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命题技术1

 华夏蛐蛐 2011-05-30

☆“好”题梦想:地理命题技术      来源: 教育教研基地淮南五中特色地理教研组  孙 锋

一、了解考试的功能: 
     a.选拔性考试:重视试卷的区分作用,要求在试卷中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试题,已将考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高考)
     b.水平性考试:强调试卷难度的稳定,特别需要某一特定难度区间的试题(例如:学业水平考试)
     c.成绩考试:则注意考查对一段时间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强调试卷中试题的覆盖面所考查内容的比例(例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考试命题看似轻而易举,实则技术性很强。要求相关人员不仅业务扎实,熟悉学科的教学情况和教育测量理论,还要掌握命题的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命制出高质量的试卷,满足社会需要。
      设计好一项高利害考试应该考虑三方面内容:信度、效度和可操作性。
二、考试的信度 
      信度是考试结果是否可靠、可信的重要指标。如果同一考试的不同考次对同样一个人给出的评判的等级或分数相同,那么这个考试就值得信任,就有较高的信度。
       影响信度的因素有:
     (1)试卷中试题的数量
     (2)试卷中试题的质量
     (3)主观性试题评阅的准确性
     (4)考试的实施标准
三、考试的效度 
      效度是一项考试考查到所要考查内容的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根据考试分数对考生某方面能力进行推断的准确性程度。
      影响效度的因素
    (1)所设计考试与测试任务的吻合程度
     (2)试题命制的水平
     (3)考试内容对不同群体考生的公平性
四、高考试题的编制原则
 (一)、试题构成的要素
    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与评分参考
    四个要素构成    
   1、立意
     立意反映考查目的,是试题的核心或主题,包括知识与能力。 
    对立意的具体要求是:
   ☆立意要正确实现考试目的,体现能力考查的主旨。
   ☆立意要准确,每题的考查目标应独立、完整。立意要重点突出,考查目标要有层次和相关性。 
   2、情境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其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 
    ☆服从立意。根据立意的要求剪裁,选择有关的知识内容,尽量避免无用信息。
    ☆ 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设计情境,情境科学,可信。
    ☆ 情境新颖,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深度。 
   3、设问
   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其关系着立意实现的程度。 
    ☆围绕立意,根据情境选编设问。
    ☆设问针对重点内容并涵盖其他内容。
    ☆设问方式新颖,巧妙、灵活。
    ☆设问语言准确、简明、通俗。
    ☆考试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明、通俗。避免出现影响答题的啰嗦而含义不清的设问。  
   例1:(2009年安徽卷)第34题

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安徽卷)完全解析版(四)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该小题题目提供了解题的方法——比较法;考查的范围——图示区域;比较的对象——西北部和东南部;考查的内容——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类型,设问明确,便于学生答题。如果将设问修改为“说明图示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难度肯定会增加。
    4、答案与评分参考
    答案与评分参考是试题构成的重要部分,没有答案与评分参考不能称其为完整的试题。 
   ☆  选择题答案要唯一,具有排他性。
   ☆   答案与评分参考的关系要一致。
   ☆主观题答案要符合解答要求,评分参考应明确。如:只要观点或结果对就可以给分;还是因叙述或解答的正确顺序分步给分;或部分对就给分。    
试题的组成 
一、立意
   ☆学科(思想、核心内容、发展)
   ☆社会(重大主题、发展要求)
   ☆ 学生(生活实际、课程内容、学习水平) 
二、情境
   ☆来源(原型、加工)
   ☆构成(文字、图形、数据)
   ☆ 联系(内部联系,与立意的联系,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设问
   ☆ 能力目标(课标、大纲、说明)
   ☆高度与角度(体现立意的程度、涵盖情境的程度、科学性、创新性、灵活性、开放性)
   ☆难度(适切性、层次性、区分度)
   ☆  语言(简洁、指向性) 
四、答案与评分参与
   ☆科学性(准确、全面、逻辑)
   ☆排他性和包容性(选择题选项设置,综合题答案设置)
   ☆可达性和可操作性(学生可以达到、阅卷可操作,有空间) 
   例2:2009安徽33。

