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专题四):调控倦怠——驾驭班级管理

 吉祥哥哥 2011-02-19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专题四)

调控倦怠——驾驭班级管理

(一)职业倦怠与班级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 课堂氛围(即环境)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密切相关,它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产生的。总的来说积极的互动会促进并强化教师的努力。学生的纪律问题、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不好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辱骂甚至动手打人,都是教师产生压力的重要来源。课堂问题行为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头疼问题。课堂上,教师如果不重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不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和调控,问题行为会不断蔓延,会诱发出许多其他的问题行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往往是消极的、负面的,并且具有普遍性,程度上也具有差异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表现为:大声说话、睡觉、吃零食、看杂书、小动作、侮辱同学、不与老师配合等。不仅差生、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生也会有问题行为。只是他们在数量多少、发生频率和程度轻重等方面不同而已。 这些行为大多是社会大环境折射的结果。 21世纪,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较之十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中小学生追求民主。他们比起过去的学生有一定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在行动上不循规蹈矩,不再事事照办。他们敢提意见,有独立见解,但是纪律观念比较差,责任心也相对不强。

处理课题中的问题行为不仅会给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干扰,也会使教师产生不良心理体验,因为这些行为本身既是对教师权威的漠视,也是不尊重教师的体现。两种学生行为导致教师倦怠,第一种是不尊重教师及其他学生;第二种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失败和考试失败。研究表明,处理课堂中制造混乱行为的学生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当课堂上的风气恶化时,教师通常会产生情感衰竭,对学生、教学事业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消极。现在的班级规模逐步增长,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班级纪律的管理难度。鉴于逐步增长的班级规模,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对教师辱骂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把学生的纪律问题看成是工作中最大的压力源不足为奇。

1979 年美国教育协会( NEA)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 3/4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弗瑞德曼与法伯在 1992年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 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的纪律、态度和陋习与教师倦怠密切相关。最近的以 1024 名尼日利亚教师和 710 名马耳他教师为样本的研究以及两个国家级的研究。一个在爱尔兰的北部,另一个在加拿大,发现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消极是教师在课堂上感到有压力的主要原因。同样,一个以 5000 多名美国和加拿大教师为样本的研究揭示 63 % 的教师认为学生的纪律问题是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最有压力的问题。实际上,马耳他、瑞士、英国、澳大利亚、芬兰、巴巴多斯和美国的研究结果都明确证实学生的纪律问题对教师的幸福有不好的影响。

最后,依据以 545 名马耳他高中教师为样本的研究报告不良的课堂氛围、学生不良行为的后果,对年轻教师的影响大于对年长教师。在以 444 名巴巴多斯的高中教师为样本的研究中,发现不良的课堂氛围对女性教师的影响大于男性教师。学生行为上的长期问题是导致教师倦怠的因素。课堂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技巧对教师成功是很重要的。当缺少这些技能时,教师们只得和学生的纪律问题作战。教师把好的纪律看作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纪律成为一个持久问题时,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产生怀疑。尽管他们想改善情况,他们却没有能力恢复他们认为的令人满意的学习环境。除非给他们提供一些从混乱的班级中解脱出来的机会,或者帮助他们改善有关纪律问题的实践,否则,倦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矛盾是必然的,恼人的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学生之间的争执,和家长之间的对抗,与同事之间的争论都是时有发生的。矛盾本身是无所谓好与坏的。但是,矛盾的结果也许是积极的也许是消极的,要看怎么处理了。那些知道怎样成功地应付和解决矛盾的教师们会面临更小的压力,而且能使潜在的有破坏性的情况转变为建设性的、积极的结果。

[ 应对·训练 ]

教学不当可以引起课堂问题行为,这一结论已经在布罗菲和普特南( Put-nam )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无能、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由此可见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课堂组织艺术的技巧。

在遵循课堂组织艺术的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科学而有序性的原则基础上,可以采取例如以下的技巧:

  • 目光交流法

目光交流可以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影响

教学效果。恰当目光的运用可以为教学服务。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一可使学生情绪安定,二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 表情感染法

面部表情传达了交际中的大部分非言语信息。教师的表情是学生关注的目标。学生不时

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获取信息,以确定出自己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表情自然,一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真实形象;二要充满自信,使学生传递健康向上的精神;三要温和,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任。

  • 兴趣激发法

课堂中难得使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

些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如一段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习效果。

  • 设疑法

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巧妙的设疑是组织教学中的一种艺术方法。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置一疑问,让学生回答,以促使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设置疑问需教师的精心设计,注意提问的思考价值,无目的的设疑会破坏教学,影响学生思维。

  • 停顿吸引法

由各种原因造成课堂教学较混乱时,教师可采取突然停止讲课,等学生感到意外,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批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乱教学思维。

  • 激励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不仅是对某个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大家的激励,使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成功时的赞扬,能使学生激发继续向上的欲望;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激励更为重要,它可使学生产生自强不息的信心,激起学习欲望。

  • 语言表达法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课堂组合教学的关键。语言的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讲解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会使学生获得系统而清晰的概念;语言的准确、简明扼要是组织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使人听着舒服、爱听;善于例证、形象比喻,适当引用一些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等是用语言组织教学的技巧。生动的语言给人一种直观感和动感,使人兴趣怏然,同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语气的使用影响着意思的表达、感情的色彩,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使用语气,可使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含蓄,于沿用的委婉,耐人询问,让学生在咀嚼和思维的余地,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 暗示法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恰当的运用暗示法,可是师生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如当学生遇到难题缺少自信时,教师语言暗示你能够做出,激发出学生刻苦钻研;若课上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的眼色或手势暗示可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暗示给予学生自尊,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

(二)应对课堂问题行为

对于一贯多动的学生,要改变其多动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不断改进和调节的过程。通常多动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学习成绩较差,又缺乏自信心,总认为自己智力不如别人,成绩无法提高,因此愈发散漫失控。但是,这种多动的学生与多动症儿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患多动症的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仅是多动的学生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够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他们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另外,多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多动症儿童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课堂上多动这种问题行为的形成,从学校教育实践中发现,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小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好动,不认真听课,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这是一种行为习惯上的偏差。鉴于多动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要想改变他们多动的坏习惯,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是,而且多动的毛病是可以改变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使学生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从主观思想上与教师达成一致。案例中,教师从谈心开始,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然后,教师以一种帮助朋友克服困难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放粉笔头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 应对·训练 】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是,一旦这种天性演变为一种无法控制的坏习惯,就会变成一种多动的问题行为,这种不良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动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自控力低下而引起的课堂注意不集中,好动,注意力严重分散,因此无法认真听课,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如何有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多动,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一般经常使用的终止问题行为的方法如下:

