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爱民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2-03

第一章   爱民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原文】孟子曰:“舜生於诸冯1,迁於负夏2,卒於鸣条3;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4,卒於毕郢5,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6。先圣後圣,其揆7一也。”

【译文】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去世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去世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这两个地方相距,有一千多里地;时代的距离,相隔一千多年。而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就象有信物一样吻合,先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所估量的情形却是一致的。”

【说明】本篇一开始,孟子首先就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从舜到孟子所在的时代,已有近两千年,留传下来的无数古籍、传说都说明残暴是得不到人民拥护的,只有真切地爱民,以仁爱为本,以爱人为本,以保民为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社稷才能得保长久。因此,爱民才是统治者、领导人的最佳行为方式。

——————————————————

【注释】1.诸冯:地名,相传在今山东荷泽以南。

2.负夏:地名,约在今山东滋阳以西。

3.鸣条: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

4.岐周:地名,指岐山下周的旧邑,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

5.毕郢:地名,相传是周文王去世的地方,在今陕西咸阳县东二十一里。

6.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荀子·君道》:“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韩非子·守道》:“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伪而不以符。”《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这里用为信物之意。

7.揆:(kuí葵)《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管子·宙合》:“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易·系辞》:“初率其辞而揆其方。”《国语·周语》:“南北之揆七同也。”《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楚辞·离骚》:“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知贵不能,以教歌之法先揆之。”《说文》:“揆,度也。”《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这里用为大致估量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