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初学锦囊集——之三——非典型性伤寒 - 中医临床 - 民间中医网 -

 wlf1251 2011-05-12

伤寒初学锦囊集——之三——非典型性伤寒

收藏 分享 2011/5/12 16:01| 发布者: david92003| 查看数: 17| 评论数: 1

摘要: 继续在俺这一亩三分自留地上刨刨,看看还能刨出啥宝贝疙瘩来。 再回顾复习一下前面两个日志曾提到了《伤寒论》前面五条经文的内容: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 ...

继续在俺这一亩三分自留地上刨刨,看看还能刨出啥宝贝疙瘩来。

 

再回顾复习一下前面两个日志曾提到了《伤寒论》前面五条经文的内容: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一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第一条是太阳病的总纲,进而在2、3条将太阳病细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简称“中风”,全称应当是“太阳中风表虚证”,即桂枝证。在太阳证共同的“脉浮、头痛、颈项僵直”症状之上,还得具备“汗出”的不共特征。

 

第二种简称“伤寒”,全称是“太阳中寒表实证”,即麻黄证。这时从脉象看是“浮紧”。“浮”,意味着病在表,“紧”,意味着肌表腠理毛窍处于紧缩的状态,一般将其称为“风寒束表”,风寒被关闭在毛窍里面了。患者一开始自我感受就是非常冷,但其实体温已经在急剧升高,即“发烧”了。由于毛孔紧闭,故未能出汗。麻黄证与桂枝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汗未出”。

 

其实这两种证,患者都是感受了风寒,只是两者所感受风与寒的比例不同。前者以风为主,后者以寒为主。所以前者以发汗解表之缓剂——桂枝汤,缓缓发汗驱寒,调和营卫。后者以发汗解表之峻剂——麻黄汤,强行打开毛窍,达到发汗驱寒解表的目的。这两者是绝对不能弄错了的。

 

上面的第4、5条,指出了外邪向人体深层进入时,可能的方向:阳明胃经和少阳胆经。并给出了太阳阳明合病时,及少阳胆经受邪时的对策——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小柴胡汤。

 

从俺的临床经验看,一般还是以麻黄证为最多。只要断证无误,都是一剂搞定。一般说法,“一剂知,二剂已”,谁知这“二剂”都是多余的了。

 

治疗最初之伤寒证——桂枝证和麻黄证,服用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存在任何的第二种可能性!!!这看似简单的两道方子里,其实蕴藏着极其深刻的天机,那都不是几句话所能说得清的!

 

世俗认为,中医慢,西医快。有谁知真正中医的经方治疗伤寒,远远比西医快,而且彻底!

 

《伤寒论》在极其简略的五段文字里,已经将风寒外邪入侵人体三阳经的途径与过程活生生地描绘刻划出来了。俺老祖宗1800年前已经将这件事情做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而他西医做得到吗?“科学的西医”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在研究伤风感冒,至今一无所获。

 

亘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伤寒论》,是治疗伤寒类疾病的唯一真理!

 

 

【非典型性伤寒案例一】

 

上面的几种伤寒病证,特点是其症状都是非常地典型,相互之间是不会混淆的。但做临床的时间长了,慢慢就发现了,又有一些患者,单单用桂枝证套不上,单单用麻黄证还是套不上,而从脉象看,既不是“紧”,也不是“缓”的那种。又以“出汗”来划分,又好像是出过了一点点汗,但是出汗也不是说十分地明显,这就感到很是纳闷!斟酌再三,突发奇想,决定将麻黄汤与桂枝汤两个方子“勾兑”着用,试试看。这一试,还真灵。

 

后来再回头翻阅《伤寒论》,真的还就发现了一个“桂枝麻黄各半汤”!

 

嘿嘿!歪打正着!结果就发现了《伤寒论》里面的“非典型性伤寒”的这样一个大大的系列:

 

见《伤寒论》经文的第23条: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个是《伤寒论》中的第六道方子):

 

6、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后来在网上看到了郝万山教授讲解的《伤寒论》中也说到了这个事情:

 

 

有汗的用桂枝汤,不可以用麻黄汤。有汗不可用麻黄,无汗用麻黄汤,不可以用桂枝汤,无汗不可用桂枝,似乎中风和伤寒之间,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可分,而不可以混淆。

 

可是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另外一种情况,这个病的病程时间已经很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在表又有轻度的寒邪闭郁,你说这个时候用麻黄汤吧,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闭郁的这种邪气又不太重,用麻黄汤觉得发汗太过头。用桂枝汤吧,桂枝汤是个辛甘温的方剂,发汗力弱,又怕不能够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发越出去,所以单用桂枝汤也不合适,单用麻黄汤也不合适,因此张仲景就创立了麻桂合方,像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这三张方子,前两个纯粹是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合方,用于表有小寒不解,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而后一个方子是表有小寒不解,内有阳郁化热,证候又不如大青龙汤证那样严重。这三张方子我们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小汗方。这都属于太阳表证的范畴。

 

这件事情告诉了我,学习《伤寒论》,必须得经过了“学经典,做临床”,再“做临床,学经典”的若干次反复不断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发现《伤寒论》中的妙处,从而将《伤寒论》从死的条文,化成了活生生的,活在生活中的《伤寒论》,活在心中的《伤寒论》!

 

·尤怡(字在泾)所著的《伤寒贯珠集》中说,麻黄汤针对伤寒风寒束表证(实证),属于攻法。桂枝证针对伤寒汗已泄的虚证,属于补法。而桂枝麻黄各半汤,针对微微出过了汗,汗出不彻,介于半虚半实之间的情况,就用它攻补兼施。我们了解一下这个解释也很好。

 

 

【非典型性伤寒案例二】

 

上面说的是介于桂枝汤和麻黄汤的,非典型性伤寒的临床情况。下面介绍一下非典型性伤寒中的属于麻黄汤中间的类型。就是会出现某一些患者,其某一个症状会特别明显,而又没有其它的明显的症状的情况。

 

在某年春节前后,高原的某寺院里,我的一个藏族老朋友,也是一位常住的老修行人,到我的茅棚来告诉我说,他的一个邻居,已经头痛了很长的时间,从前一年的闭关前(约10月底)开始,经过了一个冬天,现在头痛还是很厉害,要我去看看。见到这个患者,我当然首先想到他是否属于某一种类型伤寒的病。于是我就问他,在发生头痛之前,是否受到过风寒?他就说,是的是的,去年10月中旬在高山顶上从事某一个修炼项目时,给风寒吹着了,后来就一直头痛。但也也没有发烧等等症状。

 

于是我就考虑,头痛是麻黄证的一个典型症状,而且没有出汗,那就用麻黄汤给他试试看。给他抓药后,告诉他说,这个药只能熬两次就没用了。过了几天回访他。他说吃了两次后,头就完全不痛了,但他还是将药熬了6-7次都喝了,到最后将药渣渣还全部吃了下去!

 

真的令人不可思议!生活在高原缺医少药的深山里面的藏族同胞,竟然对中药如此地敬畏!而我们大汉民族自己又怎样呢?到处都是在乱买药,乱开药、乱吃药、乱扔药,还什么炒作中药,一点点敬畏心都没有,所以中医药就在汉地不灵了!这又该怪谁呢?

 

【非典型性伤寒例案三】下午回来接着写,先把写好的贴出来再说……

 

本文内容由 雪山来客 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