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白天龙 2011-04-11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文章来源: 邝维煜纪念中学 >> 教育教研 文章作者:邝维煜纪念中学 陈满华 发布时间:2007-01-09   字体: [ ]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邝维煜纪念中学高二级 陈满华
 
摘要:
农村中学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从校本出发,关注农村生活,做好典型试验,并使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伴随学生生活,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应做好三点:一是当好组织者,二是当好引导者,三是当好实验参与者。
学生应积极有效地参与实验教学。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动手动脑,全面参与实验教学会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优化。
 
关键词:有效性  主体  组织  引导  探究   
 
 一、发挥教师在实验探究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教材使用、信息获取、媒体选用等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大的自主管理权。如何用好自己的这些“权”更好的为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服务,如何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加以经济有效地利用,如何掌握浏览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如何识别、收集、利用和编辑可获得的信息,以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率,而不致被信息、技术所淹没。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当教学中扮演组织设计者的角色[2]。 教师应从自己做实验——甚至“黑板实验”得出结论,学生“背实验”的怪圈中走出来,将动手、动脑、体验实验还给学生。教师做好组织者,实验前组织学生认识实验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组织好有关实验用品;实验中组织好学生实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实验结束后组织好实验报告与实验反思。
 
 1.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农村实验资源,发现问题
 
农村的天然物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农村化学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天然有时,将相关的天然物质的变化和书本的知识结合起来。有不少的化学变化在实验室很难做,但在农村去随处可见,随处可取,农村化学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觉这些现象。
“酯化反应”这一现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大的难度,但在农村,酯化反应的现象却经常发生,加入酒和食醋炒的菜会很香,很多学生已经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教酯化反应时,让学生自觉主动感觉到酯的香味。从而引入其性质及制取实验,更加顺理成章。
 
2.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①农村的不少说法是人们长期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但有很多说法不科学的。并且这些说法大部分的来源都是生活中的化学表征,我们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现象,分析原因,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说法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些说法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②在农村,锄头、犁等农具不用之后要把它们悬挂在房屋外壁的半空中,我们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探讨实验中,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好处,并请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的农具是怎样存放的,再启发学生探究存放农具的最好防范,从而达到全面认识金属的性质和具体掌握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也有神婆在“驱鬼”时就用木刀在纸上刺死鬼,发现纸上真的流血,我们在进行酸碱指示剂中无色酚酞遇碱变红的实验中的教学时, 将浸过无色酚酞的纸装模作样的用浸过氢氧化钠的木刀切,学生发现真的有血,让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课题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打击封建迷信,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做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3]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而发展快,农村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对薄弱些,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与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并使用这些化学知识来指导他们和家人的生活,更应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假设,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获取知识与技能。其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选择仪器。如制NH3的装置:固体加热制气体所需的仪器,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如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的仪器选择。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快乐。教师尊重学生不同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实验,尊重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实验。如Na与水反应,有的观察到溶液立刻变红色,有的观察到熔化,有的听到有“丝丝”的声响等,应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反思自己不足。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实验现象都会明显。因而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比实验本身更重要。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最大化。
 
4.研究、开发农村化学实验
 
农村有效地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参与,做好演示实验,与学生沟通、合作、交流、分享。化学实验中所蕴涵的新现象、新方法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由于仪器条件等的限制,实验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很多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付的[4]。化学教师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或者利用教材的内容强制性地让学生对号入座地记忆化学现象和结论。如Cu-Zn原电池反应,Zn的纯度和稀硫酸的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同,就算同一时间配制的药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Cu片上的气泡从无到有的过程,再解释Zn片上的气泡从有到无或从多到少的实际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材上的化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都考虑全面,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解学生的困惑与疑问。
为解决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农村中学的化学应开发化学实验。当今的农村中学并不能象城市中学一样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很多演示实验的现象台下的学生很难看清,因而就要求农村教师开发化学实验,如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从气泡的产生角度看很难观察清楚,在试管上加个气球,那么气球膨胀的速度就轻而易举地说明了反应因素的影响。
 
二、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是实验教学的核心
 
农村中学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实验,从实验中获得发展,积极有效参与实验,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5],使实验探究发挥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素养的固有功能。
 
1.学生参与实验,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形式,而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6]。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实验机会,包括操作、交流、探究、获取知识技能,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生与后进生,多给他们以实验。给同一位学生不同的操作,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
化学实验是实验教学发生的基础,而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探究、交流合作、反思、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让实验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舒展个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特视角。
 
2.学生积极有效参与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三维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积极参与实验,要求学生情绪饱满,兴趣浓厚,而不是敷衍了事,应付式参与实验。主动积极参与实验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实验顺利完成并取得成效。
有效参与实验是学生自我动手、动脑,思维活跃参与实验,这样能获得实验策略,探究现象之后的本质,使学生创新素质与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3.学生真正参与实验。
 
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有效与积极参与的和谐统一,能使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三维目标中最优化。
让学生真正实验,即设计实验,动手实验,体验实验,分析结果。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联想学生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实验后如实写出实验报告[7]
重过程、重体验。在实验中应注重学生实验的过程,注重学生的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结论,又引导学生感受实验,体验过程,发挥独特视角与个性化理解。
实验设计应关注学生兴趣。
 
三、实验是实验教学的载体
 
农村中学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应关注农村特点,从校本出发,做好典型实验。并让实验延伸到课外,根植于生活,做好农村实验的开发,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做出实验教学应有的功效。
 
1.实验应关注农村又结合学校实际。
 
实验是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载体,做好实验的选择与准备能发挥学生积极能动性,实验目标更易达到[8]
挖掘生活中的探究活动。让实验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化学知识走进生活。如:乙烯的制取,无石蜡可考虑酒精替代;探究乙烯的用途可以自己动手催熟香蕉和另蔬菜变黄等等。
根据学校配备,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起示范、启发作用,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规范操作的作用。有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演示,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及时发现学生操作的不足。如明矾的净水作用。
③根据学校配备,设计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师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由于教材设计的学生实验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实验,如Na2O2的性质探究实验中,可以设计成让学生用长玻璃管往放有Na2O2的脱脂棉上吹气,引起燃烧。这样既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从快乐中得到知识。
 
2.做好典型实验,让学生触类旁通。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化学就实验内容来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关制取实验;有关性质实验;有关生活实验;有关概念定律阐明实验;有关定量计算实验[9]
而每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都有规律可循,因而应做好典型实验,由典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如:制取O2可运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两种方式,就使气体的制取实验的有关设计、操作、思路培养练习掌握内化。
处理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验后注意实验的归纳反思,使实验目的更清晰,效果更优化。学生能触类旁通,将知识技能内化。
 
3.做好实验的开发与拓展,使实验根植于生活。
 
家庭实验、自主实验,使学生养成探究欲望,乐于实验,使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伴随学生生活。
教师应培养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结合农村实际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对家庭实验进行分类,采用多种实验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组织形式多样,个别与合作的实验、调查。为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实验,提供开放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实验的教育功能在三维目标中最优化[10]
要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师生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化学素养,使新课程三维目标得到全新落实,农村中学就要有效地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这就要求农村中学老师们不断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化学实验教学贴近农村生活,使农村中学生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农村中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生产活动能力的未来主人翁。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 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走进新课程》 112-114
[3].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 2004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 2003年 开明出版社
[5].人教社化学室《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98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6].中学化学国家课标组《化学》 2004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
[7].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 2003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002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褚达欧《科技教育中教师的“导”》 云南教育 2003年第17期
[10].《课改:农村学校面临的挑战》云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第10期
[11].黄益如 《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 中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