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北短拳三形根

 nqj0108 2012-03-06
·
在张荣时少北武术体系中八部短拳是六根功中的主要实体部分。通过短拳落实手根、腿根、步根、身根的四根大法,使法力存身。
    每部短拳都是专练某一根的法或力,其它各根只是根据六合论与之配合。由于每一招式都不是六根同练,只突出练习一根,因此拳法套路练得不全面,有短处,故称为短拳。短拳就象机器的零件一样,组装起来达到六根合作共练,就形成了长拳。
    没有短拳的坚实基础,长拳的十三锋就难于全面的发挥,没有短拳精练,长拳的细微动作就会忽略。由于忽根,就不可能达到长拳中六根法力迸发的境地。总之,短拳是练武的根基,必须精熟。在理论上也应彻底理解拳义,才能为四大术部,尤其是拳术中的四大部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六根中含八部短拳。手根有四部短拳,腿根有两部,步根有两部共八部。身根大法的锻练内含在八部短拳中,眼根与气根各有自己独特的练法。
    本文仅就少北八部短拳中第一部短拳——三形根加以详述,其他七部短拳将在以后叙述。
一、拳名解
    在少北武术中,手似先锋。手在手根的远端,它有三种击防手形,即“拳、掌、滑指”,通称“手三形”,它是武术运动中手的基本形态。所以说三形根是少北武术中专练“手三形”“拳、掌、滑指”互相转化的一部拳法。
二、手三形
    少北武术的手形主要是“拳、掌、滑指”。分述如下:
    (一)拳
    拳是武术运动中用于攻击对手的主要部位之一(少北武术称为远锋点)。因其在武术运动中使用频率高,用法多,所以武术界常将赤手的武术套路命名为“××拳”。如“点刚拳”、“柔化拳”、“禅林拳”。把练习武术套路称为“打拳、习拳、弄拳”。甚至将流传于世的拳种也命名为“××拳”,如“太极拳”、“少林拳”、“八极拳”、“翻子拳”、“形意拳”等等。本文所述的拳是专指手三形中之一形。
    少北武术给拳下的定义是:五指全曲为拳。分类如下:
    1、平拳:即五指弯曲攥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共同卷起扣住手心。大拇指扣住食指和中指第二骨节外侧,称为“平拳”。握拳时食、中、无名、小指第一骨节形成的平面为拳面,拇指所扣上述四指第二、三骨节的拳面为拳心,握拳时拇指和食指所形成的圆为拳眼,握拳时小指外侧为拳轮,握拳时掌背为拳背。如图1。
    2、心拳:即在平拳的基础上,中指的第二骨节突出,中指第三骨节与食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骨节对齐,状如鸡心,称“心拳”。如图2。
    3、勾爪拳:即五指弯曲,但不握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共同卷起悬于手心前,不抵手心,大拇指虚掩在食指、中指第三骨节指端称为“勾爪拳”。如图3。
    4、虎爪拳:按上述,五指弯曲且分开的状态为勾爪拳的特殊形式,称虎爪拳,如图4。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1             图2                 图3               图4

  (二)掌
   少北武术认为五指全伸为掌。具体如下:
   1、瓦拢掌(瓦垄掌):五指自然伸直紧并的状态称瓦拢掌。因形似房瓦的沟垄,所以称为“指并瓦拢(垄)掌”。掌形一般分为六个部位,从小指根到腕的边缘部位称为掌缘(为掌的主锋形),手掌与手腕连接部位称为掌根,手心部位称掌心,手背部位为称掌背,手尖部位称为掌指,拇指和食指指根连接部位称为虎口。如图5。
   2、虎猿掌(虎圆掌):五指自然伸直并分开,掌心涵空。也称“指离虎猿(圆)掌”。如图6。
   3、阳立掌与阴立掌:即指尖朝上,手掌与小臂以手腕为折点成约90°夹角,为阳立掌。如图7。反之指尖朝下为阴立掌。如图8。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5              图6               图7                 图8
   4、阳平掌与阴平掌:上述指并瓦拢掌水平伸直,手背朝上为阳平掌,手心朝下为阴平掌。
   5、正插掌与反插掌:上述指并瓦拢掌伸直,掌面与地面垂直,拇指端朝上,掌缘朝下为正插掌。反之如右手腕左转(逆时针旋转)掌缘朝上为反插掌。
   (三)滑指
