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岁儿童同伴交往

 sN飞雪 2012-01-16

运动提升孩子情商
    绝大多数西班牙孩子都喜欢体育运动并有自己的"绝活儿",而他们的父母绝不是出于功利目的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运动技能的。西班牙父母认为,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

  家长为何崇尚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孩子们对配合、应对、竞争、拼搏会有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沉着、果断、机智、勇敢、顽强、团结、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对他们珍重友谊、强壮体魄也大有好处。 

  体育运动传递一种精神:

  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适应能力,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提升孩子的情商,是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基石,一辈子愉快、乐观地生活。

  父母可以这样做:

  鼓励孩子参与,输赢无所谓,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和朋友一起活动、玩耍。

  父母积极参与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和他们一起运动并充当忠实的观众,赢了为他快乐、输了为他打气。
 
 
建立自信:如何让胆怯孩子不再胆怯
  Q:我的儿子今年读幼儿园中班,性格比较内向,什么活动都不主动参加,在幼儿园未曾公开表演过节目。我很担心老师不喜欢他、忽视他,令他在幼儿园里被孤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师在幼儿园不忽视这类内向的孩子,反而会更加关注他们,有些老师还想出巧妙的办法解开内向孩子的心结,让他们建立自信,变得开朗起来。


  沙面幼儿园黄凤婵园长:


  "游戏屋"中谈心事


  "孩子表现胆怯主要是认为环境陌生或身边没有他认为可信任的人,老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沙面幼儿园在操场的一角设了"游戏屋",当发现班上有小朋友不敢与同学交往时,老师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游戏屋"玩过家家等游戏,在此过程中跟孩子谈当天发生的开心事或家中趣事,让他把老师当成朋友。如此三四次后,老师组织几个同学一起到"游戏屋"玩,让这名胆怯孩子在"游戏屋"找到熟悉的人和环境。再慢慢培养他乐观主动的性格。


  荔贤艺术幼儿园李丹阳副园长:


  安排与开朗孩子同桌


  尽可能为胆怯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李副园长告诉记者,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他不主动跟其他人接触,我们让外向的孩子跟他同桌,或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开朗的孩子带动内向的孩子。


  旭景中英文幼儿园陈老师:


  亲带孩子融入儿童中


  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更重要。在行动上,例如户外活动时,家长一味口头要求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胆怯的孩子可能不听从,如果家长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到小朋友群中,教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好吗?"自己也加入到游戏中,这样内向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很快放下胆怯的包袱,尽情投入游戏,如此几次,孩子的胆子慢慢会增大,也不再内向了。


  西关幼儿园潘婉华老师:


  充分利用Family Day


  孩子胆怯,除了性格使然,很大因素在于没有周边生活环境,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家园配合,就有利于培养这部分幼儿良好性格。


  潘老师认为,内向的孩子只要多跟同龄孩子玩耍,性格可以变得开朗。"现在很多家庭喜欢过'Family Day'(即家庭聚会日),我们幼儿园部分年龄相仿孩子的家庭,周末组织过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过程中互相带动,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能吸取同伴的好习惯,获益良多。"
 
 
孩子交友的"六大原则"
  不管孩子的个性是哪一种,无论他是天生容易交朋友,或是具有侵略性,或胆小,有一些一般的原则可以帮助他们交朋友。

  1.愉快

  在友情的培植上,愉快之态度的功效就好像是在说:"我喜欢你!"一个愉快的人必说什么,就可传达出这个信息。愉快是一种世界语,是孩子、大人、外国人都可以了解的。

  愉快也是乐观的一种形式。它总是盼望是最好的,不想最坏的。包含了好性情,不是粗暴易怒的性情。它包括成为一个众人的喜爱的人,使人可以接受失败而不伤心。

  愉快,不止于是一件与陌生人相交时穿上的外衣,它是人心中的一个根本态度,它会感动人相信最好的,交为之感到快乐。愉快是必须培养的,因为人人都会有时候感到不恰恰时也表示愉快,直到最后愉快成为你的第二性情。

  2.乐于助人

  最能赢得人做你的朋友的一个办法是在他需要帮助时帮他。同学拿的东西太多时替他拿书包,帮助人查电话号码,为人开门,这一切帮助人的姿态都在说:"让我们做朋友吧!"

  用乐于助人的精神赢取朋友的最有收获的办法是对一个天生胆小、沉闷的人特别仁慈。当你帮助这么一个人感到舒服时,他就会感激你,所以会乐于做你的朋友。

  3.诚实

  真实的朋友是一个可以信任、能向之倾吐心意、并在一切环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最能破坏友情的莫过于使用欺骗的手段。在交朋友上,诚实的习惯报酬最丰富。藉着永远诚实,你就能吸引人来做你的朋友,因为他们会羡慕你的诚实。

  有些人,为了快些赢得朋友,就采用谄媚的方法。他们奉承阿谀,说好听的话,不管其是否真实。谄媚乃是一种不诚实,起先可能给人一种好印象,但是时间久了,它会催毁友谊。

  4.机智

  与朋友相交时,可有两种方式去说同样的事:一种是粗鲁不仁慈;别一种是表明你乐于帮助。比如:你的一个朋友在脸上有着一处污渍,他不知道。你可以用告诉他的方式帮助他。一种是粗鲁地说:"你最好去洗一洗脸,好脏。"但另一种更机智的方法是将他叫在一旁,轻轻地说:"我相信你喜欢知道你的脸上有脏东西。"

  简单地说,机智就是不伤害人的感情。一个人在这方面谨慎时,他的朋友就会重视他、喜爱他。

  5.仁慈

  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在彼此相交时,常十分坦率。他们并非有意要粗鲁,有时会批评、争吵及取笑。那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种举止对别人是不愉快的。一个要成为他人好朋友的人会小心避免贬抑他人的谈话。没有谁会喜欢被人取笑,一个好朋友也绝对不会拿别人去开玩笑。

  6.意气相投

  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

  有时候,表示意气相投,乐意成为他人朋友的人,能够进行愉快的谈话。他们有能力"打破僵局",能在适当的时候找到话题,使对方感到舒服。

  有时候,表示意气相投,只需要在路上相遇时,以微笑招呼,或说一声早安。在另外的时候,当你有更多的时间时,表示意气相投,则是藉有趣的谈话。真心做朋友的快乐的人,必会找到一些愉快的事情谈。这样,他就会提起对方的精神,使他感到更加舒畅。

  想要培植自己谈话艺术的人,可能忘记了,对方也是喜欢谈话的。要做一个会谈话的人,不但要会说,也要会听。当然,那真正乐意做朋友的人必能在谈话中当对方无话可说之时,找到新的话题。
 
