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 陈撄宁先生手稿《学仙必成》(六)

 翁氏奇门易道 2012-03-09
问:阳神与阴神之分别何在?  
   答:各家道书上皆言,阳神可以现形与大众看,能言语,能动作。阴神止有灵感,而无形质,虽能见人,而不能为人所见。道本无相,仙贵有形,故修炼家以阳神为足贵。  

   附:抄给洪太庵信中之一段  

   读“呼吸与丹田重心之间的关系”一篇理论,亦颇为扼要,凡是修养家都有应该注意到此。然吾人性命根源,尚别有所在,不仅此也。  

   儒家所谓“道”,是抽象的名词,不能实指在身中某处(原文引《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句,谓此说与丹田重心有关)。仙家所谓“丹”,乃最精微的物质凝结而成。虽不离乎丹田,但中年以后之人,做修养功夫,徒然保持重心,未必就能结丹。必须将已经丧失之物质与精神添补进去,使之凝结不散,方有成就。惟禅家所定,确是与重心有密切之关系(此指小乘四禅而言,不是如来禅,祖师禅)。

   愚最近研究生命根源,即是脑髓中所储蓄之放射力,与神经上所运用之摄取力,二力分工合作,遂成为吾人之生命力。先能放射,而后能摄取。若放射力一日枯竭,则摄取力亦同归于尽矣。譬如人家有许多钱财,藏在库里,按时搬出若干,放在外面备用,此即所谓放射力也。况有钱财在手边,即可购买各种日用必需之物,并且可以修理屋宇,装饰门庭,此即所谓摄取力也。但钱财虽多,经过数十年之消费,总有穷尽。等到钱财用完,购买力亦同时消灭,于是门庭衰败,屋宇摧残矣。  

   放射作用,由内而外;摄取作用,由外而内。放射是精神一方面事,摄取是物质一方面事。细的叫做精神,精的叫做物质。其实非妄,凡眼耳鼻舌身意之活动,五脏六腑之功能,有放射力于中主持。无放射力即无摄取力;无摄取力,即无生命力。虽有饮食、空气并各种补药,亦不能一日活矣。若要长生续命,须要做一个极高妙的功夫,添补脑髓之放射力,方有把握。

   寻常安定重心之静功,只节制身中之放射力,使其慢慢放射,少少放射,而不能添补已经放射数十年快要放尽之原动力。寻常导引、吐纳之动功,只能帮助身中之摄取力。譬如拿钱到外面购买各种日用必需物品,雇舟车搬运到家中。一朝老本钱用完,无力购买时,外面物品虽多,不能为我所有。仅用舟车,徒劳往返,何济于事?岂非犯了丹经上所谓“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之弊耶?故普通人却病延龄,君子学说已足以应付,可不必深求。若为自己修养起见,似宜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愚五十年来,于命功上研究所得,当以此为最上乘。国内学道人士,限于程度,无可与言者,今日第一次为君言之。以上的学说,乃宁于以往五十八年中,所共阅读的一万几千卷书籍(如道藏、佛藏、丹经、子书、医书、科学、哲学、笔记、小说、杂志等)融会贯通,并亲身实验,又同时参考国内外许多学道者之经过事实,而后下的一个结论。凡讲命功,无有高于此者。再高即越出命功范围,完全偏于心性方面,不能达到长生之目的,止可成佛成道、入灭归空而已。若低于此亦不能达到长生之目的,只可以却病健康,终其天年而已。  

   脑髓中所储蓄之放射力,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丹经上所谓先天气。虽也是物质,但非科学家所指定之物质;虽似乎精神,又不是哲学家所表示的心灵。这个东西,介于心灵和物质的中间,两方面都能够联络。仅有心灵而无物质,不成为肉体之人;仅有肉体而无心灵,亦不能成为完人。必得心灵与肉体合作,方能维持吾人有思想有意识之生命。  

   尚有最宝贵的经验数十条,未能一一笔录。俟有机会,再谋补充。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十月三十日 撄宁自记  

   附录:去病延龄方便法  

   不是专门修炼,而仅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者,可用此法,保能如愿。  
   早晨天微明即起,静坐两点钟。然后洗脸,吃饭做事。夜间亥时下四刻、子时上四刻,静坐两点钟,然后再睡下。每日早晚,共计静坐四小时已足,不必增加钟点。只要有恒心,日日如此,勿使间断,并无妨于做事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