  • 信号暗示。授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哪个同学表现不好,东张西望、坐立不安,用信号暗示比较方便,如突然停顿、走进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可以不影响正常讲课。
  • 使用幽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就容易下降,产生问题行为,这时教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提示学生。
  • 创设情境。针对个别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适时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如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
  • 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反倒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
  • 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或产生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 移除媒介。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做不相干的事,如读漫画书、玩电子游戏玩具等,教师可将这些东西拿走,清除媒介物,从而制止这种行为。
  • 正面批评。如果上述各种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么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错误,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
  • 利用惩罚。对于个别比较严重又难以制止的多动行为,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如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制止问题的作用;如惩罚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制止问题行为,反而造成逆反或对抗性行为。因此,必须慎用惩罚,不到迫不得已最好不用。

案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约定,其实是一种暗示和提醒的手段。通过这个暗示和提醒,学生从主观意识上,已经开始有了转变的欲望。事实上,暗示与提醒要比课堂上的批评效果更好。试想一下,当学生在课堂上又出现多动的问题行为时,如果教师用粗暴的态度干预和批评,必然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而且对问题学生来说,只是威慑于教师的严厉指责,可能有几分钟被迫听课,但是几分钟之后往往又会重蹈覆辙。这就是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碰到的所谓无可救药的状态。案例中的教师采用了一种婉转的方法,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掌握课堂控制策略

有了良好的课堂管理,孩子们就可以在心里绘制出一幅清晰的画卷,了解如今发生了些什么,要求他们做些什么;还认清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良好和不良的行为都囊括在内。此外还让教师得以更加明白地思考自己的工作,更精确地弄清自己教学中的全套本领之中那些成功与不成功的对策,如果看来有必要的话,再进行改动。

虽然良好的课堂管理有着如此效用,但它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如下:

准时 。课堂内的许多纪律问时都是由于教师迟迟没到,或者学生们已经进入教室之后,教师还在忙于整理仪器设备造成的。教师准时开课,就不会给学生们机会违反纪律,也显示出即将讲授的这堂课的重要性。准时下课也同样重要。拖堂只会招致学生们内心的敌意,而且此时通常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教学效果通常会降至最低程度。如果教师做不到准时上下课,却反而要求学生准时的话,他的要求的威力肯定因此大打折扣。

备课充分 。这里指的不仅是准备教材之类的课堂上的主要内容,也指那些常常为教师所忽略的次要工作。一台正常运转的教学仪器、足够用的粉笔、装满胶水的瓶子以及电量充足的电视,所有这些准备都有助于避免课堂中的紧急情况,而这些情况恰恰会直接招致全班学生开怀大笑。教师备课充分就和准时上下课一样,势必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这样的概念:这位教师讲求效率,绝对有本领行之有效地控制学习环境里的一切。

保证遵守诺言 。如果教师答应帮助学生做什么事,或者许诺全班学生可以享受某种乐趣,那么这个诺言必需具有可行性,同时必须付诸实施。自毁承诺(往往遭到学生们理直气壮、窃窃私语的抱怨)自然会招致不满,同时很难再鼓励孩子们对教师遵守诺言了。这样教师在课堂秩序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往往不能达到行之有效的效果。

有一些普遍被教师采用的控制策略,在不能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往往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例如:惩罚。从轻度的惩罚,如罚站,到重度的惩罚,如殴打学生;从体罚到心罚,教师均要采取审慎态度。一般来说,惩罚收效会比较快,但是惩罚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是事前无法想象的。正如事例中所提到的 老师,一时冲动的后果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身心的伤害,而且也为自己的教学生涯涂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相反,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具有更大的诱惑力。任何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不仅意味着教师对自己成绩的认可,同时也有助于自己提高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有研究表明,惩罚只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并不增加积极行为的发生概率,而且受到社会的反对。与之相比,表扬则不仅有鼓励积极行为的作用,同样也具有批评和纠正的作用。因为对正确行为的赞扬本身就意味着对错误行为的否定。

【应对 · 训练】

课前—— 开始上课: 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师生双方在教室里就位之后,就必须迅速果断地开始授课了,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教师和学习任务上去。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可以先用问答的方式复习以往的知识,也可以展示一下直观教具,或者运用其他的一些实用的导入技巧。重要的是,所采用的技巧一定要立刻吸引住全班的注意力,要他们投入到课堂内容里去。这时,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往往比教师单调的讲解有魅力。

讲课过程—— 课 :

  • 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要求全班同学对讲课内容予以配合,教师必须掌握一两手可靠的手段,能够让学生听从自己的吩咐,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听讲。技巧之一:点名批评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另一种技巧是狠狠的击掌(私下里一定要在家练习一番,这样才能发出卓有成效的声音,而不是微弱的一点轻响,那样的话你无法指望任何人会为之肃然)。再有一种对策是拿起粉擦果断地敲击讲桌。

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手段,教师都必须做到果断、迅捷、讲求效率。要向学生们传达出教师要求他们配合的不可置疑性。

  • 善于利用提问的功能

频繁提问和点名提问某些孩子的教师,其实是在施展一种有用的策略,让孩子们保持精力集中、思想活跃。试想,教师在课程进行之中随时会提问某个学生,这种情况显然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动力,激励学生集中力量注意教师的一举一动。在应用课堂提问技巧时,教师应尽量把问题设计得多姿多彩,纯属于知识性的提问和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的问题相结合,就能始终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样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 对教室内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

好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他们的脑后也长着眼睛呢。他们在教室里到处走动,他们用眼神和孩子们交流,他们还能精确地指出课堂里究竟什么地方容易闹出麻烦,并且特别注意容易出状况的学生。

4 顺利结束课程

教师除了准时下课,腾出充足的时间清理教室,并且给予学生们必要的帮助和指点外,用一句亲切的话语和学生告别同样非常重要。

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该坚持这么做。因为这样一来,日后的再相见就容易的多了。和蔼可亲的告别更有一层益处,它可以告诉学生们,无论课上闹出了什么麻烦,都丝毫没有扰乱教师的心神,这才能有效地告诉那些捣乱课堂秩序的学生他们的举动是多么没有意义。如果课程进行顺利的话,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非常期望再次见到学生们。最后一点是,如果学生就要离开教室的话,应当安排他们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课后—— 分析课堂内发生的一切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课后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跳出课堂氛围,以比较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并由此理解学生行为的来由。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分析过程对自身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必须保有一定的余力,以便仔细观察课堂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析与之相关的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录像辅助教学的价值显然非同小可,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仅仅使用一台录音机也是大有帮助的。课后教师可以私下放放录音,重点倾听自己在课上的表现:自己有没有对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声音过于尖利,而对第二个人说话的时候疲惫不堪,待到对第三个人说话的时候又格外鼓舞有加呢?有没有偶尔对学生露出一丝厌倦,拆学生的台,抓住一件并不严重的过失没完没了地挑剔或者责怪呢?有没有什么话教师当时本想开玩笑,而如今听来似乎对那个孩子太苛刻了呢?如此等等。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类似分析时,许多教师都大吃一惊,发现自己和某些孩子之间的交流居然这样少,发现幽默语言或者鼓励性的评价自己并不常用。

案例评析

让我欢喜让我忧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曾经的我也为这样的职业骄傲自豪过;曾经的我站在讲台上也是那样地从容与自信;曾经的我也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曾经的我认为,我对教书怀有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份耐心,我相信能一直成为学生热爱的好老师。

但现在,我却发现错了,却不知错在哪里,错在我当初的选择吗 ?错在我没有教学能力吗 ?错在我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吗 ?