   同侧手五指有曲有伸的形态为滑指。
   1、剑指:五指中食指和中指伸直,其余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弯曲,拇指扣压在无名指和小指未骨节上,如果食指和中指并拢称“喉剑指”。分开称“睛剑指”。如图9、图10。
   2、勾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回勾向小臂内侧,拇指抵在其余指尖内侧。掌指与小臂间形成约90°夹角。掌心与小臂间的夹角介于阴立掌和勾抓拳之间。如图11。
   3、滑化指:指五指指尖朝下,掌缘与小臂间形成约90°夹角。掌心与小臂的夹角介于阴立掌和勾手之间。如图12。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四)拳、掌、滑指之间的关系
    1、定义:五指全伸为掌,五指全曲为拳,有曲有伸为指。这是依据手的生理结构和手锋的攻防要求而划分的手的最基本形态,所以说“手三形”的定义是十分全面、科学的。
    2、分类:
    (1)手三形中拳的种类分拳面的平(平拳)、不平(心拳),拳心的实(平拳、心拳)、不实(勾爪拳)。所以拳的三形已达全面,代表了拳形的基本形态。
    (2)上述掌的二形(指离虎缘掌、指并瓦拢掌),三类(阳立掌、阴立掌;阳平掌、阴平掌;正插掌、反插掌)符合对立统一律,故掌之大形已达全面。
    (3)五指中有曲有伸,有并有分,有拇指与四指相扣,有分离,也是符合对立统一大法的。
    3、阴阳转化:拳、掌、滑指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如掌变拳的过程可以称为滑指,而滑指展开为掌,握紧为拳。拳、掌、滑指的形态在变化过程中有许多形,但无论怎么变都不外五指全曲、全伸或曲伸转化过程中的滑化指的基本规律。
    三、拳法解
    短拳三形根中内含手法内容。主要以锻练挂手、拦冲为主。
    1、挂手:用手掌外缘或滑指向对手手臂实施拦劈、抄压、滑粘等的防守击技形态称为挂手。挂手的用途主要有“破打、手拿、粘连”。也就是挂为手锋的前导,不可轻视。具体为:
   (1)破冲:以挂手拦对方的冲(冲指对手手锋对我的打击)。即改变对手拳锋冲向的手法。
   (2)挂拿:是抄拿、压拿的主要手法。
   (3)粘连:在被动顺接力的过程中,以掌缘粘连的手法。主观上讲掌心向上称阳挂,掌心向下称阴挂。客观上讲使对手手臂趋近其胸称为“内挂”,使对手手臂外展远离其胸称“外挂”。
    2、拦冲:拦指用手臂锋连破击对手手臂之冲。短拳三形根内含的拦只涉乃上述之“挂手”。冲指手臂针对对手首要部位的打击,本拳中所指的冲是挂手之后的手锋打击方法,养成挂后冲的良好习惯。
三形根全拳由直击主形——拦冲为主,曲防主形——双拦为辅组成。其中“拦”主环轮大形,“冲”主直折大形,即冲走直线,拦走曲线。
   (1)拦冲:即双手的一手拦(防守),另一手冲(进击),而组合的最简单击技招式。拦有6种,具体为掌指的内挂外挂,小臂的竖搪、砸搪、磕挂搪、勾搪。冲有6种,具体为拳的正冲、反冲、正臂旋冲和反臂旋冲,掌的环劈和轮劈。所以拦冲共6×6=36种。(详见《少北短打十六形》)。在三形根短拳法中共有18个拦冲式。
   (2)双拦:双手同拦,即:双手共同防守的拦挂、拦搪击技招式。双拦的对象即对手进击之锋多为单锋,防守只有一个中心防点,这时实施双拦的双臂在空间的拦防运动必须出现交叉的中心防点。全拳的双拦招式共有6个,具体是双砸双拦、双剑双拦、双掌双拦、双勾双拦(为一招两式,即一个招式,两个动作)、双搪双拦、双防双拦。
   四、术功解
  (一)、力型
   1、破冲:手掌劈挂、小臂拦搪的击开发力,属点刚发力型。
   2、手拿:改变对手发力的方向,挂滑、挂压为点刚力,挂滑后的手拿或直接的抓压拿为凝刚力。
   3、粘连:顺对手发力方向施送、拉、推、挤等力,为柔化力。
  (二)、术功
   1、拦法
   歌决如下:
   上下下压高,内外内滑强,上滑当偷击,击勾勿忘拿。
   2、拦后有冲,冲后必拦:因本拳属初始拳,只练“拦后有冲”,要落实拦与冲紧密相连,突出防中击,在演练中当重视各招式中的拦冲,双拦的快速行招。
   五、图谱解
   图解如下:(附图从图1始)
   (一)上步对拳向左观(图1、2)
    1、预备式:示习拳者自然站立(面朝南),两腿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缩背,眼睛前视。呼出浊气后吸入天地清新之气沉入丹田,意念随时应对四面八方进犯之故。如图1
