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说论语4

 太阳下的森林 2011-10-30

34:无愧无疚立于天地之间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段话要是浓缩一下,可以这么表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一讲可能大家就都明了了,然而孔子的言语常常都是“微言大义”,可能就一个字的不同,都有可能传达更深厚的思想层面。很多时候,对《论语》的每一段言论,都要上下求证,才能知其原意之一二。我常常用歪曲的方法来读孔子,其实孔子已不是孔子之孔子,而是春风之孔子了,不过我想老夫子若在天有知,以他开阔的胸襟定然也不会责怪我了。

 

转到正题,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地,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学问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该走歪路。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自立立人的仁道,也就没有中心思想。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如文学好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个才人而已,即使是用种种手段沽名钓誉,有了名声,只怕也不会长久,这些都不可以让他真正名垂青史。因此孔子问了一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那么真正的仁者会是什么样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们常说做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就难。孔子说,做学问的人,以仁来要求自身的人,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违背了仁的境界。做任何事业依靠仁来获取成功;倒楣的时候也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靠着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前面我们讲过,富而好礼,贫而知乐,正是这样的境界。君子的内心时时知道自己的所求所取,时时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纵是成功坚持的还是那个贫贱时做人做事的道理,或是失败依然还是那个做人做事的信念。不论是荣耀之时,还是暗淡之时,为人处事的心态从来没有改变过,乐天知命,依据周身条件,发挥自己最好的价值。

 

无愧无疚立于天地之间,能有这种心境,本身就是无数的财富和荣耀所不能换取的,如此为人,方能获取真正充实的幸福和快乐!

 

35: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朋友问:“仁者的修养境界究是怎样的?”答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所谓“面向大海”要有宽广的心怀,“春暖花开”则是要求润物无声,毫无私念。海总是宽容大度承接四方流涌,无论好坏,先接受再用它的方法慢慢地溶合、沉淀。而春天来了,不管是哪类物种,享了春的福泽,都欣欣向荣,并没有贵贱和好坏之分。下面我来看孔子的说法是不是这样的。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见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换成现今的说法,一个真正的仁者,内心里是不会讨厌任何一个人的,哪怕那个人是个道德败坏,很可恶的人,甚至罪大恶极,他都有可以见谅的情缘。当然对这样的人考虑采取什么样的刑罚,是必要的,但这些都只是为了减少更多的伤害而已,却不能完全归过于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呆会儿我们再说明原因。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好仁,却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只能说他自己也还不是个仁者。而作为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一个朋友哪怕被关进了监狱,获得应有的惩罚,真正的仁者并不因为这样而在内心里看不起他,依旧把他当作一个生命,希望能帮助他重新认识生命的本源。

 

阐述了一个仁者应有的修养之后,孔子进一步说明修仁的不易。“能有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有人能在一天里就可以达到仁者的境界,使自己的行为完全完符合仁道吗?假使有,那么这个人的修养必然很高超了。而我们一般人,幼儿时往往多能关心别人,同情别人,小时甚至杀只鸡或鸭都掉眼泪,长大了生存于社会,混迹于官场、生意场,内心反而变得复杂,仁心越发不能发挥,所以修仁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难怪乎一件好人好事,英雄事迹,让我们动容流泪。可反过来也说明,我们人都有仁心基础,都有善的意念,如果一点一点的积累,一定可以使自己往仁者的方向行进的。所以孔子说,只要立志,没有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的。

 

归结起来,孔子希望人们要具有仁(爱人)的内心修养,具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正如前面所说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前面我要探讨的一个问题的原因。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是社会关系的因果。比如,一个穷人抢劫了一个富人,是穷人的责任?还是富人的责任?又如,一个人之所以杀人,是一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想法吗?别人犯了错误,是不是也有我们间接造成的原因呢?我想其中因由一下子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但如果考虑问题,都从多方面去考虑,则就会更接近人性,更加接近仁的要求。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做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了,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要更加勉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36:生不如死的真相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以前经常听老先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那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今生命的时间已经逝去了三十五载,重新静心思索,多少才知了一些意味。这里的“道”在我看来是一切的本源,是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退小一些范围说,是我们人生于世那个最根本最客观的意义。孔夫子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我想夫子并非要我们以生命去恂道,而是希望大家活得明白,活得真实,活得有意义。倘若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本意,为虚名,为浮利,被生命外界的情欲所左右,失去自我,那么这样活着却又有多少意义呢?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无论我们的追求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面,都逃不出这个范畴。

 

导师常和我说,恐惧是我们以欲望作为目标的结果,因为期许得到,从而就害怕失去。就像现在的大部分年青人去面试,多走两个极端。一是战战兢兢型,总害怕自己不能过关,失去想要得到的工作机会,又或是怕不被别人认可,觉得自己无能。有了这样的前因,在面试时眼神飘渺,话语虚浮,形态拘谨,常是面试的机会越多,失去工作的机会就越多。二是目中无人型,虽是不同的表现方式,但也还是和第一种一样的心理,因极度自卑而努力装出极度的自信来,生怕别人把自己压下去,久而久之倒真成了一种习惯,说话的语气,表情俨然一副了不得的样子。这种人一旦有一天失去某种依托却是比起前面的朋友,更要极端,甚至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做原本的自己不好吗?无论对人对事,尽心而为;或富或贫,尽了本分,又何必诚惶诚恐呢。无欲则刚,尽力去做自己认为对生命有价值的事情,连老天爷都拿你没办法,就算是错了,那也错得实在,至少是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外物所左右。

 

