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一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分析

 阅读美丽人生 2011-03-23

专题一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分析

一、专题讲座

第一讲 课程概述

培训课程:

1、课程设计的思路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课程学习的建议

4、主要资源参考

第二讲 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与内容框架

一、课程标准对教学的作用

课程标准的作用:

教学的依据;

教材编写的依据;

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

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构建它的课程体系的时候,它的出发点首先是国家的需要、社会需要,其次就是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它的逻辑性,很少说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很少强调说学生的生活也都可以成为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思想品德课程是这样一门课程,就必须以学生生活作为构建的基础,而且是逐步扩展的生活。

  第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课程的追求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个阶段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过去存在一种倒挂的现象: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基本的文明礼貌教育。

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主要是说,作为课程,作为老师,怎么样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学生,但是这种引导必须让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他们的积极实践,经过他的体验,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

三、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1、思想品德课的逻辑框架

初中的德育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的教育。具体编排,基于如下考虑:

(1)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体现教育的层次性。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也表现出层次性,将某一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此后就不再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无法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2)淡化学科体系,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3)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重建新的德育课程结构。

课程标准分为纵、横两个纬度来设计内容标准。从横的来看包括这几大块: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从纵的来看“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

  2、怎样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结构与修订前差别很大。我们在使用初中课标时,应注意以上目标中关键的动词,它对于我们把握课程,上好每一节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并且内在地包含了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维度。

  例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条中有“理解、学会、调节、控制、保持”等几个动词,都是指向学生的活动,但又包含有教学的内容及教师的行为。这一条标准,要求教师要讲清楚情绪为什么是多样的,表现为哪些多样性,还更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最终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标准中的动词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动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高层级的动词自然包含低层次的动词,并且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动词的层级从低到高可做这样的排列: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等。

“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动词,提示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标准,显然,“理解”比“知道”的层次要高。

“感受、体会、体验”是包含着学生个体情感和态度在内的道德体验,从普遍的道德规范的认知进入到个体道德体验,是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

“关心、尊重、养成”等动词则落实到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层次和最终品质养成,内在包含了对前两个层次的要求。

在标准中,还给出了一些活动建议。这里的“活动建议”,实际上是活动建议示例或提示。也就是说,活动建议并没有给出教学中所有的活动,也不与内容标准一一对应,只是一个提示性建议,只具有参考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3、关于课程标准内容的说明

首先,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原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限定课程内容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完全改换了这种方式,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这样,就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

内容标准部分由学习领域(如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而至学习主题(如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等)再至目标要素(如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理解情绪的多样性、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等),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和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描述。

第二,增加了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

这就避免了有些人说思想政治课是“缺德课”。

第三,关于没有“我与自然环境”维度的问题。

现在都比较重视环境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环境教育很多课程都有这个内容,那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就没有专门的维度、专门的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只是渗透。

第四,把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并入历史或历史与社会。

我们知道社会发展简史的教育长期在初中思想政治都开设的课程,有的是一年,有的一个学期,现在把它并入了历史课或历史与社会课里面,就没有专门的发展简史的教育,现在主要是突出国情教育。

第三讲 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一)思想品德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分类目标。

首先,总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在理解这个总目标时,我们发现总目标中没有有关“知识”的表述。这实际上反映出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的定位。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知识,知识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和工具。

其次,分类目标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把它们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七点要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2、能力目标。有六点要求: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知识目标。有四点要求: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通过三维目标体系,我们能够发现,三个方面的排序、各自的条目数量、动词的使用都不相同。它给我们的信息是,与总目标一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仅仅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一,与学校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

第二,反映社会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第三,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相一致。

第四,与学生实际相符合。

第五,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简洁、明确描述学生通过学习以后产生预期的行为变化。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如何表述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我国过去有过许多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表述的方法,如双向细目表表述法。就目前看,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是中学德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表述的基本方法,也是值得倡导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一般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

“行为主体”是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行为动词”是有具体操作过程和意义的,其中表达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更强调明确的指向,表达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则往往是体验性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不能笼统、抽象或模棱两可。用于课程与教学目标表述的行为动词很多,不同领域、不同水平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往往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本章课程与教学目标水平分类中的有关论述。

 “行为条件”是为了影响、导向学生应有的学习结果,而特设的限制或范围。条件应该是切合实际的、合理的。一般对条件的表述有:(1)完成行为时的情景。例如,“在课堂讨论时,叙述……要点”;(2)提供信息。例如,“给出几组阅读材料……”;(3)使用或不使用某种辅助手段。例如,“在一张空白的图示上标出……”。

“预期表现”,是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应有的表现,通常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

二、教学观摩

1、让我们选择坚强

2、拒绝诱惑

三、案例探讨

观看课堂教学实录,分析课例中是如何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

四、问题讨论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前叫“思想政治”。课程名称的改变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变化。比较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变化?

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1)内容选择上的变化。政治这方面的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删减,增加了品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内容。过去,有些专家或老师就说初中思想政治课叫是“缺德课”,什么意思呢?所谓“缺德”就是缺乏道德教育,有些内容过于成人化,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发展史的一些内容,国情方面的一些内容,都相对成人化,而且政治性比较强,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2)内容编排上的变化。淡化学科体系,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3)呈现方式上的变化。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变化的原因:

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系统设置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课程。

学生发展的需要

 

2、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是如何定位的?课程目标的定位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变化?

课程目标的变化:

1)价值取向发生重大转变。过去过于强调社会本位、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注重在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统一、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

2)目标结构有了新的发展。以往我国对课程目标的定位,情感目标长期缺位,知识目标和觉悟目标也缺乏层次的区分,目标显得过高、过大,难免落空。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德育课程目标结构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构建了新的“三维目标”结构体系。其次,知识目标强调学生的需要。再次,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目标内容有了明显更新。在新的课程目标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增加了一些新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变化的原因:

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系统设置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课程。

学生发展的需要

五、作业

1、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和内容设计思路是怎样的?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六、拓展学习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3、单晓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特点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