孩子怕老师之家长对策
   一般来说,孩子惧怕老师是因为不能忍受老师对自己冷淡的态度,或不能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批评而与老师产生的一种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各种教育环境里,许多老师都不能够常常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对待学生,而是常常用否定的态度、挑剔的眼光和批评的言语对待学生,因此造成孩子对老师的惧怕,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负面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惧怕心理,缓解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
  让孩子说出来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时,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发表意见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毫不隐瞒地讲清楚老师批评自己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接受批评时的心情。家长一方面要认真听取孩子对事情的全部经过的陈述,以及孩子对老师批评和处理意见的看法。另一方面要冷静分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适宜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是属于孩子认识偏激或行为错误时,家长要积极引导,如果是属于老师处理问题存在片面性或有失误时,家长要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帮助老师弥补教育过程的疏忽和过失,以化解孩子的抵触心理,从而达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即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创造情景让孩子亲身体会老师的难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切忌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之前就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或对老师表示不满。如有的家长一听说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或顶撞老师,就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一顿训斥,也不给孩子讲明道理。这既不能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也不能缓解师生间的矛盾,还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也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向很溺爱,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觉得孩子什么都好。一旦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就不加思索地指责老师。家长这种不经调查研究、草率表态,一味地批评老师的做法,将助长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并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
  多找老师谈谈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这对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是极其重要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小刚在课堂上纪律比较差,不仅小动作多,而且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老师经常批评他,甚至让他站着听课,久了,小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在课堂的表现越来越糟糕,下课还躲着老师。老师找小刚的父母谈话,反映小刚在学校违纪的情况,小刚的父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小刚平日在家里是很乖的,特别害怕他的爸爸,只要他爸爸在家里,他都不敢大声说话。胆子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在课堂上捣乱纪律呢?通过小刚这件事,小刚的父母意识到由于他们在家里过分约束了小刚的行为,使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舒展自己的四肢,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希望在学校里得到释放,以致造成经常违反纪律的现象。小刚的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由于不了解小刚的实际情况,不是在满足小刚的需要的基础上对小刚提出要求,而只一味地要求小刚像其他同学一样遵守纪律,结果适得其反。发现问题以后,小刚的父母与老师积极配合,使小刚改变了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
  如果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并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尽可能避免孩子由于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而产生的不愉快学习体验。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得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这既是一个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你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真诚地爱护和帮助老师的机会。
 
孩子在幼儿园好像没吃饭
    入园初的这些天里,孩子怎么到了家就像饿狼一样。平时吃饭慢吞吞的他,现在居然狼吞虎咽起来了。这显然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没有吃饱。是不是幼儿园的伙食不好?是不是老师不负责任,孩子爱吃多少就多少?想问问老师又怕老师有想法,这些问题让你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了。 
  在幼儿园里没有吃好饭,这是有些孩子在入园初的时间里的正常表现。无论幼儿园的伙食多么诱人,老师多么耐心,总会有些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因为这段时间内,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绪会非常紧张,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加之离开父母的一份焦虑,就更让他没有胃口。满脑子想着要回家,怎么能吃下饭呢?即使是老师喂也吃不下几口。如果老师非让孩子把饭吃完,岂不加重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而适得其反吗?因此在孩子对幼儿园有抗拒心里的这段时期内,老师会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等到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他的胃口自然会大开,即使有个别的孩子吃饭不是很好,老师也会采用各种办法让孩子们把饭吃光。因此,在这段非常时期里,建议家长在晚上多做些易于消化又有营养的饭菜,使孩子在狼吞虎咽时不至于伤了脾胃,又能使一天的营养指数保持平衡。 
  其实,初入幼儿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异常的表现。例如:食欲下降,不肯在幼儿园里大便,不爱喝水,情绪不佳等,孩子的这些表现主要是因为对幼儿园和老师感到陌生造成的,随着他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同老师关系日益亲密后,这些异常表现会自然消失。因此,家长不必惊慌,也不要埋怨幼儿园和老师,解决的办法是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对孩子不肯在幼儿园里做的事情不要责备,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帮助孩子在家里多做调整。 
  此外孩子在刚入园的前几天或前几周内,被周围人和事的变化搞得身心十分疲惫,大集体、新朋友、新事物令孩子又兴奋又疲劳,回到家中不免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并不说明他们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父母不必担心,应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习惯幼儿园的生活。还有些孩子在刚入园时,在园内强打精神,办求自持,回到家后才将满腹紧张情绪尽情发泄出来,大哭大闹,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格外耐心,并与老师多商量解决办法。 
 
成长在 "分享之家"
  别把分享仅仅当成简单的行为,分享中凝聚着宝贵的美德。作为美德的分享,不像汉字、算术那样可直接教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体验。

  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尽管开始只是一只苹果一个梨,但生活点滴的力量可以"穿石"。成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渐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与人分享、合作。

  研究融合教育的专家卢乃桂教授,比一般人更关注孩子的分享行为与意识。因为在他看来,分享中包含着宝贵的平等与博爱思想。而让孩子学会分享,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也至关重要。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慢、发展不足,那么就算他发育健全,但身体、智能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会导致感情不成熟、不适应社会生活。

  在分享的氛围中成长

  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可是,小孩子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吗?当然可以,孩子并非没有理解力。不过,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你跟大人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你讲的事情;但你对孩子讲半天,可能他都似懂非懂。让孩子理解,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孩子体验到了,才能理解。要让孩子理解分享,根本解决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与身边的环境互动,体验、感受然后理解。

  所以,聪明父母,首先要有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的意识。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聪明锦囊:对不同的孩子不同对待

  相同年龄的孩子个体差异也很大。这既是天性使然,也更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不要老是把你的孩子的发展与别人相比,特别不要在孩子面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也提倡不同的方法。孩子3岁前,营造一个分享的家庭氛围,可能比说教更有长期效果;但孩子3岁后,如果要改变他们的自私、小气,那么不能放弃说教的办法,说教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家长要心里明白,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后都要让孩子从心底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

  "反分享之家"vs"分享之家"

  有些孩子表现出的不合群、自私等"反分享"行为,都是由不当的家庭育儿方式造成。如果家里出现以下情况,那各位父母大人们就要好好反省,看看是否让孩子生活在"反分享"的环境中。要知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可培养不出懂得分享的聪明宝宝。
  
  "反分享之家"的2大特征

  特征1:以孩子为中心

  标志:吃、穿、用度上给孩子优先选择权;好吃的总让孩子先吃,如果只有一样,那么父母就不吃;好的东西总给孩子先用;孩子一大哭大闹,父母就让步、妥协······

  个案:

  5岁男孩天一对自己喜欢吃的苹果、煎饼总是一个人把着,不让别人吃。如果大人强行把这些吃的分给别人一点,他就哭闹不休。大人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大人认为,可能孩子都天生如此。
  
  特征2:有个独断专行的爸爸或妈妈

  标志:任性、随心所欲、凡事要听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也包括兄弟姐妹、阿姨、爷爷等孩子经常接触的大人)

  个案:

思秦的爸爸在家里简直是个暴君。什么事都要家里人听从他。有时,完全不顾家里的情况以及其他人的意见而随心所欲。思秦虽然才3岁,但已经很像他爸爸。在托儿所,喜欢对小朋友发号施令,常常要别人听他的。要是小朋友不跟他玩,他就大闹,跟别人捣蛋。

  "分享之家"的2大特征

  针对上面的个案来分析,看看如何改变"反分享之家"。

  个案1解读:

  作为家中独苗的天一,常常会得到家人不知不觉中的过度照顾。所以,天一有着严重的自我中心倾向,想问题和做事情以自己为主。家长认为孩子天生如此,其实是不想承认家庭教育方式造成孩子任性、拒绝分享。家长把责任推给了孩子,所以就"没办法"。
  
  改变个案1的策略:

  天一最在乎食物,就从让天一体验与别人分享食物开始。如果天一再把事物独占,那大人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再放任不管。开始这样做,天一肯定会哭闹。这时大人不能让步,要坚持到底。如果天一提出他应该独占食物的种种理由,大人可以装做没有听见,尽管去做自己的事情。

  同时,孩子学会分享,总需要过渡时间。特别是像天一这种大孩子,"拒绝分享"已成为习惯。在改变过程中,如果孩子又"旧病复发",不要抓住孩子的一点错误,没完没了地数落他。
  
  个案2解读:
  我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实,先天遗传因子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远没有家庭环境的作用大。思秦爸爸的行为方式、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秦平时的做为。