    2、上步对拳: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半步(约一足距离),右脚随后靠在左脚内侧,在左脚迈出同时双手臂微曲上提,两手掌背从腰间向外掸出。在右脚靠随左脚之时,双手从腰间向外向前攥拳后收回至腰间(两拳眼相对)。上步时含胸拨背,对拳时挺胸缩背,挺胸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意念对手从左侧冲拳向我攻击。如图2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1                      图2
  (二)虚步瓦掌平立换
   3、虚步瓦掌:身体左转90°(面朝东),同时右脚震脚,脚尖指向左侧,呈左虚步(重心在右腿上),右手变为阴平掌自右腰腰眼向上向左前挂出,同时左臂自左腰间上提垂肘立于胸前。意念右手掌外缘与对手进击之手锋相砸形成挂拦,发点刚力。如图3
   4、平立换掌:右手阳平掌变为滑指向下向内滑挂悬于胸前为拦,同时左手呈阳立掌自胸前向前推出为冲,发点刚力。上述右手阴平掌挂拦,左手阳立掌推冲,为一个简单的拦冲招式。双臂发点刚力的要领要做到力始腰身,转肩带臂。意念右手防开对手手锋之后,左掌击出令对手倒退丈余或胸肺碎裂。如图4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3                         图4

   (三)左侧弓步推瓦掌
    5 、左弓推掌:左虚步之左脚向左前方跨出变左弓步,左阳立掌变滑指自前方向胸前左腋下滑挂,同时右掌变阳立掌向右前方推出,左脚、右脚与右手呈约60°角,送肩发点刚力。完成左挂右冲的招式。意念左掌回挂,右掌推出呈开弓之状似射出冷箭,令对手防不胜防。如图5
   (四)登山左穿左上钩
    6、穿掌登山:右阳立掌转阴平掌向左前方平挂出,右手转阴平掌自胸前向前经右手掌心向上穿出,后变勾手。同时右手掌再变阳立掌立于左臂根靠腋下部位。在左阴平掌向前穿出之时右膝提起(也可以用右脚向左前方发弹力而回)称右登山式。头向右转上身尽力上张。登山式为少北武术拳套路的转向标志。如图6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5                          图6
   (五)返身虚步下砸捶
    7、返身下砸:右手自左臂根部向右下后方劈挂,同时身体随向右后方转体180°。如图7
    8、虚步砸捶:右脚落至右后方,左脚落在右脚前方呈左虚步,右手向后下方劈挂不停,继续向后向上向前向下轮劈。同时左手从上向前向下砸或劈挂至右臂肘下方时停住,用手背支住下轮的右手臂。上述为一双砸双拦招式。下砸发点刚力。意念对手在我的后方用手锋偷袭进攻,我用右手下挂对手之手臂,并拿住对方手臂向下向后方拉动,使之后头暴露,随后左、右开攻砸向对方的后脑海。如图8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图7                           图8

   (六)弓步瓦掌阴立随
    9、弓步推掌: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呈弓步状,同时右手上举,拳变阴平掌左挂,再变拳(过程为滑化指),回放至胸前,左手随后顺上举之右臂外侧向前速出击呈阴立掌状。为拦冲的上滑偷击招式,发点刚力。意念右拦手遮住对手双眼,左手出其不意劈击对方头部、取其双眼或劈开敌头颅。如图9
   (七)转身登山双剑手
    10、登山剑手:重心移至后右腿,向右转体180°,右脚尖转向右后方,左膝随身体自左向右提起呈左登山式,在转体同时,右手臂自胸前向后向下轮到下方后,变剑指再指向左上。左手变剑指自上向下为双剑双拦式,意念右手指上天、左手指入地。如图10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八)左下仆步剑指追
    11、仆步剑指:重心落在左腿上,呈右仆步,左肘上提,小臂向右侧弯曲,指尖向右下方,同时右臂伸直,剑指指向右下方,为剑指拦冲式。意念右手指如针穿透对手后入地三分。如图11
   (九)回转剑指步虚推
