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然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1.什么是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2.二者的不同? 举例说:一个自然村庄,去年有1000人,今年有1100人,增长率=1100-1000/1000=0.1 增长速率=1100-1000/1=100 个/年 曲线是: 1,S型种群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 ![]()
2.“J”型曲线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 ![]() ![]() 深入阅读
3.S型种群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如何变化? 在“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中: 增长率:增长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单位数量)。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不变;而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率,增长速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种群增长速率就是曲线上通过每一点的切线斜率,不论是“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上的斜率总是变化着的。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速率”是该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增长速率就越大,且斜率最大时在“ 1/2K”。之后增长变慢,增长速率是逐渐减小。在“S”曲线到达K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1.在“J”型增长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不变(如图A);由于“J”型增长曲线的斜率是在不断变化的,逐渐增大,直至无穷,所以其增长速率也就不断增大(如图B)。 2.在“S”型增长曲线中,每年的增长率由最初的最大值,在环境阻力(空间压力、食物不足等)的作用下,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其增长率不断下降至0,故在“K”时,其增长率为0(如图C);而增长速率会有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呈现钟罩形变化曲线,即在“S”型曲线中,开始时斜率为0,斜率逐渐增大,增长速率也就越大,且斜率在 1/2K时最大,即在“ 1/2K”时增长速率最大,过后,斜率下降,在K值时降至为0,故在“K”时,其增长速率为0(如 图D)。 ![]() 我查了一下1959年孙儒泳先生最早的生态学书,对于率,就一个词“rate”,并没有我们中学老师讨论的这样。 所谓率,就是以变化量除以发生变化的时间;因此,率这个术语是表示某种改变随时间变化的速度。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公里数就是速率,每年出生的数目就是出生率。“每”的意思就是“除以”。例如,种群的增长率就是单位时间中种群增加的个体数,就是以种群增加数除以经过时间而得到的。种群增长的平均速率,通常以N/t来表示,在此N是种群的大小(或其他重要指标),t为时间。瞬时增长率,则用dN/dt来表示。 我们常常关心的,不仅是某时间中的平均率,还关心某时间中的理论上的瞬时率;换言之,当t近于零时的变化率。 N/t的表示法,用于一般目的的计量模型,而dN/dt则是对模型进行严格的数学处理时所必须的。瞬时dN/dt不能直接测量,也不能直接从种群统计中计算出来。我们必须首先掌握种群增长曲线的类型,然后从方程式计算瞬时率。我们不能像测定汽车的瞬时速率一样,将“速度计”联结在种群上,直接测量种群的瞬时变化率。当然,按很短时间间隔做种群统计,也能得到一个近似值。但是,我们可能会发现,增长率随时在变化,并难以判断平均增长。 我们老师们经常在比较“J”型和“S”型曲线时,说法不一,我想主要是因为用的概念不一致,如果都用瞬时增长率,那么就是曲线的斜率,这样比较就有了一致的基础。 , 刚才的年代好像写错了,是60年代的书。 综上可知, (2)对于“S”型曲线来说:此时的r并非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率了,因为K-N/K这一逻辑斯谛系数对种群增长有一种制约作用,即种群密度的增加会减少每一个个体的资源可得量,最终会限制种群的增长。个体平均食物量减少或繁殖地等的短缺等限制因子会使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因此r是逐渐减小的,当种群大小稳定值环境容纳量水平时,出生率将等于死亡率时即种群增长率(r)为零。由逻辑斯谛曲线方程dN/dt=rN(K-N/K)可知,当(K-N)/K~1时,即在种群开始生长,N值很小时,种群生长快。当N值达到K/2时,种群减速增长。当种群密度很高时,即N值很大时,接近于K时,(K-N)/K~0,种群即不再增长,此时种群即达到了满载量的平衡状态(参考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故种群的增长速度是先增加后下降的,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高。 (3)种群增长速度与种群增长率的比较 a.种群增长速度是一个数值即增长了多少,而种群增长率是一个比率即增长的比例。 b.对“S”型曲线来说,密度的增加值即增长量(种群增长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的(相当于物理学上的加速度)。种群增长率是一直变小的(这与环境压力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