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 痛
![]()
[概述] 腰痛,又称腰脊痛,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以及部分内脏病变等。
感受风寒,坐卧湿地——寒湿之邪客于经络,气血阻滞——寒湿腰痛; 负重闪挫,跌仆撞击——腰部经络受损,或久病入络,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劳损腰痛; 年老肾虚,或久病肾亏,或房劳伤肾——肾气虚惫,精血不足——腰府、筋骨失于濡养——肾虚腰痛。 受病经脉:督脉、膀胱经、肾经、带脉。
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活动转侧不利,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腰腿。如迁延日久,则时轻时重,腰部恶冷,遇阴雨、寒冷气候则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 2、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痛处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腰部触之有僵硬感,舌质暗、脉象多弦涩。 3、肾虚腰痛:多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软无力。如果兼神倦,腰部冷,滑精,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则为肾阳虚;若虚烦不寐,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溲黄,舌红,脉数,则为肾阴虚。 经脉辨证:腰痛部位在脊中——督脉病症;腰痛部位在两侧——膀胱经证。
治法:通经活络止痛。以取阿是穴、足太阳、足少阴、督脉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或加拔火罐。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肾俞)、夹脊穴;委中 随证加减:寒湿者,加命门(或腰阳关)、以助阳祛风化湿;劳损者,加膈俞、三阴交以行气活血、消经络中淤滞;肾虚者,加命门、志室、太溪,以壮腰补肾。 操作:主穴均采用泻法。寒湿腰痛加艾灸;劳损腰痛加刺络拔罐;肾虚腰痛针灸并用,针用补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肾俞)、夹脊穴,均为局部取穴,以疏通经气,活络止痛;委中,远道取穴,膀胱经“挟脊,抵腰中”,“腰背委中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