朝闻道,夕死可矣!除了强调人生于世要活得明白,活得实在外,还告诉我们另一个层面的道理——人生里最重的东西,就是学习,一直学到“闻”道才算是个结束。人生是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就必定是个学习的过程。虽然芸芸众生真能了知生死的人并不多,能得道成仙的当然微乎其微,甚至于众人看来,也只是个神话传说而已。然则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反省,不断地学习,达到难得糊涂的境界,或许真的就对人生有一些知了了。大智若愚,真得了道,也就不卖弄了,也就听得进四面八方的言语,也就放得下千古愁事,也能容得下形形色色的生灵。所以检讨我自己,离得道也不知有多远呢,只是用这些文字来驱除自己内心里的那些贪念,让自己活得自在轻松些罢了。

 

37: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我们这个世道很好玩,有些人一方面说自己对金钱名利不感冒,另一方面又时不时的显摆自己的身世、收入乃至自己身上的名牌衣物等。我每每看到这些人,都好似在看一场决斗,他自己一手拿矛,一手拿盾,两只手自相残杀,好像不干掉一个就不罢休那样子。说得眉飞色舞,吐沫横飞,可明眼人看到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脆弱不堪的心。我自己也曾是这样的人物,就算是现在也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还原自己本真的心性。所以我深知倘若把这些人那些聊以寄托的矛和盾拿了去,只怕他们的生命就变成了虚无。其实真正对金钱名利不感冒的人,是不会通过言语去证明的,甚至他们连这方面的喷嚏都不打一个,默默践行,依然故我。了解了这些,对夫子上头的这句话也就知了一二了。

 

夫子说:“一个人如果志于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那么就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换个说法,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我想很多朋友看到这些都会跟我翻白眼的,说没有了欲望,社会哪还有进步,人哪还有进取精神。我想欲望也是还要有的,不过得看欲望的层面是什么。也许很多人都要经过许多不同的欲望层面,才能达到较高的一层。比如一些大富豪,开始创业的时候锱铢必较,也曾香车美人,也曾招摇过市;到年纪稍长一些,就开始“慈善”了,开始关注社会责任的问题;到了只剩最后一口气,或许会悠然长叹:富贵如浮云,若是再有一次机会,也许不会活得这般累。

 

当然,夫子说“未足与议也”并不是说要与这些人划清界限,不相往来。这样的话也就违背儒者仁的精神。我想他是说如果一个人火候还不到,那么就不要直接与他谈学问、谈道吧。站在他的立场上,获得他的认同,慢慢对他进行引导,或许有一天可以有一些改变。这也符合儒家那种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一方面要融入社会。一个人如果站在社会的对立面,孤傲卓绝,那么又谈何以大胸怀造化世人。所以善于逢迎,八面玲珑也并非什么坏事情,看的是你的因由,你为了什么而如此做法。如果为了私利,那么一个累字了得;如果为了通达于世间,兼善于天下,那么这无非是一场游戏,怡然自得,如鱼游水,又有何不可呢?所以老人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不见得就说这个人不诚实,不地道,凡事要讲因由,要从长远来看事情的结果。这里面有些被迷失心性的人,也有些大智大慧者。

 

38:不做迷失方向的狮子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对我而言是杯清爽的泉水,常常在浑浑噩噩的时候,喝一口,可以提神醒脑,清洗我的灵魂。自结束了清修的生活,重新踏入名利红尘间,看种种权利相争,品样样人间情欲。若不时常重回自我的本身,我将重新堕入内心“无立”的深渊。

 

孔子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自己站得起来。一个人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如何才能让自己知道得更多,修炼自己,充实自己,自然也就被别人所了解。”现在人们许多痛苦的来源,许多心理问题的症结,都来自于没有找到正确的支撑点来确立自己的生命。有人以钱为支撑点,就会因为钱多钱少而痛苦;有人以名为支撑点,就会因为面子问题而抓狂;有人以情为支撑点,就会被情而左右,甚至被人以“情”来利用。诸多种种,皆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生命的本源,没有找到可以使自己真正快乐的根源。

 

做真正的自己!并非易事,是据我所知有文化记载以来所有圣贤追寻的人生的最高境界。然则真正的自己为何物?要解决这个前提问题就已经很难,因此世人迷惑不解甚是情由可缘。每个人的见解都是自己的见解,无论我们如何引经据典,说是谁谁谁说的,那都是我们判断后而选取的,也还是自己内心的意思。因此,红尘渺茫茫,要证得清心正道,却非要每个人自身的觉悟不可。又或有他人的指点,但一切体悟皆由自我的本心。因此,无须去迁怒或判明别人境界的高低,也无须以别人对自己的判断来衡自己,世间不分好坏美丑,天道昭然,一切皆有因缘。

 

圣人说:“无欲则刚”,又道“视死如归”。并非让我们放弃欲求,也并非要我们无视生命。相反的,是要我们懂得选择真正的欲求,选择一个在何种境地下都可以去充实的欲求,不因为身份地位、名利权势而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这样的欲求是一个怎样的内容呢?一切皆由心,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另一个层面,死本就是人生下来以后一个客观的归宿,我们别无选择,寿命纵然再长,相对宇宙之永恒,甚至构不成昙花一现。在这样短暂时间里,我们更应该追寻最本真的人生方向而不是被外物所左右。

 

39:一念之间,千差万别!

