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律浅说

 婉林 2012-03-18

诗 律 浅 说

2012-03-18

 
摘自网上论坛 bO&7-Z~:=  
P) uDLFp]  
【近体、古体】 2CzaL,je[  
1Jj Y!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 P<Zh XN'  
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f}L*uw  
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Raw)9tUt  
也称为古体。 +z9gbcx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Q43|U4a  
$-&BB(-{E&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sRngXCXk?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 wP57Pf0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9m-)Xdoy  
1&/FG(*/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NWd<+-pC6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kvh&d|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 -!)xQvagD.  
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 Z|Ep1W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zvvP81$W  
jt@SZI`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O{duJU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Eb2k!T  
!;Jmg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KIeT!kmDl  
~w</!s  
IG?'zppjd6  
【用韵】 vfB2XVc  
]hud4i~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f1PN |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1G7b%yPA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kGkA:g: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7DKz;o  
:y2p@#l#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 |xoF49  
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 z^nvMTC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TAp+b  
zNSu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S%x wJKM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Q/I)V2a1i  
QHBtWQgS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E^hHH?w+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73-ywn]  
*FR$vLGn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 2eQdQwX  
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q\_&@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XH7xT@  
qJR!$?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 i;PL\Er:tX  
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 " &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n uQM^2  
f!t69nd%L  
楸树馨香倚钓矶, H/~?@CE(YC  
斩新花蕊未应飞。 Wx)K* 9  
不如醉里风吹尽, k /EDc533d  
可忍醒时雨打稀。 oh#N 0 0X  
R@T6U:1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Ja^ 5?Ar|  
`BZ&~vJ_  
    又如第二首: _q>SE1j+W=  
Vs 0 SXj  
门外鸬鹚去不来, nw'-`*'rj  
沙头忽见眼相猜。 \Mx JH[  
自今以后知人意, U Lmg$T&  
一日须来一百回。  h=RD O  
}3/~x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w~Xa( uu  
q{4|Kpx@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JSMPyj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cHvF*A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5tg4%l  
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m24v@?*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q?$p9  
.{rbw9  
酒渴爱江清, o$bUY7_  
余甘漱晚汀。 KjR4=9MD  
软沙倚坐稳, Etnb3<^[t  
冷石醉眠醒。 xl!K;Y2<  
野膳随行帐, /#q")4Mf  
华音发从伶。 d?Y-;-|8Qh  
数杯君不见, # 3.)H9  
都已遣沈冥。 |_pl;&;:  
IKm&xzV-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W%8+t)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U )Zt-og  
{rGYRn,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 IRB& j%LA  
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p?Sl}A@`  
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t"YIq/08  
{[3YJkrM  
iSd?N}2,I  
【四声】 rt.[,m  
GVObz?Z]SB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 %|?1B$s0  
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nVTM3Cz  
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 )k%M.{&bji  
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 U5U.f%  
q!2<=:f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 W?PWJkIw  
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Jtl;Q  
清楚什么是入声。 $ 'u \B  
pX]21&F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 NEg>lIu<~  
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 H /%}R  
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 &?}1AQAYg  
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 q (1r<2  
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 #XL`S  
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Iyt[s  
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aZxO/b^j  
N4+g("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 1O9$W?)Q  
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 VB's  
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 [^Q&suy  
楚,分别读做ik,it,ip)。  "YD.=s  
@Z"?^2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 @%%bRY  
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 c-|kv[\a  
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 OU6^+Ta  
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rF'<r~Lw  
BZ}`4W'  
一画:一 QWQ!Ak  
二画:七八十 6g8M7<og9R  
三画:兀孑勺习夕 v/ eB,p  
四画:仆曰什及 jB`7T^bU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h k/+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V!H#U*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Xn6)qz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t9B/()i  
九画:觉(觉悟)急罚 pAMo XJ`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Ak:8&$O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a[&#Uv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9x4wk*z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8 H,_vf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ie!VW@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h>OW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PnI)n=(\  
十七画:擢蟋檄 PkjT&e)  
十九画:蹶 bb*c+XN0  
二十画:籍黩嚼 ZDW,7b% U  
Ml'bZLwq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 aeLBaS  
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 (MZ A  
“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 f S(^["*G  
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 u!hqq^1  
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 GjG{qR  
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 T^rz!k{  
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 ]|H]9mys98  
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hE7r-}]  
E|KLK4 ]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 dY/|/eOt<K  
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 gvow\9{|C  
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如《宿府》: t't^E,E .@  
$}^Rsv(  
清秋幕府井梧寒, {s9y@c*15.  