这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一段日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很认真地去备课。尽管这样,我还是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上课。我想只要自己做到一名老师该做的事,错的就不应该是我,只要我尽力了,我对自己,对学生都问心无愧。

过去的点点滴滴却像泉水一样流过我的每一根血管,在轻轻敲着键盘的同时变成了忧伤的文字。不是陈年旧事,应该就在昨天,过去的一个又一个的昨天。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名坐在教室中间的女生没有认真地抄笔记,而是专心致志地织着一个围巾,快要下课时我才发现,一时愕然,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批评她。以前一批评到她,她就蛮不讲理地跟我顶嘴,扰得整个课堂乱了套。正想着,流动的空气把悦耳的铃声传到了教室。教室一下骚动起来,学生们兴奋地奔向食堂,织围巾的女生也一瞬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件事情留下的只有我的回忆与叹息,还有作为一位老师的悲哀。尽管已经伤痕累累,但我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痛,在每天登上讲台的时候,我还是会把灿烂的微笑带给学生,我还是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一丝不苟地传给学生。看到他们在思考着我提出的某个问题,看见他们中的有些还在认真地做着笔记,认真地听讲,这个时候,我总是很高兴的,也是心花怒放的。

现在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全体学生一次次强烈要求,最后我招架不住,勉强答应了他们看电影的要求。那天正好要交作业。以前的作业只有一大部分同学能交上来,而那天差不多所有的都交了。我走到一名不是很听话的学生面前,表扬他交了作业,他对我说:“这是张门票,看电影的门票。”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突然之间我觉得心好凉,尽管这是一个夏天。我真想对他说:“孩子,你现在要争取得到的门票是明年进大学的门票,那是你父母的期望啊 !在你一生中你可以看无数场电影,但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再也不会回来。”又是再熟悉不过的音乐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而这名学生又蒙着头大睡起来。为了能够看电影,才交一次作业,我想起来觉得可笑,又不禁为自己为他们的父母感到心酸。

他们的父母此时可能还在烈日炎炎下辛苦地在田里劳动,他们的父母此时可能还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奔波。孩子,你们能理解父母吗 ?他们最希望的是你们能够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他们一样。

学生连他们亲爱的父母都不能理解,更何况他们的老师呢 ?忘不了有一次,我正热情洋溢地用黑板刷擦去写满的文字,一名刚刚熟睡的学生抬起头大声喊道:“你擦轻点嘛。”她的声音回荡在狭长而又很安静的教室,周围的同学一下子都笑起来。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我错了吗 ?黑板刷“哗”的一声落到了地上。事后的处罚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留在我心中的又一道伤痕却是清晰,隐隐作痛的。不是快乐的回忆,却像一个没有成熟的青果,咬过一口,就永远记得住它的味道。

这样的次数不是一次两次,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但突然发现自己再也快乐不起来,再也轻松不起来,心里压着的是失望,是无尽的伤感。这个时候,难免会怀疑自己选错了。我已经无法找到从前的自我,那个怀着满腔热血的我,教书育人应该是快乐的,而我却好像掉进了一个黑黑的洞里,努力着想要爬起来,却全身没有力气,挣扎了很久,已经身心疲惫。还有的教师 (高校教师和重点学校教师除外 )拿最少的钱任劳任怨地工作,可骂名最多,社会地位最低,教师既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者,现在连精神上正常的名誉都得不到,教师没有一点光荣感。农民工都能得到社会的同情,可教师呢,除了骂声还是骂声。

我只能对自己说,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不想再做老师。如果能有机会,我真想跳出来。突然想起一句话:围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在外边的人想进去。肯定还会有很多人会走上教书育人这条人生路的,他们也会和我一样,在初登讲台的时候,心中装着的是激情,是梦想,后来的故事却不知道是否和我一样。

评析要点:

问题表现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中的教师最初怀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是由于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不能恰当地处理,使得教学工作无法完成。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想离开教学岗位,甚至再也不想当老师。

问题诊断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的。教育要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社会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紧密联系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而展开的,每个班井然有序就会带来全校的稳定有序。因此,班级管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问题行为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如果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不恰当的管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也会导致教师产生不良的心理体验。据有关研究发现,有两种课堂的问题行为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其一,不尊重教师及其他学生;第二种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失败和考试失败。当课堂上的风气恶化时,教师常常会产生情感衰竭,对学生、对教学事业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消极。因此,作为教师,有效的对班级进行管理,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调适方法

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行为改变的方法进行矫正。

1 .对抗法

用与学生问题行为不两立行为来制衡问题行为,以减低问题行为的产生。即不两立行为与问题行为具有不同的形态。当学生表现不两立行为,就无法再产生问题行为。

2 .隔离方法

以隔离的方式来阻隔引发问题行为的前导事件进而消减问题行为。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严重的问题行为,阻碍教学活动的进行,一般教师常用的技巧就是让学生在教室后面或办公室罚站,在这段时间,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因此,与其单纯地隔离行为偏差的学生,不如将这段时间作为学生自我反省及拟定行为改变计划的时间。教师可将需要学生反省的内容制作成书面的表格,当学生有问题行为时,则请学生在办公室或安静的地点完成该表格。教师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讨论,一样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 .区别增强法

试图以强化适当的行为及忽略问题行为的策略来降低问题行为产生的次数。即利用积极或消极之增强方式,以增强或培养良好行为,或消除不良行为及情绪。

4 .消减法

消减法是指学生作出不当行为时,不会得到含奖励成分的响应。实施消减法时,不当行为一般会在短期内增加,然后才逐渐减少。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严重的问题行为或形势危急的情况,如涉及自伤的行为。因此,教师须因时制宜,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5 .间歇法

间歇法是指学生有不当行为时,教师把强化该行为的刺激物拿走或消除,如停止他们进行自我刺激的活动。教师也可把带离助长不当行为的环境,例如带到间歇室或间歇角。不过,教师把学生带往间歇室或间歇角,应谨慎处理及留意下列要点:教师应冷静和坚决地把学生带走,但切勿令学生受伤或大吵大闹;如果学生在间歇室或间歇角仍有不当行为,教师应适时把他带离该处;当学生再没有任何不当行为时,便应立即停用间歇或隔离法,让其明白,只要停止不当的行为便可离开间歇角;采取间歇或隔离法时,教师应同时教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现;采取间歇法的时限不应过长,因为这会剥夺学生学习的机会,并增加因无聊导致的自我刺激行为;此外,间歇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监管上的困难。