 

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做应该做的事情,还是做值得做的事情?这两者有没有办法统一?一个人如何才能不被别人所左右?一个人如何才能时时都可以看清楚自己的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论语》给了我很多启示,但这些启示的背后,是诸多人情世故的累积。没有对与错,只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充实。那是一份平淡的自信,不露光芒却巍然屹立,又如静水深流,只在内心里沉淀那些至情至性的时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的思想往往都是深远的,往往是从世俗里剥离出来,却又高高的挂在那里,少有人能达至那个最高的标准。他说:“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现今的社会就惨了,现今社会的一切多都是喻于利的,处处要把利欲摆在前面才行得通。就算有人不为“利”想,而别人却为了“利”而用他,难得有志同道合的“君子”。如果这世间都是真小人倒也好,大家就着利来,冲着利往,谈事情以利为准则,这样也倒清晰得很。可以惜就是因为利,处处都是伪君子,打着高尚的旗子,做着自私的勾当。对于自己,我也不敢自认为是“君子”,我的内心里诸多欲望没有被满足,我还有许多挫折与成功都要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内心慢慢地平和下来。我只是希望自己有个方向,有个方向去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成为仁人君子的,哪怕是圣人也是一个时间与经历积累的结果。因此孔子告诉我们要一点一点来,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开始做起。看到有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想着去达到他的那个境界,向他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慢慢地调整自己,使自己有朝一日跟他在造诣上有同等的成就;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藉以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因素,想想自己是不是问题出现的缘由之一。真正的能站在别人立场看问题,特别是站在自己讨厌的、憎恨的人的立场客观地看问题,找出其中的因由,我想这也就近乎君子的修炼了。

 

40:关于孝顺父母的几点声明

 

在这里用上“声明”这两个字,自己觉得很好玩,但想来又是个严肃的问题。因为目前的社会里的确有很多子女不知道“孝顺”为何物,如此一代代往下相传,就是个大问题。因此真的有必要“声明”一下。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的孩子常常是父母说他两句就开始跟父母顶嘴,就开始找理由、借口。我们来看看古人要求的孝道是什么样的,孔子说:“作为一个孝子,父母有做不对的地方,要尽力劝阻。如果父母不听劝告,就晓之以理,动之情,甚至哭诉哀求,不厌其烦,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所养,必要时只好承担父母的过失,甚至牺牲自己,这是古人的原则。比如现在有些老人被社会上的人盅惑去参加传销、去买非法彩票,作子女的知道了要温言相劝,甚至哭诉哀求,但不能恶言相向,甚至诉诸武力。父母实在不听,去做了,把钱花光了,作子女的就要想办法去处理这个后果。可现实里,能做到这样的子女委实不多,在许多家庭里不说父母年老了做了一些错事,就是没有做错事,也常常因为利益上的缘故遭到子女的白眼。这样的子女真应该想想,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如何长大的,更应该想想自己年老那时,自己的子女将如何对待自己。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有多种理解方法,主要的分歧落在一个“方”字上。有人说这里的“方”指的是方向,意思是说: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让父母知道在哪里)。这种解释我不太认同,我觉得这里的“方”应该指的是方法,即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们要去一个地方已不像古时候那么费时费力。即使是这样,作为一名子女,作为一个怀着仁爱的人,也都要时时想着父母的种种境况,尽最大的努力安顿父母。而不是同一个桌吃饭,老爸老妈啃骨头,自己吃肉。宁可夜夜笙歌,也没有时间陪父母闲聊一会儿。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着这句话我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形象是吕布,《三国演义》里吕布为投董绰把自己的义父丁原给杀了,转认董绰做干爸爸,后来又因美人貂婵把董绰干爸也杀了。提到吕布虽也想到其武艺超群,胆略过人,但给人印象始终是个卑鄙小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话转回头,孔子的这句话是接着上面说的,大概的意思是: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身边三年,对父母的爱心、孝心深系于怀,这就可称得上是孝子了。而不是出国留洋几年,只记得男朋友或女朋友,到了要钱的时候才想起老爸老妈。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就越近,作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我们现在许多人忙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关心父母,尽自己的一些孝心,真等父母辞世了,才哭得死去活来,大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呼乎哀哉,何苦来着!

 

从孔子的这些教诲里,我们不难看出古人要求的孝是实实在在的,并非是什么大砖头道理,每一点一滴都是含着爱,含着感恩,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所以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声明”一下。

 

41:仁者的说话之道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讲到这里我是要深刻检讨自己的,以前常是信口开河,漫天飞语,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现在静下来深想,古时大智大慧者不乏口才超群之人,但若不是恰当的时候,多半是“呆若木鸡”,不苟言语,更不会去抢别人的话茬儿或是搬弄口舌之是非。想那诸葛亮舌战江东群英,那风采如何了得,但史书记载卧龙先生却向来都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平时多是躬身亲行,缄口不语。孔子在这里说,古代的人不肯乱讲话,更不说空话,为什么不随便说话呢?因为怕自己的行为做不到。反过来说,一个随便答应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兑现守信。前面也提到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在该说的地方,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是仁者的言语之道,修身之道。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接着上面的意思,这里更进一层提到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小事情也好,要注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这样做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我想这是个浅而易见的道理,如果在平时聊天,只要有人一上口,肯定就会有人应和到:这个谁不知道呀!可是就是这个谁都知道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在欲望的门前,在虚荣的台阶上,我们总是轻易的就放弃了自我约束的原则,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官或商落马,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打肿脸充胖子呢?可见世间浊浊,真正清醒的人怕是不多,如我这等人,也常犯口舌生花,满脸贴金的毛病,到头来金没有贴成,倒像贴了好多块补丁的浑人。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说到这里算是一个小结,仁者嘴巴好像是笨笨的,言语不多;利嘴除了教书(个人认为领导也算是教书的一种)、吹牛、唱歌以外,没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做起事情,行为上却很敏捷。现在企业招人,真能招到一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实属不多,若有这样的人才,哪怕他的专业能力低一些,也可因才适用,并给他好一些的待遇。因为这样的人才是企业里问题的真正解决者,和推动者,只有去做了,事情才有朝前发展的希望。光说不练,报告做了一堆又一堆,没多大的用处。