独宿江城腊炬残。 ; |E! |w  
永夜角声悲自语, p{\qSPK  
中天月色好谁看。 n_e}>1_  
风尘荏苒音书绝, 5$ (b3]  
关塞萧条行路难。 @g@ fL%  
已忍伶俜十年事, 4GmSG,]  
强移栖息一枝安。 t-?KKU8  
'@3a,pl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 yg-L^`t+B5  
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X#f+m) S  
B.CH9M  
    又如《夜宴左氏庄》: { ="Su{i}}  
dA_V:HP  
风林纤月落, I8pv:>EhC  
衣露净琴张。 $Hl+iF4j<  
暗水流花径, i_jax)m%  
春星带草堂。 qCxD{-9x{  
检书烧烛短, ci{9ODN  
看剑引杯长。 buxI-wv  
诗罢闻吴咏, E<98ahZ?l  
扁舟意不忘。 5* o\z&*L  
FJwZo}<6E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 K@$L~G  
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6|"!sW`%N  
BC$;b>IUA  
    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 &Curvc1fm  
仄两读)的还有: x(/@Pt2B  
9qu24zz$P  
    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 zb~MF_&gE  
受)售叟任(承担)妊 gw&#X~em  
9,EaN{GM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GXfy9x7U  
mB|mt+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 +^&v5[$R  
时都读成去声。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E][{RTs  
lwQne8/  
无家对寒食, r)#"$Sm  
有泪如金波。 8$<AxNR  
斫却月中桂, j_a~)o-p  
清光应更多。 %d[xr h  
仳离放红蕊, R$;&O. 5M  
想像颦青蛾。 @<TfA>*VJ  
牛女漫愁思, Rn~Xu)@e  
秋期犹渡河。  `7qp\vYL  
,nChwEn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FvNSu"O~K1  
`Ig2f$}  
L|1zHDxQ  
【律句】 cD`O+WA2K  
hC, -9c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 +l?ro[#6&.  
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 :6k DUFj}  
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 n `T[eb~  
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 //5_E7Ehu$  
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Y7V&zF{  
2l(j 4~g  
平平仄仄平 >.wd)  
U>-#('  
仄仄平平仄 9PGR#!!F$  
5m7Ax] \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 ftU5 A@(T  
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MirBJL  
t{s*3k/  
平平平仄仄 [5eT|uy  
仄仄仄平平 {BCj VmY  
h5JwB<8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Ahbu >LPk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_%TeTNY#  
GXlg%  
仄仄平平仄仄平 to|9)\  
平平仄仄平平仄 N_Ld,J%g  
仄仄平平平仄仄 _";pk  _  
平平仄仄仄平平 "}+/ 0$F  
^|{fB,B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A":b_!sW  
X@q1;J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 z ;Nk& <?  
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 Byj~\QMD|  
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ld?.o/  
U?j>28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 +M&S  
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 :=eUNH  
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 bu&y w~  
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 O9)}:++T  
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 J}\]<aC  
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 M F: Eu  
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 wu&7#![,  
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VVl-cU  
^(vd8&71  
JHH&@Cn  
【粘对】 ):ZumG#o  
s2=X>,kz?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D~&e.y/gHN  
}*R6p?L5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hO@3-SRa,k  
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 o|q#A3%?  
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_^=OOn  
n5>N9lc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Uk\U*\.  