  另外,如果说个案1中的天一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物质,那么思秦的问题在于不会分享他人的意见、思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不止于吃的、玩的这些有形的东西,还包括心情、创意、想法、意见等等无形的东西。学会分享后者,要比学会前者难得多。但学会前者又是学会后者的基础。
  
  改变个案2的策略:

  解决个案2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秦的爸爸。这位爸爸首先应该自我反省,带头纠正自己的态度、做法。对于家里人的不同意见,应该在口头和心里都认真考虑;遇事,要多与家人商量,不要一意孤行。当然,改变一个任性的爸爸很难。如果改变爸爸效果不大,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懂得分享、沟通、合作的人才是受欢迎的。总之,得给孩子找到一个可以仿效其良好行为的榜样。

  让任性的思秦学会分享,当然先从分享实物开始。家里分吃的,每次分成3份;如果有人不在,得给他留着,就算爸爸平时只顾自己吃,我们也应该留给他一份。
  
  缔造一个"分享之家",说难也不难。聪明父母需记住一点:身体力行--大人的行为、做法可以带动孩子转变思想,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
  
  聪明提醒:切忌功利性的"伪分享" 

  与谁分享?孩子当然会出于个人好恶,选择自己喜欢亲近的人。但家长会干涉。常听到家长跟孩子讲,"你干嘛把巧克力分给小明吃,他又从来不给你吃的。"家长把分享看成交换,而抹杀了分享的本意--分享是为了让别人和我一样快乐,而不是用我的来换你的。

  还有些家长特别排斥"有特殊需要的人"。这里所说的"有特殊需要的人",是指那些身体、智力有缺陷的残障人士。在有些家长看来,孩子如果老是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学会那些人的缺陷。或者他们会认为,这些人将来都在社会底层,跟他们分享以后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回报。同样是功利心在作祟。

  家长的粗暴干涉,恰恰抹杀了孩子心中萌生的平等、博爱精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的精髓就在于,平等与博爱。人人平等,所以要"均分";人人相爱,所以要"共享"。
 
3--4岁孩子的社交能力发育
   与2岁时相比,3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自私了,对你的依赖也减少,这是自我识别得到强化和感到更加安全的征象。

  现在实际上他会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而不是自己玩耍。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与他完全一样,每一个伙伴都有独特的性格。有些惹人喜欢,有些令人讨厌。你会发现他更加倾向于与一些孩子玩耍,并开始和他们发展友谊。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他会发现自己也有一些让人喜欢的特征--这种发现对他的自尊心的培养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本阶段孩子的发育有一些更好的消息:随着孩子对其他人的感觉和行为了解的增多和敏感,他会逐渐停止竞争,并学会在一起玩耍时相互合作。在小组中他开始学会轮流玩耍分享玩具,即使他不总是这样做。现在通常他可以以文明的方式提出要求,而不是胡闹或尖叫。所以,你可以期望孩子玩耍时更加平和而安宁。通常3岁的孩子会采取轮流玩耍或交换玩具自己解决争端。然而,开始时你必须鼓励这种合作。例如你可以鼓励利用语言而不是暴力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在两个孩子分享一个玩具时,也可以提醒他们轮流玩耍。当两个孩子都想得到同一玩具时,这个提议是简单的解决方法,可能使他开始轮流玩耍,或寻找另一个玩具和活动。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但值得尝试。

  要帮助孩子使用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避免孩子感到挫折。更为重要的是亲自为他做出如何和平解决争端的榜样,如果你脾气暴躁,应避免孩子在场时发火。否则,他感到受到压制时,就会模仿你的行为。然而,不管你怎么做,你孩子总有很多次会将他的气愤或挫折感转化成打斗。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避免他伤害他人,如果他不能迅速平静下来,就将他与其他孩子分开。与他谈心,尝试弄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恼火。让他知道你理解并接受他的感受,但让他明白打斗不是表达这些感受的好办法。通过提醒他其他孩子打他或朝他尖叫的情况,帮助他从其他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建议他以更加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在他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以后--不是以前,让他向其他孩子道歉。然而,仅仅说"对不起"可能不会帮助他纠正自己的行为。他也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道歉。他可能不能很快理解,但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解释的意义。

  实际上,3岁孩子的正常兴趣有助于将打斗倾向降低到最小程度。他们的大部分玩耍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合作。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学龄前儿童和他们的伙伴经常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进入利用想像或家庭物件构成的虚构情节之中。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开发重要的社交技能,例如轮流、关心、交流(通过动作、表情和词语)和对他人行为做出适当反应。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伪装游戏可以使孩子扮演他们想要的任何角色,包括希曼、神气的妇女、超人和神话中的圣母--也可以使孩子探索更加复杂的社会思维,例如力量、财富、同情、残忍和性。观察孩子在虚构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你也会明白他已经开始确定自己的性别了。因此在家里玩耍时,男孩会扮演父亲的角色,女孩则扮演母亲的角色,反映了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家庭和周围世界的差异。

  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对自己的父亲、哥哥或邻居的大男孩着迷,而女孩会模仿母亲、大姐姐或其他女孩。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间一些明显的发育和行为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例如,一般而言,学龄前男孩更具攻击性,而女孩更加文雅。然而,本阶段的许多遗传特征很容易受文化和家庭背景影响。即使父母都在工作,并分享等同的家庭责任,孩子也会从电视、杂志、书籍、广告牌和朋友或邻居的家庭中发现家庭中传统的男女角色。例如广告会鼓励女孩玩洋娃娃、出于好心的亲属会以此为礼物相赠,成年人和其他孩子也会赞同这种行为,同时,人们会指导男孩远离洋娃娃(在学步时曾经非常喜欢),而从事更加粗糙和笨拙的游戏和运动。喜欢大打出手的女孩被称为假小子,喜欢打架的男孩叫强壮或有型。孩子赞同或反对这些说法也不会使人吃惊,并依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孩子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时,就已经可以很好地确立自己的遗传特征了。

  这个年龄孩子的认同过程经常走向极端,女孩会坚持穿裙子、抛光指甲并在上学或去操场时化妆;男孩子会趾高气扬地走路、过分自信并在出去时佩带假枪。这种行为强化了自己的男、女身份。在孩子早年认识自己性别的过程中,注定会有一些不分性别的态度和行为。压抑孩子的冲动和行为几乎没有任何道理,除非孩子强烈拒绝建立这种文化标准。例如,如果男孩坚持每天穿裙子,你应该平静地劝他穿着更加传统的衣服。然而,如果孩子一味坚持,就需要与你的儿科医生协商。

  孩子也会模仿某些成人认为是性的行为,例如卖弄风情。如果他的表达非常夸张,你可以建议孩子看书和从事一些活动而使他分心,但这些提议是你的思想,不是他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成熟的性观念,他的行为只是戏剧化模仿,因此不要担心。但如果他对性行为的模仿非常明显,或暗示他曾经接触过性行为,应该与你的儿科医生协商,看是否是性虐待的征象。

  本阶段末期的社交能力发育里程碑

  对新经历感兴趣;

  与其他儿童合作;

  扮演"爸爸"或"妈妈"的角色;

  发明更多喜欢的游戏;

  化妆和卸妆;

  协商解决冲突的办法;