 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09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安徽卷)完全解析版(四)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立意: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面临环境问题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希望考生能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格外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
   ☆ 要求考生从试题情境和图像中获取罗布泊的变迁信息,用辨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考查考生用地理学的术语描述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事物内部的演化规律和论证、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考查《课程标准》中“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
  ☆西部地区 
   情境
  ☆该组题目选自科学家实地考查的科学报道,“ 罗布泊的消亡”
  ☆ 题目给出的等湖岸线图以前很少见的,情境新颖,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本题通过罗布泊的演化过程,考查考生从不同时期、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从现实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第(2)小题从历史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第(3)小题从将来入手,考查考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的核心内容是流域的综合开发,通过整合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以及相关地图知识,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体现追求人地和谐的思想。
【答案要点】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海拔高,新湖岸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答出三角洲层叠关系酌情给分)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试题的内容不发生知识性错误是保证测量科学的前提。一般通过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命题组以及严格的试题审定程序,来保证高考试题不出现明显的科学性问题。 
      2、准确性原则
        试题的准确性主要指试题内容与学科测量目标的一致性问题。具体说:考试题必须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试题内容应是考试内容的合理样本。较完整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才能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3、公平性原则
        试题的公平性是指考查的内容,试题选取的素材、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要考虑到全体考生,防止、避免因种族、民族、地域、风俗、性别等社会各部门、行业间的差异引起的不公正的结果。 
       4、规范性原则
        主要指试题表述要科学、严谨、应使用语法规范的语言。要使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术语和计量单位。图、表要清晰、准确、规范,指导语要明确、简洁、合理。
     (三)、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略)    
      1、选择题
      2、非选择题
五、命题蓝图

六、“好”题梦想——张亚南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  
(一)、“好“题的一般标准
  1、符合考试目的
  2、实现考核目标
  3、科学、公平、合理的难度
  4、良好的区分度 
(二)、好题目的设计标准
  1、高深的立意
  2、新颖、真实、内涵丰富的情境
  3、准确到位、严谨的设问:
   指向明确,与试题提供的条件吻合,不产生歧义
  4、合理的赋分
   题目的设计得分与题目本身的设计价值相等,其重点包括对完成试题思维劳动量及书写劳动量的合理估价
  5、完整、无歧义、有适度空间的考察答案 
(三)、“好“题的形象
  1、平和、大气、高尚的气质
  2、简洁、流畅、准确、优美的文字表达
  3、清晰、标准,有视觉美感的图像
  4、考究的细节 
(四)、“好”题的“标识” 
  1、 经受得时间的考验
  2、值得回味,品味和鉴赏 
(五)、“好”题是这样“练”成的
  1、优异人才集合的创造群体
  2、无时不在的工作状态
  3、心无杂念——留给自己的只有责任
  4、相对集中的强制性环境
  5、优秀的素材或创意
  6、充分的讨论和研磨
七、试卷难度的调控
      试卷难度是否合理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将考试的难度系数设置在0.5左右,考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试卷的区分能力最大。因此,依据考试成绩对考生进行决策选择时,发生决策误差的人数也会最少。
      试卷(题)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卷(题)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所以难度实际上是容易度。P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试卷(题)越容易。 
   要控制试卷难度,必须首先相对准确估计出构成试卷试题的难度。并不是难度大的题目,可以把人难住的题目就是“好”题。好的题目的难度应该是合理的,是以展现考生的能力为目的,而非难倒考生为目的。经典测量理论认为,试题的难度设置在0.2~0.8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一)、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
1、考生对试题内容的熟悉程度。
2、考生对情境的熟悉程度。事实证明,无论试题的绝对难度如何,只要试题的情境和设问比较新,试题的相对难度肯定比较大,多数情况下考生得分率会偏低。
   例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05年全国Ⅰ卷)