预防策略

课堂上问题行为的发生,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要想对班级实现良好的管理,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调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预防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

1 .目光交流

目光交流可以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恰当目光的运用课可以为教学服务。

2 .表情感染

面部表情传达了交际中的大部分非语言信息。教师的表情是学生关注的目标。学生不时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获取信息,以确定出自己的反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表情自然,一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坦诚自然地真实形象;二药充满自信,使学生传递健康向上的精神;三要温和,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任。

3 .兴趣激发

课堂中难得使学生一致保持旺盛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停顿吸引

由各种原因造成课堂教学混乱时,教师可采取突然停止讲课的做法,使学生感到意外,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批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乱教学思维。

5 .暗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恰当地运用暗示,可使师生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暗示可以给予学生自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效果。

作业

简答题:

1 、简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2 、简述 教师有必要掌握的课堂组织艺术的技巧有哪些?

3 、好的课堂管理有什么效用?但它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思考题:

1 、学生课堂的多动问题行为表现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

2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什么?该理论是如何应用于教师班级管理中的?

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分)

1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2 、表情感染法

3 、多动问题行为

4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5 、信号暗示

二、填空:(每题 5分,共 20分)

1 、常见的教学不当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 课堂组织艺术的技巧:目光交流法、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和激励法、暗示法。

3 、从形成原因及活动方式来看,可以将非正式群体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和相似型等

4 、虽然良好的课堂管理有着如此效用,但它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的要求。如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简答:(每题 10分,共 30分)

1 、什么样的学生问题行为导致教师倦怠?

2 、如何鉴别多动的学生和多动症儿童?

3 、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四、论述:(每题 15分,共 30分)

1 、简述应如何正视和解决班级非正式群体问题

2 、比较惩罚和表扬这两种课堂控制策略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不良认知:是指由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

2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3 、 接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4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5 、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二、填空

1 、高估自我;低估自我

2 、实际挫折;想象挫折

3 、自卑;自负;自我接纳困难;自我角色偏离

4 、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紧张

三、简答

1 、自卑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1)要采取正确的对待自卑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

2)认清自我,悦纳自我

3)教师要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

4)补偿与升华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

5)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

2 、自负的表现

1)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2)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

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

3 、自我接纳困难应如何进行调试?

1)停止与自己对立

2)停止苛求自己

3)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4)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四、论述

1 、简述自卑的危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对自己的影响

跳槽

努力当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

改做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从事第二职业,以求增加收入

在教师的岗位上设法捞取好处

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

2)对工作的影响

自我厌恶的投射现象

官僚主义行为

畏首畏尾

尊重行为

虚张声势

性格难于开朗

逃避现实

2 、简述教师角色偏离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外在原因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教育环境的压力

教师培训的问题

2)内在原因

社会方面

学校方面

个体方面

参考资料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群体的成员也有比较固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及协调性较强的行为规范,会自然产生领头人

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班级中都存着一定量的非正式群体,最典型最明显的莫过于三五个学生组成的伙伴群体。从其与班级的关系来看,非正式群体又可以分为(1)亲班级型(或称积极型);(2)中间型(又称逍遥型);(3)反班级型(又称破坏型或对抗型)三种。第一种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建设目标是赞同的,积极支持,配合班级工作,如许多班级中自然产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即属此种。第二种非正式群体对整个班级情况不甚热衷,有超然方外的的迹象,当班级活动于他们有利时,能主动投入,反之则不闻不问,但一般也不会与班级利益发生尖锐冲突。第三种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它们的破坏性很强,转化此类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棘手的工作。

二、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这种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比较协调。成员间的行动常常整齐划一的令师生们吃惊,成员们往往本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指导思想来对待与处理问题,如面对老师的查询,他们的口径常常如出一辙。

2、这种群体的成员结构相对稳定。这种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就相对地固定下来,并且有排行及对外名称,像什么四大金刚等等。这种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交往是以义气、兴趣的相投为主,群体的内在凝聚力来自成员的心理而非条文,他们内部的规范行为准则也是心理上的一种默契,而非条款。

3、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是自然产生的。这种非正式群体的领袖在成员中的威望较高,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群体成员关系的能力。

4、这种非正式群体的破坏活动具有集体性,一般不表现为单个成员与教师、班级的对抗,而是以群体形式与班级、教师乃至学校进行对抗,故而破坏力特别强,后果特别严重。

三、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危害与分布

很显然,这种群体的危害表现为对班级建设与个人的影响两方面。这种群体的存在是不利于班级建设的,他们的情感与班级集体的情感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他们的行动对班级的荣誉、利益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它们的存在还会影响一批有着消极情绪的学生蜕化,影响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向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转化。这种群体的成员如果不能做到幡然醒悟,那么,他们将会朝着极不利于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许多资料表明:许多中小学生犯罪团伙的形成,其萌芽状态便是非正式群体的形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群体在学校中分布较广。从宏观上看,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这种群体存在,有的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甚至发展成为跨班级、跨年级乃至跨校级的非正式组织;从微观上看,一般的学校中很少有学生不受到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四、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求木固本,欲流浚源。分析研究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有助于教育转化时对症下药。一般说来,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涉及到如下这些方面。

1、教师的误解、歧视

科学研究表明:挫伤学生自尊心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误解、歧视。因为偶发事件而使得教师对当事的学生误解,因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效果不佳而产生的教师对学生歧视,都会使这些学生消沉、颓废而走上与教师、班级对抗的道路。

2、同学的歧视

如果说教师的误解、歧视是促使那些学生消沉的主要原因的话,那么有优越感的或者受老师影响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学生的一些带有歧视意味的责难往往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学如果说出:某某,就你丢了我们班的脸。一类的话语及孤立这类学生的行动,客观上把有自卑感、有反抗情绪的后进生向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方向推进了一步。有的学生往往是遭周围大部分同学的鄙视,得不到来自集体的温暖而形成反抗的群体。

3、来自家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长的不良行为、不正确的意识会对子女产生极不好的影响。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会三三两两地抱成一团,单亲家庭以及受家人特别对待的孩子也会因相同的不幸而互相寻求慰籍,继而攒成一个难以攻破的小圈子。

4、来自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因在社会上交友不善而误入歧途的学生也不乏其人。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现象长期的潜移默化,如赌博风以及不健康的书报、录像及音像制品也会使学生的心态扭曲。

五、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转化

1、加强管理

加强对反班级型非式群体成员的管理,是促使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转化的前提条件。教师对其成员的漠不关心及家长对有劣迹孩子的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使得这些学生(孩子)有了充分的活动时间。故而对他们进行时间上的严格管理与控制,才能打破他们行动的协调性。为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与家长配合好,才能不至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用来聚会。

