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教育新理念 全书简要(一至三章)

 风虎神韵114 2012-03-29
导 学 提 纲

引论——基础教育价值上的科学基础观 (详见2—7页)

1.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

从未来而不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规定基础教育的“基础”之含义,要求中小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就是对基础教育“面向未来”的最基本的界定。

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新使命。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选择、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

这里所说的“全面”,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片面”而言的,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几个方面,真正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稳固的基础。

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应通过具体活动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础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应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智能;应磨练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应使学生保持和增强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理解基础教育,我们应把那些最具迁移性、生长性,真正属于“基础”的东西作为学生的“精神养料”,而把那些非基础的东西剔除出去,保证“基础”的适度。

3.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

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为了消除现行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价值观中注重学生生命主体性发展,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工作直接面对生命主体,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的发展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些方面或部分的片面发展。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能取得成效。若离开学生本身的积极活动,教师的一切努力终将化为泡影。

4.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力争使课程内容及时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反映学生生活经验,体现时代特点,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章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详见8—11页)

1.科学占据社会的中心地位

2.高技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3.劳动者以智力型为主

4.人类活动越来越国际化

5.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成为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特征

(二)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详见11—16页)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详见16—25页)

1.教育终身化

(1)终身教育的含义

①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在正规学校结束时便告结束的,学校教育阶段只是人生在其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存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的需要。

②终身教育应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总和。

③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具有互通性。学校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不能变为多轨性,互不相通,堵住学生持续发展的出路,应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允许有条件的学生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学习,让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2)终身教育只是提供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提供某种固定的模式。目前,世界各国正纷纷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构建本国的教育体系。

2.教育民主化

(1)含义: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公民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追求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

(2)表现:

①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年限的延长。

②教育机会的均等。

③教育教学的民主化。

3.教育个性化

(1)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曾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宗旨。

(2)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教育要克服目前存在的划一性、僵化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因此,个性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个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

(3)教育个性化含义

①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②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

③学校的个性特色(包括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个性,以及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等等)。

4.教育信息化

(1)表现方式:①多媒体技术;②计算机网络;③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

④多媒体远程教学。

(2)对现行教育产生的极大影响:

①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使教学内容集约化、综合化、模块化,进一步加强了

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之更加适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②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实现由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向创设学习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的新模式转化。

③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使教学形态由传统的班组制走向个别制,形成在人机对话的的网络中学习的新个别化教学形态。

④对教师、学生角色的影响。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督促者和组织者。学生也有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相应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不再是艰苦的差事。

⑤对教育目标的影响。这种更深层面的影响,主要涉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信息道德的教育。

(3)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大大改变教师的作用,但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

5.教育国际化

(1)表现:

①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

②国际教育援助活动。

③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

④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⑤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

(2)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第二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

(一)以人为本,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详见26—29页)

1.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求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2.以人为本也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核

(1)终身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终身教育要培养和完善的人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谋生的技能、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判断力和创造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还应该有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

(2)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主要表现:

①人的一生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人的充实和完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完善。

②教育过程应该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探寻过程,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终身教育高扬人的学习活动的主体性。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会,将是21世纪世界终身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终身教育这种高扬人的主体尊严和学习主动性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客观规律。

3.具体到学校教育而言,追求教育以人为本,就意味着教育应该坚持“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发展”的原则,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意味着教育应该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权利,学会尊重学生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权利,因为“发展”和“成熟”,都是主体自身内部变化与进步的结果,都是主体学习与实践的产物。无论教育者做出何等周密合理的设计,创造出何等优良宜人的成长环境,没有发展中的学习者的自愿参与,没有他们主动的意义构建过程,外在条件都不会导致主体的实际变化。

(二)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六个学会” (详见29—35页)

1.学会生存

(1)基本含义:通过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实施终身教育,以使每个人有机会“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获得生存技能,并“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作为各种角色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即获得个性充分发展。

(2)在21世纪,知识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现代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增进知识,才能跟上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进程,劳动者学习终身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人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有效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获得生存的技能,同时使人日臻完善,获得个性充分发展。