  更加自立。 
 
3岁孩子的社交能力
  与2岁时相比,3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自私了,对你的依赖也减少,这是自我识别得到强化和感到更安全的征象。 
  现在实际上他会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而不是自己玩耍。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与他完全一样,每一个伙伴都有独特的性格。有些惹人喜欢,有些令人讨厌。你会发现他更加倾向 
于与一些孩子玩耍,并开始和他们发展友谊。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他会发现自己也有一些让人喜欢的特征--这种发现对他的自尊心的培养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本阶段孩子的发育有一些更好的消息:随着孩子对其他人的感觉和行为了解的增多和敏感,他会逐渐停止竞争,并学会在一起玩耍时相互合作。在小组中他开始学会轮流玩耍分享玩具,即使他不总是这样做。现在通常他可以以文明的方式提出要求,而不是胡闹或尖叫。所以,你可以期望孩子玩耍时更加平和而安宁。通常3岁的孩子会采取轮流玩耍或交换玩具自己解决争端。然而,开始时你必须鼓励这种合作。例如你可以鼓励利用语言而不是暴力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在两个孩子分享一个玩具时,也可以提醒他们轮流玩耍。当两个孩子都想得到同一玩具时,这个提议是简单的解决方法,可能使他开始轮流玩耍,或寻找另一个玩具和活动。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但值得尝试。 
  要帮助孩子使用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避免孩子感到挫折。更为重要的是亲自为他做出如何和平解决争端的榜样,如果你脾气暴躁,应避免孩子在场时发火。否则,他感到受到压制时,就会模仿你的行为。然而,不管你怎么做,你孩子总有很多次会将他的气愤或挫折感转化成打斗。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避免他伤害他人,如果他不能迅速平静下来,就将他与其他孩子分开。与他谈心,尝试弄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恼火。让他知道你理解并接受他的感受,但让他明白打斗不是表达这些感受的好办法。通过提醒他其他孩子打他或朝他尖叫的情况,帮助他从其他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建议他以更加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在他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以后--不是以前,让他向其他孩子道歉。然而,仅仅说"对不起"可能不会帮助他纠正自己的行为。他也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道歉。他可能不能很快理解,但4岁的孩子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解释的意义。 
  实际上,3岁孩子的正常兴趣有助于将打斗倾向降低到最小程度。他们的大部分玩耍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合作。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学龄前儿童和他们的伙伴经常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进入利用想像或家庭物件构成的虚构情节之中。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开发重要的社交技能,例如轮流、关心、交流(通过动作、表情和词语)和对他人行为做出适当反应。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伪装游戏可以使孩子扮演他们想要的任何角色,包括希曼、神气的妇女、超人和神话中的圣母--也可以使孩子探索更加复杂的社会思维,例如力量、财富、同情、残忍和性。观察孩子在虚构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你也会明白他已经开始确定自己的性别了。因此在家里玩耍时,男孩会扮演父亲的角色,女孩则扮演母亲的角色,反映了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家庭和周围世界的差异。 
  在这个阶段,男孩会对自己的父亲、哥哥或邻居的大男孩着迷,而女孩会模仿母亲、大姐姐或其他女孩。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间一些明显的发育和行为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例如,一般而言,学龄前男孩更具攻击性,而女孩更加文雅。然而,本阶段的许多遗传特征很容易受文化和家庭背景影响。即使父母都在工作,并分享等同的家庭责任,孩子也会从电视、杂志、书籍、广告牌和朋友或邻居的家庭中发现家庭中传统的男女角色。例如广告会鼓励女孩玩洋娃娃、出于好心的亲属会以此为礼物相赠,成年人和其他孩子也会赞同这种行为,同时,人们会指导男孩远离洋娃娃(在学步时曾经非常喜欢),而从事更加粗糙和笨拙的游戏和运动。喜欢大打出手的女孩被称为假小子,喜欢打架的男孩叫强壮或有型。孩子赞同或反对这些说法也不会使人吃惊,并依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孩子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时,就已经可以很好地确立自己的遗传特征了。 
  这个年龄孩子的认同过程经常走向极端,女孩会坚持穿裙子、抛光指甲并在上学或去操场时 化妆;男孩子会趾高气扬地走路、过分自信并在出去时佩带假枪。这种行为强化了自己的男、女身份。在孩子早年认识自己性别的过程中,注定会有一些不分性别的态度和行为。压抑孩子的冲动和行为几乎没有任何道理,除非孩子强烈拒绝建立这种文化标准。例如,如果男孩坚持每天穿裙子,你应该平静地劝他穿着更加传统的衣服。然而,如果孩子一味坚持,就需要与你的儿科医生协商。 
  孩子也会模仿某些成人认为是性的行为,例如卖弄风情。如果他的表达非常夸张,你可以建议孩子看书和从事一些活动而使他分心,但这些提议是你的思想,不是他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成熟的性观念,他的行为只是戏剧化模仿,因此不要担心。但如果他对性行为的模仿非常明显,或暗示他曾经接触过性行为,应该与你的儿科医生协商,看是否是性虐待的征象。    
 
八种途径教孩子学会交际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介绍的8种方法不妨一试。 
 
  1.分享 
 
  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我们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榜样,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一下,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块儿要友好相处。 
 
  2.耐心等待 
 
  当其他小朋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不能立刻拥有时,孩子应耐心等待。不要在此时此刻比高低、争输赢,父母可帮助他逐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秩序,学会"依次"办事儿。 
 
  3.遵守规则 
 
  首先是在家庭内,年轻父母与孩子游戏时要给孩子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执行时尽量严格,不随意迁就孩子的喜乐。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你完全可以停止游戏,避免滋长他的自我优越感。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家庭外成员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4.学会沟通 
 
  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去说:"能不能让我玩玩你刚才玩的玩具?"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从别人手中夺过来。孩子如果能学会沟通,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与人交流想法,这会使他赢得更多的朋友。 
 
  5.赞赏 
 
  鼓励你的孩子赞赏对方。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要由衷地赞扬他们。除了通过语言外,也可以用拥抱、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地以积极态度来对待别人,他就能获得社会的接受。 
 
  6.自信 
 
  有一位母亲曾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会游泳,别人就不会邀请你到游泳池玩。"这位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特长可以结交更多朋友。专家认为: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孩子的朋友不多,你可以帮助他以某种爱好赢得更多的朋友。 
 
  7.友善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比如叫喊、皱眉和紧握拳头等;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对于刚学步的幼儿,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上的局限,他可能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与年龄相仿的孩子交往时,会作出有些笨拙甚至粗暴的举动。年轻父母不必对此忧心忡忡,只要多加引导,孩子会逐渐做得好一些。当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你不能强迫他摆出一副看上去快乐的面孔,但你可以跟他讲清楚,如果他总是愁眉苦脸的话,其他小朋友将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8.注意仪表整洁 
 
  请注意让你的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肮脏的衣服,这可能是他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因此,年轻父母请不要忽视了让孩子学会注意自己的仪表。"外表美"与"内在美"原本就是统一的。 
 
帮孩子寻找分享的快乐
   经常会有家长提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者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糖果,就会紧张的不得了,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独"了,有独生子女的霸道毛病。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建立我、你、他的关系,然后再经历物权关系的建立过程,并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之后,慢慢建立起来自觉的分享意识,整个过程需要历时几年。也就是说,对于不到两岁的宝宝来说,他拒绝与他人分享食品或玩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状态,事实上,他对于自我、他人的关系要到两岁左右才能初步建立。最明显的征兆是在两岁左右,他的语言中开始出现我、你这样的人称代词,开始的时候还会"你我"不分,出现若干混乱,不过很快他就能搞清楚自我的存在,与他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他逐渐建立物权的概念了。  
  