MV \zwH  
仄仄平平仄 4HE4e  
wwn}enEz,x  
下句就是: e*s{/a?,  
*$D-6}Oay  
平平仄仄平 J[wXG6M  
epyfgg MT  
同理,如果上句是: Q2?qvNZ  
oD\+ 5[x  
平平平仄仄 K^ \9R  
UI;{3Bn  
下句就是: --kK<9J7  
e,8-P-h~T  
仄仄仄平平 2_X0Og8s[  
!&[4T#c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8F1!9W7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 9G~P)Z!0  
与此相似。 &=bI3-  
G2D<LRWt4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 2l?J9c}Wo  
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 +$5^+C\6A  
外两种: -S @:  
}q9f,mz  
平起: ;rgsPVbVf  
平平仄仄平 :cTi$n  
仄仄仄平平 p<4':s;*  
WM26-nR  
仄起: 9+;[X  
仄仄仄平平 l<0V0R(  
平平仄仄平 X6RM2  
jLTs1`I/F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 J++D\x#@  
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G3P3y: [  
EX_& wep@1  
仄仄平平仄 Dg`W{oj  
平平仄仄平 Jp- hFD  
i ^#R iCeo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 b11C3TyQT  
收尾,就成了: VMp6s%m  
bGZy0.  
平平平仄仄 * 7CI q  
仄仄仄平平 Go4l#6  
Z_%>yqDC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 lI9 3{!+>  
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Ne%X:h  
E%TvGe;#  
仄仄平平仄 j.o)!S A  
平平仄仄平 2bqwnRT}  
仄仄平平仄 3jeR;N]x  
平平仄仄平 J{H475GqiT  
;RXv%ML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 AK[c!mzx  
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 /Mv'fich(  
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gN*8 zui  
"xWC49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Z=#!FZ{  
LTxOq|/Cq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il: ""x7^y  
/SyiJCx0  
仄仄平平仄  d%WFgf}  
平平仄仄平(韵)  A/9 wr  
平平平仄仄  Xh ?{%?2  
仄仄仄平平(韵) Ba"Z^(:  
\eN}V  
二、仄起首句押韵: Q~jUZ-qN  
{L#Pdj{  
仄仄仄平平(韵) Q WOd&=:  
平平仄仄平(韵) Ax&+UxQ0|  
平平平仄仄 IyMKV$"  
仄仄仄平平(韵) ;#AV~Y- s  
q?`bu:yS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L;/I[-  
?>2k>~xlQ  
平平平仄仄 `Dj-(~x  
仄仄仄平平(韵) Q~nc:eWD  
仄仄平平仄 leiP/D6s  
平平仄仄平(韵) J@52<.>6  
O0e6I&u :  
四、平起首句押韵: XSXS;Fh)  
m+zzhv1  
平平仄仄平(韵) ~qs 97'  
仄仄仄平平(韵) :dK/}S0  
仄仄平平仄 p"w"/[8  
平平仄仄平(韵) 7&E3d P  
2}K7(y!?u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 Dr&2q X!  
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I`+  
Tm qtj  
仄仄仄平平(韵) *zJ}=%)f  
平平仄仄平(韵) I!~5.  
平平平仄仄 }/Pz1,/  
仄仄仄平平(韵) m!V ?xGKJ  
仄仄平平仄 ,!Gw40t  
平平仄仄平(韵) 8A#qbBD  
平平平仄仄 g?qm >X  
仄仄仄平平(韵) {%*,KB>b  
L TzD\C'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8HDYA$L  
1:(qoA: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m r&nB  
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 A\X?Aq-^'  
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 nep0<&"  
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 Dk[m)]w\  
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 TCWy^8LA  
怀古迹》的第二首: @i U@JE`C  
pUi|&F K">  
摇落深知宋玉悲, *mwHuGbZed  
风流儒雅亦吾师。 a\;Vly;  
怅望千秋一洒泪, {}RE;5n\['  
萧条异代不同时。 2:3-mWE  
江山故宅空文藻, [$:M/5y9  
云雨荒台岂梦思。 2O;Lw@W  
最是楚宫俱泯灭, R9bsl.e  
舟人指点到今疑。 B8_)I.  
#e)A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 IdTa tE|^  
时疏忽。 0se0AcrW  
DD5 S R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 "pUqYMB2i  
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Lxz!>JO>  
G4O $gg  
将军胆气雄, ^K[WFiN}  
臂悬两角弓。 ye?4^@u u  
缠结青骢马, wMc/O g  
出入锦城中。 $r>$ u  
时危未授钺, $U . >]i  
势屈难为功。 <7  
宾客满堂上, kD"BsL*6!  
