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的血脂水平总体在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比80年代的人群血脂水平明显增加,估计约有30%-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异常即高血脂。 据现代医学疾病监控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高血脂引起的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偏瘫、致残、致死人数以每年递增12%的速度上升。高脂血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缓慢的、逐渐加重的隐匿过程,很多高脂血症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症状,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因而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忽视了调血脂的治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巨大的隐患。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意科学饮食和运动,任由高血脂状况自然发展,不加以控制,一旦病情加重,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高血脂会引起血液的粘稠、滞瘀等多种现象,久之可使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流不畅,严重时导致脑出血、偏瘫、脑梗、猝死等严重后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功能诠释 1.什么是血脂 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血脂含量与全身脂类总量相比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它转运于各组织之间,往往可以反映出体内脂类代谢情况。 血浆中的脂类均不溶于水,须和不同的载脂蛋白结合成为亲水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转动,因此,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存在形式。 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2.高血脂症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 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⑴高胆固醇血症; ⑵高甘油三酯血症; ⑶混合型高脂血症; ⑷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3.关于“辅助降血脂” 凡能改善高脂血症,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产品,就可以申报“辅助降血脂”功能。 二.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说明 1.适宜人群 血脂偏高和患有高脂血症的人适宜服用降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请详细查看下面的内容,如果你符合其中一种情况,就要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你的血脂是否正常。 高血脂高危人群: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重超重;中老年人;长期饮食过量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长时间坐着;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患有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2.不适宜人群 国家规定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的“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这同样是出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而确定的。 此外,某些具有降血脂作用的保健食品成分儿童是不能服用的。像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DHA与EPA含量比例为2.5:1以上的,适用于青少年学生改善记忆。而DHA和EPA含量均等或EPA含量高于DHA的,只适用于中老年人降血脂,青少年不宜食用,服用EPA过多会影响性发育,促进性早熟。 三.降血脂保健食品分类 据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专家介绍,在保健食品的27种功能里,减肥和辅助降血脂是非常相近的,都可以降低血脂。可以说,能够减肥的产品都可以降血脂。相比减肥功能的保健品来说,降血脂起效较慢,需要长时间服用。 1.保健油脂类 ⑴亚油酸类 亚油酸和γ-亚麻酸是二价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饮食供给的,因此又称为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可以与胆固醇结合成酯,然后降解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它们在动物脂肪中含量较少,葵花油、玉米油、红花油、月见草油中含量较高。 ⑵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三价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DHA、EPA,其中DHA和EPA是由α-亚麻酸转化成的。α-亚麻酸在亚麻(胡麻)、紫苏、沙棘中含量较高,也存在于一些藻类植物中。DHA和EPA存在于一些海洋生物体内,目前主要多从海洋鱼类体内提取。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服用时需要补充维生素E,以维护血管的稳定性。 ⑶卵磷脂 卵磷脂及其水解产物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和乳化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使其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 需要注意的是,卵磷脂有利尿作用,因此,在干燥季节服用大豆磷脂类保健品时,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 2.中草药类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中草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常见的有山楂、何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灵芝、虎杖、参三七、蒲黄、红花、丹参、水飞蓟、女贞子、月苋草、茺蔚子、广地龙、虫草、荷叶、玉竹、桑寄生、麦芽、葛根、郁金、茵陈、银杏叶等。市场上常见的降血脂保健食品大都是以这些中草药为原料生产的。 3.其他 像蜂产品、螺旋藻以及很多动植物提取物都有降血脂的作用,这和它们所含的功能因子有关。很多功能因子被证明可以降血脂。 ⑴膳食纤维 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摄入,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会自然保持平衡。膳食纤维中的果胶可与胆固醇结合,木质素可与胆酸结合,使其直接从粪便中排出,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⑵维生素 ①维生素E作为体内的抗氧化剂,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和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β-脂蛋白及其比例; ②维生素C可在体内将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硫酸盐而增加其排泄,维生素C还参与肝脏胆固醇的羟化作用,形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 ③维生素B3能有效地分解脂肪,也可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④维生素B5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它能抑制甘油三酯酶活性,从多方面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促进肝脏脂肪的分解代谢和胆汁的分泌,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⑶微量元素 钙、铬、铜、镁、锰、钒、硒、碘等都有有降血脂作用。 ①钙能强化食物,补充足量的钙帮助人体每天多排除6~13%的饱和脂肪酸,使血总胆固醇降低; ②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还可抑制胆固醇合成,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 ③铜有利于改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④镁对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⑤锰能改善脂质代谢,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⑥钒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加速胆固醇的分解,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 ⑦硒可大量破坏血管壁损伤处聚集的胆固醇,使血管保持畅通,防止动脉硬化; ⑧碘可被甲状腺利用合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降低胆固醇水平。 ⑷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 1.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因此定期检查血脂非常重要。一般普通人可以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每一年要检查1次血脂;高血脂患者请遵医嘱。 2.血脂的改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要定期检查血脂(一般3个月左右),以验证效果,并及时调整所服用产品的种类和剂量。 3.饮食是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因此,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来说,调节饮食结构非常重要的。 4.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的转化和脂肪代谢废物的排出。有氧运动以心率为标准。 我比较喜欢的此类直销产品 理君博士点评直销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