    在这个自我建立的过程中,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一个自觉的行为。作为家长,往往不需要强迫孩子去分享,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分享性的行为。比如这个时候的宝宝,有时会把好吃的东西往家长嘴巴里塞,有时甚至是从自己的嘴巴里抠出来塞进妈妈嘴里,或者是把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塞进家长手里以希望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游戏,其实这就是最初的分享行为的萌芽。对于这些动作,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加以鼓励和赞许,但应尽量避免呵斥和漠然处之。事实上,在孩子最初的成长,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秒美妙的亲子时光,就是对孩子最早的分享启蒙。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家长,他们似乎在不断地"测试"孩子是否大方,总是不停地问,"饼干给奶奶一块好不好?"等到孩子真拿给她,她又不要了:"乖吃吧,奶奶不要,奶奶逗你玩呢!"这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而是在扼杀孩子的分享意识。分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外人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是大方不抠门,并因此而博得他人的好评,而在于孩子能从分享这个行为中和他人构筑友善和谐的关系,体会到人与人良性交往中所拥有的快乐,从而达到心灵沟通的美好感受与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故此,让孩子从分享行为中获取到快乐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逗弄孩子以检测其能否分享的过程中,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的却是一种被欺骗,而不是对方因为他的分享行为而感觉到愉悦的分享结果,久而久之这种不断的刺激会造成孩子的分享行为本身丧失愉悦感,从而破坏孩子正常的分享意识建立。因此,如果家长想通过主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就一定要让孩子能从你的反应中,看到他分享行为的结果――你感谢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快乐。  
  
    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和物权概念后,他们开始在社交活动中学习自觉的分享。在这个阶段,父母往往开始焦急于孩子何时能自觉与小朋友分享,从而达到和他人和谐相处。然而在这个阶段往往存在着几个误区,常常阻碍了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  
  
    一是有些家长认为分享是孩子之间的事情,从而在家居生活中放弃让孩子通过与家人分享而获得快乐的机会。事实上,如果孩子连和最亲密的人都不能分享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在与他人建立愉快的分享关系的。有很多家庭以孩子为中心,所谓"过的就是孩子",这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放弃了学习分享,获得分享快乐的机会,在社会交往中主动进行分享行为的机会就会较少。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和他人应该是平等的,只有这种真正的平等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给予他人的快乐和被给予的快乐。  
  
    二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每个孩子最珍爱的东西不同,孩子完全可以把一辆缺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当作珍宝,就如同家长把一枚钻戒当成珍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把他掉了轮子的玩具汽车借给小朋友玩一个星期。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同样,同一件物品,他可以和a小朋友分享却不见得和b小朋友分享,这也非常正常,如果你可以把自己心爱的首饰拿给姐妹戴,却未见得能借给不太熟悉的朋友。孩子也有权选择分享的对方,分享的物品和分享的时机,就如同我们每个成人每天所进行的选择一样。事实上,我们每天从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心情,也正是我们的孩子从他们的分享行为所享受到的。  
 
    误区三是刻意追求分享行为本身,而忽略分享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常常看到很多家长大力劝诫着孩子把手里的玩具或糖果交出来大家分享,孩子明明不乐意,甚至眼泪汪汪,家长却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这样实在是丧失了分享的意义,而单纯变成了家长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一种脸面上的满足。很多情况下,家长需要孩子把东西交出来,是潜意识里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看,我的孩子多大方,多懂事,多有礼貌,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分享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不仅是物品的丧失,还有父母对于自己心理要求的漠视。如果分享行为和痛苦画上等号的话,家长能指望孩子愉快、主动地与人分享吗?  
  
    分享意识的建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当家长对某个阶段出现暂时性的问题所迷惑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看,如果是我们自己遭遇这个情形,是否会毫不在意把它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家长要时刻牢记住,只有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帮助宝宝从沉默到活泼
   家有"沉默娃"是一件让父母很头痛的事,许多家长更认为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交给老师教育就行了。其实不然,家长才是打破孩子沉默的主动者。该如何打破孩子的沉默呢,我想家长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应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如果先知道家里来客人,家长应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参与其中,接待客人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可以让孩子主动应用礼貌用语,锻炼孩子的胆量,还可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家长和外人所承认,所尊重,因此孩子会乐此不彼。 
 
  另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做一些与外界接触的事情,如:去邻居家玩 ;去借东西;或者过生日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等等。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所做事情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即便第一次做不好都没有关系,这样能激发孩子下次做事的欲望。
  二应支持孩子多交朋友
  研究证明当孩子拥有大量朋友时,他会感到非常快乐。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怕失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进取的状态;相反,如果没有一个朋友,孩子就会变的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唯唯诺诺。所以,家长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多与小朋友交流,有机会经常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做客做游戏等。一旦孩子终于鼓起勇气邀小朋友来玩时,家长一定要热情招待,这样孩子就不会显得局促,就会玩的很开心。孩子慢慢就会逐渐体验到与小朋友交流的乐趣,就会变的喜欢交流。
  三让孩子从事一些家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中,家长应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及时表扬孩子,在劳动中的表现。
  如:"宝贝,你摆放的筷子真整齐";"宝贝,桌子今天擦的很干净";"乖乖,你的被子叠的真整齐"……家长对孩子劳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就会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劳动还可以让孩子的手指得到充分的活动,锻炼了孩子的大脑,使孩子越来越聪明,从而使孩子在其他方面也变的自信起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的活泼开朗有信心起来。
 
帮助孩子脱离腼腆的7种方法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力普·g·津巴多在《腼腆:事实与对策》一书中提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腼腆而父母漠不关心,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持续终身。 
  津巴多的调查表明:不少腼腆者终身不婚或结婚退迟,要不然就划率结婚。 
  腼腆者大多收入低,无法担任责任重大的工作,即使身怀绝技也可能因社交障碍而难以谋到好职。 
  少数腼腆者孤僻成性,需要找专家给予特殊治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父母满怀爱心的帮助足以使他们度过困难期。下面专家们推荐的一些办法: 
  1、细心观察、聆听 
  津巴多到一所小学听课调查时,老师告诉他,每个班"只有一两个腼腆学生",但这位心理学家看出腼腆的孩子远远不止这些。 
  调查结果表明:5个小学生中就有2个腼腆的孩子,程度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差别。至于在初中,50%的男生和60%的女生都是腼腆的。 
  但家长和教师往往看不出来,因为这些孩子常以课堂讨论不发言、课外活动当观众、平时大家都笑了他才笑等等方式把自己这种特点掩饰起来。津巴多说:"腼腆者竭力把自己变成贴墙纸,使人觉察不到他们的存在。" 
  不过,津巴多也指出:有时,腼腆者也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据他调查,在恃强凌弱的学生中以及大嗓门、盛气凌人的成年人中,有相当惊人的一部分事实上是很腼腆的。有个幼儿园的男孩成天傻里傻气说个不停,一旦停下来便对同学拳打脚踢。直到他12岁时,他的父母才发现孩子其实很腼腆,他的攻击行为不过是一种掩饰。 
  2、不要贴"标签" 
  父亲如果说"我儿子腼腆"或"她是我们家脸皮最薄的"都会产生消极作用,人们可能会对孩子另眼相看,结果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3、体贴而勿指责 
  腼腆的孩子总是听到指责----即使别人不指责,他们也会自责。 
  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首先要给予鼓励。一位母亲关切地问9岁的女儿,腼腆是什么滋味?她答:"就像被咒语镇住了,手脚都发僵。"她母亲则说:"我们坚信不管它多么严重,在我们的帮助下你都能克服!"女孩听到这种鼓励后说道:"就像白马王子飘然而至,魔咒被解除了。" 
  4、提高自我评价 
  腼腆的孩子往往自我感觉差,在社会活动中有一种"被抛弃"感。因此,父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 
  一位女士曾对12岁的女儿很担忧----这孩子不爱与同龄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不过,她对年龄小年孩子很热情而且满怀爱心,同时学习也好。 
  于是这位母亲安排女儿辅导一个邻居小孩学习,以使他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很快,其他小孩也来找她帮助。她的成功以及孩子们的"崇敬"大大增加了她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5、寻找校方帮助 
  学校常常是孩子最先表现出腼腆的地方,也是纠正这种腼腆的重要阵地。然而,老师们很可能因忙于应付那些"调皮鬼"而忽略沉默内向的孩子。因此,家长要主动争取帮助,以把孩子拉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请老师设法让你的孩子尽量轻松的参与讨论问题。告诉老师,孩子可能想问有特殊兴趣的,请老师对他的书面作业给予特别注意----在这个领域里腼腆不会构成障碍。 
  6、利用家庭优势 
  让孩子把伙伴带到家里来,而不是强迫他"到约翰尼家去玩!"训练孩子接电话、代传电话留言----可使他在不面对面的情况下与陌生人打交道。 
  为孩子选择年龄小些的伙伴,这样怯场的孩子有机会成为受人仰望的"头领",或者,如一位研究腼腆的专家所建议的,为他找一个心肠好、有正义感而又不太颐指气使的孩子当"大哥",让他把腼腆"小弟"置于自己"保护"之下。 
  7、进行"角色"演练 
  腼腆孩子常常诉苦:"我从不知道该说什么!"通过预先排练在不同交际场合怎样说话,就能有效地帮他打破这层"坚冰"。可以写出建议的"开场白",甚至把"正文"也打个提纲,要求他在镜子前反复练习。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让孩子在安全的状态下去适应环境,可以经常告诉他"我会保护你的"。
    2、让孩子学会以他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在与别人争抢玩具时,成人需要耐心引导,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办法,学会说服别人与自己分享玩具。
    3、尊重孩子。和孩子站在相同的地位,不过度干涉其选择,帮助孩子了解如何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行动。
    4、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要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儿童的各种行为。
    5、帮助孩子形成同情心。可利用游戏,让孩子借其中的角色扮演,了解他人的感受及经验。