 

42:人生得一知己难矣!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读到这句话,我想起相声大师侯宝林晚年时曾说过的一句大实话:“世上好人是少数,坏人也是少数,不好不坏的人是大多数。”别人说这话没有可信性,侯老先生一生深厚的道德修养,才能印证出这话的深意来。我把这话调整一下变成这样:“世上对你好的人是少数,对你坏的人也是少数,大多是对你不好不坏的人。”人的一生何其有限,而这世上的人林林总总,我们又能认识得了多少人?在这有限的自己认识也认识自己的人里,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朋友?又有多少是专营私利的小人?我想都不多吧,多的是打哈哈,走过场,或是平平而过,在自己生命里没有留下太多深刻印象的人们。在这里孔子说:“一个人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自然不会孤单。”其实孔子自己门生数千,而真正的知己,又有几人?圣人内心的孤独多半是深远而充实的。连李太白醉里狂歌,都仰天长啸:“古来圣贤皆寂寞”。一个坚持自己原则,追求真实自我的人,多半是寂寞的,所以南怀瑾老先生说:“如果能把寂寞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是《论语·里仁》篇最后两句总结的话,出自孔子学生子游之口,与前面诸多言论比起来,这两句话有点唱反调的意味。子游说:“君王有了不对,每次见了劝他,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小命都不保。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他多了以后,他不听你的,就会变成冤家对头。”人呀常常犯一个毛病,朋友也好,爱人也好,起初看着他(她)千般好,万般好,好起来以后,就开始有欲望希望他(她)这个更好一些,那个更好一些,这些“更好”多半是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朋友或爱人的情愿。最后一个愿望没得到满足,另一个受不了被要求的束缚;一个认为自己在付出,一个认为自己在受罪,结果朋友或爱人做不成了,还比当初相识时多了一层怨恨。所以我想子游的话在这里想传达的思想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要讲仁爱之“行”,也要讲方法,不能蛮干。良药苦口就要加糖,忠言逆耳就要用赞颂的方式说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由内向外开的门,硬闯是闯不进去的。在门前放一盘鲜花,或许花香可让那门里的主人走出来。但我们又怎么能都知道该放什么样的花呢?所以古来都有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前因是,人生得一知己,真的太难了。

 

43: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题记:有些时日没有写文字了,近来应酬于官场,困顿于商场,争扎了一段时间又重归平淡。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圣人,甚至“圣人”本身到生命终结也都认为自己是个凡人,只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生之于世的价值而已。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应该是孔子的学生里最有才气的一个,而颜回则应是学问最好的,孔子最器重的一个学生。子贡的性格多半是活泼的、开朗的,常常期待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一段话是他向老师表明自己的学问修养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延伸成后来的那句古话:己之不欲莫加于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一个人真若能做到这样,那是真的很了不起的,想来子贡说这番话时应该是洋洋得意的。孔子没有像今天我们许多孩子的父母或老师一样,听到这番话而心花怒放,恨不得把孩子或学生捧上天去。他只意味深长的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只怕我也是做不到的)。

 

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真实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潜心去体味《论语》中的字、词、句,我们至少可以有这样的印象: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实事求是、思想深远的人。按上面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子的意思:我们是不可能做到“己之不欲莫加于人”的,哪怕我们主观上有这样的思想,尽量的少去麻烦别人。但从客观上,我们只要活着就总有许多自己“不欲”的东西加在别人身上。比如我们进餐馆享受美食,我们希望吃到好的东西,却不一定愿意在厨房里满头大汗的做菜。我想吃白花花的米饭或馒头,却不一定愿意在农田里顶着烈日耕种。我想穿漂亮的衣服,却不一定愿意在工厂里忍受机器的轰鸣声,诸如此类。我们的“不欲”不都加在了别人身上了吗?同时我们也承受着许多别人“不欲”的东西。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没有人可以做到大公无私,也没有人完全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可以很好地活在世上的。人活在世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别人。也正因为如此,提倡“己之不欲莫加于人”才有实际的意义,让我们警醒自己最低限度地麻烦别人,要爱人,要爱物,要节俭,能做到这样就是很好的美德了。

 

44:可否一生为挚友?

 

故事是老故事,话是老话。然而今天重新读这些故事,重新体悟这些老话,仍然是感触良多。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句话,了了几个字,却道出了现今我们这个社会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悲哀。晏平仲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齐国宰相;那个身材不到五尺,却智慧超群的小个子;那个不走楚国狗洞却把楚王奚落了一顿的晏婴,又称晏子。孔子想去齐国施展抱负,后来没有去成,就是因为晏子的缘故。齐国本来要请孔子去,这个小矮子却告诉齐王:“你能有这度量,可以请他来吗?”国君一听,心里有数了,就不敢请孔子去了。虽是这样,孔子对晏子很佩服,他认为这个人深谙学问修养,这个人作朋友很了不起。

 