何人高义同。 `eZ +Pf".  
B8=r^!jEL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 GTYCNi66  
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0 $Ygt0d  
"Sx}7?8AB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 A8|DB@ Bi  
帝》: 1VXyn\  
*;N6S~_'Y  
白帝城中云出门, m%$GiNs}  
白帝城下雨翻盆。 :6h$1 +6  
高江急峡雷霆斗, &Hl*Eg f  
古木苍藤日月昏。 fS@V`"O6  
戎马不如归马逸, . W7Z pV  
千家今有百家存。 8?yRa{'"  
哀哀寡妇诛求尽, U-]Rm}X\M  
恸哭秋原何处村? W~W `fm  
bY@ S[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 &7 0o4~Fr  
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 /7`fg0A  
律了。
MJyz0.9c  
3QZ~t#,7ij  
isF jJPe  
【孤平和三平调】 AiDV4lHr  
 0m&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M~!DQ1u  
U%PII>s'#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VX'cFqrK3  
q@@C|oqEX  
平平仄仄平 . a@>1XO  
bMCy=5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G.F'  
就成了: MJ% gF=$X  
x$gVEh*k  
仄平仄仄平 vR*TW   
.ou#BWav/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 *z3wm-z1&  
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 ajJ+Jn\  
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OZCbMeB{+J  
ohW qp2~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TnE+>j  
J|gRG0O9Ya  
仄平平仄平 P_y8[Y]?  
N5%Cwl6i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 M#'j7EMu  
愁十二首》其三: x[m&ILr  
49Y_ze6L}  
万国尚戎马, loR,f&80=O  
故园今若何? Ug~ ]!L  
昔归相识少, 2 g`<*u*  
早已战场多。 gq`S`  
V!XT=Ou?6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 7#G8qh<  
用平声“今”了。 a%igc^GS2  
#l<un<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 -w3KBlo  
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 NAnccB D!{  
九首》其一: m&&Y=2  
grWmF3c#  
眼见客愁愁不醒, 9=FqI50{  
无赖春色到江亭。 Kb icP<  
即遣花开深造次, KO''B or  
便教莺语太丁宁。 uNoP8U%*  
552U~t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 $(A LxC  
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5+yT{,(5  
4n 9c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 Mb +  
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 M%S.Z4D (0  
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gQA|NHwV  
nbf w7u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PS\n0  
Qi?xx')  
仄仄仄平平 {%PgR){qR  
IJzPWs5W: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 miv)R  
平声字,成了: '|~L9t  
p*l]I *x'<  
仄仄平平平 _4lhwKYU  
CgxGvM4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 fJ8Q\lb<_  
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SGK=WLGM8  
ZBcT@hxm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 8*\PWl  
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XI8rU)q  
AC& }8w[>u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P{tH4V23T  
L,PD4H"8  
[L4s.l_#  
【拗救】 klON6<w  
n k@e#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 2C@s-`b   
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 <-avC/M$d  
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 8/oO}SLF  
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 W:V:Ej7 h  
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 4,.B#: 8  
起来就叫拗救。 *~H\#N|x  
yWkg4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 fRT4,;  
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 y/d/#}\:  
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 )*tV  
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GR ^d/  
{=)g?!zC  
凉风起天末, ,Q>Rt V  
君子意如何。 $T%~t@Cv1  
鸿雁几时到, {6,  l#z  
江湖秋水多。 wx2 EMr   
文章憎命达, h:qt?$]J  
魑魅喜人过。 ']]5xH*U  
应共冤魂语, $wq[W,'#L  
投诗赠汨罗。  o:x,zfW  
P g{/tM Y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 a"6AZT"8  
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 Rx\.x? &  
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 0[SJ7k19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y8k*{1MuO  
+&j&es  
    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hnf7Q l}  
@s[Vtw%f  
好雨知时节, ,k=1 '7d  
当春乃发生。 8;vpa*  
随风潜入夜, S="teH[  
润物细无声。 7=e!k-G  
野径云俱黑, iJH;OV;P  
江船火独明。 YN<:k Wu  
晓看红湿处, U! xOJ  
花重锦官城。 <ic%c/mN  
I<v:x Tor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 ;uK">L[u'  
救。 O,>`#?  