2.学会关心

(1)关心什么: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

(2)现代教育要引导儿童从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朋友、同行开始,扩展到关心不相识的人,进而关心其他物种。教育的使命是要使新一代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与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还要学会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在21世纪,学会关心是现代人的必备品质。

3.学会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1)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知识,牢固地确立知识价值观。这是学会学习的条件和基础。(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获取、掌握、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结果。

4.学会创新

(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是其核心,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新世纪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能否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水岭。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有意无意之中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潜能,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就要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

(4)让学生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

5.学会合作

(1)重要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一生主要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融洽的关系,乃是个人获得幸福感的前提,也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2)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现代人具备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学校教育可以采取“引导儿童认识自己,敢于竞争;发现他人,善于交往”这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来实施。

6.学会负责

(1)含义:是指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需求的个人决定时,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全面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会”是指主动积极地去获得;“负责”是指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自己作出的选择履行义务,其范围包括自己、家庭、他人、团体、国家、全球社会和生态利益等。
第二章 主体性教育
第一节 主体性教育的形成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详见36—40页)
1.古代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原始丰富性
古代文化巨人提出的一些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的主张:如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思并重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苏格拉底则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通过“精神助产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如何获得知识的本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个人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主张发展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2.近现代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占有主体性(也称征服主体性)发展的重视
3.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走向交互或共生的主体性教育
当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侧重的是认知、道德、审美等融为一体的主体性,要发展的是人的“共生”或“交互”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从存在的形态看,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展现,是个人的、独立的、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共生性,而这一切是以人本体为起点和归宿的,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催人向上,促人自强不息。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种“完人式”的教育,强调使科学教育走向人道主义,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整合,而不是分裂;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要培养人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总之,人类已开始探索和寻求在当代和未来社会的更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人生活幸福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这种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统一、自由性和责任性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教育的时代背景 (详见40—41页)
1.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
2.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1)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2)“应试倾向”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3)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详见41—43页)
1.人的主体性
2.学生的主体性:
(1)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的表现和培养:
①学生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地学习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
②学生有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主动学习并接受教育。
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这种自主性,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自觉地意识到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教育者的施教活动。并且,学生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建构与改造。另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
(4)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魂。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强调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自我认可等。学生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态度和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主体性教育,概括地说,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主体性教育的特征 (详见44页)
(1)凸显学生主体性。
(2)民主性
(3)活动性
(4)开放性
二、主体性教育的主要观点 (详见45-47页)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既定设计,一竿子插到底。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并且,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学校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风气。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既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详见47-50页)
1.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
2.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
4.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5.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

第三节 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教学体系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 (详见50-52页)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
2.教学以学生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
3.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
4.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 (详见52-62页)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2.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3.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1)必要性: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有教育价值。师生日常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会不时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产生作用。学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白板一块,他们都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态度,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和意志特征,它们会成为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和起点,它们也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情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的方法:
①通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即通过生活事例和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通过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教学内容在日常社会生活的用途,或教学内容用在日常生活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
③通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题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玩具、废弃的生活用品等制作学具、教具。又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还可以拓宽渠道,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结合起来,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同时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又如,在具体的教法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描绘、图画表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或模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建构。
4.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1)积极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高体现。
(2)要求教师的教学做到:
①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环环紧扣,进一步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主动提问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学中的这种“间隙”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③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在课堂上教师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更重要。教学中教师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要区分主次、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要讲清关键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对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知识和技能。要突出重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讨论、活动。教师要提供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己见的机会,如组织小组讨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创设争论情境,鼓励学生在争辩中磨练思维、磨练语言。
5.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主体性教育中教师应扮演好的角色:(详见63—64页)
(1)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
(2)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
(3)教练员角色。
(4)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
第三章 生命教育
第一节 生命教育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不仅给整个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相当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命质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物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物化,对一些人来说,物质生活的改善换来的是心灵的相对空虚、对人生意义的惘然、对人生价值的迷惘。与此同时,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种类不断毁灭,整个社会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失衡现象,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对人的个性及天性的压制,也使生命的本真内涵被抛弃或遗忘。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在茫然地追求外在的价值,对于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越来越迷惘,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从而陷入了一种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之中,陷入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等的多重疏离与困境之中。所有这些都折射出生命意义的缺失,已成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空前的困境与痛苦折磨。而对生命的困惑和对生命的错误理解,往往导致心理深层的危机。
“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教育'在现时代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开展生命教育,让中小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珍惜自己的他人的生命,彰显生命的价值,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生命个体成长阶段的现实背景 (详见69页)
(1)青少年对个体生命很难有清醒意识的原因
(2)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开展生命教育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详见69—70页)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
2.教育关注生命的意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使教育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诗意的境界,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多一些对生命的应然追求,少一些对生命的漠视。关注学生的生命,就是要让学生的生命动起来,让学生的成长更自由、更快乐,让学生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时空中幸福地成长。

