面:发呆,找借口拖延时间,多余动作增加,不愿和人交往,怨天尤人,粗心大意,坐立不安,学习效率低,胡乱答完卷子早早离开考场。

                  添·高威的例子

                  

                  考试焦虑引起的原因:

                  学生内部

                  l  认知评价偏差

                  l  人格特质

                  l  被过去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

                  l  知识准备不足,应试机能偏低

                  学校、家庭、社会因素

                  家长善意的行为,反而会对学生造成压力。

                  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给家长的建议:把我们当正常人看待

                  大眼睛,多看外面的高考的信息,心里有底

                  大耳朵,多听有什么高考的政策

                  小嘴巴,少说,孩子大了,自己的事情心里有底

                  

                  8、调整生物钟

                  高中生过的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完全混乱。

                  生物钟调节的误区:

                  l 

                  开夜车。认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长时间的学习除了大脑工作效率不高,对人体也有较大的危害,造成心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还伴随大脑皮层的机能消耗,当学习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这种消耗过程会超过恢复过程,大脑皮层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工作,就会产生保护性抑制,使学习能力下降。具体表现:记忆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下降,还伴有头昏,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等现象。

                  l  争分夺秒。对时间的利用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效率的高低。

                  l  随心所欲。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安排毫无规律。

                      生物钟紊乱的影响:精力分散,迷惑,犹豫不决,拖拉,中断,逃避等

                  心理学家查尔斯·卡左描述了学生中常见的精神分散症状:

                  l  同时想做很多事情

                  l  不断为等待做的事着急

                  l  随着压力的增加,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应该做

                  l  认为反正做不好,因此对当前的学习投入很少

                  迷惑:常常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目前的努力方向,没有为以后几天或几个月做出计划。

                  犹豫不决:不能在关键时候及时做出应该做出的决定。

                  拖延:某一时间能够做好的事情非要拖到下一个时间做。三种典型的表现:拖延让自己觉得学起来十分烦躁的学习任务,拖延自认为十分困难的学习任务,拖延很难做出决定的事情。

                  中断:常常在学习进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中断自己。

                  逃避:让自己躲进幻想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l  理顺生物钟的意义

                  l  制定时间管理计划

                  苏联学者克氏:人体一周内的生物规律,新学期周一从上午第一节开始,学习能力逐渐上升,第二节课达到高峰,第三节课间休息后,学习能力尚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后第四节课显著下降。经午休后,下午第一节课学习能力回升,但下午第二节课后,又出现略微下降。此后学生经过周日休息后,疲劳得到一定恢复。但由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机能活动状态尚需调节,所以星期一的学习能力并非最高,周二开始上升,周三、四是高峰的维持期,周五、六呈下降趋势。

                  

                  如何理顺生物钟

                  l  早上起床时间调整  630前后起床

                                       730之前早饭吃完

                                       9点之前消耗完

                  l  上午9点-12    下午2点—6点做试卷,训练大脑,保持大脑清醒

                  l  中午休息,务必午睡30分钟左右,平躺,身体不要有夹角

                  l  晚上10点—1030睡觉,不要超过11

                  不要做新题和深题

                  不要接触浓茶,咖啡

                  不听节奏快的音乐

                  用淋浴洗热水澡

                   

                  早上600700人的记忆力最好,最适宜进行背英语单词等记忆性的学习

                  早上700是吃早餐的时间

                  上午8001100人体精力旺盛,学习效率最高

                  中午1200吃午餐

                  下午100午睡

                  下午200300学习

                  下午400600锻炼身体

                  傍晚600900长时记忆

                  10001100可以进行习题的训练

                  1100之后休息睡眠状态

                   1)性格内向的同学反应慢,需要提早一个星期适应。

                  2)性格外向的同学反应快,只需要提前35天适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