'i5V6yB  
    又如《阁夜》: N9s ,..  
3$E\B=7/U  
岁暮阴阳催短景, NjL^FqA[  
天涯霜雪霁寒宵。 ejID5NqG  
五更鼓角声悲壮, 2:>|zmh_  
三峡星河影动摇。 9N?BWv }  
野哭几家闻战伐, sp VE'"^  
夷歌数处起渔樵。 S9'8rn!_  
卧龙跃马终黄土, cF-w!>o8  
人事依依漫寂寥。 k OycS  
.S{Q }S  
    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 Sjogv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lN<,<'&^.  
T{VdlgL  
    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gPXW=r  
Ul41R Ny)  
草阁柴扉星散居, 13X0LN  
浪翻江黑雨飞初。 kN99(  
山禽引子哺红果, jw^Pt~@  
溪女得钱留白鱼。 qBkI9H  
:=I@<@82W  
    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U6R"eQUTV  
)kq3q5*_  
仄仄平平仄仄平 /%fa_+,|-  
平平仄仄仄平平 wGXnS"L!  
平平仄仄平平仄 &?-LL{W{  
仄仄平平仄仄平 d_0r  
\; b)qB  
    而此诗的平仄为: 8, >YB+Hb  
P [.BK  
仄仄平平平仄平 A=v^`a03I  
仄平平仄仄平平 7,\Uk|  
平平仄仄仄平仄 2(, `9  
平仄仄平平仄平 b :Knc$  
Mbt}G|;8H7  
    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 6Q&*V7EO  
(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 IQZBH2R  
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By6%<JTn  
5 W<\J  
风急天高猿啸哀, !Cm<K*c"&E  
渚清沙白鸟飞回。 k \|[=  
无边落木萧萧下, x4PH-f-7  
不尽长江滚滚来。 > n~l\ fC  
万里悲秋常作客, FBjIft5e  
百年多病独登台。 B%v2)+?@  
艰难苦恨繁霜鬓, qsB,yckml  
潦倒新停浊酒杯。  'L*nC T;  
idwiM|.iU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 )`RF2Y-A7  
“猿”就未救。 E^.y$d~dS  
esH>NH_  
    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 5Sd+Cc  
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  {g?$u  
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 :\x)`lu  
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 '>AOJ aA  
白》: Kw~O"L8  
$m`?x5rL8  
凉风起天末, -W(O~AK  
君子意如何。 .P\wE";  
鸿雁几时到, ANEW^\  
江湖秋水多。 nwh7DU i  
文章憎命达, dzMlfJp  
魑魅喜人过。 Bk&ry)`gD  
应共冤魂语, 4y&%YLMpl  
投诗赠汨罗。  K1Ms  
59:Xu%Hp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 /t`s.!k  
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 JQQP!]%}  
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 V|3}~(5=  
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H%`Ja('"p  
:@zz5MB5@  
支离东北风尘际, ohqi4Y!j/~  
漂泊西南天地间。 lAU`7uE  
三峡楼台淹日月, !L4Vz7 C  
五溪衣服共云山。 H^{Eh  
羯胡事主终无赖, #?8dInu>  
词客衰时且未还。 &GF@9BXI3  
庾信平生最萧瑟, R{"Kh2q_  
暮年诗赋动江关。 WPT0=Hqp7  
^6R?UG;6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tB4dkWt.}  
y/57 >.3  
摇落深知宋玉悲, 8."B  
风流儒雅亦吾师。 d>[=]  
怅望千秋一洒泪, wp7<0PP  
萧条异代不同时。 &`+tWL6L  
江山故宅空文藻, 8i:E$7etH  
云雨荒台岂梦思。 6U|An*  
最是楚宫俱泯灭, m,YBk<Bx  
舟人指点到今疑。 BZHba8c(  
/BEE.`6yI5  
    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DJ)Q,l*|N9  
8NCu;s  
群山万壑赴荆门, VZhtx)  
生长明妃尚有村。 L\;n[,.  