    12、回转剑指:上身左转稍向上挺,右腿速并到左腿内侧,足尖点地或悬空,呈蹲聚式(双腿均弯,重心落在左腿上)。上身左转时左手指自下向上在胸前上指,同时右手剑指自身后沿右腿外侧自下向前向上托起。如图12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13、剑指虚推:右腿从左腿内侧迅速再次回落,呈左仆步(重心落在右腿上),同时右手剑指变挂手回拉至胸前,肘顶右上方,在右手回拉的同时左手剑指自上指向左下方。意念左右拉弓,剑指放箭。如图13
   (十)登山回视双挂掌
14、登山挂掌:重心左移至左腿,全身直立,右膝提起。同时左手掌心朝上阴平掌上托,右手掌心朝下(阳平掌)下按。发凝刚力,意念托天拄地。如图14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十一)右转攀登勾拳扬
   15、右挂拦手,身体右转约90°,右腿向身后撤出一步,呈右弓步(面朝西,手锋发力向北),同时左手向右上方挂出,右手在左手下方紧随左手向右上方托出,形成向上方的双拦手。如图15
   16、右转双勾:身体稍向左倾,挂拦的双手速在拦碰后旋转手腕变勾手由右上方向逆时针划一圆弧,向身后扬出,双掌拦后转右双勾双拦,发点刚力。以身体从右向左向右摆动而助力。意念双拦手为碰后双勾手的抖弹发力,能令对手骨透心碎。如图16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十二)左步弓登再回旋
    17、左挂拦手,左脚向后方(与上式方向相反)撤出一步,呈左弓步,右脚随后靠在左脚内侧(面朝西,手锋发力向南)。同时右手掌缘向左横向挂拦,左手手心朝上(除拇指外四指朝上而立),在右手下方向左侧横向挂
拦。如图17
      图16附
    18、左转双勾:身本稍向右倾,挂拦双手右上左下速在拦碰后旋转手腕,双手腕变勾手由左上方顺时针划一圆弧向身后扬出。为左双勾双拦手。发力和意念同上。如图18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十三)虚步滑指连环手
    19、右转拦冲:右脚向右侧(北方)迈出呈右弓步,同时右手由勾拳变阳平掌。自左向右挥至右前方(自南向北)时突然变滑指下挂(也称下压)后攥拳收立至胸前,右勾手同时变阳立掌随身体自南向北击出。为转体拦冲(转掌拦压)。如图19
    20、左虚拦冲:向左后转体180°(面朝南),呈左虚步,左手由阳立掌变滑指(或阴立掌)放在胸前,随身体向左侧滑挂。同时右手变阳立掌自胸向前击出。为左侧位拦冲(左转掌拦压)。如图20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21、右虚拦冲:向右后转体180°(向北)呈右虚步,右手由阳立掌变滑指(或阴立掌)放在胸前随身体向右侧滑挂,同时左手变阳立掌自胸前击出。为右侧位拦冲(右转掌拦压)。滑挂为顺接力,阳立掌击为点刚击开力。如图21
   (十四)马步心拳两边分
    22、左转下插:身体向左转体180°(朝南),左手自然置于右肩前,右手向左前下方穿出,为双臂下插式。如图22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23、双臂开拦:左、右手臂互相交叉后立即向上向两边分开(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为双臂外开拦式。如图23
    24、双手下挂:两手同时变阴立掌下挂,或双手变平拳、两小臂内夹,同时右脚并到左脚内侧,双手下挂和右脚下震同时发点刚力,为双臂下拦式。如图24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25、双臂侧冲:右脚向右侧(向西)横向跨出呈中马步状,同时两手变心拳向两边击出,双臂侧冲后拳头朝上,全式为双臂上拦转下拦后心拳侧冲。如图25
   (十五)左转弓步右推掌
    26、左拦右推:身体左转,马步变左弓步(面朝东),左手由心拳变阴立掌或滑指由左侧经胸前回挂,同时右手心拳变阳立掌自右向左(自西向东)击出。左手滑挂,右手掌击为一次拦冲。左手为柔化接力,右手为点刚击力。如图26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十六)左上右下击腿捶
    27、左击腿捶:身形不动,右手阳立掌变阴立掌或滑指回挂至胸前,同时左手平拳向前击出,同时右腿向前踢出,左手臂前击至极限时与右脚一齐(初学者可以练习左手掌拍击右脚面)。右手回挂为柔化接力,左手、右腿发点刚力。意念上下齐开,上捶下踢可击穿对手或有效阻击对手于身前,以备连续打击。
   (十七)复转原式右推掌
    28、右推掌式:右推方向不变,右腿回原地恢复左弓步,同时左拳变阴立掌或滑指回挂至胸前,同时右手变阳立掌击出。如图27