2、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事实也是如此。任何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有其可爱的一面,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也是如此。对于这些有着强烈对抗情绪的孩子来说,发现并肯定他们的闪光点是打消他们对立情绪的第一步。也只有肯定他们的一些甚至一点长处,才能引起他们内心的震动,才有教育转化的契机。事实表明,一些表扬往往能满足这群十分缺少表扬的学生的心理需要。肯定这些成员的长处还不只能停留于口头表扬,而应当把他们推到为班级争光的大舞台上,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下获得成功与众人的尊重,也有利于改变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成见,让他们体验班级主人的自豪感。这些成员往往具有那些学习尖子们所不具有的一技之长,只要我们巧妙地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那么改变他们的自我认识与处境并不困难。笔者所教班级的教室门锁坏了,早读课前师生都束手无策,结果一位后进生将门锁捣开并修好,同学们也因此对他刮目相看。我抓住机会做了那位同学的思想工作,后来他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之为伍成群的几位学生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然,我们发现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特长的时候,要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肯定。千万不可以嗤之以鼻,认为这些雕虫小技无益学习而讥讽乃至叱骂,而要将这些学生的兴趣引到积极、健康的方向上来,发挥其积极作用。

3、做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具有强大的心理影响力,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其他成员的响应。如果做好了他的教育转化工作,其他成员的工作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教育转化核心人物的工作要细致而有条理,不可急躁。转化时要找准契机,消除其对立情绪,然后再委以重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完成任务,使他在成功的的鼓励下顺利转变。

4、营造良好的氛围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氛围之中,班级的舆论就是班上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氛围。一种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之则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前面已经说过,教师与同学对部分学生的歧视性的议论是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帮助时,要师生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利于他们转变的良好氛围,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班级的温暖。

5、融入情感,反复教育

整个教育转化的过程是充满爱而又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观察这个群体起,我们的教师与同学都要对他们充满期待,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充满关注,让他们把感情的归宿落实在班级中。当然,整个转化工作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成员在转变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反复犯错误的现象。对于此,我们施教者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可因他们的一两次反复而感到灰心,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了。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不放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转化工作一定能取得成效。

六、教育转化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意义

教育转化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除了消除成员们的对抗情绪,保障班集体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促使他们转变并向着健康的方向成长而外,还可以为引导中间型非正式群体提供经验。在预防学生犯罪方面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科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组织的技能

许陇新 ( 定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素质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改革逐步实施、要求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技能受到了挑战。教师对各种新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灵活应变,因势利导;不焦不躁,沉着冷静;要求合理,发扬民主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教学组织技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这个技能的实施,是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的动态调控,与教学顺利进行和促使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个组织方法得当,井然有序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谆谆善诱,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组织技能是课堂活动的支点,它决定了课堂进行的方向。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学组织,而其中教师在组织行为中是起主导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占整个课堂组织行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教学组织它可以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中小学生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重视随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正确的组织教学,严格地要求学生,对唤起有意注意有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课堂秩序管理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当学生出现课堂纪律问题时,是斥责、罚站、加大作业量等给予惩罚,还是分析原因,启发诱导,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进行解决。如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奋发努力,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惩罚不当,就会增加他们的失败感、自卑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还会对教师、家长产生反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良好的课堂秩序,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给学生讲清道理的同时,用规章制度来指导他们,培养他们,使他人他们逐渐懂得什么是好的行为,为什么要有好的行为,形成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履行规则,实现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行为标准,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课堂组织的任务之一。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只有积极的课堂气氛才符合学生求知欲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的的共鸣。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构建知识。并且能够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课堂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要使课堂形成融洽的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掌握以下几种基本技能。

1、 明确目的,教书育人

育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组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热爱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学组织技能的特有功能。在各科教学中,都渗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学习英雄等思想教育,最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教学中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都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纪律行为。

2、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和管理。如对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学生,要多督促指导,帮助他们从小事做起,逐步学会管理自己;对于身体欠佳或有思想情绪的学生,要采取提醒、鼓励的方法。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激发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不是斥责、挖苦,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暗示或引导。即使对个别学生,也不在课堂上在全班同学面前怒斥他,而是在课上冷处理,留有余地,课下再解决问题。要想了解学生,就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多接触,把学生当成朋友一样多交心,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样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情况,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

3、 重视集体,形成风气

集体的舆论是公正的,有威力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可使学生在集体中得到熏染和教育。先进的班级会有一种特别的空气,这种空气就像雨后田野上的春风,清新、温暖、沁人心脾、令人振奋。那些不守规矩的孩子一走进这个教室,就情不自禁的有所顾忌和收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熏陶的时间久了,就逐渐被教育和转化过来了。集体的精神世界和个体的精神世界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从集体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从集体中得到关心和帮助,在集体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每个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又使得集体生动活泼,显示出无限的生机。

4、 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灵活应变,因势利导被称为教育的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对学生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采用恰当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机敏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地处理问题,把不利于课堂的学生行为引导到有益学生或集体活动方面来,恰到好处地处理个别问题。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5、 不焦不躁,沉着冷静

遇事不焦不躁是教师的一种品质。它是以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与理解及高度的责任感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沉着冷静,不为一时的感情所冲动。处理问题时,随时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从教育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好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棘手的问题。

6、 要求合理,发扬民主

教师在一开始时总会在学生之中有一定的权威,这是建立在学生对教师职业一贯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滥用这种权威,必然会使教师的威信荡然无存,教学的组织工作也将陷入困境。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就要维护好、使用好自己的威信。首先教师应当利用权威提出合理的教学要求,建立必要的制度。所谓合理就是对学生既不过分严厉,使学生疲于应付,也不过分宽松而达不到管理的目的。提出合理要求、建立必要制度与如何达到要求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学生配合。这时候要发扬民主精神,让学生参与进来,以便逐渐实现自我管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不管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可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组织中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民主的领导方式下,大家一起来讨论、想办法,提出达到要求的步骤,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让学生自己分配工作负责管理,保证制度的执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就会轻松很多。

科技信息 2009 年第 21

论小学教师有效的课堂控制策略

张晓珍 林宁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心理环境。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这种环境中的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有赖于课堂控制。因此,协调和控制构成课堂环境的基本要素,保持其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课堂生态,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正是课堂控制的主旨所在。

一、 课堂控制的涵义

课堂控制是由课堂和控制组成的,因而首先把课堂控制分解成课堂控制进行分别的阐释,以更好地分析课堂控制的具体涵义。

( ) “课堂概念的多学科分析

课堂最通俗的意义就是指教室,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课堂与教室作为等同的概念,它们在英文中也均为“ classroom ”。大多数英汉词典对“ classroom ”的解释也是把教室、课堂并列一处,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事实上,课堂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