我们先来温习一则小故事,是《古文观止》上面的,提到晏子的车夫,一天回家时,老婆要求离婚。车夫问什么原因,他的老婆说,我今天在门缝看到你驾车载晏子经过门口,晏子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简朴无华,自居人下的样子。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显得得意扬扬、自足自满的样子。你竟是这样没出息,不长进的人,所以我要离婚。晏子的车夫听了这番话,就马上改过,力学谦卑,第二天驾车就变了。晏子看见他突然一反常态,样子变了,觉得奇怪,问明了原因,晏子就答应培养他,从此立志读书,后来官拜大夫。通过这则小故事,让我们对晏子这个人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和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终。我们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终的并不多,哪怕是建立了像婚姻这样亲密的关系,也还有很多最终劳燕分飞。现在常常有人悲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到处都是点头、碰杯的朋友,但夜深人静时,想想有多少个是相干的?我们有些人朋友交得越久越能挑出人家的毛病来。自已困顿的时候朋友帮不上忙就觉得别人欠了自己的;飞黄腾达的时候又要在朋友群里显摆一下方显自己有价值、了不起。晏子的嘴巴用在外交场合上很厉害,但他的为人始终谦卑,他和人做朋友始终从朋友的方方面面去考虑问题,始终让朋友受到尊重,时间越久他越能发现朋友身上的光辉,越发敬重朋友。所谓知已就是那个能站在不远的地方欣赏自己的人;那个在朋友有困难,在力所及的范围内帮一把,却不图回报的人。

 

45:负心多是读书人!

 

我想多数读过书的朋友看到这样的标题,多半心里都不会太舒服。然则这话不是我独创的,而是古人的诗句:“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刚看到这句诗时心里也不舒服,但回想历史总结现实又不得不承认,这句俗诗说得入木三分,一点也不为过。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这些人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危难关头却往往存有侠义精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算是屠狗辈,甚至历史上的多数开国君王也都在屠狗辈之类,按说刘邦、朱元璋、铁木真、努尔哈赤这些人多半算不上读书人。屠狗辈知识不多,但有时候却很讲义气,说了就去做,义无返顾;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很多,很能挑毛病,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找他,不行!美其名曰:不同流合污,或逃避,或自尽保清名,就是没有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心。下面我们从孔子的言语里去印证一下,我的这些胡说八道。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这是子张和孔子的一段对话。这段话讲的是历史上很名的事情。齐国是鲁国的邻邦,当时有一大臣崔杼(即崔子)叛乱,杀掉了齐国君王庄公。陈文子当时也是齐国的大夫(官职),和崔子同事,地位相当。家产相当丰厚,有马十乘(相当于现在十辆豪华小轿车以上了)。然而他对崔子叛变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财产丢掉不要,逃离了齐国。流浪到别的国家,看到那里的大臣跟崔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些混蛋,因此又离开。再到一个国家,也还一样,又离开。子张就问孔子,老师,像陈文子这个人,你看,了不起吧?孔子说,好!很清高。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能算是忠臣。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才要你来住吗?高尚之士多缺少亲力亲为的心态和经验,高谈阔论,很深刻,很有道理,著书立说可以,搞文化产业可以,但要他们真正做实业,那多半是做不成的。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圣人也是一个卑微出身的市井小民,自幼吃尽苦头,才有所感悟,才能教化他人。

 

水至清而无鱼,人至清则无福。只顾自己的体面,自己的声名,不能从大的方面着想,不能从别人的立场去感受,也就只能活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圈里了。纵有资财千万,纵有才艺过人,纵有慕者如蚁,一生过得并不开朗,或忧愤,或刻薄、或冷漠、或孤寂,多半孤芳自赏,自我解嘲吧。难得纵情一笑,难得开怀一饮。对于陈文子这样清高的人,子张问孔子,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连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以达到“仁”的修养呢?何谓“仁”?前面我们讲过:自立立人,这是仁的外在表现,自己过得好了,站得起来了,还要帮助别人过得好,站得起来,这才是仁。自我清高,自我标榜,多半是负心人,哈哈,一并也骂了我自己!

 

46:不要等到红灯都绿了才出门!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这也是一句有争议的话。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很认真,每件事情都要左思右想,想了再想然后才小心奕奕地去做。“三思而行”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句话里来的。孔子听到季文子的事迹评语说:“再,斯可矣!”,后人许多都理解成:孔子认为三思而后行还不够,还要想得更仔细,更认真才达到要求。我想孔子一生经历苦难折磨,阅尽人间沧桑,一定不会是个冥顽不灵的老头子,一定是个通达事理,眼界开阔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理解不太靠谱。

 

是的,孔子强调做人做事,要“谨”和“信”,做事情要考虑事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他人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说话做事都要有个分寸,以“仁”为中心。然而,在这里这句话印证了孔子并非吹大牛,唱高调的人。你不是说做事情要认真谨慎吗?现在有个人凡事“三思而行”,应该加以推广、发扬,把他树立为榜样才对。可孔子却只淡淡的一句:“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做事情不用那么过分的认真,过分的仔细,想了又想,也会错过做事情的最好时机,不用“三思而后行”,想两遍就很好了。

 

粗枝大叶不好;过分小心,过分谨慎也不好。过分小心的人做事犹豫不决,常常错失了事业的机会,错失了美好的姻缘。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我们要美丽的生活。我们没有办法等到路上所有的红灯都变绿了才出门,世上没有畅通无阻的事情。唯一可能畅通无阻的是我们的思想,而我们却又自己把它禁锢得死死的,用社会的伦理道德,用自己的欲望,用别人的眼光,等等,把自己绑得死死的,连最后这点灵魂的自由都没有了。任何的改变和行为都要承担风险,我们就在一个充满风险世界里活着,事情要想得仔细,但要考虑时间成本,考虑生命成本,越不想承担风险,风险就更大,更大的风险是浪费生命。