一去紫台连朔漠, j{QzD^t  
独留青冢向黄昏。 5dwC~vn}c  
画图省识春风面, <5).(MTa  
环佩空归月夜魂。 O7DaVlln  
千载琵琶作胡语, ~)ut"4  
分明怨恨曲中论。 BF)!VnJ  
pE&'Xr#P>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_=Y?' gHH  
AN)exU ?  
蜀主窥吴幸三峡, e'nhP  
崩年亦在永安宫。 ULT,>S6r  
翠华想像空山里, 7bk=D~/nSg  
玉殿虚无野寺中。 :X+!W_xR  
古庙杉松巢水鹤, 4eD>DW  
岁时伏腊走村翁。 W=-:<3XL  
武侯祠屋常邻近, pc+'/~  
一体君臣祭祀同。 1iLrKA  
:<QmG3F  
    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Al}D~6MD  
DH IC:6EY  
诸葛大名垂宇宙, =PM6:3aKh  
宗臣遗像肃清高。 ,#V }qSKUS  
三分割据纡筹策, BmhIKXE{*  
万古云霄一羽毛。 c9/&A  
伯仲之间见伊吕, 9YQYg@+R  
指挥若定失萧曹。 a[ Y\5Ojm  
福移汉祚终难复, qmy3pnL  
志决身歼军务劳。 3'jH,17lWV  
v$d^>+Y#  
    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 Ne b")  
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 nhImO@Q:  
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kQJ6U  
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 'UFPQ  
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 Fi8#r)G.  
是平声,不能不论。 `:*O8h~i^8  
YZ(tjIgQ  
EC8Fapy  
【对仗】 {8e4TD9E0  
T`W37fz0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 c2~oPUj  
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 u"5 hlccH  
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u;Rm/.  
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J`'wprSBb  
iPK:gK3Q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 8;<3Tyjzu  
L IN$Y  
细草微风岸, f\X7h6k8{  
危樯独夜舟。 <7*d2  
星垂平野阔, .`~=1 H\R"  
月涌大江流。 XF i!=|F  
名岂文章著, d Z P;f^^  
官应老病休。 z|v/h UrD  
飘飘何所似? d 6=Z=4w  
天地一沙鸥。  /c!@ H(^)  
Ocf:73t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 ppR; v  
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 O`TM}  
同的句式。 fK10{>E1  
-:|t^RM;FT  
    又如《月夜忆舍弟》: fDrjR6xV  
eD)@:K  
戍鼓断人行, CH] +S>$  
秋边一雁声。 @2/ xu  
露从今夜白, LDY k\[81  
月是故乡明。 DpvMY94Qh  
有弟皆分散, (3QG  
无家问死生。 ?vg|;Q  
寄书长不避, Ak+MR EG  
况乃未休兵。 NflRNu:-  
+OfHa\Nz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 W3]?>sLE*  
一词拆散。 e6 a]XO^  
v 0D@`C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U IHe^?R  
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 }q=uI`  
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0jMS!"k   
68nBc~iAm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 Fg^Z g\X3  
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 p(pL"  
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 f1 Zj:3e  
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 Ae^ Idz  
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hDD]Kc;G^1  
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 R[f@g;h  
”,“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 (i>bGmiN  
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cp L'  
CNrK]+>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 2M*84oh8P  
JXk<t5@D  
西山白雪三城戍, 7|^5E*8/  
南浦清江万里桥。 DRmN+2I  
海内风尘诸弟隔, 1D2Yued  
天涯涕泪一身遥。  9t_N 9@  
唯将迟暮供多病, s#%P9A  
未有涓埃答圣朝。 t[HA86X  
跨马出郊时极目, /=~o|-n8@  
不堪人事日萧条。 Qcs >BOV~  
5<mGG;F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 &v.Nj9{zi  
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 95b65f  
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be+tAp`  
g: ,*Y^T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WzdE XcY  
#*x8)6Ct  
州图领同谷, iw0|A  
驿道出流沙。 -| YDKcL  
降虏兼千帐, Bxs0m]  
居人有万家。 0mYKzJi  
马骄珠汗落, I'a&n}j x  
胡舞白蹄斜。 b,o@ m  
年少临洮子, RZ GD5`n  
西来亦自夸。 kbKGGn4u  
J>%uak<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y-k]Tr  
 jgd^{!  