1. 就心理学角度而言,课堂原本是指集体指导学生读、写、算等各种学习的一种组织体。但现在,人们不再把学习视为一种机械性的劳动,而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丰富多样的团体生活,因而,课堂日益成为培养人类心智的互动环境。

2. 就行政学而言,课堂是教学、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因此,课堂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课堂是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基层细胞。

3. 就社会学而言,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是社会大体系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个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不断发生作用,常常也会产生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冲突。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着课堂的不断变化。学生正是在这种作用、影响和变化中不断发展。因此,课堂是学生个体自行建构生活意义的环境。由此可见,课堂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集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

( ) “控制的语词分析及其概念的延伸

在英文中,控制多用“ control ”一词,英汉辞海对“ control ”的解释是使用工具、器械、技术或艺术手段的有效而可靠的技能。现代汉语词典对控制的两种解释: 1. “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2. “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下。而控制论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掌舵术,就是掌舵的方法和技术的意思。早在柏拉图的著作中,经常用它来表示管理人的艺术。 19 世纪,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写了一篇论述科学哲理的文章,在进行科学分类时,把管理国家的科学称为“ cybernetigue ” 20 世纪,在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的推动下,一门研究机器、生命和社会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新兴科学逐步形成,为了纪念安培在该领域的贡献,维纳将其命名为“ cybernetics ”———控制论。我们今天使用的科学的控制概念就由此衍生。控制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控制。控制论是一门哲学性、边缘性、基础性很强的科学,它一经形成,便被很多学科吸引,管理学是其中之一。管理中的控制是一种保证管理目标与计划实现的职能活动,它和计划、组织、评价等相并列。教育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分支,研究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的控制职能,应是控制论在教育管理论上的发展与具体化。

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控制,并非意指恢复旧式的纪律或把学生当成钟表机械地加以调整,而是意指富有组织和成效地管理一个课堂的过程。

( ) 课堂控制的含义

通过课堂和控制的多方面的阐释,笔者认为,课堂控制过程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课堂控制是对行为的调整和组织,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和控制,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课堂行为控制的身体力行。第二,课堂控制的同时是教师认真检查师生关系中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问题行为性质的分析理解,调整教师自己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应方式。这里,第二层含义的控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层含义的控制服务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课堂控制实践的双向机制。

二、小学生课堂行为分析

课堂控制的对象不是虚拟的、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全部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认知结构、学习风格、交往能力等的差异。而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喜爱争议、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像课堂随便交谈之类的问题行为并非他们故意捣乱,而常常只是这个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的逻辑反映。这就是说,这种性质的行为是不能简单地用命令和责备所能制止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和能力差异对其行为的性质和动机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归属。

( ) 行为的年龄差异

1. 小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的性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园孩子倾向于喜爱富有同情心和能支持自己的教师。小学生的这种倾向仍较为明显,但开始逐渐强调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和智力刺激,并出现了对教师解决问题的公正判断的要求。

2. 小学生对在同学面前的地位和威信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他们总希望得到师生的赞扬。于是,课堂成了他们自我表现的场所,在课堂上,他们处处表现自己,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企图在班级同学面前羞辱他们,就无疑降低了他们的威信,从而使他们感到极力痛恨,并可能极力做出敌视教师的行为。

3. 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境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着兴趣而转移,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中,极易表现出看似违纪的行为。

( ) 行为的能力差异

课堂控制中问题行为的性质不仅与年龄变量有关,而且也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关,与年龄差异一样,对导致不同能力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性质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1. 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常有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对学校常常具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相比之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校,他们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与固有兴趣相一致的内容上,而无视课堂教学内容。

2. 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忍耐和同情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有学生在富有忍耐和同情的教师的帮助下都能学得更好。然而,学习迟缓者惟有与这样的教师在一起时才能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 3. 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成败标准存在差异。对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学习上的不断失败更沮丧了,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可能导致课堂控制中的问题行为了。经过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把责备的对象转向教师和学校,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三、课堂控制和行为分析的关系

( ) 课堂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各种课堂行为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从以上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可以分为三类:正当课堂行为、不正当课堂行为和违规课堂行为。正当课堂行为是指遵守课堂秩序、合乎课堂规范的行为 ; 不当课堂行为是指不宜在课堂上表现的行为 ; 违规课堂行为是指对课堂秩序和课堂规范有破坏作用的行为。对三类课堂行为的控制要根据其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正当课堂行为,课堂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一定的策略,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重复出现,并逐渐精致化。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控制中,由于对课堂秩序和课堂规范不构成威胁,这类课堂行为在客观上常常被教师所忽视,成为课堂控制的盲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类本应该得到强化的课堂行为。对于不正当课堂行为,课堂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采用一定的策略,使行为者意识到其行为的不当性和无效性,并自觉地调整其行为,使其不当课堂行为逐渐向正当课堂行为转化。对于违规课堂行为,如课堂上学生焦躁不安、懒散或无所事事、骚扰或侵犯他人、擅自离开座位、低语或高声喧哗、说粗话侮辱教师等等,教师进行课堂控制时要特别谨慎,讲究策略。否则,课堂控制不但不会使违规课堂行为得到有效矫正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反而为课堂控制本身制造更大的障碍,甚至使其恶化,对课堂人际心理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可见,不管对哪一类课堂行为进行控制,关键是采取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否则,课堂控制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 ) 行为分析是制定科学的课堂控制策略的依据

在课堂控制实践中,不明确课堂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往往会造成课堂控制不当,或过于简单,甚至粗暴。从表面上看,这种简单甚至粗暴的课堂控制虽然使课堂环境暂时恢复了平静秩序。然而,透过表面的平静和所谓的秩序,冷静审视学生的心灵深处,便不难发现:表面的平静秩序所掩盖的是学生内心深处所涌动的强烈压抑和内心愤恨,以及由此逐渐产生的对教师的强烈敌意,潜藏着破坏课堂人际心理环境的更大危险。面对课堂控制如此困难,不少教师往往束手无策,要么采取更加强硬的控制措施,要么放弃对学生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控制。对课堂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缺乏分析,被行为现象所迷惑,采取简单的强制性课堂控制,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及其给课堂控制所造成的困境,迫使人们冷静反思,探寻有效课堂控制的新方法。

行为分析理论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观察课堂行为现象,包括行为本身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客教师教育研究 85 当代论坛 2006 年第 8 期下半月刊观后果,以及对行为的客观反应 ; 其二分析课堂行为之所以发生的内在原因,生成课堂行为的意义。通过对行为的强化与对行为者的同情和理解,维持或矫正课堂行为。这为采取适当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控制策略,保持和谐而融洽的课堂人际心理环境创造了条件。行为分析理论科学地揭示课堂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环境,为制定有效课堂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四、行为分析视角下有效的课堂控制策略