 

过分小心,过分谨慎就会变成小器,一个人一旦什么都计较,那么活起来就会很累,累己累人,本来想让世界更完美一点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得安宁,大家陷入抱怨的世界里。所以孔子说再思就好,不要三思了,该放开的就要放开。

 

47:聪明易,糊涂难!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死后的谥号。这个人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两个朝代由于国君资质不一样,对国家的治理也完全不一样,前者清明贤达,后者昏庸混乱。而这位大夫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智)”,国家政治清明稳定的时候,他就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为国家做事情。后来国君换了,国家的统治发生了变化,朝政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却不再像在前朝一样立场鲜明,做事果断,而是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孔子总结历史,对这个人很佩服,评价说:“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以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学了。

 

道家也好,儒家也好,都认为学问高、修养好的人一定是大智若愚的。那种自我显摆,挂着诸多高帽的人,多半为人处世的火侯还没有到家,还没有真正懂得学问的真谛。我这般说着,并不意味着凡事总是要躲在人后,凡事总是要推脱谦虚的样子,这并非大智若愚之辈。大丈夫为所当为,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当仁不让,但不居功,不自夸。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过多分担,功多谦让,那一定可以做成了不起的事情。平日里坚持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信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就已经很不容易。我自己也有爱吹牛的毛病,有一点小成就就恨不得捧出来,以期获得别人的认同。然而每每此时表面恭维的人不少,可再到后来约朋友出来时,大家都“忙”起来,都没有了时间。当一个人显得自己得意时,就意味着身边还有很多失意的人,得意的样子其实对别人也算是一种伤害,只是我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无意里伤害不少人,也使不少人疏远了,淡了。

 

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了不起的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试问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权当作警句,当为名利地位,豪宅名车而烦愁时,聊以宽心吧!

 

48:人各有志,道各不同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自己很喜欢这段对话,显现出了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和不同修为。同时也可以看出孔子随时随地,因人因事进行启发教育的思想,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现今的父母和老师学习。我们先来还原当时的场景。

 

有一天,颜渊、子路站在孔子身边闲谈,孔子就说:“来,说说你们每个人的理想志向。”子路第一个表述,这家伙总有些争强好胜的劲头,凡事总是要第一个跳出来,第一个义返顾的去做。他说:“我呀,要发大财,家里置好多车马,备好多名贵的皮袍、大衣。希望所有认识我的人,没有钱,问我要;没饭吃,我请客;没房子住,我给他住。用完了,坏了,拉倒,不用去计较!”大家看看,这个气魄是不是很大?子路是个很有侠气的人,胸襟开阔,不拘名利,不拘小节。后来唐代的诗圣杜甫也有两句名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概也是同样的心胸意气吧。

 

相对于子路颜渊却是另一面的人物,这个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自然是道德修养与老师最接近的。我们可以联想,这个衣服补丁了又补丁的白衣书生,等子路说完,作了个辑,略加思索,两眼炯炯有神,静静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愿无伐善,无施劳。”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显出了这个人的无上修为。他的意思说,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自己认为劳苦的事情,不交给别人。也许大家看了这平平淡淡的话,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但天下人只怕是没有多少个能做到“无伐善,不施劳”的,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却不计名利,不把自己的烦恼、痛苦放在别人的肩膀上。问天地之大,芸芸众生又有几人真正有此心?我们说圣贤与英雄的差别在于: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做圣贤比做英雄要难得多,征服别人容易,克服自己的欲望就很难。欲望克服不了,势必就要施劳于别人来满足,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意味。

 

一个侠气浩然,一个仁满天下,两个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志向都向老师作了报告。老师听了以后还没来得及作出评价,我们这位子路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马上开口向孔子问道:“老师!你先问我们,那你的呢?也说说看。”孔子大概看了一下这个虎头虎脑的学生,笑了笑,认真地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十二个字概括了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他说,希望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有安顿。社会中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年轻人则永远都怀有伟大的抱负,使他们得到关爱,永远都抱有积极向上的理想,内心充满美好的希望。认真研究起来,孔子构筑了一个大同世界呀,对上一代,对自己这一代,以及对下一代都有了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看事情总能从高处着眼,是要具有多么宽大的心胸和深厚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的呀。

 

一个人的理想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虽然有的理想局限于各种边界条件,未必能完全实现,但决定攀登珠穆朗玛峰,并付诸行动的人,总会比那些什么都不想的人,始终站得要高一些,看得要远一些。

49:不做帝王做圣贤

 

谈到孔子有不少人都想着他是一副穷酸老书生的样子,做读书人被逼得走投无路,穷到无可奈何了,收徒教学,著书立说,才成了圣人。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臆断。咱们作一个简浅的分析,孔子当时周游列国,每个国家都怕他,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排场太大。一来就带那么多弟子,而且他的弟子中,各国的人都有,各种理想的治国之才也都有:冉雍身具帝王之才,可以君临天下;子贡对政治、外交、经济等精通无二,在当时无人能及,可为一国之相;子路慷慨好义、军事谋略了然于心,可为三军统帅。这种情形,诸侯列国有谁敢收容孔子?他在那里一呆,谁都紧张。所以从整个历史来研究孔子,就可以知道,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为圣人,是有更深的缘由的。他并非没有办法成为一国之君,或大富大贵,他真要想动,只要点头一说:你们干吧!那么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国的历史就将会是另一种样子。以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随便哪个诸侯国都吃不消,都可以被他拿下。但是孔子不走这条路,而是为后世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思想,以至后来演化构成了这个民族品格的重要部分。这种道德修养,就值得我们研究了。