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小孩总喜欢同小孩在一起玩,这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抱他出门时,如果遇见了小孩,孩子就会表现出欢快的神情。但是,在孩子2岁以前,孩子虽然喜欢同小朋友在一起,却还不会与小朋友玩配合性的、共同完成的游戏。他们是聚在一处,自己玩自己的。玩沙子,一人一个小桶、一把小铲,如果界线没被"侵犯",就会互不干涉。到了2-3岁时,开始协作游戏,一同堆城堡,一起过家家。
    可是,有的孩子却不愿意同小朋友交往,他们躲在角落或妈妈怀里,显得很不合群。这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找寻一下原因了。如果孩子与父母能正常交流,但只是不加入小朋友群中,说明孩子不是病态,往往只是个性问题。比如,孩子比较安静,不愿意同活动量大的孩子跑跑闹闹,家长只要让他多接触同类型的孩子,他就会渐渐好转。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总是带他单独行动,很少或不同他人接触,孩子也就变得不爱交往了。还有些孩子,本来愿意同小朋友在一起,但父母怕他受欺负或"不卫生",限制孩子与小朋友往来,动不动就说:"冬冬太淘气,不跟他玩。""明明真脏,不同他玩。"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变得不合群起来。所以,当孩子不合群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小朋友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出门时带上一些玩具,孩子喜欢其他小朋友玩具时就可与对方协商,用以交换。食物也可多带一点,分给小朋友。
    孩子在一起游戏过程中,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大有益处。在交往中,孩子与小朋友会交流感情,增加乐趣,为他以后与人正常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人际交往5大难题
   交流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并不是每个宝宝在长大后都具有良好的交往习惯。想培养一个与人友善的孩子,从他一出生就要开始了。

  刚出生的小宝宝都是友善的,就像一句古话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会继承父母的性格和特征。但同时,他们天生也带有与人交流的能力,这是一种本能,这样,在爸爸妈妈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回应。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父母还是新生的小宝宝都能影响对方,这为他们将来能够与人友善交往打下了基础。

  只有父母才能够培养出小宝宝善于与人交往的气质。孩子们通过模仿我们成年人表现出他们的友善。他们会模仿我们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和各种各样的行为,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动作都要表现得夸张和有戏剧性,以便吸引他们去模仿。

  在宝宝出世后这短短的一年里,他将能够认识到很多的社交技能和礼节。小宝宝天生就对人类的说话声有反应,所以,我们要一开始就不停地对他们说话。你的谈话将能够培养出你的宝宝非常友善的性格。

被别人欺负怎么办
   孩子在幼儿园遭同伴欺负,或挨了拳脚,或被撕破衣裤,这对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烦心的事。孩子被人欺负,通常家长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要孩子事后去报告老师,或由家长直接向老师反映;二是有的家长要孩子以牙还牙,"他凶,你就比他更凶"。前一种方法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它是在孩子遭受了欺负以后对策,毕竟为时已晚;后一种方法则不可取,因为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到底该怎么预防孩子遭人欺负的万一被欺负后该怎么办? 
    对这些易受欺负的孩子来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让他们学会用新的方式对欺负和取笑捉弄做出反应。 
 
    ●让孩子认识到大多数取笑人的行为是很无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伤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 
 
    ●对取笑进行分类。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显不真实,对此,你和孩子可以一笑了之。如果取笑的话里有真实的成分,那么要教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做出反应以阻止对方的嘲弄。 
 
    ●不要对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静制动的方法对付嘲弄者。不回嘴,只是把头转过去或转身离开。 
 