第二节 生命教育:现状透视

(一)教育视野里的生命个体:应是一个完整存在,应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合成与发展。在此意义上,学生的生命世界应是一个丰富多采并且彰显其年龄特征的时空,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期间应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即他的生命应是一个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天然合成,他的生命应是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他的生命应是不断流动的,他的生命应彰显其生命的本真。在那里,学生应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应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其生命的丰富内涵。
(二)现行教育对生命教育轻忽和阙如的表现 (详见70—72页)
1.生命世界的肢解
2.生命情感的漠视
3.生命体验的消解
4.生命意识的失落
第三节 生命教育:归因分析
造成目前生命教育被轻忽和和阙如的原因: (详见72—74页)
1.社会的客观压力
2.家长的主观期望
3.教师的功利性情结
4.教育的异化

第四节 生命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 (详见75—78页)
1.在生命价值取向上,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应是教育的核心。
2.在教育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重主体参与,融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于一体,给个体一种适时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加以恰当导引,让他在承担、体验角色样式的过程中,感悟生命及对生命力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以生成积极的生命意识,从而把握生命的价值,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焕发出生命活力。
3.在教育内容上,应以生命的内涵及理念为切入点,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唯一性、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的具体性、生命的基础性。
4.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是学生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教育需要用心灵去工作,真正的教师应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从职业中得到快乐与发展。
5.生命教育具有层次性。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它表现为三个层次:
(详见78页)
(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
(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
(3)死亡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构建
(一)观念的深层嬗变 (详见79—81页)
(二)思维范式的转换 (详见81—84页)
1.从抽象到具体
2.从封闭到开放
(1)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教育学生时“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尊严和自由的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生命主动活泼的呈现。为此,教师的目光首先必须是前瞻性、人本化的,以“人本”为内核。在“人本化”的教育视野里,聚焦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实现人的活生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必须以宽容、开放的精神善待每一个学生,并时时刻刻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发现他们每一段落的潜力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与问题。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会生存的情况下,才能求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学生才能真正完成读书明理、做事创业的责任。
(2)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的感受,并时刻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想他们之所想,用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倾心交流的意识与行动,问一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善于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心中装有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凭着一颗良心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以偏见或成见对待学生,而是设身处地为学生多想:“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师生关系充满平等、民主、真情友爱、安全,而非焦虑、警惕。
(3)开放是予生命以价值关涉,由认知情感等各领域升华为生命视野的根本性变革;开放要求教育从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来思考生命,来回应学生深层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等非理性成分的深化、拓展,进而凸显出生命的价值。
3.从现在到未来
(三)生命价值氛围的营建 (详见84页)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详见85—86页)
1.学校设立生命教育课程
2.教师应有正确的生命意识
3.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整体合作
4.借鉴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三、生命教育的回归 (详见86—87页)

(2)在学校教育中,就要帮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家庭负责开始,引导他们逐步超越个人利益,了解周围的世界,进而关照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以形成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既要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对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义务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