叔本华认为,任何事物必有它之所以如此的根据或理由没有人或动物的行为是没有动机的。行为分析就是这样一种旨在揭示行为发生真实原因的理论。因此,我们认识到成功控制课堂的关键在于对促动儿童行为的因素的真正理解,针对课堂行为发生的不同原因,可以采取人际沟通策略和操纵强化策略,进行有效的课堂控制。

(一) 人际沟通策略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为消除互动中出现的对彼此行为的不一致理解,增进相互谅解和达成共识而进行的信息双向交流。在课堂控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意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反而使学生内心真实地体验到不愉快。教师因其善意不被学生所理解而烦恼,学生则因教师行为带给自己的尴尬处境而不满。产生这种烦恼和不满等消极情绪的原因,是双方对彼此行为的曲解,以及由此导致的师生之间对彼此行为的冲突性理解和信息交流障碍。这样,影响课堂控制的,不再是师生行为本身,而是两者在信息交流中出现的对彼此行为的误解,并达成对彼此行为的谅解与共识。课堂控制的人际沟通策略主要包括倾听和诉说、信任和责任等环节。

1. 倾听和诉说课堂行为,特别是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发生后,只有彻底弄清其发生的真实原因,才可能采取相应的有效课堂控制措施。课堂行为发生者对其行为发生原因所进行的充分诉说,是了解其行为原因的主要途径。小学生能否较为完整地说出自己行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如果教师对其采取比较武断的评判式理解,即以教师的个人好恶为取舍标准对学生的诉说进行主观判断或剪裁,学生会因自己不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压抑、困惑,甚至对教师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自然不愿说出自己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因此,了解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教师需要采取一种移情式的理解,暂时忘却自我,进行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根据学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其行为的合理性。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向学生传达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真诚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包容和理解,产生心理安全感。

2. 信任和责任人际沟通中,教师要相信课堂行为者能够自己改进其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在对小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时,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入幼儿园的孩子一般仍然倾向于富有同情心和能支持自己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十分重要,它能鼓舞学生自己改进不良行为。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自愿地、主动地作出改进其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承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赋予学生以勇气,而学生自愿作出的承诺则使其更好地承担起改进其行为的责任。

总之,作为一种课堂控制策略,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积极地倾听,了解行为发生的真实原因 ; 信任学生改进自己行为的能力,并让其承担起行为改进的真实责任。

(二) 操纵强化策略

作为一种课堂控制策略,操纵强化的基本假设是:课堂行为是强化的产物。课堂行为的维持或矫正,可以通过对强化的操纵实现。强化是任何能够提高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行为发生的概率因强化的出现而提高,这类强化是正强化。行为发生的概率因强化的消失或移开而提高,则为负强化。课堂控制的操纵强化策略,主要是指强化形式在正强化和负强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正当课堂行为之所以在发生后,不能维持或重复出现,其关键在于行为发生后没有得到适时地和适当地强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课堂是他们自我表现、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的场所,如果教师对学生例如专心听讲,或者积极发言类似的正当课堂行为因其没有给课堂秩序造成威胁而忽视的话,一些学生的这一正当课堂行为可能倾向于消退。这里,教师忽视学生的正当课堂行为,其实质是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负强化,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私下或公开的方式对学生的正当课堂行为表示赞许,即将负强化转化为正强化。

学生某些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的重复出现,恰恰是因为教师或其他学生不适当的正强化所致。如小学生在课堂中发现以不正当行为也能吸引他人注意,因此,对于一些渴望引起他人注意的学生来说,做出不当或违规行为的目的在于引起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注。如果学生表现出这类行为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给予强化,如批评或表示惊讶等,学生便成功地满足了引起他人关注的心理需要。因而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自然会重复发生,如果教师或同学对此加以有意的忽视,并告诉学生获得他人关注的正当行为方式,同时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获得因自己的正当行为而受人关注的积极体验。学生的不当或违规课堂行为会因为达不到目的而趋于消退,并逐渐习得正当的课堂行为,这实际上实现了正强化和负强化之间的相互转化。

当代论坛 2006 年第 8 期下半月刊

浅谈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卢勇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精神和精力变得枯竭,而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的消极和疏离状态。典型症状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而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和低成就感,以及学生难以管教、工作繁重琐碎等压力造成的教师职业的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紧张和倦怠的根源。据调查,超过 80% 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40% 的教师心理健康不佳;超过 60% 的教师对工作不满意,有跳槽意向;近 30% 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 90% 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许多老师都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忙,我很忙;我累,我很累;我烦,我很烦;我苦,我很苦。这就是典型的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 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 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 在情绪上,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 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学校管理的滞后。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有的管理思想不够明确,做形式的事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随意性强或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诱发急功近利倾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

3. 工作负荷的重压。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 8 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另外,社会和学校举行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活动,教师疲于应付,反感,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或习惯化动作,导致情感日渐衰竭,个性漫漫泯灭   ,趋同随大流的现象呈现上升趋势。

4. 学生问题的困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其次,班级人数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

5. 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动辙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

6. 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教师是一个高成就动机群体,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7. 家庭经济状况的不良。虽说教师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也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居有温馨的场所,渴望在社会家庭中有坚实的主体地位,但现实是捉襟见肘,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差距,从事教育的幸福感渐渐消退。在访谈和调查中,有不少教师存在着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经常性头痛、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等。 

三、职业倦怠的对策  

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且不同的因素对倦怠三个维度具有不同影响力。因此,缓解倦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还必须在学生和教师个人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和管理现状,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缓解其倦怠的心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社会的建议

  1. 切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物质手段来调节,保障教师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应落到实处,只有使其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2. 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3. 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全能选手,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二)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 应充分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法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

3. 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地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以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4. 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取消无意义的检查、台帐资料编写,加大教育投入、感情投入,使事业发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温暖人。

5. 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组织教工业余文体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方面的训练,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合作的一代新型教师。

6. 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化平台,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提高能力,增进修养。  

7.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的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情趣。  

8. 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对组织、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对教师的建议  

1. 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负荷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身心上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情绪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个体的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境遇,及时调节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生活、内心中的困境。

2. 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方法。

3. 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的,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教师们要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4.
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从心理期待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 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学生课堂行为分析与教学策略初探

刘建平 龙梅

湖北省沙市区实验小学

一、学生课堂行为状况及原因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起源于孔子时代的私塾学堂,世代相继,影响至今。

在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多为读书、听讲、做题、考试。学生的行为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缺乏自主性;就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而言,缺乏探究性;就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缺乏合作性。

学生以上课堂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的非生活化是其主要原因。据专家学者考证,在教学中,教育的非生活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 课堂教学过于体系化。

在现行教学体系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表现为抽象的概念系统,而且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不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他所从属的社会体系。

无论学生的自身需要、兴趣、先天资质和社会背景如何,我们总是提供同样的,预先套装好的一组组知识和价值,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同样的步骤,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这些套装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的书本知识里徜徉,断绝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不关注周围世界、祖国前途、人类命运,也缺乏直观的体验、感悟和发现。