    ●用新的方式对付欺负者。有时制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发制人,伶俐的口齿是有效的武器。帮助孩子学会灵活机动地做出恰当的反应。 
  这里, 先说说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欺负。 
  首先,可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同伴中,总有几个比较霸道和蛮横的人,但他们一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人,要欺负人时,也总得找一些理由或借口。有些孩子被人欺负,很可能是中先挑逗了对方,或者招惹了对方。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强悍的同伴面前,手不能痒,嘴不要多,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被人欺负。 
  其次,可教育孩子学会用声音表示强烈的抗议。告诉孩子,面临欺负时,可大声呼喊表示抵抗。有些孩子面临欺负或遭受欺负时,一声不响,有的索性退到墙角缩成一团,怕得要命,有的只会呜呜地哭。有的就连忙求饶,过些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很可能会招来更厉害的欺负。面临欺负,大声呼喊,是比较巧妙的方法,一方面,它能引起旁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给欺负者的一种警告和示威,欺负别人的人毕竟是理亏的,你一喊,他自然会心慌,就不敢为所欲为了。 
  再次,要教育孩子平时多结交几个好朋友。孩子在幼儿园,多结交几个好朋友,一道玩,结伴行,这样就不容易遭受别人的欺负,而且也有利于心理发展和性格完善。 
  那么,万一孩子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呢? 
  发现孩子被别人欺负后,可直接向幼儿园老师反映。如果欺负的程度不大严重,对孩子没有造成伤害或损坏东西,一般就不要反映。在一般情况下,不要直接向园领导反映,这样容易与老师造成心理上的隔阂。当然,孩子被人多次欺负,如果已经向老师反映多次,情况仍然没有改观,那就有必要向园领导反映。另外,如果平时在接送孩子的路上经常碰到对方家长,也可以和对方家长直接取得联系,把事实客观地告诉对方的家长。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与对方家长沟通时,态度上一定要心平气和,要用商讨或询问的口气,不要一味指责。发现孩子被人欺负,最忌讳的是以下三种做法:一是家长直接插手去惩罚欺负孩子的人,二是家长拉着孩子到幼儿园里去大吵大闹,三是暗地里唆使孩子用严厉的手段去报复对方。采用这些做法都是极不明智的,它既不利问题的解决,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变幻不定的儿童友谊
   心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友谊随着儿童的成熟而改变。达蒙(damon)曾经描述过友谊发展的三个水平。在第一级水平,朋友们分享食物和玩具,互相之间"好"。但是,这种友谊的建立和结束都很快,主要取决于朋友之间行为的"大方"或"小气"。父母应该明了,这种迅速变化的忠诚是友谊正常发展的一部分。这一阶段儿童的朋友观可能与其认知水平有关:低龄儿童难于认识没有直接感知的事物,因而难于建立稳定的友谊。 
  友谊的第二级水平,朋友是玩伴和志趣相投者,这是在需要时,朋友自愿给予帮助决定的。儿童择友完全以具体行为,而不是根据稳定的个性品质为标准。比如"她总把她的午饭分给我吃",或者,"人们对我不好时,他总帮助我"。这一阶段的友谊与具体操作的认识能力有关。 
  由儿童期进入少年期,友谊达到最高水平。这时,朋友是分享共同利益和价值的人,能忠实地保守个人的秘密,必要时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朋友的个性品质--忠诚,相似的人生观--更为抽象,较少与行为相联系。理解抽象概念,并借此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开始发挥作用。这时,友谊较为稳定,通常不为个别或几个偶然事件所破坏。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友谊的渴望非常强烈,女孩尤盛。在每个阶段,女孩比男孩都更可能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也更不愿意让新成员进入朋友的小圈子。无论在哪个水平上,友谊对健康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童年时有亲密朋友的成人,比孤独地度过童年的成人有更强的自尊心,并更能保持密友关系。而社交关系不好的儿童,其生活可能困难一些。 
  父母和老师有时会忽略友谊对儿童生活的重要性。当儿童在朋友问题上遇到麻烦时,如:朋友之间发生争吵和冲突;一个孩子未被朋友邀请;流言蜚语的传播使某儿童陷于孤立,都会使儿童受到伤害。甚至当儿童开始成熟,从道理上也知道裂痕不久就会愈合时,他们仍可能会为友谊中暂时的麻烦而感情用事。 
  父母和教师要随时了解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了解儿童的友谊状况。父母和教师要适时给儿童以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解决友谊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要鼓励儿童去接触各种年龄的人,特别是与同龄人广交朋友,并建立良好的友谊。 
  其次,要教给儿童择友的正确标准,以及与同伴交往、发展友谊的正确方法。 
  再次,尊重儿童的友谊,鼓励儿童自己恰当地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争吵和冲突。必要时可提出某些建议,但不要企图插手解决问题。 
  第四,要积极地为儿童结交朋友,发展友谊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不同血型的人际智能培养
   在对宝宝人际交往智能的开发方面,父母针对自己宝宝的血型因材施教,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o型孩子--教他遇事多与人商量
  在四种血型中o型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强,他们长大以后在接触新环境的过程中,头脑非常冷静,不易感情用事,能把每件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o型孩子有时言行过于标新立异,表现出太多的独创性,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嫉妒。父母应提醒他多与周围的小朋友进行沟通,协调好人际关系,引导他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o型孩子最突出的优势是身体素质好,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在体育界、政界、外交界、服务业、推销业中,他们会大有用武之地。
  a型孩子--促使他早点独立
  a型孩子比较胆怯,喜欢独处,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但是a型孩子直觉很灵敏,善于自我调整,在未来的日子里总是不断地锻炼自己去适应环境。
  在家里,让a型孩子独立完成某些事情,不过多干涉。父母还应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可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聚会活动。如果和一个小朋友约好了一块出去玩,另一个小朋友又来找他,父母不妨给予适当的暗示:"大家一块玩不是更好吗?"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这些社交经验,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a型孩子最大的优势是慎重、细心,规矩,他在理工方面能学有所长。此外他还适合做些事务性较强的工作,如教师、学者、工程师等。
  b型孩子--让他广交朋友
  b型孩子乐观开朗、无拘无束的性格一般在习惯的环境和熟悉的朋友中才会显示出来;b型孩子天生对人有一种距离感,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会让他感到难以与他人相处。
  父母要以家庭为中心,逐渐扩展交往的范围,广泛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可让他和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一起回家,一块玩耍。逐步培养他积极参与团体活动的精神,从而获得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b型孩子的父母,自身也要与各种人交往,给孩子带来更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b型孩子最大的优势是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从事艺术性较强的工作最理想,如服装设计,其次是观光旅游、大众传播等职业领域。
  ab型孩子--鼓励他自立自主
  ab型孩子很自信,反应灵敏,对其感兴趣的问题往往爱追根究底,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当他进入陌生的环境中,他会表现出紧张不安,他会执着到底,直至成功。
  对于ab型孩子,父母不必担心他是否能适应社会,而是不要过分地宠爱和袒护他,使他失去自立自主的能力。可鼓励他主动地帮助别人,如当别的小朋友生病后,可让他去主动看望,或者多让他经历一些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ab型孩子最大的优势是聪明,求知欲望和独创精神强,在文学或音乐等艺术创作方面能发挥优势。 

从蹒跚学步到托儿所
   此时,社会交往技能将是你宝宝的学习焦点,和别的孩子在一起交朋友,会使你的宝宝学到很多谈判的技巧和如何有条件地妥协,还会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与他人分享和协同的素质。 
  他(她)语言的技巧已是大大提高,其中也包含了聆听和作出反应的能力。对他人的好奇心在此阶段应得到鼓励,那些一直待在家中的孩子,应尽早地介绍给大人和别的孩子,好使他们早日融入人群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妈妈如何面对孩子交往困难
   场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顶黄色帽子去幼儿园。" 妈妈对孩子说。"不,我喜欢红的。" 孩子表示反对意见。"不行,只有你一个人戴红色的。"妈妈坚持。在妈妈的坚持下,孩子只好戴着不喜欢的黄色帽子去了幼儿园。他发现另一个小朋友戴着红帽子,就为难起他来,并且带领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欺负他。

  分 析:

  孩子终于听了妈妈的话,勉强戴着黄帽子去幼儿园了。可是内心非常不满,所以他用妈妈的方式开始为难起小朋友来了。显而易见,孩子的心理是前后自相矛盾的。这是感情在作祟,对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怀有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为妈妈支招:

  妈妈那种因为只有你与众不同,所以不许戴的理由是错误的。服装也好,随身带的用品也好,要根据个人爱好而定,要承认这种自由。当然,出于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要求孩子戴黄帽子的规定例外。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必须耐心说明理由,让他听明白,想得通。当孩子毫无理由地被强求保持一致的时候,就会找别的孩子发泄他的不满。这是孩子欺负人的一种类型,应该引起家长注意。

  场景:在外是豆腐

  "你真是个窝囊废!"妈妈向受了欺负的孩子说。"……"孩子不吭声。"人家打了你,你就应该打他。"妈妈更生气了,不禁吼起来。可是,无论妈妈怎么说,孩子都低着头,一声不响。

  分 析:

  受欺负的孩子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回到家里向妈妈诉苦:昨天小强对我如何;今天阿义对我如何。这种类型的孩子,多半不是真正受欺负的孩子。也就是说,从客观上看,他不是受欺负的对象,有一点小事,他就觉得受了欺负。另一种类型是真正受欺负的孩子-他虽然有时也向家长诉苦,但更多的是表现出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神态。

  为妈妈支招:

  孩子被欺负,大多数发生在幼儿园,家长看到的时候很少。因此,家长能够照顾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留心下述两种情况:对第一种类型的孩子,不要认为他是受欺负的孩子,为他担心,把他关在家里自己带他玩,这些做法都会产生反效果。对于这种孩子,应该改变平时"温室里的花朵"的教育方法,不能只让他与家长生活,应该让他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培养他的抵抗力。对第二种类型的孩子,则要请求园方出面积极采取具体措施,扭转孩子受欺负的局面。

  场景: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

  "你在幼儿园说话要大声些。"妈妈对宝宝说。"是大声的嘛。"宝宝有些不满意地嘟呐。"撒谎,老师都告诉我了。""……"妈妈很苦恼。她不明白,在家里声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怎么就成了"小绵羊"?