新高考地理备考71:核心高考专题透析之问答题答题技巧3、试题考核目标的层次。
4、试题提供的信息量与呈现形式。题目通过图表和文字呈现的信息量越大,考生解读和获取有用信息的难度越大;直接给出的信息、情境比需要考生开发隐含信息的题目难度小。

5、试题类型。同样的考查要求,客观题比主观题的难度要低。
6、试题答案的设置。答案是否明确或具有开放度,也会影响题目难度。
(二)、如何调整试题的难度 
   1、改变题设条件。
    2、改变设问方式。
    3、改变综合程度。
    4、改变导入情境。
    5、改变阅读思维模式。
    6、增加试题的的开放度。  
(三)、试卷难度参数估计表 
(四)、影响试卷难度的因素(略)

(五)如何调整试卷的难度(略)
  举例:
  3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鈥満免澨饷蜗耄喊不崭呖济馊私颐馗呖嫉乩砻饧际酰ㄈ靠馇鸷诚殖 <wbr>数万方土石瞬间崩塌)                                            图 6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

答案要点一:

全国总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

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分)

答案: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答案: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的“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主要涉及到农业区位的分析和区域的发展变化,考核的能力目标主要为“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等内容,提倡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地理问题。

  产业转移是高中必修的最后一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产业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发生变化。不仅工业会发生产业转移,农业也会如此。本题以我国传统农业桑蚕养殖业为例,介绍了该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大多数考生对桑蚕养殖比较陌生,桑蚕养殖是一个陌生的情景,为了公平起见,本题给足了解题所需的信息。因此,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有用信息,并和所学知识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第(1)小题,考生需要通过读图,将地图信息用语言文字从时空两方面总结概况出来。此题看是简单,其实不易。因为“发展特点”是考察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分布。许多考生由于审题不仔细,只是片面回答2007年的分布特点,导致失分。要从2000年和2007年的变化中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其次,题目具有开放性的。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既表现在生产规模的变化,又表现在分布空间上的变化。无论是从东中西部的变化入手,还是从新老产地入手,都可以进行描述。所以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给了两种解答,这在高考试题中是新颖的。

  第(2)小题,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获知桑蚕养殖业需要的条件,即温暖的气候、大量劳动力,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主要蚕丝主要出口国,需要便利的交通。阅读题干文字信息可获得桑蚕养殖所需要的条件,再结合广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就可归纳其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越条件。

  第(3)小题又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选择赞成或不赞成均可,关键是理由要充分,要与观点相统一。选择赞成要从有利的方面总结;不赞成要从不利于桑蚕生产的因素去分析。从贵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看,缺点主要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优点是同样具有适宜的气候与大量劳动力。

 

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鈥満免澨饷蜗耄喊不崭呖济馊私颐馗呖嫉乩砻饧际酰ㄈ靠馇鸷诚殖 <wbr>数万方土石瞬间崩塌)(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答案要点】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海拔高,新湖岸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答出三角洲层叠关系酌情给分)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的过度增长、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西部”话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经常选择的背景之一。地处西北的罗布泊曾经是我国第2大咸水湖,周围孕育了楼兰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成为新疆主要农垦区。在农业生产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下游的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

该组题目选自科学家实地考查的科学报道,是教材上不可能出现的内容。因此,本组试题不仅有持续性的重点突出,还有突出性的内容创新,立足于现实而又不拘泥现实,着眼于历史而又未偏重于历史,从而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时间顺序与空间区位、文字功夫与读图技能、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等多方面的考查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总体而言,这是一道立意深远、比较典型的综合考试试题;各小题之间联系紧密而又有适当的跨度。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要求考生从试题情境和图像中获取罗布泊的变迁信息,用辨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考查考生用地理学的术语描述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事物内部的演化规律和论证、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题目给出的等湖岸线图以前很少见的,情境新颖,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涉猎和理解这些新信息需要中学学习的多科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文和几何方面的知识。解题时需要考生具有冷静分析、面对困难不言放弃、勇于探索的品质。这样的情境设置,也希望考生能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国情,特别是关注我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面临环境问题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重视对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格外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彰显了新课改理念,