( ) 课堂教学过于技术化。

人类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到相当程度时,它要求有一部分人来从事这些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并不断改进教育技艺以提高传授的效率。

这种技术化已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几乎每个方面。不仅科学技术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些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编排序列也无不折射出技术理性的内在逻辑,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也明显的遵循着技术理性的逻辑。现代教学已渐渐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等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

( ) 课堂教学过于课题化。

学校教育在孕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组织结构及其教育手段,已逐级进化为围绕课题而展开。从此,在自然思维中最显而易见的事物一下子变成了神秘的东西,都必须作为研究对象来加以研究。

我们的教学向学生提供的知识不再是生活本身直观地给予的,而是来自于科学关于这个世界的观念的逻辑体系,是科学这种形式化知识体系所包含的意义在观念上向人展开。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以理性的知识智慧光芒去关照和探索世界的内在规律。

这种课题化教学鄙夷人的直觉,轻视人的情感,忽视人的体验,排斥人的激情和感悟,将人的生命活动机械化、刻板化,并将人的交往看作是一种机械化动作的规则组合。

二、教学策略研究及实践

教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将学校教育融人生活之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互动,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提出四大教学策略:

( ) 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传统的基础教育强调发展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或强调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设置过于偏向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缺乏或虚置。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把课堂生活视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强调课堂教学不仅应具有科学性,还应具有人文性,应将科学、人文教育列为教学目标并加以整合。教学目标多元化策略的提出,要求从思想上摒弃学生只是认知体、教学过程只是认知过程的观念;从行动上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尤其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

为教学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之中。

( ) 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活力,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感受建构起来的世界。

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对教材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活原型,使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更是一个经过加工的实践过程。对教材的改造,目的在于使之具有可探索性,增加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空间。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考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时,必须考虑如何将新的学习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调动一切他们已有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要能为学生的经验所统整进而活化为具体的、现实的及生活的内容。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真实的感觉,学生也缺乏学习的动机,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引向不受时空限制的生活。

( ) 教学过程活动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

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必须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个性张扬以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学过程活动化有两种方式:将主题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或者以活动主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前者使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后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生活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要提神,更要激趣;要激趣,更要促思。一般说来,低年级以参与为先,以思维为辅;中年级以体验为先,以兴趣为辅。

教学过程活动化应改变单一的秧田式课桌椅排列方式,根据教学的不同情景,灵活多样的综合运用集体教学、小组学习和个别指导等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活动化应注重三个结合: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结合;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教学的认知目标相结合。玩中学,学中玩,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教学关系民主化,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关系,这里要解决四个方面的定位问题。

在认知方面,教者和学者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情感方面,个体和群体是互动互促的关系;在组织方面,教师是导航员和协调员,学生是探索者和创造者;在人格方面,则是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教学关系民主化的核心是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怀和评价。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语、神态及行为营造出促使学生广泛与平等的参与活动的氛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纵向标准为主,以横向标准为辅。纵向标准就是与自己相比,看谁进步大;横向标准就是与他人相比,看谁更优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也要让学生心中、目中有老师、有同学、也有自己,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就是一个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

从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实验班师生的交往已由单向或双向的直线式交往转变为多向的网状式交往。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也由过去的专注听讲、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记忆、模仿、复现,逐渐转变为同化、理解和创造;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管理艺术

杨荣松 双流县中和中学

首开行为科学之先河的霍桑发现,人群关系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一起构成了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总和。

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对称的概念,正式群体是为了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特定目的和工作而产生的正式官方组织,非正式群体则是自然形成的非官方组织,是一种无形的组织。正式群体在人群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学生群体中无疑也存在着非正式群体。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伙,甚至形影不离。虽然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群体关系中不占主导地位,但是,班主任必须正视这一客观存在的群体。深入研究这一客观群体,我们发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绝非偶然,它是学生为满足多种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其成因和类型主要有:

1 .利益型。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是由于某种利益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如彼此需要得到对方的帮助,或共同维护某种物质利益等。

2 .爱好型。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是由于某种观点、兴趣、爱好、志向、价值观的一致性而形成的,如喜欢书法、绘画的人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切磋。

3 .情感型。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是由于有相同的经历和背景而形成的,如同龄、同乡、同族、同宿舍、同小组、有共同遭遇的人经常在一起,互诉衷肠,寻求心理的支持。

4 .同类型。这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是由于有共同的地位或处境形成的,如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所处的位次相当,家庭出身、经历相同等。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类型尽管五花八门,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 .以某种共同的利益、观点、兴趣、习惯、爱好、志向、价值观、经历和背景等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

2 .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一旦形成不易解散。

3 .有不负众望的核心人物,该人物有一定的威信,成员对核心人物有精神上的依赖。

4 .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与手段维系团体的长久存在。

5 .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来维持日常的活动。

6 .对非团体成员有防范心理。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就其作用来说,有积极型、消极型、无害型、破坏型几类。但就其性质来说,非正式群体是学生正式群体关系的补充,在集体中不占主导地位:在其目标、范围、形式上,与学生正式群体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少数非正式群体带破坏性是特例。班主任不应该轻率地给非正式群体扣上小集团、小宗派、小圈子等帽子而加以否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分析,分清性质,积极引导。

一般来说,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具有正式群体所不具有的一些作用:如控制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着巨大的约束力,群体成员必须遵守不成文的规范,否则精神上就受到孤立:改造作用——通过群体控制和压力,潜移默化地把很多信念和价值观传递给成员,并很快使之接受;激励作用一一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对正式群体的命令可能置若罔闻,对非正式群体的要求则不敢怠惰。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积极支持和保护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1 .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 .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语言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3 .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快的特点,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分析班集体的新动向,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 .利用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满足成员的社交、归属等心理需求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如通过非正式群体成员了解其他成员的思想,并让他们协助班主任做工作。

5 .用非正式群体中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具有说话灵、威信高、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任他、依靠他、授予其相应的权力,从而把非正式群体纳入班集体目标的轨道。

其次,必须引导、改造消极型、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

1 .转移兴趣。把某些兴趣转移到正当的方面,如,把好胜心理转移到学习方面,或其他比赛活动方面。

2 .设置环境。人为设置环境,改变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意识和群体目标。如编排学习小组、宿舍、座位时,注意正式群体成员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搭配,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用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群体目标去影响和改变他们。

3 .联络感情。班主任要加强同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联系,增进感情,消除隔膜,增加非正式群体同正式群体在目标和行动上的一致性。

4 .强化角色意识。非正式群体成员担任双重角色,班主任要强化他们正式群体的第一角色意识,淡化他们非正式群体的第二角色意识,使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接近。

5 .重视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教育。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影响大,对其成员有支配、控制的能力,他既可以把其成员带入反面,也可以引入正道。因此,教育好这个核心人物,十分关键。

总之,班主任要用积极的思想、道德、行为去影响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