悲愁回白首, K f}h{X  
倚杖背孤城。 }S}9Pm,:  
江敛洲渚出, +RN|ZG&  
天虚风物清。 BY!M(X jrZ  
沧溟恨衰谢, NI33lp$V  
朱绂负平生。 7@l.ZECJ1  
仰羡黄昏鸟, $zYo~5M?i-  
投林羽翮轻。 v*VId l>  
{Tl|>\[P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u]L# ].;  
SC/V3f W,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很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 (Aw!K`0Y1  
《春望》: [ r;hF  
H;=++Dh  
国破山河在, 'D<84|w:1  
城春草木深。 ;JAb8dyS2  
感时花溅泪, 4E~!$Ustx  
恨别鸟惊心。 HDV$y=oHh  
烽火连三月, ;"j>k>tg  
家书抵万金。 <QZ X""  
白头搔更短, |JRaskd  
浑玉不胜簪。 ed6eC8@  
wrmbOT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 R<AT}!mkR  
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abBD   
[H&Z / .{F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V(|3?N  
B9Y*'hmI  
丞相祠堂何处寻? cc_v4d{x  
锦官城外柏森森。 0b~{l;  
映阶碧草自春色, lhRo+X#G  
隔叶黄鹂空好音。 6l|,J`G  
三顾频繁天下计, ZB@Bj>,b p  
两朝开济老臣心。 U~1jmxE  
出师未捷身先死, +M %zOX/  
长使英雄泪满襟。 j\9v1O!T  
>L{s[pLJ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 0X'2d  
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 ;4] sP^+  
“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 ^N`bA8  
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 B^C!UWN>%X  
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5o P 3 1  
Q $5U5hb  
朝回日日典春衣, 1P1"xT  
每日江头尽醉归。 FsdxLMwk1  
酒债寻常行处有, j9XRC9   
人生七十古来稀。 +_h1JE_}D  
穿花蛱蝶深深见, %/r}_V(UN  
点水蜻蜓款款飞。 !f^'-  
传语风光共流转, `NNr]__  
暂时相赏莫相违。 eJv_`#R&Of  
d l<7jM?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 ~c*$w O\  
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 6)B6c. 5o  
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 Vs0T*4C=n  
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M-8_D  
wh~g{(Xvq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 }#3'72  
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 $<[Q8V-  
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 t|ih{0  
南河北》: ;>z.wol  
r- :u*  
剑外忽传收蓟北, 6zGM[2  
初闻涕泪满衣裳。 F/ODV=J-  
却看妻子愁何在, YgN:$+g5  
漫卷诗书喜欲狂。 0L5 n<<7  
白日放歌须纵酒, #EO@<> I  
青春作伴好还乡。 `~hB-Z5dI  
即从巴峡穿巫峡, %%dQIlF  
便下襄阳向洛阳。 #Pf?.NrTn  
1zDat@<H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W8$ky[2R  
Ig sK7wn  
夔府孤城落日斜, YA:7^-Bv  
每依北斗望京华。 VJeoO)<j  
听猿实下三声泪, S{qc1qj  
奉使虚随八月查。 `}Of'i   
画省香炉违伏枕, ~q.a<B`,t  
山楼粉堞隐悲笳。 +p%!G1Yz  
请看石上藤萝月, w Bi'KS  
已映洲前芦荻花。 xE2sb*  
) H'SU_YU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 (&W&1KT  
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eYN =?  
1^x "P#u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cL]vJ`?Ih  
N5yt'.d  
风急天高猿啸哀, vG{+}o#  
渚清沙白鸟飞回。 !>,\KxnM  
无边落木萧萧下, &$1ifG   
不尽长江滚滚来。 kkyi`_ZKn  
万里悲秋常作客, *[P"2b#  
百年多病独登台。 b6mSPH@  
艰难苦恨繁霜鬓, l8XgzaW  
潦倒新停浊酒杯。 BrHw02G  
/e2CB"c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 n0ZrgTVJ  
”,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 7z_EX8^  
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 _+OnH!G0  
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 uuD|%-Ng  
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y:m ;_U,%c  
!a.|URa7  
>l0y ss)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