  本题组虽然在考生不熟悉的领域内命题,但注意把考题的内容与课标要求有机结合。考查《课程标准》中“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内容。

  第(1)小题: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湖岸线由老到新的变化,考生较容易得出湖泊面积不断萎缩,水位不断下降的结论。因为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进而判断自A地至B地,地势逐渐降低。

考生解题的难度在于:一、考生对罗布泊虽有耳闻,但本题情境新颖,图形别致,可能会对考生产生心理影响。二、少数学生不能将等高线中“海岸线”的知识进行迁移,不明白“湖岸线”的意思,判断不出变化趋势。三、将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加以提炼,用适当的文字进行描述,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部分考生往往词不达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建议加强针对性训练。该小题给出了几种解答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值得称道的,也相应降低了难度。

  第(2)小题:一反传统对三角洲成因的考查,只要求考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因为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地理学的重要原理之一,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这一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理解三角洲的进退变化是该地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其过程与河流流量、气候、人类活动等要素有密切内在联系,突出能力立意要求。

  除了要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运用地图语言的能力之外,在选拔性的考试中,还考查学生沉稳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陌生的情境和纷繁的线索,只有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去理清头绪,才能找出获取信息的正确途径。结合图例和图像,考生应该分析出入湖三角洲位置的变化过程中,既有一个向湖心不断推进的过程,还有一个退缩的过程。即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当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则前移;后来,当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则后退。

  目前我国高考仍是以笔试为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学习能力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本小题答案设计要求考生先回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能否对地理概念做出正确的描述,可以检查考生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把握。该问题并不难回答,只是在以往地理考试中未出现过,不过在其它学科考试中,此类考查要求较多,考生应该能够适应。后一问要求考生依据多要素相关分析解释某地理现象,需要严密的地理逻辑思维,并选择最准确的地理术语,清晰贴切表达出来,难度较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语文能力和地理能力结合的表现。

  第(3)小题:罗布泊的干涸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此启发考生进行知识、方法迁移,发展考生地理思维能力。本题既是对教材知识的回顾,又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罗布泊干涸的深刻教训中获得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体现思想教育的意义: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试题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维空间。试题答案设计在突出特定的知识要点基础上,一是设置了灵活多样的答题方式,给考生以适度的开放空间,充分体现回答的创新性与灵活性;二是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答题的层次性与规范性。避免了以往只注重答案要点不注重叙述逻辑的弊端,从而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品种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通过罗布泊的演化过程,考查考生从不同时期、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从现实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第(2)小题从历史入手,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第(3)小题从将来入手,考查考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而试题的核心内容是流域的综合开发,通过整合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以及相关地图知识,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体现追求人地和谐的思想。

 

  新课标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鈥満免澨饷蜗耄喊不崭呖济馊私颐馗呖嫉乩砻饧际酰ㄈ靠馇鸷诚殖 <wbr>数万方土石瞬间崩塌)                                                                 b

                                        图5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36.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得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坡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内容。要求考生具有考核的能力目标主要为“准确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地理问题”、“提炼地理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的能力等。

  解题关键是首先要求考生通过经纬网和海陆轮廓等信息进行空间定位,推测出知道该地区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沿岸。结合材料给出的有关葡萄生长的条件,联系所学知识。

  第(1)小题由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读出甲地位于向南的河谷中,地形相对低平,便于葡萄种植。南高北低的谷地地形,旱时有罗讷河水源灌溉,涝时有利于排水。又是西南风的背风,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葡萄的品质较好。。联系材料中给出的“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的信息