 

孔子的三千弟子许多成为当时诸侯国的栋梁之材,而他那个最器重的,最得意的,最有可能继承他道统的弟子颜回,却不幸英年早逝。下面是一段对颜回评价的话,是要提升学问修为的人须谨记一生,慎行一生的。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你学生中,哪一个最为好学,能真正续承你的学问?孔子说,只有颜回。他能“不迁怒,不贰过”,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可惜已经死了,“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现在就没有能称得上好学的人了,我至今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像他那样的。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痛惜。他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人不一定要具有君王之才,但一定要有师道的风范,道德修养都能成为世人的楷模,这个人就是颜回,而颜回却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这对于这位老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我们着重来看一下,孔子视颜回为得意门生的原因——“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孔子也认为,除了颜回以外,三千弟子中,没有第二个人了。凡是人,都容易犯这六个字的毛病。“迁怒”,就是脾气乱发,把气发到别人身上,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读书时在学校不顺回家把气发到父母或弟弟妹妹身上;工作了,在单位不爽,回家给老婆黑脸看;有时不但迁怒别人,还迁怒自己,做出自残的行为,或迁怒动物、物品等。想想我们谁没有过“迁怒”的经历?迁怒有时候能把国家赌掉,有时候把爱人气掉。真要做到不迁怒,抱着开放的心态,对生命本真有清晰的认识,平和地对待所有的事情,那得需要多么深厚的修养才行。近来,我提倡一个叫“不抱怨”的活动,从西方传过来的,其实我们的先人却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这个提法。“不迁怒”还不能称之为“好学”,还要“不贰过”才行,我们说不犯错误就没有进步,一个新的事情,开始做的时候总要摸索的,但同一个错误总不能重复着犯,这样作风就很有问题。孔子说颜回能够做到一个错误犯了以后,马上总结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不会犯第二次,这样才是真正的用心学习和高效学习。

 

“不迁怒,不贰过”,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谨记于心,时时反省,对我们的人生应会大有裨益。

 

50:帮谁会更好些?

 

故事还是简单的故事。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的语言很朴实,很简练,常常是了了几字就跟我们说完了一个事件,并且讲明了道理。这里讲到孔子的两个弟子,一个是子华,名公西赤,比孔子小四十二岁。一个是冉求,当时是孔子的大管家,孔子那时应该在当政。有一次公西赤被派出使齐国,他有母亲留在家里,于是冉求就代公西赤的母亲请求实物配给,也就是请拨一笔安家费。孔子说,好,给他一釜。在这里“釜”、“庾”、“秉”都是古代的重量计量单位。冉求觉得只给一釜太少了,说“请益”,要求老师再多给一点。孔子说,那就给一庾吧,大概比原来又多给一了些,好比原来给了五万元,现在加到八万元。可冉求并没有听他老师的,他大权在手,给公西赤的母亲拨一秉的粮食,相当于老师让他给八万,他却给了人家三五十万。这在现今可就是挪用公款了,是要法办的。可孔子知道了并没有追究刑事责任,只是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知道,公西赤这次出使齐国,神气得很,乘的是一流的交通工具,穿的是一流的行装。等于现在西服几十套,皮箱几十口。他有这么多的置装费,额外津贴,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他妈妈用。我们帮别人,要在人家急难的时候帮忙人家,而不是锦上添花。所谓“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正是这个道理。

 

前些日子股市回暖,有一朋友匆匆忙忙约见,我问所为何事?他支支唔唔半天,说想自己的公职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想业余投身股市试试水,想跟我借些大洋做本钱。我是直人快语,不行!朋友问,为何?我说,一、我没有过多闲置的资金;二、我的资金要用在更加需要的地方。朋友颇为气愤,悻悻离去。我向来的原则是,如不是双方之间的商业行为,不是救命应急的钱,一概不借。以我的经验,用来满足欲望和面子的钱,一但借了出去,就很难有收回来的,最后朋友做不成不说,还招来了一堆仇人。锦上添花,花开再好,最终都还是要谢掉的;雪中送炭,炭虽不贵,却能活人性命,让他们延续生的希望,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然而这世间为了各种名利,锦上添花的事情习以为常,而雪中送炭的事情却成了珍贵的事例。哪天,人帮人,人信人,人爱人成为了一种习惯,那么或许也就能真正实现和谐的社会了。

 

或许有人说孔子小气。那么再看看这一段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名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现在轮到他作孔子的大管家了,孔子给他的待遇特别高“与之粟九百”,可他推托不要那么多,孔子劝他一定要收下,说你用不完可以周济那些贫穷的亲戚、朋友。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的用心良苦。孔子提倡“仁”的学问道德,但如何“仁”?如何“爱”?他给学生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甚至有可能在多年后才能收获这些实践成果。从前后对比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所倡导的为人处事准则,关注他人,对别人有价值,就等于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反过来,觉得自己对别人有价值了,自己的内心也就充实了,也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了,也就自信了,也就随其自然了。

 

51:谦虚?自卑?懒惰?