   (十八)右转弓步右挂推
    29、左推掌式:身体向右后转体180°(向西),变右弓步。同时右手由阳立掌变阴立掌或滑指随身体自左向右滑挂。同时左手由阴立掌变阳立掌向前方击出。右手为柔化接力,左手为点刚击力。如图28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十九)右上左下击拳腿
    30、右击腿捶:身形不变,左手阳立掌变阴立掌或滑回挂至胸前,同时右手平拳向前击出,同时起左腿向前踢出。左手回挂为柔化接力,右手、左腿发点刚力。(意念同图16)。如图29
   (二十)再复原式左推掌
    31、左推掌式:方向不变,左腿回原地,恢复右弓步,同时右拳变阴立掌或滑指回挂至胸前,同时左手变阳立掌击出。如图30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二十一)左起登山右勾手
    32、左登山式:以右腿为重心,身体直立,左膝提起为右登山步,同时左掌收至右腋下,右掌变勾手自右斜上方向下勾击,发点刚力。意念勾手如鹰嘴啄食。如图31
   (二十二)环轮劈掌转身形
    33、转身劈掌:左后转体180°(面东),左掌变阴立掌向后下方劈下。如图32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二十三)虚步左掌似打虎
    34、打虎式:左足落地后身体继续左转270°(面西),随左足落地右足迈向左足前方(面东),落地时左转踝,足尖向西,左足尖随转向西,呈左虚步(或右靠行马步)。同时左手变平拳下砸至膝盖处,右手变平拳上举呈待下砸半状态,或成阴平掌托天式,为双搪拦冲式,发凝刚力。意念骑在虎背上,左手抓住(或按住)虎头,右拳高举砸向虎头。如图33
   (二十四)返身仆步把掌插
    35、返身双防:身体挺直(面朝东),抬起右足,同时右拳变阴立掌或滑指自上向右大腿外侧勾挂,掌心向前,左拳变指离虎圆掌置于右耳根部,为双防双拦式。如图34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36、左仆穿掌:身体右转180°(面朝南),右小腿右转落地时足尖向南,在右足落地前左足即从空中随身体旋转向东踩下,落地后形成左仆步,同时左掌从右掌心穿出,右肘向右上方提起,发凝刚力。意念手臂的旋转力将对手拧成花后左掌将其穿透或右手拿住对方后返身左手下压。为下拿拦冲(冲中拿)。如图35
   (二十五)倒转仆步换掌搓
    37、右摆托拿:身体右转180°,左脚靠在或悬于右脚内侧(南侧),同时左手阳平掌变阴平掌自左下向右前上托起,右手掌心向下自然放在左肩前。如图36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38、右仆穿掌:左腿退回一步落地呈右仆步,左手掌顺时针翻卷变为阳平掌,与仆步落地同时右手掌背从左手掌背上穿出,左肘向左上方提起,发凝刚力,意念同上。为摆拿拦冲(冲中拿式)。如图37
   (二十六)拳掌滑指三形终
    39、40、全阳把收式: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并到右腿内侧,身体直立,同时双手向前上方斜举(摆出)。左、右均为阳平掌(掌背朝上为“全阳把”)或阴平掌(手心朝上为“全阴把”)。一手阳平掌、一手阴平掌(一手手心朝下,另一手手心朝上为“阴阳合把”)。上举之双手指背自胸前放下沿腰部两侧向后向外向前握拳收至腰间,为收式。
    按上述阴、阳掌形可分为“全阳把”收式,“全阴把”收式,“阴阳合把”收式。一般演练主刚拳法多采用阳把收式,主柔拳法演练多采用阴把收式,刚柔相济的拳法演练多采用阴阳把收式。三形根短拳练法主刚,应采用全阳把收式。如图38、图39

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少北短拳三形根----韩振博

拳谱:
上步对拳向左观,虚步瓦掌平立换,左侧弓步推瓦掌,登山左穿左上钩,返身虚步下砸捶,弓步瓦掌阴立随,转身登山双剑手,左下扑步剑指追;回转剑指步虚推,登山回视双挂掌,右转攀登勾拳扬,左步弓登再回旋,虚步滑指连环手,马步心拳两边分,左转弓步右推掌,左上右下击腿捶,复转原式右推掌,右转弓步左挂推,右上左下击拳腿,再复原式左掌推,左起登山右钩手,环轮劈掌转身形,虚步左掌似打虎,返身虚步把掌插,倒转弓步换掌搓,拳掌滑指三形终,相随挂手短拳成。(演练:廉景明)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