  分 析:

  "我想大声讲话,可怎么也说不出来。也想玩个痛快,可就是不行。"这就是孩子的心情。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幼儿园。一回到家,他说话的声音大了,身体也运转自如了。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是因为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心理压力太敏感,有一种压抑感。也就是说,由于紧张,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家里没有压力,身体里的能量当然就能自由地释放出来了。

  为妈妈支招:

  妈妈首先要停止对孩子的鼓励和催促,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为幼儿园集体生活形成的心理压力不是孩子对抗得了的,所以孩子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他对这种集体生活的承受力。

  具体做法是和幼儿园的老师商量,请他们协助找出一个性格老实、内向,以及具有"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这种倾向的孩子,把他的家长介绍给你,让这两个孩子互相往来。今天在这家吃点心,明天在那家洗澡,让他们生活、游戏在一起。因为彼此都是内向性格,两人都能得到人际关系的基础训练,培养起抵抗力。另外,请幼儿园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对集体生活的压力逐渐获得抵抗能力。
 
撒谎的孩子需要什么
   双休日,我去拜访朋友。未进他家门,就先听到了朋友愤怒的训斥声,我想准是他读一年级的儿子文文又犯错了。按了门铃后,果然见到拿着鸡毛掸子的朋友来开门,而文文一脸恐惧和无助地站在沙发后面。朋友招呼我坐下,气呼呼地说:"这臭小子老撒谎。不想做作业,就说老师没布置,缺买零食玩电脑游戏的钱,就对妈妈说学校要交费。不好好教训教训他,真要无法无天了。"
    我劝朋友说:"孩子如果能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不要再难为他了。文文,以后不要再撒谎了,这样不仅惹爸爸生气,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懂吗?"文文可怜巴巴地点点头。"认错?谁信他!上次连保证书都写了,隔两天又是老样子!"朋友还是肝火未熄。看来文文爱撒谎已成了"旧疾顽病",让他爸爸失去了教育的耐心。
    的确,孩子一旦养成撒谎的习惯,再去改正就十分困难。可是,家长除了打、罚、骂、写保证之外,真的就无计可施了吗?很少有父母能在发现孩子撒谎时克制住自己冲动的情绪,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为什么要撒谎?《狼来了》的故事可谓老少皆知,不少家长都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爱撒谎的孩子最终将自食其苦果。可故事中的放羊娃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呢?从他的角度来想,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山上放羊,心中肯定充满了孤独和恐惧感。喊一声"狼来了",就有许多人跑来,至少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他的寂寞。可见,孩子在未形成撒谎的习惯之前说假话,往往暗示了他有某种需求,或是正面临着什么挫折,需要帮助,撒谎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不足或过错。 
    因此,关心和爱护孩子,就必须进行换位思考,走进他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的观点和体验。发现孩子撒谎,家长不应一味打骂,而是要放下长辈的架子,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为什么撒谎。 
    家长要鼓励孩子有困惑和疑难时及时倾诉,以便寻求帮助。如果放羊娃在撒谎前及时提出自己的需要,对大人说:"一个人在山上放羊太寂寞无聊,万一狼来了,凭我个人的力量也保护不了羊群。给我买一条高大威猛的牧羊狗,既可和我作伴玩耍,又能帮我防御野狼,让我不再孤单和害怕,不更好吗?"大人如果满足了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也许就不会有之后的恶果了。当然,家长也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提出的要求,当要求不合理时,应耐心解释不能满足的原因,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同时告诉他有困难先要自己尽力克服,实在不行要学会倾诉,让家长了解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赢得家长的关心和支持。 
    孩子改变撒谎的不良行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可操之过急,应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以肯定和帮助,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说理、感化的有机结合下,使他改正撒谎的坏习惯,做一个诚实、上进的孩子。
 
玩童才是健康儿童
   许多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忙着认字、数数或学习琴棋书画,父母则感到极大满足,甚至成为向他人炫耀的话题。显然,这些父母在不自觉之中陷入了误区。
    儿童长大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他们玩泥玩水玩玩具,玩各种能触及到的东西,体会其中的感受与探索。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会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健康的身心。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根据《儿童权利保护公约》,玩根本就是儿童的一种权利,与学习并无关联的一种权利。它也许并不有利于学习,但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我赞同卜卫的观点,这样可以更彻底更鲜明。我们如以学习等理由不让孩子玩耍,是在剥夺儿童的权利。
    其实,小孩子本来都是爱学习的--喜欢探索、喜欢提问,不就是最普遍的证明吗?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始终选择儿童适合的学习方式。
    教育是人的解放,而首先需要解放的是儿童。让我们相信儿童,善待儿童。相信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玩童才是健康的儿童。
 
小男孩的心理问题:阉割忧虑
   胖小男孩壮壮,今年4岁。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又蹦又跳地来到诊疗室。妈妈带他来这里,是想让医生检查一下,壮壮的"小鸡鸡"是否有问题。但没想到,医生刚想脱下壮壮的裤子,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他,竟然一边大喊大叫起来,一边用手紧紧捂住自己的"私处",生怕被医生看见。这时,任由妈妈不停地解释、劝说,甚至用他最爱吃的巧克力哄骗,仍然无济于事。最终,妈妈不得不采取了强制手段让医生完成了检查。
  事后,妈妈十分疑惑,壮壮为什么不让医生检查"小鸡鸡",难道是怕被割掉吗?
  专家表示:壮壮妈的猜测不无道理。一般,小男孩在生长发育早期,尤其是3-5岁,他们或多或少在思想上有一种担心和害怕,惟恐失去"小鸡鸡",儿童心理学称为"阉割忧虑"。这是种特殊的,并与年龄有关的不健康心理。究其原因,有些是男孩在与女孩对比后产生的,但更多的则是由于孩子受父母威吓而造成的。
  孩子总会有任性、哭闹或不听话的时候,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经常用"不听话就把你的小鸡鸡割掉"、"再哭,大灰狼会来咬掉你的小鸡鸡",甚至有少数父母用"把小鸡鸡割掉换可乐"等话来逗引孩子。殊不知这类恐吓、玩笑话,虽然能获得暂时的效果,但父母却绝想不到,就是这些看似无碍的言语,给他们留下了不健康的心理隐患。
  如果孩子明显出现担心、忧虑,甚至有"阉割忧虑"心理障碍时,父母千万不能不当一回事,而应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用简单浅显的道理进行教育,告诉他"小鸡鸡"是男孩子天生的标志。并采用游戏、画画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最后,父母应引以为戒的是:孩子平时调皮、淘气、不听话时,父母应循循善诱,不要用"割掉小鸡鸡"之类的言语来吓唬孩子,以免产生像壮壮这样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