 

在我心里一个颇有学问修养的人,其整体应给人这样的感觉:君子儒雅,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取舍有法。当然这并不算是高深学养修为的表现,那个境界我未曾达到,也未曾见到,所以还体会不出来。让我们来看看孔子对学生的教导或许能望出一些端倪。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中国的古文字是高妙的,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所限,记录历史言论、学问学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须一刀一刀地刻在竹片上,然后装订成简。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些思想延续下来,实为不易,先人的恩德,我们又如何能报答得了?古人的智慧不但体现在文字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字的应用本身,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记录最丰富的内容。所以读《论语》并非死读硬背这般简单,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揣度当时人们可能产生的思想。这样才不会断章取句,动不动就以自己的见解,指责前人的思想为糟粕。这样的行为着实令人可悲可叹。

 

题外话少说,孔子师徒的上述对话也可以演绎成一个场景。大概是某天孔子正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训导他们。之后,孔子这个多才多艺的学生冉求就跟老师说,老师!你不要骂我们,老是说我们不努力。我们对于你的学问非常景仰,只是我们做不到,力不能及。孔子说,你这话错了。努力去做,做了一半,无法继续完成,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可是你根本还没有开始做,就先限定自己,说自己不能做成,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样子呢?“今女画”,并不是说“你学画去”,是说你冉求,自己把自己划在一个界限内。孔子的意思说,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你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限,还没开步走就先认为自己过不去,这不是自甘堕落吗?想想我们身边的人或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是这样的,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就先找借口说自己能力有限,做不成,还是另请高明好了。这其中,究竟是谦虚?自卑?还是懒惰?也只有当事人心里才明白了。

 

说到谦虚,多少年来,很多人对这个词都产生误解,认为谦虚就是一切退让,一切都不争。我们说大丈夫为所当为,让所能让,这样叫做谦虚。内心里有自己的原则,需要自己站出来,做一番事业时,要当仁不让,但却也不是咄咄逼人,趾高气扬。心怀宽广,虚心学习,一切考虑周全,定夺有度。功绩下来了,多分与他人,让每个参与的人都有所惠及。这是我所理解的谦虑。下面我们来看另一段有趣的话。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我们先从字面上看看什么是“儒”?把“儒”字分开来,就是“需人”即社会需要的人,这样的说法也正符合儒家的济世思想。再看看“佛”字——“弗人”,不是人,是超人了,哈哈,也许是我瞎扯,但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很多是象形和会意的,古人的智慧都在这其中。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儒”分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如果再进一步研究,还会有很多儒者类型的标准,这里我们先不计较。那么什么是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但除读书外,让他去做具体的事情怕是做不来,为人处事一样不通,出门半步皆难,甚至在家里没有老人和老婆照顾,怕是饭都不会煮。眼高手低,不着实际,我们称之为小人儒。反之,君子儒,则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行得江湖嶙峋道,入得皇家高深院。为民和睦乡里,为官造福一方。行事果断,心胸豁达,多才多艺,此为君子儒。这样看来,做个合格的儒者,却不是读书破万卷这般简单,还得行万里路,还得识万样人。

 

52: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知道的,这样的标题一打出来又要引来一阵争议。然则别急着开打,板砖也先放一下,看看说法再论理也不迟的。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多少年了,我们形容一个人够有斯文的风范,通常都说他“文质彬彬”或是“彬彬有礼”。然而这“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却并非印在大脑里的某个帅哥形象这般简单。在这里“质”和“文”是两个独立的内容,构成一个人品格的两个部分。“质”是一个人原本的样子,朴素的本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的这些人文文化。我自己认为人都有两颗心:一颗是真心,一颗是良心。真心是先天带来的,人的性格、本初的欲望就是真心;良心是后天建立的,是社会主流的文化道德标准。做人首先要讲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食男女,人兽并无不同。但人区别于其他万物的标志便是在本质上加上文化修养,使本身离开野蛮的时代,进入文明社会的轨道。

 

所以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一个人不注重后天的学习完全跟原始人一样,顺着自己的性子、欲望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的本质,好不好呢?就好似“要风度不要温度”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为了面子而把本真的东西丢掉,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好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太过于重视条条框框,就变成迂腐。可见孔夫子并不傻呀,我们许多人说圣人迂腐,大概是我们自己没有看懂的缘故吧。夫子最后告诉我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和“质”都要兼顾,我们说因材施教,也就是这个道理,根据个人原有的天性、才具,进行引导,辅以道德规范,有针对的增强他的学识,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君子,才会有君子的作为,而不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从这一点上说,我是有些不太喜欢读书很聪明的“笨学生”的。看看我们这个社会,从古至今,有突出贡献的人,有多少个是读书的时候都拿第一的。考得清华、北大,还得父母千里护送才能去学校,有甚者还要陪读才行。饭不会做,衣不会洗,受人欺负不会反抗,一身的“文”呀,把“质”都磨没了。当然,我这样的看法有偏见,好在清华、北大的校风好,可以改变人,磨砺人,有些受不了磨砺的,就有可能从楼顶上栽下来。读书读得非常好,做事却一样不行,对于这样的聪明“笨学生”,我们指望他们做什么呢?很多成绩好的“优等生”,多半走考研,留校,做教授的道路,一辈子斯文到底。真正成为企业家的,真正成为政治家的那些学生,读书的时候一定不太听话,一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一定有跟老师有冲突的时候。有人说你这话说大了,大就大吧,多少让人去反思一下,我吹个牛也是值得的。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有独立的人格支持,外有良好的沟通方式,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是孔子对君子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能否达到这个要求呢?在我看来还有许多要努力的地方。至于个人,这应该是个方向,首先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具,然后再修炼自己,培养道德,增强学识,如此君子之道或有可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