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体会

 溪流涓涓 2011-08-19
章摘要: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中医称为瘾疹,为临床常见之疾病,发作时为皮肤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轻者旋发旋消,或三五日而愈;重者历时较久,甚至迁延数月,发作不已,影响儿童生活和学习。笔者用自制消荨汤,3a来治疗观察了1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现报道如下。 (共1页)
文章关键词: 荨麻疹 湿 消荨汤
文章快照: 1982:67[收稿日期]2005—1229消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体会龚勤(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3)[关键词]荨麻疹;风;湿;热;消荨汤[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6)21—2885—01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中医称为瘾疹,为临床常见之疾病,发作时为皮肤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轻者旋发旋消,或三五日而愈;重者历时较久,甚至迁延数月,发作不已,影响儿童生活和学习。笔者用自制消荨汤,3a来治疗观察了1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有13例系长期反复发作,2例虽属偶发,但多次治疗,仍持续发作未已,同时都没有找出明显过敏原(2例因吃虾后发作,以后不吃虾仍发作),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3a,以1~3a者占多数。患儿经过多种药物治疗(如葡萄糖酸钙、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有的虽能暂时控制,但未几即复发,再用则乏效。1.2治疗方法16例均予消荨汤,处方: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加减法:风疹发时,自觉形寒发热(体温不高)、汗出怕风,风团苍白,苔薄白,脉浮缓,治则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加桂枝、白芍、黄芪、防风;若表现为风团色红、舌红苔黄、脉浮数,宜疏风清热,加金银花、连翘、薄荷、竹叶;伴有腹痛便溏,脾虚湿甚者,加党参、白术;腹痛或不痛,便检有蛔虫卵者,加苦楝根皮、使君子;若有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舌绛苔黄等症,属心火旺盛或血热甚者,加黄连、黄芩、丹皮、生地等。总之,要辨证施治。上方于发作期每日服1剂,分2~3次服。2结果本组患儿服消荨汤后,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一般服药3~6剂,不仅控制症状,且能防止复发。4例随访1a以上未发,11例随访0.5a左右,均无发作,仅1例于24d后复发,但发作时间较已往为短,症状亦减轻。3典型病例例1:女,6岁,因风疹块发作1周不消,于2003年11月8日来诊。患儿风疹块遍体皆是,成片搔痒,皮肤色红,下午腹痛阵作,形寒,周身不适,纳谷不香,夜寐不宁,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治以消荨汤加桂枝、白芍、防风、甘草,服3剂痒消,余症亦随之而解,再服3剂,病未复发。例2:女,9岁。因风疹块发作2a未愈,于2005年8月14日来诊。病起于2003年阑尾术后,风疹块遍体,搔痒,晚间尤甚,经服用多种药物并注射葡萄糖酸钙,虽短时间控制,未几复发,屡发不已,影响睡眠,形体消瘦,舌边红,苔薄白,脉象细数,风湿久墼,营虚血热而淫于内。处方用消荨汤加生地、赤芍、知母、当归等品,服药3剂,症状缓解,原方续进3剂而愈。4体会本组16例患者因虾而发者2例,停止吃虾仍发,其余14例原因未明。其中大多数由于受凉感风,于气候变化之时而发作,但季节性并不明显。从风疹块发作无常、部位不定、遍体游移等特点来看,显系“风邪”引起,“搔痒”又是风与湿俱可出现之症状,疹块色白者多风,色红者多为风热。故总的来说,在病因方面应考虑到风、湿、热三方面的因素。例1伴有形寒,是卫不和而风乘之,故加桂枝、芍药、防风。例2病起阑尾术后,形瘦舌边红,血虚阴分不足,故常发于夜间为甚,经服消荨汤加生地、赤芍、当归、知母而愈。总之,本病之发生,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消荨汤用苦参等4种药,苦参治遍身疹、痛痒不可忍;白鲜皮人肺经能祛风,人小肠能祛湿,风湿既去则血气自活;地肤子清利湿热、利尿止痛;蝉蜕人肺经疏散风热、祛风止痒。此四药配合,止痒消疹之效尤佳。此方既有控制症状之作用,又能从病因上解决风、湿、热的问题,可以普遍适用于本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药源广泛,价格低廉。[收稿日期]2006—02—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