  第(2)小题,通过图中呈现的信息,乙地位于罗讷河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处,河道变宽、水流平缓,搬运作用下降,沉积作用明显。显然鹅卵石堆积与河流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关,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但是,部分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验,结合后面题目提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可能误导学生从人为因素回答。因为根据常识,为了便于耕种,种植一般会将土地中的石子等杂物清理。

  第(3)小题,地中海气候区分布范围大致为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侧,乙地的纬度虽然高于44度,并不在该范围内。但联系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周围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知识,应该能判断出乙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从而得出不难得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通过提供的材料,考生应该能分析出:乙地的昼夜温差越大,糖分积累越多,糖分含量越高,葡萄品质越好,酿制的葡萄酒品质越优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热量充分有利于葡萄生长,但降水不足。鹅卵石覆盖在地表,白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夜间气温降低,水汽可以在卵石缝隙中凝结,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另一方面,因为地面是沙石,石头热容量小,白头升温快、夜晚降温快,增加其昼夜温差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加昼夜温差,利于作物糖分积累。解题时联想新疆大陆性气候的温差大,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帮助提供解题思路。

  等高线地形图是承载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河流地貌是必修1的主干知识;农业区位受自然、人为要素的综合影响;地中海气候由于是唯一的冬雨型气候,是平时考试最好考的气候类型之一。本题不回避重点,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采用区域地理传统考查方法:空间定位——气候类型、特征分析——地形要素叠加——河流的影响——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将地理要素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全国一卷

  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27~28题。

鈥満免澨饷蜗耄喊不崭呖济馊私颐馗呖嫉乩砻饧际酰ㄈ靠馇鸷诚殖 <wbr>数万方土石瞬间崩塌)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

【分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历次考试的重点,按照“平稳过渡、有所突破”的立意原则,在不回避已往考试落点的前提下,寻找标新立异的考点尤为困难。本题组打破以往关于太阳高度角考点的固有模式,通过判别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间接考察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既使考试的重点回落到地理学的本质上来,又便于学生判别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地理事物的判别能力。试题对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要求很高,有一定难度。

  第27题:要求考生充分读图,图像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横坐标表示不同坡面的不同坡向(坡度为10°)。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表所获得太阳辐射量(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年内变化过程呈正弦曲线,从而了解该地1月、4月、7月、10月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同一季节内不同坡向的坡面所获得太阳辐射量(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的差异变化过程。显然四条曲线中以冬季曲线的变化幅度最大,为该地不同坡向的不同坡面对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其本质是一年之中,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小,不同坡向对太阳高度和日照长短影响最大,也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答案为D。

  本小题难度为: 中高

  第28题:在上一小题的基础上,要求考生进行空间思维过程分析。如果说前一题是定性的判断,那本题就是定量分析。因此首先确定a点的地理意义,即a点为1月正南方向的坡面(坡度为10°)所获得太阳辐射量,为该地1月不同坡向获得太阳辐射量中的最大值。由于本地(27°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在一年中总是在正南方。在地理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该坡的坡度由10°增加至15°,则坡面与太阳太阳光线的夹角增大,而地平面太阳高度角不变,所以a点的数值将增大。答案为A。

  该题组的区分度可以从两方面体现出来。有些考生看了此类题目就“发懵”,于是解题就无从下手。这样就可以把能够解题和不能解题的考生区别开来。在能够解题的考生中,也会有快慢之分,基础扎实,读图能力强的考试,很快就能做出,而有些考生在审题、判断、计算上花时间较多,在后面是答题过程中就会吃亏,因此会在全卷的区分度上显现出差别。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考生普遍认为的高中地理最难点,本题组突破过去的难、繁特点,考查太阳高度角原理的具体运用。根据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高度角的原理等,可以派生出许多实际的应用问题,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日光温室的建设上,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